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說課稿> 說課稿模板錦集八篇

說課稿

說課稿模板錦集八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說課稿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要怎麼寫好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說課稿9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說課稿 篇1

  一、設計意圖

  音樂是表現情緒、情感的最好方式。想讓幼兒喜歡參加藝術活動,大膽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尋找合適的歌曲教材是至關重要的。歌曲《迷路的小花鴨》旋律優美、內容生動,在簡短的的幾句歌詞中包含了一個極富童趣、寓意深刻的小故事。三段歌詞描繪了幾種不同的情緒,第一段描述的是小花鴨迷路後傷心的情緒,第二、第三段則描述了小朋友送小花鴨回家、小花鴨回到媽媽懷抱的過程,情緒轉為活潑歡快。內容的淺顯生動和音樂不同情緒的表達,使這首動聽的歌曲成為孩子們學習有感情演唱歌曲的好教材。

  大班幼兒邏輯思維雖然已開始萌芽,但主要的思維方式還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的。所以本次活動我將讓幼兒透過多種感官通道,運用多媒體和情境表演的手段,充分讓幼兒感受和欣賞音樂,激發幼兒愛護小動物及同情、關心他人的情感和體會幫助別人的樂趣。

  二、目標定位

  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作用。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以及布盧姆的《教育目標分類學》為依據,我確定了情感、態度、能力方面的目標,其中既有獨立的成分,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目標為:

  1、讓幼兒體驗音樂的情緒變化,能隨音樂的變化做出相應的動作和表情。

  2、激發幼兒同情、關心他人情感和體會幫助別人的樂趣。

  3、激發幼兒能表現自己地慾望。

  根據目標,我把活動重點定位於:理解歌曲的性質和主要內容,學會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活動的難點是:能根據歌曲的變化隨意做出傷心及快樂的動作及表情,積極參加音樂劇的表演。

  總之,我將積極樹立目標的整合觀、科學觀,力求形成有序的目標運作程式。為使活動呈現趣味性、綜合性、活動性,寓教育於情境遊戲之中,我作了如下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課前舉行過有關於迷路的談話,使幼兒對迷路及自救的方法有一定的瞭解。

  2、物質準備:關於歌曲的多媒體課件、歌曲磁帶、鴨媽媽及小花鴨的頭飾。

  3、空間準備:活動前幼兒的位置擺成半圓形,以利於幼兒進行表演。

  一、設計意圖

  教給幼兒一些簡單的唱歌技能是音樂教育的任務之一。我們不能一味追求單純的技能技巧。我們進行唱歌教學的目的是為了給幼兒提供享受美的機會,使幼兒獲得快樂的源泉,掌握表達感情的工具,養成良好的唱歌習慣,使幼兒能在快樂的唱歌活動中得到身心全面健康的發展。根據以上的指導思想,我設計以下活動。

  二、說教學目標

  1、在活動中能享受唱歌的樂趣,並初步知道歌曲的名稱,理解歌曲的內容。

  2、學習用歌聲表達歌曲的幽默、風趣。

  3、教唱歌曲《顛倒歌》,並能跟唱整首歌曲。

  設計意圖:

  中班幼兒的創造是多種多樣的,除了語言創造、思維創造等,在幼兒階段更多的是動作和體態的創造。因此,我們教師要及時發現孩子們在日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各種各樣的動作,然後根據孩子的需求來設計滿足他們興趣的活動。本班的幼兒活潑好動,在動作方面發展協調,尤其對新的活動材料經常表現出強烈的好奇心,想觸控、想玩。同時,在他們的活動過程中我們發現了一個問題,幼兒直線奔跑時,動作靈活、協調,然而每當他們拐彎時,就經常性發生兩名幼兒相撞的現象,拐彎的動作也不是很平衡、協調。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們已為幼兒設計了許多四散追逐跑的機會,"好玩的雪碧瓶"就是這一系列的活動之一。"雪碧瓶"是安全的材料,能廢物利用也是幼兒園教育所提倡的。

  活動目標:

  1.遊戲"騎腳踏車"將幼兒的情緒匯入到活動中,複習聽訊號走和跑的能力。

  2.幼兒自由探索雪碧瓶的玩法,充分展示自己的創造潛能,體驗成功的快樂。

  3.透過"給小動物找食物"的遊戲,練習繞著跑的技能。

  活動準備:

  空的雪碧瓶20只,音樂磁帶,獎章20枚。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

  1.做"騎腳踏車"的遊戲,複習交通規則的知識,練習聽訊號走。

  師:小朋友們,我們一起騎上腳踏車到遊樂場去玩好嗎?(好)馬路上車很多,我們要注意遵守交通規則,紅燈停、綠燈行、黃燈慢慢走。在騎車的時候,可不能撞車呀,記住了嗎?那我們就騎上腳踏車出發吧。

  2.幼兒和教師一起玩"騎腳踏車"的遊戲,複習聽訊號走和跑的能力。

  二、激發情緒

  1.隨著音樂做瓶子的律動。

  師:遊樂場到了。你們聽遊樂場裡傳來了好聽的音樂,我們一起跟著音樂來做做運動,好嗎?

  2.放音樂,幼兒持瓶隨著音樂跟著老師或自己隨意創編各種動作。

  三、引導探索

  1.幼兒自由探索瓶子的多種玩法。

  師:跳得可真累呀,小朋友們可以坐在瓶子上休息一下。剛才,我們拿著雪碧瓶騎腳踏車、跳舞,好不好玩那我們再想一下其他的玩法,一起玩起來吧。

  2.幼兒探索瓶子的多種玩法,活動中提醒幼兒可以和小夥伴一起合作遊戲。

  3.重點練習繞過瓶子,"S"型跑的技能。

  ⑴.師:剛才,老師發現了一個很好的玩法,我們一起來試一下。(練習繞瓶原地轉圈)。

  ⑵.師:請小朋友們想一下,把瓶子排成一排該怎麼繞。(幼兒討論並嘗試)。

  4.遊戲"給小動物找食物"

  ⑴.師:現在,老師要給你們佈置一個任務。小動物的糧食都不夠了,對面有許多食物,請小朋友們繞過障礙去幫小動物取一份食物好嗎?注意障礙很危險,小朋友分成四條路一個跟著一個小心的跑,誰完成任務我就給他發一枚獎章。(幼兒遊戲)

  ⑵.師:小朋友們都拿到食物了嗎?那我們給小動物們送去吧。

  活動反思:

  在活動中,我們努力為孩子們創造條件,給他們提供了廣闊的活動空間,組織和幫助他們投入到活動中。孩子們不僅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體驗到成功的快樂,而且透過活動中的"給小動物運糧"的遊戲,我們也很好的解決了孩子們在奔跑拐彎時不協調的問題,讓他們學會了在面對面跑的過程中側身相讓的能力。

  活動讓孩子們健康身心、活潑個性,給他們帶來了活動的快樂。

說課稿 篇2

  一、指導思想

  根據學校體育“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真正促進學生身心健康,體育課也應更加生動活潑,豐富多彩,更具有時代性,讓學生在歡樂中精神得到陶冶,身體得到鍛鍊,技能得到發展。在全面推行素質教育、重在培養學生能力的今天,我們為適應當前以創新教育、愉快教學為突破口的教學改革,選擇以中專體育教學大綱教材為依據,結合中專學生精力充沛、好奇心強的特點,我選擇健身操為主授教材。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選擇“我領你跟”的體育教學模式。透過歡快的音樂節奏、教師標準、優美的示範動作、簡單的語言提示、口頭鼓勵等方法來激發學生的興趣,著重對學生的能力進行培養。讓學生在活動中掌握技能,使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陶冶情操,增強自信,從而表現出中學生不同的氣質美。為終身體育打基礎。

  主 題:發展學生特長,增強學生體質,培養學生觀察、思維以及創新能力。

  二、教材分析

  1.地位與作用:

  隨著社會的進步,生活水平的提高,健身和娛樂體育走進人們生活,得到普遍快速的發展,健身操作為一個新興專案,以其獨特的風格和魅力很快風靡全國,成為人們喜愛的一項體育活動。健身操融體操、舞蹈、武術、音樂為一體,是一種能增強體質、培養正確姿態、健美形體、發展素質、陶冶情操的體育鍛煉形式。

  實踐證明,許多學生參加健身操鍛鍊過程中,從不會到會經過了複雜的過程,但是在鍛鍊過程中不是隻為簡單的學習幾個、十幾個動作為目的,更重要的是透過這種獨特蘊含著美的運動來全面發展學生,使身體和心理素質及運動能力得到提高。

  2.創新改革:

  A、教法:以學生練習為主體,教師邊教邊做,學生同時練習。

  B、音樂的配置:歡快、節奏感強的音樂--------舒緩流暢音樂。

  C、給學生以充足的創新時間和空間。

  三、學情分析

  生理:本節課是針對中專一年級的學生設計的,學生的運動系統、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的功能日趨完善,與初中階段相比,骨骼變粗,硬度增加,抗壓抗折的能力提高。心臟容積、輸出量,肺的容積、肺活量、最大通氣量、吸氧量的絕對值都有所增大。

  心理:認知方面:這一時期的學生已有自己的見解,在授課時對學生的見解和建議要認真對待,尊重學生的正確意見。情感方面:這一時期的學生情感易波動,心理壓力較大,教師透過教學使學生融入音樂和動作中,減緩壓力,樹立自信心,提高學習效率。對在練習在出現的自卑心理、挫折心理等要正確引導、鼓勵。對調皮不守紀律的學生批評時要注意語言和方式,避免學生產生逆反心理。

  四、教學要求及重難點

  重點:按要求完成動作。

  難點:動作協調、到位並與音樂節拍的協調配合。

  教學要求:熟悉健身操的音樂節奏,熟悉掌握健身操的基本步伐。

  五、教學方法:

  活動中:

  1、教師講解示範,學生觀察模仿練習法。

  2、分解、完整法。對上下肢同時練習的動作,先教學生下肢動作練習,熟練後配合手臂動作,教學生完整動作練習。

  3、預防糾錯與口頭評定法。運動中隨時口令糾正,並給予鼓勵。

  六、教學目標:

  1、在暫短的教學過程中使學生對本次課的教學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初步瞭解大眾健美操的簡單動作方法,增強學生的體質和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

  2、發展學生柔韌、協調、靈敏等身體素質,鍛鍊健美體態,增強學生節奏感和表現力,培養學生觀察、思維及自控能力。

  3、在音樂的伴奏下,透過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進行練習,讓學生真實的去感受美、體驗美?培養文明行為和集體主義精神,陶冶學生美的情操。

  七、教學過程

  1、收心引趣階段(準備部分):以遊戲“貼膏藥”來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及組織能力。

  2、激發求知慾階段(熱身部分):以柔韌性練習幫助學生回憶與複習上節課內容;教師表演一段大眾健美操(本課要學習的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產生我要學的想法。

  3、運動參與體驗階段(基本部分):教師是平等中的首席先領動作(大眾健美操“認識節拍”等)。

  4、恢復身心(放鬆溝通部分):伴隨著舒緩、優美的音樂起舞; 在優美的樂曲中結束本課。

  小結:

  透過師生的交流,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引導學生正確評價自己與他人的表現,從而實現以體育德、以體增智、以體健美、 以體長技、以體怡心的學校體育目標。為每一個學生提供優質的教育和服務始終貫穿於課堂教學中。為每一個學生創造美好未來奠定堅實基礎。

  有了您的關注,我們新教師會加倍努力!有了您的支援,我們新教師定會成功!

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蘇少版音樂教材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田野的召喚》第一課時。

  1.教材分析:

  歌曲《田野的召喚》是一首歡快活潑的義大利民歌。4/4拍,降E調,歌曲旋

  律輕快爽朗而富有生氣,形象地表達了歌曲主人公熱愛自然、嚮往春天的美好情懷。全曲由四個樂句組成,由弱拍進入第一樂句,曲調中出現了同音反覆和帶切分音的節奏使得音樂歡快跳躍。第三、四樂句在節奏上變得較為寬鬆、舒展,情緒熱烈。最後兩小節在四度跳進中把音樂推向全曲的最高音“ⅰ”,情緒高漲,使全曲始終洋溢著一種歡樂的氣氛。

  2.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的特點,以及四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心理特點,我從三個方面確立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①認知目標:唱準歌曲開頭的弱起小節和同音反覆的音準。

  ②能力目標:指導學生用歡快的情緒、有彈性的聲音演唱《田野的召喚》。

  ③情感目標:透過對歌曲的學習,體會並表達孩子們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嚮往。

  3.教學重點、難點:

  ①重點:完整地唱好歌曲《田野的召喚》並用歌聲表達歌曲的情緒。

  ②難點:弱起樂句的進入和同音反覆的音準;

  找出相似樂句並唱準歌曲中出現的力度記號。

  4.教、學具準備:

  本課需要準備多媒體,筆記本、音像系統、鋼琴。

  二、說教法、學法

  為了更好地解決教學重、難點,我採用了以下教學法:

  1.創設情境法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兒童是以色彩、形象、聲音來思維的。”針對兒童這一特點,我將以感受“美麗的田野”貫穿課堂,充分調動學生對音樂的好奇心和探究願望。

  2.整體模唱

  這首歌曲旋律較為複雜,要想讓孩子們在第一課時儘快學會這首歌曲,在學唱歌曲時我將讓孩子們用“la”模唱歌曲旋律,而將歌譜的視唱留到第二課時。

  學法:1.大膽放手,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3.合作學習

  新課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教唱歌曲這一環節我將充分滲透這一教學理念,透過師生合作、生生合作的方式教唱歌曲,這樣不僅為學生創設了一種民主、自由的氛圍,還能拓展學生思維,展現自我。

  三、說教學過程

  本課教學分五大版塊:一是趣味開場,匯入新課;二是聆聽歌曲,模唱旋律;三是學唱歌曲,提升情感;四是資源共享,課後延伸;五是再現歌曲,意猶未盡。

  (一)趣味開場,匯入新課

  在這一環節中,螢幕出示一段錄影——潘長江演唱的義大利民歌《我的太陽》,待生觀賞完後,師簡單介紹這首樂曲的相關背景。接著師說:“今天,老師將要為大家介紹另一首義大利的民歌《田野的召喚》,請同學們欣賞。”

  【這一環節的設計旨在透過有趣的錄影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也由一首義大利民歌巧妙地引入本課所要教授的另一首義大利民歌,在學生不經意間巧妙過渡,同時也是學生初次感知歌曲旋律,為完成本節課的重點邁出第一步。】

  (二)聆聽歌曲,模唱旋律

  在這一環節中,我將逐一展示一段田野風景圖片,並用歌曲中的歌詞簡單介紹:

  瞧,春天來到了,大地上充滿了陽光,綠樹發芽了,小河裡清清的流水正在歡唱。

  玫瑰花上的露珠閃閃發光,百靈鳥兒在展翅飛翔……(背景音樂是教學光碟提供的伴奏旋律)

  【設計這樣一個環節,是為了讓學生了解歌曲中所描寫的美麗田野的景色,在熟悉歌詞的同時也在感知歌曲旋律。】

  這首歌曲旋律較為複雜,要想讓孩子們在本節課中能儘快學會這首歌曲,我將主要採用讓孩子們聽琴用“LA”模唱的方法學唱歌曲旋律。但由於歌曲的開頭是一個不完全小節,要學生按情緒、按節拍演唱就有些困難,於是接下來我重點解決歌曲中的幾個難點:

  1.弱起樂句的進入

  這首歌曲的特點就是每一句都是從弱拍開始的,如果這個弱起感覺找不好,每一句的銜接就不整齊。所以我首要解決的是開頭的弱起樂句。我將在黑板上板書,0 0 0 12 ,師先示範兩遍,請生輕聲跟唱。如果生還有困難,可以引導學生說說這是一個4/4拍的歌曲,節奏為1234,請生先數拍子,然後師劃拍並喊口令“12起”,這樣學生很快就能唱準弱起小節。

  2.同音反覆的音準

  對於這一難點,我將採取多聽和打手勢的方法帶領學生反覆練習,為了增加學生學習時的興趣我將會在反覆練習中增加“小老師”的環節,以學生教學生,使得學習更有趣。

  3.相似樂句:只需在模唱時用手勢區分即可。

  4.相應的力度記號,如換氣記號

  這些可以在模唱的過程中一句話帶過,待生模唱較熟悉後,我提示學生歌曲裡的一個樂句就好比一句話,每句話之間都要換氣,師示範生模仿,並讓生對比加了換氣記號和不加換氣記號如何演唱更舒服。

  【這一環節的設計是透過反覆模唱,幫助學生腦中形成一個整體的輪廓,因為這首歌旋律較為複雜,學唱較為困難,所以本課時不要求學生唱歌譜。透過反覆的模唱可以加固學生對旋律的熟悉度,為唱歌詞起到重要作用。】

  (三)學唱歌曲,提升情感

  由於有了前面模唱旋律的充分鋪墊,學唱歌詞已經簡單多了,為了體現孩子們學習的自主性,並且讓他們體會學唱的成就感,從而提升演唱慾望,我讓學生邊聽琴,邊輕聲唱詞,出現不會的地方用筆圈出,然後師生一起討論解決

  待學生唱準歌詞後,我再一次出示田野風景圖片,讓生說說看到這些景色時的心情,想象一下自己身處其中的感覺,帶著這樣的感情再唱一唱。並集體討論,每句話應該用怎樣的力度或情感來演唱:

  如:前兩個樂句輕一些,因為小小的休止符通常能起到此處無聲勝有聲的作用。

  後面兩個樂句要處理成漸強,尤其是最後一句要達到最強,表現了孩子們奔向大自然的迫切之情。

  因為有了前面的層層鋪墊,學生對於感情的處理基本可以做到“遊刃有餘”,最後再讓生透過“小組比賽”的方式,更好地演唱歌曲,教師作適時評價。

  【這一環節的設計旨在透過孩子們自主學習,體驗歌曲,表現歌曲,在不知不覺中學會歌曲,表現歌曲的情感,達到潤物無聲的效果。】

  (四)資源共享,課後延伸

  拓展1:我眼中的義大利:師利用多媒體簡單介紹義大利的風光名勝及音樂家。

  拓展2:課後蒐集:你還知道那些義大利的歌曲。

  【這一設計旨在透過簡單的介紹,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並由課堂延伸到課外。】

  (五)再現歌曲,意猶未盡

  大自然美麗的景色帶給我們無限的享受,讓我們帶著這份愉快的心情,伴著美妙的歌聲,結束本節課吧!

  學生在歌聲中走出教室。

說課稿 篇4

  我今天所說課的篇目是《小橘燈》,它是沿海版九年義務初級中學語文教材第二冊的第七課。

  一、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小橘燈》是本單元的講讀課文,也是一篇較好地體現本單元學習重點的文章:它上承第一單元知識點——“感知全文,提煉主旨”,下啟第四單元——“整體感悟,發表見解”,對學生認識學習語文與生活關係和培養學生吸收各表達能力有著重要的意義。

  二、該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思路

  1、瞭解作者冰心。

  2、引導學生跟學過的課文進行比較。

  3、整體感知課文,理清文章要素及情節結構。

  三、該課重點難點

  1、用普通話準確流利的朗讀全文,體會作者思想感情,理清文章要素及情節結構。

  2、體會冰心“愛的哲學——愛母親、愛兒童、愛自然”在作品中的體現。

  3、模仿朱自清《背影》的開頭改寫本課的結尾。

  四、該課教法與學法

  教材無非是一個例子(葉聖陶語),但教材又是一個很特殊的例子,它與數理化的.例子不同。它是一個綜合性的複雜性的例子,從不同的方面可以有不同的用途;因此,我們要將這一例子用好用足用得其所。

  “整體閱讀,以語言訓練為主是我上這節課的指導思想,在教學方法的選用上主要體現這一點,在處理教材時,先讓學生透過自讀、齊讀等方式從整體上進行充分的感知,對重要的字詞進行訓練;再對文章的大致內容進行梳理,把握故事情節,並儘量注意與寫作的緊密聯絡。因此,我在教學中採用朗讀、討論、質疑、課堂練習等方式使學生動口動腦動手,來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對於我們的學生來說,學法的指導和習慣的培養顯得異常的重要,這是走向主體性學習的最根本的途徑。因此,本課十分注重以下四點:

  1、用準確的普通話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對基本語料的積累。

  3、聯絡學過的課文進行比較,與寫作相結合,引導學生對寫作的感悟。

  4、體驗學習感受生活。

  五、該課的教學過程

  1、匯入:(借介紹作者引入)

  大家有聽說過冰心這一作家嗎?誰有讀過她的作品呢?(給點點時間學生小議)她是我國文壇上有較高知名度的當代作家,福建長樂人,原名謝婉瑩,作品有詩集《繁星》、《春水》,《寄小讀者》等。早期作品以提倡“愛的哲學——愛母親、愛兒童,愛自然”為主,後期的作品主要是對舊中國的控訴,表達對新中國的熱愛之情。大家想不想學一學她的作品呢?(想)好!那我們就來學習她的作品《小橘燈》,看一看作者作品提倡“愛的哲學”中的那一種呢?

  (據心理調查表明,上課至少5分鐘之後,全班學生才能集中注意力。這說明,教師想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應當從每一節課的第一分鐘做起。從介紹作者開始匯入,既可讓學生了解作者冰心及她提倡的“愛的哲學”在作品中的體現,激發學生學習和習作興趣,調動學生的情感,明確本課的學習重點難點,使他們產生學習動機,又節省了時間,一舉兩得。)

  2、自讀課文從內容、情節、情感、主題方面整體感悟本文

  1)作者圍繞“我”和小姑娘接觸的時間先後寫了那些事情?

  2)你從這些事情可判斷出誰是主人公嗎?

  3)你覺得主人公怎麼樣?

  4)作者的感情又是怎樣的呢?

  (這既是本節課的重點難點,又是個發現式的學習過程。問題有一定的難度,找成績好的同學個別提問,旨在給其它的同學做出示範。當然畢竟是初一的學生,不能做太高的要求,不論對錯都是可貴的,都要大力的表揚,讓他們獲得成就感,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的自信心。教師著重的講解,分析,板書。)

  3、比較閱讀並模仿改寫

  (1)我們上學期學過了朱自清的《背影》,回想該文浮現畫面,想想《背影》採用的是什麼順序?試跟《小橘燈》比較一下。

  ——《背影》採用是倒敘,《小橘燈》採用的順敘。

  (2)誰還記得《背影》的開頭,將它跟本文的結尾比較。

  ——《背影》的開頭:“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餘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

  ——這兩段文字在文章位置雖然不同,但都起到了點題的作用。

  (由第一冊的《背影》入手,勾起學生對舊知識的回憶,並和《小橘燈》進行比較,既讓學生複習舊知識的同時,又學習了新知識,進一步熟悉了新的課文,加深對本課的理解,並在寫作上受到一定啟發,為下一個問題做了鋪墊。)

  (3)模仿《背影》的開頭改寫《小橘燈》的結尾。

  ——以競賽的方式,先讓學生小組討論、交流,然後每組請一位代表發言,最後老師表揚做好的小組並明確:“我與小姑娘離別已經十二年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那盞小桔燈”。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主要擔負著培養學生寫作能力的任務。作文不僅是運用語言文字的訓練,而且也是一種嚴格的思維訓練。在課堂中進行小作文訓練,也是一種培養學生的創造力、語言表達能力和發展學生智力一種重要途徑。再是考慮到課進行到這一階段學生已經較累了,以競賽方式活躍一下氣氛,提高學習效率。)

  4、齊讀課文(流利且有感情朗讀)

  (朗讀是語文學習的重要方法之一,而我們學生最薄弱的也是這一點,是順其自然,還是切實去改變,我選擇後者,初一時期是訓練朗讀的關鍵時期,如果此時不加以強化,到了高年級再去補已經很難有成效,心理學認為人發展某種能力具有關鍵期,朗讀能力發展的關鍵期就在小學和初中階段。根據學生實際,對一些學生讀不準的詞語,採用英語學習中學單詞的方法,教師進行領讀,加深學生的印象。)

  六、佈置作業:

  1、書面作業:

  文章總體上是以記敘為主的,但是在記敘的過程中,有抒情的語句出現,在細讀完課文以後,請將這段抒情性的文字找到,並體會一下它在文章中起什麼作用?(小黑板出示)

  (教育學認為佈置的作業要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少而精,富有啟發性,難度適中。所以佈置這作業也從這點出發,啟迪學生的智慧為主。這一方面是為了讓學生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從整體上把握文章;另一方面是讓學生感悟“小橘燈”的象徵意義,體會文章主旨。)

  2、閱讀作業:

  熟讀課文,按“我”和小姑娘接觸的時間順序,給文章分段並歸納大意。

  (出示閱讀要求,讓學生熟讀課文,為第二課時作鋪墊。)

  七、板書設計:

  小橘燈

  冰心

  愛的哲學:愛母親、愛兒童、愛自然

  故事情節:初遇——探望——懷念

  主人公:小姑娘

  文章主題:愛兒童小姑娘:可愛

  作者的情感:愛

  (這樣的板書能突出本節課的重點,讓學生一目瞭然這節課所講的內容,方便學生的理解和做筆記。)

說課稿 篇5

  本節課是牛津英語一年級第一冊的第五課,本課的學習是對詞彙量的擴充,也為本單元后幾課的學習打下基礎,因此它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我以“任務型”教學為綱領,結合“TPR”教學法。透過聽,說,讀,演,唱等一系列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鼓勵同學們大膽運用英語參與實踐並及時予以表揚和鼓勵,使他們獲得學習的成就感和喜悅感。

  下面,分析一下本課的教學目標。《英語課程目標》提出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體目標是培養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結合這一目標要求,現將本課教學目標設計如下:

  一、知識目標:

  1、使學生掌握單詞的認知,發音以及運用。有melon,lemon,apple, pear, banana, peach, orange。

  2、除了課文中的水果,我還增加了一些常見水果。有strawberry, pineapple。

  二、能力目標:

  1、能運用新單詞進行簡單交際。

  2、能聽說讀畫所學水果。

  三、情感態度目標:

  透過“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合作”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動口、動手、動腦的能力,讓學生在各種活動中體驗學習英語的樂趣,調動其學習興趣。

  學習策略目標:

  透過小組學習使學生認識到自己與小組,他人與小組,自己與他人,小組與小組的關係。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集體主義觀念和競爭意識。

  重點難點:

  低年級學生接觸英語還比較少,因此如何發音準確困難比較大。針對這個問題,在課堂上我要求學生看著我的嘴形來學習發音,並且剛開始教時做到發音緩慢清晰。所以本課的重點難點就是單詞的發音。

  接下來我將對本節課的教法和學法進行闡述:

  以任務型教學為綱,結合“TPR”教學。

  本節課我設計的任務是介紹給其他同學水果的名稱。我把全班分成五個人一組的小組。每組同學的知識水平和性別各有參差。這樣有助於學優生幫助學困生和男女同學平等相待增進友誼。在任務驅動型學習法過程中保證每位同學都參與進來,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和競爭意識。

  “TPR”教學法貫徹全課程以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首先透過表演唱歌曲Good morning!創造英語課堂氛圍,然後用實物認單詞apple, melon展示單詞物品,指出單詞,然後認單詞。這一系列活動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培養了他們英語的運用能力。

  最後我說一下我對本節課的教學程式的設計。

  Step1 Revision 熱身互動,自然匯入。

  在教學活動開始我設計了唱Good morning!活躍課堂氣氛,學生在手舞足蹈的過程中複習了上一課,並在不知不覺中走入新課。佈置任務。分頁標題#e#

  Step2 Presentation 引入新知,層層突破。

  我將單詞的學習與句子有機的結合起來。運用實物教授apple, melon, lemon等並進行一系列與單詞教學有關的活動。再由單詞逐步擴充套件到句子。在由句子擴充套件到其他的單詞,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和運用英語的能力。

  Step3 Practice 趣味操練,鞏固新知

  首先讓學生聽錄音標號,然後跟讀課文使學生讀準語音,語調。最後小組操練並展示成果。

  Step4 Assessment 合理評價,培養興趣。

  根據課文,自編對話進行表演,全班同學用五指評價法進行評價。完成對所學知識的綜合運用。完成評價表。

  Step5 Additional activities 培養興趣,發展個性。

  What's this?表演對話。畫出本課單詞的水果並塗上顏色。這樣不但培養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而且也培養了他們動手動腦的能力

說課稿 篇6

  一、 教材分析:

  《小蝴蝶花》是“二期課改”第五冊中的一篇教材,是一篇童話故事,講得是小蝴蝶花經歷了從驕傲到自餒的感情變化,最後找到了心理平衡,能正確地看待 自己了。故事主要是透過小蝴蝶花的心理變化展開情節、推動故事的發展,結構相當清楚、完整。生動、細膩的心理描寫使小蝴蝶花的形象更加鮮明突出。

  本學期從這一課開始有意識地進行“學會提問”的練習,重在增強學生問題意識,初步培養提問習慣,知道閱讀課文要邊讀邊思考。

  二、教學物件分析:

  我班的學生活潑開朗,尤其是部分學生喜歡看課外書籍,樂於瞭解課文之外的有關知識,而且在課堂的教學活動中,他們也能將所學所知運用到課堂中來。其 次在2年的小班化教學的實踐過程中,同學們也能夠發揮小組學習的優勢,在組長的帶領下積極投入到教學活動中。但是其中也不乏有個別學生膽小、學習的主動性 不夠等現象。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學會本課中的八個生字和詞語。

  2.能理解“萬紫千紅”“自餒”等詞的意思。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4.學會讀句子,抓住關鍵詞語,提出問題,並嘗試著解決問題。

  5.能體會小蝴蝶花心情變化和心情變化的原因。

  6.體會“有了自知之明,才能做到既不以自己的長處而驕傲,又不因為自己的

  短處而失去自信”的道理。

  (1) 難生能對小蝴蝶花說出自己的感想。

  (2)學有餘力的學生能結合自己談談感受。

  注:重點、難點:

  1.學生能體會到小蝴蝶花情感變化過程和心情變化的原因。

  2.能學會讀句子,抓住關鍵詞語,提出問題。

  3.能體會“有了自知之明,才能做到既不以自己的長處而驕傲,又不因為自己

  的短處而失去自信”的道理。

  過程與方法:

  1.透過自學,學生能掌握八個生字和詞語。

  2.透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訓練,讓學生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在讀中發現,在讀中感知,在讀中想象。

  3.創設情境引導學生理解“萬紫千紅”、“自餒”的意思。

  4.透過小組合作學習,用“讀一讀、劃一劃、想一想、說一說”的學習方法,幫助學生理解小蝴蝶花由高興、驕傲、到自餒、最後慢慢平靜的情感變化過程及情感變化的原因。

  5.在課文的品讀過程中,讓學生學會讀句子,抓住關鍵詞語,提出問題。

  6.透過全文的學習,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學生能體會“有了自知之明,才能做到既不以自己的長處而驕傲,又不因為自己的短處而失去自信”的道理。。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透過對科文中小蝴蝶花心情變化及心情變化原因的理解,讓學生能體會“有了自知之明,才能做到既不以自己的長處而驕傲,又不因為自己的短處而失去自信”的道理。

  2.在學習過程中透過合作學習、自主學習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和團隊協作的精神。

  四、教學策略及教法設計:

  新課程標準這樣定義語文的課程性質:“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因此, 作為教師,我們應該“重視語文的薰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 由此看來,我們的教學必須體現人文精神,即:關注人的價值、張揚人的個性、提升人的精神,這樣,才能真正啟用語文課堂教學。教育要站在高處,以人生目的、 人生理想、人生意義為核心,延伸到知識、道德、審美各個方面,“喚醒”人格,努力使學生——“獨立的人”趨向完美。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要能吸引住兒童的注意力,只有一條途徑,這就是要形成、確立並且保持兒童的這樣一種內在狀態——即情緒高漲、智力振奮的狀態, 使兒童體驗到自己在追求真理、進行腦力活動的自豪感。”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創設情境是教師重要的任務之一。教師要抓住機會,創設有利於學生主動學習,主動發展的一切外部條件,使學生身臨其境,激發他們學習語文 的興趣,調動他們一切感官去感知和理解資訊,引導學生運用已知去吸收、同化資訊,構建嶄新的認知結構,啟發學生主動參與到資訊的輸出、傳遞活動中,把學習 語文過程真正變為促使學生主動發展的過程。因此,我在課之初,就利用小蝴蝶花的圖片,讓學生來感受,這是激發思維與口語表達的環境條件和動力源。

  2.以讀為主、讀中感悟。

  葉聖陶先生說過:“大凡讀一篇文章,摸清作者思路是最重要的,按作者的思路去理解,理解才透徹。”因此,學習一篇文章,首要的任務是讓學生自由地 讀,整體感悟文章的線索,領悟作者的情感。讀是學習語文的一扇視窗,可以收到“不待解說、自知其義”的效果。文章的思想感情滲透在字裡行間之中,讓學生真 正理解,系統領悟,真正有所感悟的重點是透過精讀課文。此時的語段品讀要留給學生充足的讀書時間,獨立思考,讓學生自己親近課文,和作者對話。讓學生在讀 書中生疑在讀書中求解,在讀書中品味,在讀書中生情,進而形成了獨特的感受,受到情感的薰陶。因此我在教學中讓學生透過各種方法進行讀的練習。讀是實踐, 又是訓練;既有感悟,又有薰陶;既有理解,又有體驗,好書不讀不知其妙,讀是學習語文的根本方法,是閱讀教學的主旋律。

  3.抓住關鍵,學會質疑。

  愛因斯坦說:“提出一個問題比解答一個問題更重要。”科學家的發明創造都是從問題開始。“學起于思,思源於疑”,任何思都是從疑開始的,疑問是獲得知識的前提條件,有了疑問,才有進一步深入學習的需要,也才可能獲得新知。

  閱讀中的質疑過程,實際上就是一個思維過程。因此,提高學生的思維水平對於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非常重要。美國的布魯巴克認為:“最精湛的教學藝術, 遵循的最高準則就是讓學生自己提問題。”學生能自己質疑提問,說明學生進入了自主學習狀態。為了使學生能夠提出高質量的問題,我在課堂中讓學生抓住關鍵詞 語進行提問,讓學生學著提出高質量的問題,培養獨立思考、商討問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發展學生的質疑能力。

  4.授予方法,觸類旁通。

  學生髮現、質疑思辨是提高學生思維能力,培養自主 學習和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但學生受知識侷限,不知道如何發現,怎樣質疑。為了避免學生提出的 問題偏離主題,教師應為學生指點發現的途徑,教給質疑的方法。培養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能力。教師之教,在於教授其學習方法,學生之學,亦在於學 會學習方法。教方法,是向學生傳授領會知識的學習方法、鞏固知識的記憶方法和運用知識的操作方法。方法是解決問題的門路和程式。大膽地把文章放給學生,採 用以自主學習為主的學習方法。首先學生自主初讀文章,接著引導學生根據學習目標進行自主地深入學習文章,教師提供學習小目標,是為學生在選擇學習方法、時 間的調控等方面充分自主的基礎上,提供了學習導向,保證了在有限的課堂時間裡提高學習效率。教學中,我帶領著學生進行了第一、二節的學習,並在學習中逐一 揭示了學習方法,接著對學習方法進行小結,最後大膽地將課文教給學生,讓學生根據我所給的提示,自主學習。學生在課堂中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在學生自 主完成學習後,這樣能讓他們在學習課文的同時,也學會了學習的方法。課文中的結尾是言雖盡而意無窮,留給學生無限寬廣的空間去遐想。這些藝術的空白為學生 的想像,創新提供了廣闊的舞臺。只要我們稍加啟發、引導,就能開啟學生思維的閘門,把學生引進思維的王國。文章出於表達的需要常留有“空白”,在閱讀教學 中,我利用“空白”,讓學生憑藉語境展開想像,進行補充,以發展學生的想像能力。讓他們結合自己的生活實踐談談體會。

  5.立足板書,昇華情感。

  板書是教學方案的濃縮,同時也是課文整體內容、文章意旨的濃縮。恰當地展示與利用板書,對培養整體把握能力十分有用。從突出全篇內容出發,把握整體 結構,把各部分重點內容進行點睛式的板書,既利於學生把握各部分內容的整體,又利於學生從整體上把握全文。這堂課的板書設計,既概括了本課的主要內容,又 體現了小蝴蝶花心理變化過程,條理清晰,便於加深印象,最好點明文章的主旨。

  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貫注著人文精神,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實際上是學生、教師與作品在人文意義上的對話,教師只是“導演”,他要使三者的感情相互交流、碰撞、激發,從而共同創造出一個美妙的境界——語文閱讀教學的最高境界——使學生的心靈得到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

  附板書:

  21.小蝴蝶花

  正確看待自己

  高興 →驕傲→自餒→ 平靜

說課稿 篇7

  各位老師,大家好!

  我是張苗,來自河北師範大學xxx級數信c班。今天我要說課的內容是正弦函式的影象與性質的第一課時的內容,此節內容是人教B版高中數學必修四《基本初等函式二》當中的第一章第三節第一小節的內容。下面我將從教學材料的分析、學生學情的分析、教學方法的選擇、教學過程的設計、教學結果的反思五各方面來做教學說明。

  一、 教學材料的分析

  在分析教學材料的時候我吧他們分為三個方面來討論: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初中的時候我們已經學習了一次函式、二次函式等一些簡單的初等函式,今天學習的這個正弦函式是我們高中階段最後的一類初等函式,它是刻畫生活中週期現象問題的典型的函式模型,與教學大綱中的從實際出發相吻合。在初中的時候我們也學習了一些三角形及其誘導公式的知識,這些知識為我們的正弦函式的學習提供了良好的基礎。今天我們要正式的學習正弦函式的影象及其性質。為以後學習餘弦函式的影象及其性質打下堅實的基礎。

  (2)教學目標。數學課程標準在總體上把教學目標分解為“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不可分割、相互交融、相互滲透的維度。接下來我將從這三個角度來說明我的教學目標。:我將會用正弦線畫出正弦函式影象、用“五點法”畫正弦函式簡圖作為知識與技能的目標,提升學生的觀察能力與作圖能力、滲透數形結合與轉化劃歸的數學思想方法、培養學生自主探索和和合作的能力作為我們講課時的過程與方法,最後透過作圖,使學生感受波形曲線的流暢美、對稱美。使學生體會事物週期變化的奧秘。

  (3)教學的重點與難點。本節課是在教學生如何畫正弦函式的影象,所以用五點作圖法畫函式的影象時本節課的重點。而引入正弦函式的影象時所用的正弦線對於學生來說,有些遺忘。吧正弦線重拾起來,並且將它引入正弦函式影象是本節課的難點。

  二、學生學情的分析

  作為教師,我們面對的是活生生的個體,個體存在著不確定性。所以面對這各種各樣的不同層次的學生的時候,我們硬度他們進行全面的分析,並且準確的理解他們。(1)從學生知識層面看:透過初中正弦函式值相關知識的學習,學生具備了一定的知識經驗和基礎 ;透過必修一函式影象的學習,對作圖也有了一定的認識。(2)從學生能力層面看:學生已有一定的分析、推理、概括能力,以及瞭解了一些抽象的理論知識,具備了運用數形結合思想解決問題的能力,但數形結合的意識和思維的深刻性還待進一步加強。(3)從學生情感培養方面看:思維較活躍,對具體形象的例項比較感興趣,具有一定的數學基礎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但對學習抽象知識具有牴觸情緒,缺乏主動性。

  三、教學方法的選擇

  本課內容蘊含著數形結合等豐富的數學思想,是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概括能力、探究能力和創新意識的重要素材。所以我決定採用啟發式教學與情景教學相結合的方式來進行我的教學活動,並使用多媒體輔助。

  四、教學過程的設計

  基於以上的種種,我決定設計以下的教學過程,將教學分成以下幾個層次:1,創設情境、提出問題,2,問題驅動、探索新知,3,實戰演練、鞏固新知,4,總結反思、提高認識,5,任務延後、自主探究。

  在創設情境、提出問題中,我透過給同學展示一個生活中見過的例子,讓學生觀察瞭解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提高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問題驅動、探索新知,在這一方面我透過舊知識來引導學生學習新知識,瞭解新技能,從中發現問題並學會怎麼解決新問題,透過學生的實踐來獲得新知識使他們印象深刻。並有我講出本節課的重點“五點作圖法”實戰演練、鞏固新知,學習了新知識後我們得透過實際演練,歸納總結,讓學生迅速熟悉“五點作圖法”在給與一些變式讓同學自己動手去實踐。接著總結反思、提高認識,在這部分內容中,我決定讓學生自己去總結然後我去補充他們遺漏的那些內容,再次使學生明確教學內容以及教學的重點難點。任務延後、自主探究。在這塊設計中就是給學生留一些課後習題,以及對於不同個程度的學生來說,不同難度的思考題,讓他們依據自己自身的實際情況自主的增減練習。

  五、教學結果的反思

  本節課操作性較強,學生活動量較大新課從試驗演示入手,形成影象的感知後,升級問題,探索正弦曲線的準確做法,形成理性認識,問題設定層層深入,引導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並對方法進行歸納總結,體現了新課標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課堂教學理念,用多媒體課件可生動的表現出影象的變化過程,更好的突破難點。

  本節課所畫影象較多,能迅速準確的畫出函式影象對學生來說是一個較高的要求,重在學生動手操作,不要怕學生出錯,透過畫圖可以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模仿能力。開始比較慢,尤其是五點法每個點都要準確的找到,然後畫出影象。通過後面知識的學習實踐證明,本教學設計科學、高效,教學目標達成度良好。

  六結束語

  這位老師,以上所說只是我預設的一種方案,但課堂是千變萬化的,應隨著學生與教師的靈性發揮隨機應變。預設效果如何,最終還有待於課堂教學實踐的檢驗。不足之處希望各位老師給與批評指正,謝謝。

說課稿 篇8

  一、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寫景的文章。作者用生動、具體、形象的語言寫出了西沙群島是個風景優美,物產豐富的可愛的地方。從而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全篇文章可按總、分、總的記敘順序分為三段。第一段是全文的總述,寫西沙群島風景優美、物產豐富,是個可愛的地方。第二段是分述,按照由上到下、由近及遠的順序從海面、海底、海灘和島上四方面描述,具體寫出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第三段是總結,寫守衛在島上的英雄兒女必將使西沙群島變得更加美麗和富饒。全文條理清楚,層次分明。

  這種總、分、總的敘述方式不僅體現在全篇文章中,還體現在段落、句群和句子中,形成這篇文章結構上的突出特點,正好配合中年級進行段的訓練。

  另外,本文以優美的語言描繪了美麗富饒的西沙群島,因而也是訓練提高朗讀和說話能力的好教材。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課文透過對海面、海底、海灘和海島四方面描述,具體寫出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

  2進一步學習總分結構的句群,掌握圍繞總起句把事物特點寫具體的寫作方法。

  3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抓住關鍵詞讀出句子的語氣。透過各種形式的朗讀和學生自評的形式,指導學生朗讀。

  注:重點

  1使學生了解西沙群島是個風景優美、物產豐富的可愛的地方,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能正確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總起分述的記敘特點,能判斷一段話中的中心句。進一步掌握圍繞總起句把事物特點寫具體的寫作方法。

  4能夠圍繞總起句,從顏色和形狀兩方面將魚的特點說具體。

  難點

  1判斷總分關係句群中的中心句。

  2能在課文學習中準確地把握珊瑚、魚、海龜等海洋生物的特點。

  2能夠圍繞總起句,從顏色和形狀兩方面將魚的特點說具體。

  過程與方法

  1透過引讀法及抓住中心詞等方式,幫助學生領會課文總分結構的句群和段落。

  2在新創設的情境練習中,進一步掌握圍繞總起句把事物特點寫具體的寫作方法。

  3藉助多媒體演示及多種形式的朗讀,感悟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愉快積極地投入以欣賞、朗讀、感悟為主要形式的學習活動,從中感受學習的樂趣。

  2能用欣賞的眼光看待西沙群島優美的風景和豐富的自然資源。

  3領略祖國山河的美麗富饒,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設想

  1創設情境,讓學生入景入情地學習課文,激發學生學習語言的興趣。

  西沙群島地處南海,離學生實際生活較遠,雖然課文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展示出西沙群島優美的景色,但是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已有的學習水平決定他們很難去真正感受其中的美。而運用多媒體演示既把語言文字變成直觀的美麗活動的圖象,兒童容易感知,又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他們積極愉快地學習課文語言,體會作者遣詞造句的妙處。如五光十色、交錯、高聳的山崖、低陷的峽谷等詞語學生只需看一看電腦圖象,就能充分感受而不需要徒勞多餘的講解。本文作者為了說明西沙群島物產豐富,運用總分結構把多種海洋生物的特點加以具體描寫。而進一步鞏固、掌握這種寫法是本課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有些段落學生較難找到中心詞即生物的特點,當然也就發現不了中心句。文中寫魚那一段在預習中我發現很多學生把“一群群魚在珊瑚叢中穿來穿去”作為本段的中心句。於是在教學中我有的放矢地透過圖象演示,問學生西沙群島的魚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面對畫面上種類繁多的魚學生就能較容易地把握本段的中心句,進而掌握總分段落的基本模式,為後面的說話練習打好基礎。

  除了運用多媒體,老師也可以透過自己設計的過渡語,始終吸引學生留連於課文所描繪的情境中,哪怕是提個要求。在這一堂課上,“請某某同學讀課文第幾小節”換成了“請某某同學帶著我們穿上潛水衣,盡情地潛入神秘奇幻的海底世界暢遊一番。”“請一個同學根據老師的提示說說這幅畫面”換成了“誰願意跟著老師再去一趟海底世界,與那些可愛的海洋動物作伴?”在意境美和語言美的雙重體驗中激發求知興趣和慾望,促進對課文的理解。

  2發揮學生學習自主性,讓學生主動活潑地學習。

  教學中我注重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重要的教學環節都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和學習方法,自己透過學習、討論來理解課文。並用舉一反三的方法讓學生形成比較熟練的閱讀技能。本課寫到西沙群島四個地方,我允許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重點學習一段,避免平均使用力量。而學習途徑也可以自主選擇,或朗讀或表演或填表,目的是充分發揮學生個性,營造寬鬆和諧的課堂學習氛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

  3以課文內容的拓展,引導學生舉一反三,學以致用。

  學習海底和海灘兩部分時,針對本課教學重點及難點,螢幕上顯示各種各樣的魚和貝殼,我要求學生按所給的總分句式把它們的顏色和形狀說具體,這對培養學生觀察、想象力,提高運用語言、運用寫作的技能都有一定的幫助。

  4朗讀訓練貫穿教學始終,且讀有不同的要求。

  無論是齊聲朗讀、自讀或男女聲互讀都有不同的要求,引讀是本堂課上使用最多的方式。因為本課的教學重點之一是理解課文總起分述的記敘特點,能判斷一段話中的中心句。引讀能幫助學生突破這一重點,同時避免一問一答式,提高教學效率。在具體運用時,根據不同的要求有不同的引讀內容。如體會“西沙群島是鳥的天下”時,我兩次運用引讀法,前一次我讀第一句學生讀其餘部分,幫助學生體會總分段落結構。後一次我除了讀第一句,還將“各種海鳥、鳥蛋、鳥糞”這些詞特地提到前面來讀,為的是提醒學生進一步體會課文是從鳥多、鳥蛋多和鳥糞多三方面表現西沙群島是鳥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