查文庫>教案> 大班語言《總是遲到的嘟嘟》

大班語言《總是遲到的嘟嘟》

大班語言《總是遲到的嘟嘟》

  【教學目標】

  1、掌握故事內容,理解遲到的根本原因。

  2、能大膽、多元、有邏輯的講述作為小學生會出現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3、體驗歸咎於別人與改正自我兩種態度及行為的不同結果。

  知識點:

  1、把遲到的原因歸咎與別人:嘟嘟總是遲到,可他把原因歸咎於”媽媽騎腳踏車太慢,爸爸喊我太晚了,鬧鐘的聲音太輕了”,結果同學們都笑他。

  把遲到的原因歸咎與自己:自己早點起來,動作快一點。就不再遲到了。

  2、大膽、多元、有邏輯性的講述自身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例:我也會遲到,以後我會快快的穿衣服,這樣就不能遲到了。

  以後我會早早的睡覺,也不會遲到了。

  【教學準備】

  (1)物質準備

  PPT一:

  家長的畫面:爸爸叫他起床(媽媽煮好飯,叫皮皮吃飯)(鬧鐘響了)。孩子的畫面:穿衣服時慢吞吞,一邊玩一邊穿(皮皮吃飯時左看看右看看,摸摸玩具,慢吞吞的吃飯)(皮皮不起床,蒙上頭繼續睡)。結果:遲到,小朋友都在上課(小朋友捂著嘴巴笑)。

  PPT二:

  家長的畫面:爸爸叫他起床(媽媽煮好飯,叫皮皮吃飯)(鬧鐘響了)。孩子的畫面:穿衣服速度很快(皮皮吃飯時專注,沒有東張西望)(皮皮很快的起床)。結果:不遲到,小朋友都在操場上游戲。

  課件《總是遲到的嘟嘟》

  (2)知識準備——前期瞭解作為小學生可能存在的問題。

  (3)場地準備座位坐成U字型。

  【教學過程】

  (一)通過出示PPT”皮皮上學了”,引起幼兒——今天早上,小學生皮皮在上學的過程中和他的爸爸媽媽發生了一些奇怪的事情,到底是什麼事情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課件吧!(播放課件1)

  (二)透過欣賞課件,掌握故事內容,理解不要把遲到的原因歸咎與別人的道理

  1、透過欣賞PPT,將難點進行前置。

  (1)透過欣賞課件1、初步瞭解遲到的原因——誰願意說一說故事中皮皮和他的爸爸、媽媽發生了什麼事情,結果怎樣?

  爸爸叫他起床。皮皮穿衣服時慢吞吞,一邊玩一邊穿媽媽煮好飯,叫皮皮吃飯。皮皮吃飯時左看看右看看,摸摸玩具,慢吞吞的吃飯鬧鐘響了:皮皮不起床,蒙上頭繼續睡。

  結果皮皮遲到了。

  ——請小朋友完整的說一說,皮皮遲到的原因是什麼?

  穿衣服時慢吞吞,一邊玩一邊穿吃飯時左看看右看看,摸摸玩具,慢吞吞的.吃飯鬧鐘響了:皮皮不起床,蒙上頭繼續睡。

  (2)透過欣賞課件2,初步瞭解不遲到的原因——後來,老師告訴皮皮一些不會遲到的好辦法,到底是什麼辦法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播放課件2)——誰願意老師告訴了皮皮什麼好辦法?結果怎樣?

  爸爸叫他起床:快速的穿衣服,有順序的穿衣服。

  媽媽煮好飯,叫皮皮吃飯:皮皮低頭專心的吃飯,認真的吃飯鬧鐘響了:皮皮趕快起床,也不磨蹭結果皮皮沒遲到。

  ——請小朋友完整的說一說,皮皮沒有遲到的原因是什麼?

  快速的穿衣服,有順序的穿衣服。

  皮皮低頭專心的吃飯,認真的吃飯皮皮趕快起床,也不磨蹭

  (3)透過對比活動,明白遲到的原因是因為自身的原因。

  ——請小朋友比一比這兩個故事,你發現了皮皮遲到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自己的行為改變了。

  2、透過欣賞課件,瞭解故事內容,理解不把遲到的原因歸咎與別人的道理。

  ——小朋友都知道了皮皮遲到的原因,皮皮還有一個好朋友嘟嘟,他是不是也經常遲到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播放課件)

  (1)初步整體欣賞故事,瞭解故事的內容

  ——故事的名字叫什麼?

  ——故事中都有誰?

  ——故事中發生了什麼事情?

  (2)分段欣賞故事,瞭解遲到和不遲到的原因——現在我們來聽一聽故事的第一段,聽完以後小朋友告訴我:嘟嘟遲到的原因是什麼?

  ——嘟嘟認為是什麼事情導致他上學遲到了?

  ——現在我們來聽一聽第二段,聽完以後小朋友告訴我:後來嘟嘟遲到了嗎?為什麼沒遲到?

  (3)整體欣賞故事,理解故事中所蘊含的道理。

  ——現在我們再來完整的聽一遍故事,聽完以後小朋友告訴我:透過這個故事,你明白了什麼道理?

  遇到問題時我們要從自身找原因,不要總是怪別人。

  (三)能大膽、多元、有邏輯性的講述自身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再過幾個月小朋友也要進入到小學,做一名小學生了,我們應該怎樣做才能不遲到?請小朋友互相說一說!

  ——誰願意來說一說做一名小學生了,我們應該怎樣做才能不遲到?

  早睡早起、不睡懶覺、不賴床穿衣服動作快一點,有秩序的穿衣服早上專心的吃飯晚上收拾好書包2、透過講述活動,瞭解作為一個小學生可能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作為一名小學生我們還會遇到哪些問題?怎麼解決?請小朋友互相說一說!

  (1)作業、書包忘記拿:晚上自己把書包收拾好,不要讓爸爸媽媽收拾了

  (2)和好朋友打架: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是不死自己做錯了

  (3)考試考不好:是不是上課沒認真聽講,老師講的沒聽懂。

  (4)遇到不會做的題目:開動腦筋想問題。

  (四)延伸——小朋友剛才學會了故事,等會區域的時候請小朋友把這個表演出來,請小朋友互相討論一下互相討論一下,下課時把討論的結果告訴我!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是一個社會活動《總是遲到的嘟嘟》,故事是幼兒接觸的最多而且也是喜歡的一種文學形式,愛聽故事是幼兒的天性,故事”總是遲到的嘟嘟”內容比較簡單,孩子對於故事內容比較容易理解,在活動中利用提問,讓孩子理解故事內容,激發幼兒的多向思維,逐步引導幼兒根據生活經驗大膽猜測,是幼兒很快融入到故事情節中去,在活動中教師充分的調動了孩子的積極性,為孩子提供了寬鬆的語言環境,效果還是比較好的。

  活動最後,我請每天都能早早來幼兒園的孩子說說,怎麼才能不遲到,大家紛紛介紹了自己的經驗。而那些經常遲到的孩子,他們也說了自己的決心,並且要請爸爸媽媽一起監督他們養成這個好習慣。

  大班的孩子處在幼小銜接的特殊階段,在這個階段是要為上小學打好基礎的,而幼小銜接的關鍵不在於教孩子多少知識,而是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這樣才能為他們的小學學習生活做好準備。《總是遲到的嘟嘟》這個故事非常貼近孩子的生活,孩子們更能領會到故事的意義,也更能幫助孩子找到並且改正自己身上的缺點。

  透過本節課的學習,讓幼兒開始增強準時上學的意識。解決遲到現象,不僅要從種種具體問題入手,更要從認識和態度這一根本問題入手。把遲到的原因歸咎於他人或某個具體問題往往是幼兒容易產生的想法。很多次我問孩子為什麼會遲到,孩子就會告訴我是媽媽或爸爸的事耽誤的,理由說的一大堆,我經常和家長溝通,家長反映孩子吃飯慢,穿衣服磨磨蹭蹭,刷牙都要半個小時。因此,在上課時,我抓住認識和態度這一關鍵,透過層層深入的討論,真正使幼兒體會到:要想不遲到,只有改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