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語言的鑑賞與運用教學方案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開展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活動,培養語文學習的興趣 。
2、朗讀詩歌,體會詩歌語言特點,提高鑑賞詩歌的.能力。
3、透過改詩活動,在實踐中加深對詩歌語言的理解。
教學重難點:
透過改詩活動,在實踐中加深對詩歌語言的理解。
教學準備:
1、“少年情懷都是詩”系列活動課共四次:讀詩——賞詩——寫詩——改詩,分別滲透詩歌意象、詩歌抒情方式、細節描寫及詩歌語言鑑賞四個方面的知識。在這一節課前,已經進行了前三個活動,學生對詩歌有了一些粗淺的瞭解。
2、全班同學自選一張照片,為照片配一首短詩。
3、預習擴充套件閱讀《中國現代詩歌四首》,劃出詩歌中你最喜歡的句子或詞語,在旁邊寫上感悟或理由。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 教師匯入
二、 結合預習,以小組為單位推選代表發言:
你最喜歡四首詩歌中的那個句子或詞語,為什麼?
三、大家齊來改
以一首學生的詩歌作品為例,請大家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見,引出詩歌在語言上的四個特點:抒情性、形象性、凝練性、音樂性。
四、改詩活動
把課後為相片配的短詩交錯發到小組,以詩歌語言的四個特點為標準,小組討論,對詩歌進行修改。小組展示修改後的詩歌,講出修改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