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幼兒園說課稿> 幼兒園說課稿:甜甜的雪糕水

幼兒園說課稿:甜甜的雪糕水

幼兒園說課稿:甜甜的雪糕水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說課稿,說課稿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怎樣寫說課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說課稿:甜甜的雪糕水,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說課稿:甜甜的雪糕水1

  說活動教材

  雪糕,相信每個孩子都喜歡吃,因為很甜!這就讓幼兒在第一時間對這個故事產生了一些幻想和好感,相信會對接下來的教學活動有幫助。這篇教材雖然是老教材,但給人的感覺很溫馨,這不禁讓我有很多聯想,又何況是天真爛漫的這群孩子呢?

  這一篇語言教材――《甜甜的雪糕水》是選自老教材中的經典之作。其中蘊涵了深刻的教育意義和教育價值,值得我們現在的孩子去領悟、去欣賞、去學習。我們可以透過這篇教材,清晰地看到人物形象玲玲的刻畫是鮮明、生動的,爺爺和玲玲的對話也是很生活化的對白、從一根冰棒這個點影射出豐富深刻的教育層面,故事始終圍繞著一件事“吃冰棒”展開,因此,從文學的角度拓展,這篇語言教材很適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知需要。

  隨著社會的變化,孩子們的社會生活與從前相比大不一樣了,生活條件也明顯提高,但孩子們卻漸漸淡薄了對身邊老人們的關心和尊重意識。孩子們普遍認為,自己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是他們的救世主,自己永遠是他們的心肝寶貝,想要什麼就有什麼,一切都是孩子們說了算!在現在孩子們的腦海裡,從來都不曾想過去關心、尊重老人,相反,只見老人們為孩子的起居生活操心,可見這裡的愛並不平衡……因此,這篇語言活動教材將會用故事特有的內涵和寓意沁入孩子們的內心。對於小班孩子而言,這個語言活動倘若能順利地實施開展。可謂是一場難得的及時雨!

  如今,幼兒園的教育教學活動是豐富多彩的,也是多元化的。儘管分成了五大領域,但是教育本身還是相互串聯的,有間接乃至直接的關係。雖說《甜甜的雪糕水》是以語言中的故事為主線。但卻和社會領域中的尊老美德始終有關聯。所以,這個教材體現了生活性、教育性的特點。透過這篇教材,我們可以明白幼兒園的語言教育是一門內涵很豐富的學科,它包含了審美、思維、表述、創造、品德等諸多方面的知識要點。在今天,語言教育所包含的這些內涵,應該成為現代社會每一個成員都應具有的基本能力。

  說活動目標

  1、活動目標

  根據教材的內容,以及小班幼兒知識能力框架的結構特點,我從認知、能力、情感三方面制訂了我的活動目標。活動目標如下:

  (1)引導幼兒認真傾聽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內容,學習詞:化、嘗、甜。

  (2)透過動手操作製作“雪糕”的活動,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

  (3)教育幼兒要尊重、關心家人,體驗互愛之情。

  【分析】從擬訂的三條目標來看,第一條為主導目標,第二條為能力目標、第三條為情感目標。我透過利用生動的多媒體動畫形象來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從而突破主導目標;透過老師的直接和間接講解指導、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實現能力目標所提出的要求;本次活動的情感目標分量是很重的',因為故事本身就影射了深刻的教育意義,所以要突破這條目標、前兩條的輔助工作就要做到位。透過老師的分析,幼兒之間的討論、從而教育幼兒體驗互愛、尊老之情。

  2、活動重點:理解故事的內容,掌握故事中的重要詞的意思,例如:化、嘗、甜等。並懂得要尊重、關心身邊的老人。

  【分析】我制訂的重、難點往往從目標本身出發,因為是語言活動。又是故事為主軸,所以理解故事就顯得非常重要,故事後的深刻寓意也是本次活動的重心,所以我把重點定位在此。透過教師層層深入的講解和教具的演示,形成師幼互動、生生互動的新氣象,從而幫助幼兒理解故事的內容,掌握重點詞的內涵,瞭解故事中人物的對白,突破活動的重點部分。

  3、活動難點:願意和老師一起動手自制“雪糕”,並能大膽地把自己的“作品”送給周圍的老人。

  【分析】這個活動的難點部分幼兒參與的積極性是很高的,因此突破難點應該沒有太大的問題。因為是自制“雪糕”,幼兒缺乏這方面的生活經驗。更多地要依賴老師的輔助,所以把這個定為難點也是非常合情合理的。

  小班的幼兒有一部分比較內斂,不太敢接觸陌生人,倘若他們能真正關心周圍不熟悉的老人,相信在家也一定會愛自己的長輩,所以教師借用鼓勵的口吻與幼兒進行交流,樹立他們的自信很重要,有了這次成功的體驗。將會對他們今後生活和個人的性格起著很關鍵的作用。

  說活動準備

  1、前期知識準備

  本次語言活動將與主題活動“親親熱熱一家人”聯絡起來。將本次活動列入子課題開展活動。讓幼兒懂得要關心家裡的人(包括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另外,透過家園共教的方式,鼓動家長作好協助工作、並請家長時刻提醒幼兒從一點一滴的小事中尊敬長輩,從而讓幼兒受到教育。

  2、在活動中的準備

  利用電腦、多媒體自制動畫故事,並對故事進行一定的改編和加工,有利於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對話的指偶(爺爺、玲玲和媽媽)形象。為幼兒提供製作“雪糕”的材料(水、糖、容器等),另外還有畫彩色“雪糕”所需要的紙張和彩色油畫棒。在此,我要重點提示一下幼兒進行語言活動的位置。因為語言活動後階段有操作活動作為延伸,所以合理的活動位置也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幼兒畫“雪糕”可以設立在美工區活動中,可以在美工活動區新增一些“雪糕”外殼和包裝袋,讓幼兒透過活動對“各種各樣的雪糕”有更深入的認識。自制“雪糕”可以在烹飪室進行活動,這樣興許會收到更好的效果。

  3、心理準備

  利用週末,可以帶幼兒去社群看望老人,和他們進行親密接觸,這樣有利於幼兒增進對老人們的瞭解。同時,也可以開展親子活動,物件不是爸爸媽媽而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這樣一來,幼兒在參與本次語言活動中就會有更多的收穫和心理體驗。

  說活動設計流程

  本次活動我共設計了四個環節。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從幼兒感興趣的話題“雪糕”為切入口,逐步引入到故事的情境中去、讓幼兒很自然地瞭解故事中的內容。因為故事十分生活化,所以我利用了談話法、講解法、多媒體動畫的引用等方式,讓幼兒逐漸學會運用語言詞彙。在故事中有所感,有所悟,有所獲!這也是我設計以下四個環節的初衷所在。

  1、教師出示“雪糕”,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引出課題

  (1)老師:小朋友,現在是什麼季節呀?(夏天)剛才,一個叫玲玲的小朋友拿給我一根“雪糕”呢!(邊說邊出示一根“雪糕”)

  (2)老師:玲玲要給我們小朋友說一件發生在她家裡的事情。

  2、透過欣賞多媒體故事動畫,瞭解故事中的人物和情節――深入課題

  (1)老師利用多媒體播放自制動畫故事。

  (2)幼兒和老師一起欣賞動畫故事。

  (3)提問:

  故事中有誰?(玲玲、媽媽和爺爺)

  雪糕是誰買來的?(媽媽)

  玲玲把雪糕給誰吃了?(玲玲把雪糕給爺爺吃了)

  玲玲的雪糕後來怎麼了?(變成雪糕水了)

  3、教師利用指偶講故事,重點讓幼兒理解關心老人的重要性――

  昇華課題

  (1)教師利用指偶講述故事一遍,幼兒主要傾聽對話,並進行模仿。

  (2)教師提問:

  玲玲為什麼要把雪糕先給爺爺吃?

  雪糕化成水後為什麼是甜甜的呢?

  如果你是玲玲。你會把雪糕給誰吃呢?

  (3)幼兒思考後回答老師的提問。

  (4)教師作小結:玲玲是個有禮貌、懂道理的好孩子。我們小朋友都要向玲玲學習,從小就要學會尊重老人、關心老人,為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4、活動延伸:將語言活動隱含到美工活動中去。

  (1)老師:玲玲很能幹,老師相信我們班上的小朋友同樣很棒!老師請你們來畫一畫“雪糕”,或者和老師一起來製作“雪糕”,一會送給管大門的爺爺、奶奶好嗎?

  (2)幼兒分兩組開始活動。

  美工區:畫彩色的“雪糕”。

  生活區:製作“雪糕”。(老師重點指導)

  (3)請幼兒完工後,把“雪糕”送給管大門的爺爺、奶奶及保育老師等,並對他們說:“你們辛苦了!”(自然結束)

  說活動設計特色

  1、根據《綱要》精神,我將老教材新設計,重點突破在一個“活”上。設計的四個環節都十分有動感,我的設想是讓幼兒始終是保持動的狀態。例如:幼兒之間有互動式的討論,幼兒有機會動手畫“雪糕”,動手製作“雪糕”,欣賞多媒體動畫,從而代替了原有的教學掛圖,所以這也是動態的。因此,整個教學活動會讓人感覺很鮮活。

  2、語言活動多元化的設計,又是一大亮點。在幼兒教育迅速發展的今天、只有將活動設計得多元化才能符合幼兒的需求。本次語言活動和主題活動有機結合,從主題中提煉,從主題中生成。另外,結合區域活動、既發揮了園本課程的特點,又不讓語言活動顯得不夠有生機。

  3、教師的提問更具針對性和開拓性。語言活動中的提問是十分關鍵的、因而如何問得“準”?如何問得“巧”?就成了我思考的一個問題。雖然,我的每個環節都有提問,但各有各的特色,每個提問的背後是什麼?對孩子的發展起著怎樣的影響?我考慮的教育因素很多,所以提問也就設計得比較有高度和深度。

幼兒園說課稿:甜甜的雪糕水2

  雪糕,相信每個孩子都喜歡吃,因為很甜!這就讓幼兒在第一時間對這個故事產生了一些幻想和好感,相信會對接下來的教學活動有幫助。這篇教材雖然是老教材,但給人的感覺很溫馨,這不禁讓我有很多聯想,又何況是天真爛漫的這群孩子呢?

  這一篇語言教材——《甜甜的雪糕水》是選自老教材中的經典之作。其中蘊涵了深刻的教育意義和教育價值,值得我們現在的孩子去領悟、去欣賞、去學習。我們可以透過這篇教材,清晰地看到人物形象玲玲的刻畫是鮮明、生動的,爺爺和玲玲的對話也是很生活化的對白。從一根冰棒這個點影射出豐富深刻的教育層面,故事始終圍繞著一件事“吃冰棒”展開,因此,從文學的角度拓展,這篇語言教材很適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知需要。

  隨著社會的變化,孩子們的社會生活與從前相比大不一樣了,生活條件也明顯提高,但孩子們卻漸漸淡薄了對身邊老人們的關心和尊重意識。孩子們普遍認為,自己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是他們的救世主,自己永遠是他們的心肝寶貝,想要什麼就有什麼,一切都是孩子們說了算!在現在孩子們的腦海裡,從來都不曾想過去關心、尊重老人,相反,只見老人們為孩子的起居生活操心,可見這裡的愛並不平衡……因此,這篇語言活動教材將會用故事特有的內涵和寓意沁入孩子們的內心。對於小班孩子而言,這個語言活動倘若能順利地實施開展。可謂是一場難得的及時雨。

  說活動目標

  1.活動目標

  根據教材的內容,以及小班幼兒知識能力框架的結構特點,我從認知、能力、情感三方面制訂了我的活動目標。活動目標如下:

  (1)引導幼兒認真傾聽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內容,學習詞:化、嘗、甜。

  (2)透過動手操作製作“雪糕”的活動,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

  (3)教育幼兒要尊重、關心家人,體驗互愛之情。

  【分析】

  從擬訂的三條目標來看,第一條為主導目標,第二條為能力目標。第三條為情感目標。我透過利用生動的多媒體動畫形象來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從而突破主導目標;透過老師的直接和間接講解指導。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實現能力目標所提出的要求;本次活動的情感目標分量是很重的,因為故事本身就影射了深刻的教育意義,所以要突破這條目標。前兩條的輔助工作就要做到位。透過老師的分析,幼兒之間的討論。從而教育幼兒體驗互愛、尊老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