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物候同步專題練習和答案
8.專題與語文實踐活動。(7分)
九年級某班圍繞“氣象物候”舉行一次專題研討會,請你參與完成下列任務。
(1).【活動一:探究規律】(2分)
兩個月前/在廣州/看見了玉蘭花開/兩個月後/在北京/又看見了玉蘭花/玉蘭花呀/我說/你走得多慢哪/費了兩個月工夫/你才到了京華。——郭沫若《玉蘭和紅杏》
閱讀這首詩,聯絡物候知識,說說你的發現。
(2).【活動二:詩詞淘寶】(2分)
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寫的是農曆五月天山的景象,它說明了物候的高下差異。在大氣中從地面往上升則氣溫下降,平均每上升200米,溫度要下降1℃。請你從其他古詩中尋覓出反映這一物候現象兩句古詩來。
(3).【活動三:委婉交流】(3分)
學校“我愛科學”社團的老師向同學們徵集“關注科技中的`物候”的稿件。曉華同學提供了一份稿件: “風雲四號”氣象衛星是我國第二代靜止氣象衛星,主要發展目標是衛星姿態穩定方式為三軸穩定,提高觀測的時間解析度和區域機動探測能力;提高掃描成像儀效能,以加強中小尺度天氣系統的監測能力;發展大氣垂直探測和微波探測,解決高軌三維遙感;發展極紫外和X射線太陽觀測,加強空間天氣監測預警。
看到這則材料,小明同學認為有關物候知識的民諺、俗語已經沒有存在的價值了,你和他有不同觀點,請試著說服他。
答案:
8、(7分)【活動一:探究規律】(2分)物候現象受緯度影響,越往北玉蘭花開得越遲。
【活動二:規範表達】(2分)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等等
【活動三:委婉交流】(3分)小明同學(1分):我認為有關物候知識的民諺、俗語是有價值的。因為憑經驗測天氣的方法簡單易學,對諸如農事或出行等不失為一種更方便有效的手段。你說呢?(理由與婉轉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