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妄之書文言文翻譯
翻譯文言文有三個基本原則:信、達、雅。所謂信,就是指譯文要準確無誤,不誤解、不遺漏、不增譯。為了提高翻譯能力,分享了虛妄之書的文言文翻譯,一起來看看吧!
原文
世信虛妄之書,以為載於竹帛上者,皆賢聖所傳,無不然之事,故信而是之,諷而讀之。
傳書言:曾子之孝,與母同氣。出薪於野,有客至而欲去。曾母曰:“願留,參且到。”即以右手扼其左臂。曾子左臂立痛,即馳至,問母:“臂何故痛?”母曰:“今者客來欲去,吾臂以呼汝耳。”蓋以至孝,與父母同氣,體有疾病,精神輒感。曰:此虛言也。夫孝悌之至,通於神明,乃謂德化至天地。俗人緣此而說。如曾母臂痛,曾子臂亦痛,曾母病,曾子亦病乎?曾母死,曾子輒死乎?
傳書稱:魏公子之德,仁惠下士,兼及鳥獸。方與客飲,有鸇擊鳩。鳩走,巡於公子案下。鸇追擊,殺於公子之前。公子恥之,即使人多設羅,得鸇數十枚,讓以擊鳩之罪。擊鳩之鸇,低頭不敢仰視。曰:此虛言也。夫鸇,物也,情心不同,音語不通。聖人不能使鳥獸為義理之行,公子何人,能使鸇低頭自責?
譯文:
社會上人們相信沒有根據胡說八道的書,認為竹簡和絲織品上記載的,都是賢聖傳下來的,沒有不對的事,所以相信它,認為它是對的,並且讀它、背誦它。
傳書上稱頌:曾參孝順,和母親有相同的氣息感應。一次,曾參出門到野外砍柴,家裡有客人來到,見他不在,就想離開。曾參母親說:“希望你留下來,曾參將要回來了。”於是她就掐住自己的左手臂。曾參左手臂馬上感到疼痛,就馬上飛跑回家,詢問母親說:“我的手臂為什麼原因疼痛?”母親說:“有客人來到想要離開,我掐扼手臂來叫你。”原來因為很孝順,子女和父母有相同的感應,身體上有毛病,精神上就能感應到。我說:這是沒有根據的胡說的話。孝順敬愛兄長到極點,就和天神地靈想通,於是道德品性可以感化天地了。一般人就由此得出這個解說。像曾母左臂痛,曾子的左臂也就跟著痛。那曾母生病,曾子也跟著生病嗎?曾母死,曾子也跟著死嗎?
傳書上稱頌:魏公子賢德,能仁愛對待士人,並施及鳥獸。(一次,)他正在跟客人喝酒,看見有隻鸇追擊一隻斑鳩。斑鳩逃跑,在魏公子的几案下轉來轉去。鸇繼續追擊斑鳩,終於在魏公子面前把它啄死。魏公子以自己不能保護這隻斑鳩為恥辱,立即叫人多設羅網捕鸇,捕到了數十隻鸇,並以擊殺斑鳩的罪過進行譴責。追擊斑鳩的那隻鸇,低著頭不敢仰視。我說這是句假話。鸇是動物,與人的心情不同,語音不通。聖人尚且不可能叫鳥獸按道義公理去辦,魏公子是什麼人,能使鸇低下頭自我責備?
閱讀練習
1、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A(3分)
A.故信而是之(這樣)
B.俗人緣此而說(因為)
C.願留,參且到(希望)
D.讓以擊鳩之罪(責備)
2、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意思不同的兩項是AD(4分)
A.無不然之事 謂為信然
B.巡於公子案下 其一犬坐於前
C.蓋以至孝 以其境過清
D.聖人不能使鳥獸為義理之行 賢能為之用
3、用現代漢語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出薪於野,有客至而欲去。
(曾參)出門到野外砍柴,家裡有客人來到,(見他不在,)就想離開。
公子恥之,即使人多設羅,得鸇數十枚。
魏公子以自己不能保護這隻斑鳩為恥辱,立即叫人多設羅網捕鸇,捕到了數十隻鸇。
4、“虛言”之“虛”具體表現在哪裡?作者借“虛言”告訴了我們什麼道理?請根據文意簡要回答。(4分)
傳書記載曾子至孝所以身在野外竟能感應母親扼腕之痛;魏公子至仁所以捉住殺鳩的鸇竟能使它低頭自責。(2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作者借虛言告訴我們:盡信書不如無書,要善於思考,不能迷信書本。(2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