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桃花源記> 《桃花源記》經典問題探究

《桃花源記》經典問題探究

《桃花源記》經典問題探究

  《桃花源記》多用白描手法,語言通俗流暢,明白如話,敘寫情事,如口說家常。下面是關於課文的一些經典問題探究,一起來看一下吧。

  1、讀課文第一段,理解“忽逢”一詞的意思

  “忽逢”一詞指出漁人是迷路時碰巧遇到一片桃花林。預示下文發現桃花源完全是偶然的。

  2、讀第二段。說說漁人“從口入”,看到了桃源怎樣的美景?

  既有自然景象,又有生活美景。

  自然景象:“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生活情景:“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3、漁人至桃花村,村人如何對漁人的?反映了桃花源怎樣的社會風氣?

  “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鹹來問訊”,“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反映了村人熱情好客、真誠淳樸的社會風尚。

  4、桃源人為何“不復出”?

  說明桃花源人安居樂業,也反映了他們飽受戰亂之苦,對外界的戰亂抱“厭而遠之”的態度。

  5、辨析“妻子”、“絕境”等詞的古今義。

  妻子:古義:妻子和子女。今義:單指妻。

  絕境:古義:與世隔絕的地方。今義:沒有出路的境地。

  6、村人“皆嘆惋”,是為什麼?

  因桃源不易被外人發現,加之桃源人“不復出”,“與外人間隔”,故嘆惋的是秦朝以後的朝代變化。

  7、漁人既然“處處志之”,但“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是否矛盾?作者這樣寫用意何在?

  文章開頭講到“忘路之遠近”,可見路途遙遠,標誌失落是有可能的。作者的用意在於暗示“桃花源”是找不到的。

  8、本文以漁人行蹤為線索,最後一節寫劉子驥是否多餘?

  這一節對桃花源令人向住和不可尋覓作了渲染,增強了表達效果。

  9、桃花源這一人間樂園能找到嗎?

  不能,這是作者虛構的。

  10、陶淵明為何要虛構?聯絡當時社會現實思考

  反襯黑暗現實,寄託自己的生活理想。

  11、有人說陶淵明作《桃花源記》是積極追求美好生活,也有人說他是消極逃避現實,你怎樣評價?(自由辯論)

  拓展閱讀:《桃花源記》寫作特色

  1、曲折迴環、懸念迭起、引人入勝:

  本文不過三百來字,卻寫出了一個有頭有尾情節完整的故事,而且寫得曲折迴環、懸念迭起、引人入勝。漁人“緣溪行,忘路之遠近”,設下懸念:迷路了,會怎麼樣?“忽逢桃花林”為之一喜。此為第一折。接著寫桃林美景,“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懸念又生:桃林走完了嗎?桃林前面是什麼地方?“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又為之生疑,這是第二折。接著寫漁人舍船而入的探險舉動。“初極狹,才通人”又產生了懸念:裡面有什麼?能走得通嗎?“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又為之一驚,這是第三折。接著便具體描繪美好的世外桃源,介紹了桃源的生活環境和社會風尚。漁人辭去時,桃源人囑咐“不足為外人道也”,又設懸念:漁人出去後給“外人”說了嗎?“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這是第四折。“太守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懸念又起:找到了嗎?“不復得路”,留下了更大的懸念。為之迷惑不解。這是第五折。

  2、組織材料,詳略得當:

  本文是作者的寓意之作,因而能否表達寓意,就成了材料取捨的`關鍵。總的說來,桃花源裡面寫的詳,桃花源外面寫的略;生活圖景寫的較詳,一般過程較略;漁人進桃花源時寫的詳,出來時寫的略;桃花源中人“自雲”寫的詳,漁人的答話寫的略。正因為該詳就詳,該略就略,詳略得當,所以全文僅用320字,就創造了一個有頭有尾、有環境、有情節、有人物和有對話的動人故事,完美表達了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