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實秋《雅舍談吃》散文集序言
引導語:《雅舍談吃》是梁實秋先生一生在飲食文化方面才華的集中展示。“饞,則著重在食物的質,最需要滿足的是品味。饞,基於生理要求,也可以發展成為近於藝術的趣味。”
這些談吃的文字,前二十一段刊於《聯合報》副刊,以後各段刊於《中華日報》副刊。隨便談談,既無章法,亦無次序,想到什麼就寫什麼,我不是烹調專家,我只是“天橋的把式——淨說不練”。遊徙不廣,所知有限,所以文字內容自覺十分寒傖。大概天下嘴饞的人不少,文字刊佈,隨時有人賜教,有一位先生問我:“您為什麼對於飲食特有研究?”這一問問得我好生惶恐。我幾曾有過研究?我據實回答說:“只因我連續吃了八十多年,沒間斷。”
人吃,是為了活著;人活著,不是為了吃。所以孟子說:“飲食之人,則人賤之矣,為其養小以失大也。”專恣口腹之慾,因小而失大,所以被人輕視。但是賢者識其大,不賢者識其小,這個“小”不是絕對不可以談的。只是不要僅僅成為“飲食之人”就好。
《朱子語錄》:“問:‘飲食之間,孰為天理,孰為人慾?’曰:‘飲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慾也。學者須是革盡人欲,復盡天理,方始是學。’”我的想法異於是。我以為要求美味固是人慾,然而何曾有背於天理?如果天理不包括美味的要求在內,上天生人,在舌頭上為什麼要生那麼多的味蕾?
偶因懷鄉,談美味以寄興;聊為快意,過屠門而大嚼。
一九八四年九月十一日甲子中秋,在臺北
梁實秋《雅舍談吃》簡介:
《雅舍談吃》是“雅舍小品”的一輯,篇篇文章標題簡明,《臘肉》、《鍋燒雞》、《拌鴨掌》或更為直接的“豆腐”、“茄子”。本書分為吃在故鄉、吃在四方、吃東道西三輯,收錄了《烤羊肉》、《西施舌》、《醬菜》、《溜黃菜》、《栗子》、《白肉》、《康乃馨牛奶》、《麵條》等散文作品。梁實秋公文字一向以簡而犀利。閱其《雅舍談吃》尤甚。
梁實秋《雅舍談吃》基本概述
梁實秋自嘲嘴饞,一生中寫下了無數談吃的文章,這些文章帶有濃濃的故土情懷,但更多的讓讀者在文字中感受到令人垂涎欲滴的.各地美食,是名家談吃中的經典作品。
梁實秋的作品在國內已有眾多大大小小的版本,且風行不衰。為了展示梁公散文的總體面貌,從他作品中遴選了有代表性的散文、小品、雜感、札記、隨筆、短評,合成四卷本《雅舍文集》付梓,以滿足廣大讀者的需求。應當說,這遠遠不是梁實秋散文的全部,儘管讀者可以見仁見智,但我們深信,如果不懷偏見而抱有理解與汲取的渴念,讀者不難從中感受這位名家個性獨異的文心、文氣、文調,領略他的積學之厚、腹笥之富和經澤之燻。梁實秋如是說:“饞,則著重在食物的質,最需要滿足的是品味。上天生人,在他嘴裡安放一條舌,舌上有無數的味蕾,教人焉得不饞?饞,基於生理的要求,也可以發展成為近於藝術的趣味。” 如此高見,真讓天下老饕找到了大吃的理由;讀如此文章,焉能不叫人齒頰生香?
梁實秋《雅舍談吃》作品鑑賞
“民以食為天”。此話在談吃之文中被徵引無數,雖古而俗而濫,然俗的有理,濫的有因。大凡文人,難免有“搜腸刮肚”之思,則此,需得有充足的飲食,可口的調羹作為激發靈感之動力。李白嗜酒,東坡嗜肉,據說***也很能吃火燒肉。此物味佳,不論階級、性別、老少大概都難抵誘惑。有老饕者染疾,曰高血脂、糖尿病,見桌上鮮豔欲滴之彘肉而不得下箸,望肉興嘆,甚同情。又有俗雲“吃飯被飯噎死”。此語惡毒,一直不曾當真相信。然而卻的確有文人因吃而死。據考杜甫就是飽食撐死的。
《舊唐書·杜甫傳》:“永泰二年,啖牛肉白酒,一夕而卒於耒陽,時年五十九。”。“《新唐書》記載更詳:“大曆中,出瞿塘,下江陵,溯沅湘以登衡山,因客耒陽,遊嶽祠,大水遽至,涉旬不得食,縣令具舟迎之,乃得還。令嘗饋牛炙白酒,大醉,一夕卒。年五十九。”由史可見,杜甫確是暴飲暴食撐死的。然而學界也有考曰杜甫食物中毒而卒,此說以郭沫若為代表。然而我到頗不願信:曾經“有幸”食物中毒兩次,上吐下瀉,頗不爽,杜甫若如此則狼狽可知矣,不如“噎死”,也給闊佬拽哥警示:口腹之慾當享,然而不能暴飲暴食。梁公的《雅舍談吃》自然不會多談這些讓人敗興的話題。
其所錄,乃珍饈之烹調,家常菜之勾芡,街頭小零食之工藝。若僅拘泥此,則僅可論為食譜,然而梁公由文憶人、憶事、憶往昔文化,讀來饒有興趣。其中亦不乏由梁公犀利俏皮之語,頗引人品咂之餘深思。餘生長江淮人家,少小雖未啖山珍海味,然而梁公所列之小食品也頗有多嘗,或有近似之者。想來大約淮揚菜系多有梁公所記者。玉華臺的湯包我是未曾嘗試過,然而家鄉湯包店裡的手藝也頗地道。前幾日去夫子廟小遊,點一“蟹黃包子”,籠屜裡剛出來的,皮薄汁多(姑且不論其中有無蟹黃),蘸小碟醋吮汁吞包,味甚不錯。
梁公雖遍嘗珍饈,然而不耽於“佛跳牆”、“滿漢全席”、“熊掌”、“魚翅”等珍饈。能於街頭小吃大做文章,於平凡中寫生活樂趣。其所記“鍋巴”、“水晶蝦餅 ”、“豆汁兒”皆乃平民食品,甚至一塊普通蔥油餅,先生亦能品出滋味,令餘大羨!其所記述亦頗多餘家鄉食品,讀來親切。
文章表達不同,篇幅不同。梁公的文章恰如一盤盤菜餚:有記大餐者,洋洋千字,蔚為大觀;有百十字小文,如醬壇小菜,滋味悠長;也有寫的凜冽的,恰如辣口的老白乾。如次等等。有好口福,有好胃口,文章怎能不精彩。
先生所記中諸菜,有所聞,有所未聞。小文擱筆前錄一菜餚,遍覽《雅》無提及,揣思梁公應未嘗試過。家父所拿手菜一,曰“魚糊”。此菜製作手續頗多,麻煩,然而好吃。取江魚一尾(野生最好),洗淨去鱗去內臟。蒸煮,淨手捋取魚肉,去刺兒。再勾芡蛋汁,調料等等,熬製成湯。狀若粥糊,澆醋、麻油,入口細膩,微酸有鮮味。箇中滋味君當試製方知。曾以此菜宴親戚師友,皆曰好。然而我未做過,遺憾。
梁實秋簡介:
梁實秋,(1903一1987)原名梁治華,出生於北京,浙江杭縣(今餘杭)人。筆名子佳、秋郎、程淑等。中國著名的散文家、學者、文學批評家、翻譯家,國內第一個研究莎士比亞的權威,曾與魯迅等左翼作家筆戰不斷。一生給中國文壇留下了兩千多萬字的著作,其散文集創造了中國現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紀錄。代表作《莎士比亞全集》(譯作)等。
1923年8月赴美留學,取得哈佛大學文學碩士學位。1926年回國後,先後任教於國立東南大學(南京大學前身)、國立青島大學(山東大學前身)並任外文系主任。1949年到臺灣,任臺灣師範學院英語系教授。1987年11月3日病逝於臺北,享年84歲。
人物生平:
1915年梁實秋考入清華學校。在該校高等科求學期間開始寫作。
1920年9月於《清華週刊》增刊第6期發表第一篇翻譯小說《藥商的妻》。1921年5月28日於《晨報》第7版發表第一篇散文詩《荷水池畔》。
1923年8月畢業後赴美國科羅拉多州科羅拉多學院(Colorado College)留學。
1924年到上海編緝《時事新報》副刊《青光》,同時與張禹九合編《苦茶》雜誌。不久任暨南大學教授。
1925年任中國海洋大學第一任外國語學院系主任。
1926年回國任教於國立東南大學。
1927年春胡適、徐志摩、聞一多等人創辦新月書店,次年又創辦《新月》月刊。
1930年在當年7月,南京政府教育部決定改國立青島大學為國立山東大學,並於1930年9月30日正式任命楊振聲為國立山東大學(原國立青島大學)校長。楊振聲便邀請梁實秋(包括聞一多、梁實秋、張煦、洪深、李達、老舍、遊國恩、沈從文、吳伯簫、蕭滌非、丁西林、童第周、王普、博鷹、王恆守、任之恭、王淦昌、王統照等一大批知名學者)到山東大學任外文系主任兼圖書館長(當時江青在國立青島大學(即山東大學)圖書館做管理員)。1932年到天津編《益世報》副刊《文學週刊》。
1934年應聘任北京大學研究教授兼外文系主任。
1935年秋創辦《自由評論》,先後主編過《世界日報》副刊《學文》和《北平晨報》副刊《文藝》。
1937年“七七事變”後離家獨身到後方。
1938年抗戰開始,梁實秋在重慶主持《中央日報·平明副刊》。任國民參政會參政員,國民政府教育部小學教科書組主任,國立編譯館翻譯委員會主任委員。抗戰後回任北平師大教授。
1949年到臺灣,任臺灣師範學院(後改師範大學)英語系教授,後兼系主任,再後又兼文學院長。
1961年起專任師大英語研究所教授。1966年退休。曾攜妻子游美,在美臺兩地輪流居住,其妻辭世後重返臺灣。
1975年同韓菁清結婚。
1987年11月3日病逝於臺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