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的燈散文
每當費翔的那首歌曲《故鄉的雲》,在我耳邊想起的時候,我這個遠離故鄉,在外地工作的遊子,總會湧起思念故鄉的感覺,故鄉的草原,故鄉的小河,但更多的時候,我總是想起故鄉的燈。
我的故鄉在大興安嶺和嫩江平原交界處的一個小山村。我小的時候,村裡還沒有電燈,晚上照明用的都是煤油燈,條件好一點的,買來現成的玻璃燈,裝上煤油。條件不好的家庭,隨便找個玻璃瓶,自己做個燈。那個年代,能點得起蠟燭的人家畢竟是少數。
有一次,我在收藏市場,去搜尋自己喜歡的藏品,卻意外地看見一個馬燈,這種燈我小時侯經常見到,一般的生產隊部裡都有,晚上飼養員餵馬時,就提著這種燈,現在只有在過去的老電影裡見到這種道具。那時侯,誰家要是有個馬燈,應該是個奢侈品了。
小時侯,感到最高興的是過年,這時候除了有好吃的,穿新衣服以外,主要是玩的痛快。那時侯小朋友最喜歡晚上玩燈籠。很多小朋友提著燈籠,在村裡走動,是非常有趣的事情。當時製作的燈籠都很簡單,用一個罐頭瓶,在裡面點個蠟頭,用繩在瓶子嘴綁出一截,用小棍挑起,就成了一個簡易的燈籠。那時誰要是有一個彩紙糊的燈籠,會讓小朋友們羨慕不已。
過年的時候,當地的風俗,時興家家都製作冰燈。我們那裡冬天的溫度很低。一般都在零下30度左右,非常適合製作冰燈。製作冰燈的方法很簡單,在鐵桶裡裝上多半桶的水,放在院子裡,凍一會兒,這時靠近桶壁處一般是先凍,等那裡凍有一寸多厚時,就把桶翻過來。中間沒凍的`冰水自然淌出,形成一個冰殼,再倒過來,在冰殼內放上蠟燭,就成了一個冰燈。那時侯,在正月裡,家家的院子裡都有這樣的冰燈,每到晚上,冰燈點亮以後,在小村就形成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目前黑龍江、特別是哈爾濱的冰燈,在世界上聞名,我想,它的雛形,應該是我小時侯玩過的冰燈。
我讀初中的時候,是70年代末期,那時小村已經安裝了電燈,可是停電的現象經常發生,有時,一週要有一半時間的晚上要在黑暗中渡過。特別是冬天,天黑的早,貧寒的家境,又買不起蠟燭。為了完成作業,複習好功課,我曾自己製作過一個煤油燈。那是一個用過的墨水瓶,用鐵片卷個小細管,穿過鐵製的瓶蓋,在鐵管內裝上棉花芯。墨水瓶裡裝上煤油,一個小煤油燈就這樣製成了。這盞小煤油燈陪我渡過初中時期艱苦而又美好的時光,我也在這盞小燈的照耀下,考進了縣城的省重點高中,最後考上了大學。
現在我已是人到中年,回想參加工作以來,也遇到過很多挫折,也面臨很多次人生選擇,每當我思想上感到困惑,覺得自己好象在黑暗中摸索的時候,我總會想起故鄉的燈。因為我很感激,是故鄉的燈的光明,照亮了我的人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