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莫言> 莫言景觀的微暗世界

莫言景觀的微暗世界

莫言景觀的微暗世界

  《莫言評傳》是國內唯一一部關於莫言的評傳,它全方位解讀莫言的人生與作品,揭示莫言成長與寫作的秘密。該書曾經莫言本人校訂,內容權威可信,且圖文並茂,獨家收錄有莫言本人提供的50餘幅他不同生活時期的照片。

  作家的人生和作品從來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塑造、彼此影響的。一個作家就是一個廣闊的世界,一個作家也是一部簡易的文學史。大凡深度參與了一個時代的文學演變的作家,他的作品中一定有著個人內心印痕和時代經驗相交織的奇異景象。在《莫言評傳》這本書裡,我們看到了,一個人的人生,就是其靈魂的歷險,而其作品,則是這一靈魂的敘事。葉開揭開了一個作家靈魂中最為生動的景象,以及在莫言虛構的作品內部,如何絲絲縷縷地傳遞著的作家的靈魂資訊,從而耐心細膩地披露了一個作家是如何煉成的。莫言那些不為人知、甚至羞於人知的人生經歷,他作品內外的故事與傳說,都在葉開機智風趣又不無深度的敘述下款款流出。莫言的人生和作品被作為一個整體來省察和觀照,作者以其能與莫言的心靈息息相通的心靈質地和思想高度,盡最大心力地進入了莫言,進入了莫言風雲變幻、複雜豐饒的文學世界。

  《莫言評傳》讓我們看到了莫言故鄉風物的奇異景象,他的幹農活能上升到勞動美學高度且擅長講故事的爺爺,那些身上帶有餘佔鰲風采的鄉里鄉親;看到了一個作家的成長軌跡:少年時期的莫言因長時期處於飢餓狀態而學會了用肚皮思考世界,用牙齒探索人生;他因為“富裕中農”的家庭出身而遭受的諸多白眼與歧視,被剝奪了上中學的權利;他從11歲到18歲期間的長達7年時間裡,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所歷經的精神上的黑暗,學會了和大自然對話;他在縣棉花加工廠當了三年臨時工,為逃脫鄉村,多次報名參軍卻屢遭失敗,最後僥倖矇混過關;當了四年兵後為了符合提幹的年齡限制,找人把自己年齡改小了一歲,所以他從此有了兩個版本的生日;他小時候之所以有想當作家的夢想,不過是想一日三餐都吃上香噴噴的餃子,想娶石匠的漂亮女兒當老婆;他在當兵看不到出路之時迷惘苦悶,發瘋閱讀和寫作,屢次投稿才終獲發表;最後身受川端康成的啟發,忽然間豁然開朗,學會了小說敘事,獲得價值解放的頓悟與文學的驚醒;成名之後在部隊被迫寫檢討被迫給出版社寫信要求禁止和銷燬自己的《豐乳肥臀》,並因此退出了部隊……這些莫言人生中的諸多重要片斷,也每每讓人在閱讀過程中感同身受,像當年的莫言一樣時而驚魂時而狂喜。涉及到莫言人生經歷的“傳”的部分,作者寫的都是一些基本事實,而非傳奇化了的場面和對話,它最終的旨歸務必真實、可信。這樣寫出來的評傳,在觀察、理解傳主的心靈世界和藝術世界上,貫注著作者特殊的寫作真誠。

  《莫言評傳》也極富耐心地呈現了莫言創作的歷程,為我們提供了一把開解莫言作品的鑰匙:孤獨和飢餓是莫言最開始創作的源泉之一,從肉體的飢餓發展到精神的飢餓,是莫言文學創作的核心秘密之一。還有一個創作秘密則是,莫言對故鄉的愛恨交加,對故鄉的肉身逃離和精神反芻,所以莫言才超越了地理學意義上的故鄉,給自己創造出一個精神家園:透過經營“高密東北鄉”,莫言創造了一個屬於自己的、類似魯迅的魯鎮、沈從文的湘西、馬爾克斯的馬孔多等相似的文學地理。作者還揭示了莫言的小說是如何在兩個不同的時空中展開的:一個是殘酷現實,細膩生動地展現當前鄉村日常生活中的各種風貌,其核心主題是“飢餓”和“不公”;另一個是浪漫世界,以強大的想象力推進到被嚴厲遮蔽的微暗世界,關鍵詞是“生命力”“人性”。

  作為中國現當代文學博士,《收穫》的資深編輯,也是莫言多部作品的責任編輯,葉開不僅精於文學作品的鑑賞與評論,自己也從事小說創作,深諳文學創作之道,可謂寫作莫言評傳的最佳人選。既是和莫言的人生、靈魂對話,又是具有獨特發現的研究專著;既讓我們分享了莫言的'人生,也讓我們分享到莫言創作中很多別有意味的細節,是這本書的獨特價值。因為葉開不僅諳熟莫言的生存經歷和作品內涵,也令人信服地推衍了莫言的作品與其人生經歷之間的隱秘關係,尤其關注那些微不足道或不為人知的地方如何在他的筆下自呈一體,煥發生機,從中揣測作家的內心真實和精神危機。這樣的書寫搭建了通往莫言精神世界的一座橋樑,而讀者也因此洞悉了人所不知的藝術秘密。

  ■ 全民讀莫言

  @北京Caterpillar:書非借不能讀也!和同事互換了本莫言的書,用我的《生死疲勞》換了她的《蛙》,這兩天廢寢忘食地拜讀。為何叫蛙,想必語出驚人,害人哇哇大叫。而且和同事同感,這本書排版不壓抑,字型較大,閱讀時不會有緊迫感,心情輕鬆就會看得快。看英文原版書首先要克服的是密密麻麻符號給你的壓迫感。看書ing!

  @黃小夢2008:這幾天在看莫言的《豐乳肥臀》,真正體驗到什麼是大苦悶、大悲憫、大抱負,天馬行空般的大精神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的大感悟。

  @行吟自去:《文學評論》主編李國平先生來學院講文學評獎制度,當然講到莫言。我們的楊樂生先生說,獲獎後大部分國人把眼光放在文學之外的事情,這是中國文化的大悲哀。我立刻汗了。楊老師說莫言是中國當下精神真正飛揚起來的一個作家,這樣的作家目前也就5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