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散文> 散文詩的簡介

散文詩的簡介

散文詩的簡介

  兼有詩與散文特點的一種現代抒情文學樣式。它融合了詩的表現性和散文描寫性的某些特點。從本質上看,它屬於詩,有詩的情緒和幻想,給讀者美感和想象,但內容上保留了有詩意的散文性細節;從形式上看,它有散文的外觀,不像詩歌那樣分行和押韻,但不乏內在的音樂美和節奏感。散文詩一般表現作者基於社會和人生背景的小感觸,注意描寫客觀生活觸發下思想情感的波動和片斷。這些特點,決定了它題材上的豐富性,也決定了它的形式短小靈活。

  散文詩是一種近代文體,是適應近、現代社會人們敏感多思、複雜縝密等心理特徵而發展起來的。雖然中國1000多年前就有類似散文詩的作品,歐洲在16、17世紀不少作家就寫過很有詩意的散文,但作為一種獨立的文學樣式流行起來是在19世紀中葉以後。第一個正式用小散文詩這個名詞,和有意採用這種體裁的是法國詩人波特萊爾。他認為散文詩足以適應靈魂的抒情性的.動盪,夢幻的波動和意識的驚跳。在中國新文學中,散文詩是一個引進的文學品種。1915年2卷期的中華小說界刊登的用文言翻譯的屠格涅夫的四章散文詩(當時列入小說欄,譯者劉半農),是外國散文詩在中國的最早譯介。1918年4卷5期的新青年雜誌,發表了劉半農翻譯的印度作品我行雪中的譯文,文末所附的說明指出它是一篇結構精密的散文詩。散文詩這一名稱從此開始在中國報刊上出現。對於這一文體的性質和特點,文學旬刊在1922年曾有過理論探討,西諦(鄭振鐸)、滕固、王平陵等人都發表了意見。

  五四時期的劉半農、徐玉諾、許地山、焦菊隱、徐志摩等人都有散文詩發表。魯迅、郭沫若、茅盾、朱自清、冰心、郭風、柯藍等作家創作的散文詩在中國新文學中有相當的影響,其中思想和藝術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是魯迅的散文詩集〈野草〉。前蘇聯作家高爾基的〈海燕〉也是很著名的散文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