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說課稿> 小學四年級數學說課稿3篇

小學四年級數學說課稿

小學四年級數學說課稿3篇

  小學四年級數學說課稿(一)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我選擇的說課內容是人教版數學教材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大數的認識》第一課時億以內數的認識。

  2、教材地位與作用:學生在第一學段已經學習了萬以內的數的讀寫認,而本單元則是在以前學習數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億以內的數的讀寫並瞭解其在實際生活中的意義。這一單元是在小學階段對整數學習的最後一課。對以後學生在學習中接觸大數,並計算大數奠定了知識基礎,而且初步感知大的數目。

  3、教材的編排特點:a.結合實際情境,讓學生感受大數,產生學習需要。b.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經驗自主探索。

  本節課的學習,不僅是學生對數認識的一次擴充套件,也進一步體現了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透過學習,能加強學生對資料實際意義的理解,會用數學的眼光分析身邊一些資料的意義,這體現了"數學來源於生活,最終服務於生活"的理念!

  這個年齡段的學生一般具有接觸面廣、獨立性增強、善於觀察和發現、樂於動手操作等特點,而且學生在三年級的時候已經系統的學習過萬以內的整數。結合學生的這些特點,我會做一些課前準備,一是準備了《億以內數的認識》的教學課件;二是準備計數器、遊戲卡片等教具。

  二、教學目標

  根據本節課的重、難點和內容的特點,我制定了以下三條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

  (1)。在認識萬以內數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新的計數單位"萬"、"十萬"、"百萬"、"千萬"、"億".使學生知道億以內各個計數單位的名稱和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關係。

  (2)。結合現實素材,讓學生感受學習較大數的必要性,使學生體會較大數的實際意義,感受億以上數的意義,培養學生的數感。

  (3)。讓學生在活動中體會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絡,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和應用數學的意識,培養學生自主探索,自我評價和善於合作的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

  1、學會讀、寫億以內的數;

  2、掌握億內數的數位順序表,瞭解十進位制計數法。

  3、認識數級個級、萬級、億級,會根據數級正確地讀、寫億以內的數。

  教學億以上數的讀法與寫法。

  難點:1、讀寫數位較大的數目。

  2、理解"十進位制"計數方法。

  四、說教法、學法

  教法: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在教學方法方面,我會緊密聯絡學生的實際生活,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創設有趣的情境,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使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掌握知識和技能。

  創設具體的教學情境,培養學生對大數的感受,發展學生的數感。大數對於學生讀起來比較困難,教師應充分利用好教材文字,創設具體教學情境,讓學生對大數獲得豐富感受,注意放手讓學生探索,理解大數的讀法後,透過獨立練習,小組合作交流訓練,達到熟練程度。

  注重基礎知識,基本概念的教學,給學生留有自主探索的空間,對於數位、數級,十進關係等知識,應該讓學生牢固掌握,透過創設情境,讓學生去發現,去體會,透過自己的獨立思考達到對這些知識的理解。

  密切了大數與現實生活的聯絡,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教學中教師應注意培養學生收集大數的習慣和能力,數的產生與發展都是生活實踐的需要,認識數是為了用它來交流,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從而培養學生數學意識。

  學法:學生主體參與;動手操作;多向交流;教學遊戲

  五、教學理念

  堅持以學生髮展為本,為學生終身可持續發展、和諧發展打基礎。遵循兒童心理規律和認知規律。加強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絡,學生必須獲得有價值的數學,必須的數學,不同的人在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在教師精心組織下充分讓學生自己去發現探索億以內數的規律,關注學生個體差異,使每個學生都有學習成功的體驗。

  數學教學立足於學生已有的知識,教師應教給學生藉助已有知識去獲得新知識能力,培養學生敢於自主學習、嘗試新知的研究學習。小學生已有的數學認知結構和生活經驗為其獨立解決數學問題提供了可能。為此,在教學"延伸性、遷移性知識"時,我直接讓學生自己自主嘗試、積極探索,引導學生獨立思考,透過操作、觀察、分析、比較、推理、發現和總結,給學生自主探索新知的空間、時間,為學生創設"主動參與"的機會,讓學生在探索中獲得發展。

  六、說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

  1學前準備:口答:一千里面有10個百,一萬里面有10個千;口述萬以內的.數位順序。(個位十位百位千位萬位)

  2師:同學們,我們已經學會萬以內的數,在日常生活中,還經常用到比萬大的數。(利用課件出示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資料圖片)你們會讀這些數嗎?瞧,這些數比以前學習的萬以內的數更大,今天我們就來認識更大的數,板書課題:億以內數的認識。

  (二)探究新知。

  1、請學生拿出計數器,一千一千地數,當數到10個一千時問:一千一千地數,10個一千是多少?(一萬)強調:千位上的10個珠子怎麼辦?

  2、請學生10個10個地數,當數到10個一萬時問:是多少?利用計數器問:怎麼表示10個一萬?

  3、照這樣繼續數下去。10個十萬是多少?10個一百萬是多少?10個一千萬是多少?.師:一、十、百、千、萬、十萬、百萬、千萬都是計數單位。想一想: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是什麼關係?(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10,即十進關係)

  4、把所學數位按數位順序表排列起來

  億級萬級個級

  億千百十萬千百十個

  萬萬萬

  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

  1381900000表示8個千萬

  為了便於讀億以內的數,我國沿用了四位一級的計數規律,即:從右起每4個數位是一級,分為個級、萬級和億級。

  小學四年級數學說課稿(二)

  一、教材分析

  《1億有多大?》是人教版新教材小學四年級數學第七冊第一單元內容。教材在數概念的教學中,十分重視數感的培養。讓學生透過對具體數量的感知和體驗,幫助學生理解數的意義,建立數感。但由於1億這個數太大,學生很難結合具體的量獲得直觀感受。因此在"大數的認識"這一單元后,安排這個綜合應用,旨在使學生透過探究活動,經歷猜想、實驗、推理和對照的過程,利用可想像的素材充分感受1億這個數有多大。

  根據上述教材分析,考慮到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心理特徵,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二、教學目標

  1、透過"稱一稱""數一數""排一排"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感受一億有大,並能結合實際,以具體的事物來表達對一億大小的感受

  2、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並在活動中增強主動參與和樂於合作的意識,培養勤儉節約的優良品德。

  三、教學理念:

  數學教學立足於學生已有的知識,教師應教給學生藉助已有知識去獲得新知識能力,培養學生敢於自主學習、嘗試新知的研究學習。小學生已有的數學認知結構和生活經驗為其獨立解決數學問題提供了可能。為此,在教學"延伸性、遷移性知識"時,我直接讓學生自己自主嘗試、積極探索,引導學生獨立思考,透過操作、觀察、分析、比較、推理、發現和總結,給學生自主探索新知的空間、時間,為學生創設"主動參與"的機會,讓學生在探索中獲得發展。

  四、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感知一億的大小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的數感

  下面,為了講清重點、難點,使學生能達到本節設定的教學目標,我再從學法和教法上談談:

  五、學法

  四年級小學生的認知水平正處於具體到抽象的過程,抓住了學生這一心理特點,在教學中,引導學生親歷知識的生成過程,有效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訓練學生的元認知能力。

  六、教法

  數學是一門培養人的思維,發展人的思維的重要學科。因此,我們在以師生既為主體,又為客體的原則下,盡力展現獲取知識和方法的思維過程。基於本節課的特點: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應著重採用小組合作、探究-研討法。

  最後我來具體談一談這一堂課的教學過程:

  七、教學程式及設想

  一、談話揭題。

  同學們,你們知道我們中國大約有多少人嗎?那麼你知道一億有多大嗎?揭示課題:一億有多大。

  在黑板上寫出100000000和1億。後引導學生從數的組成理解1億的大小:由1個億組成的、由10個千萬組成的、由100個百萬組成的、由1000個十萬組成的、由10000個萬組成……由100000000個一組成的。

  誰能說說,"100000000"這個數給你的感受是什麼?(特別的大)

  二。實踐操作

  (一)稱一稱

  那麼100000000到底有多大呢?大家想不想切實感受一下啊?下面老師給大家講一個故事:

  古時候有一個叫劉恩的大臣,他非常關心老百姓的疾苦,有一次黃河又氾濫了,波濤洶湧的黃河水不知衝倒了多少房屋,成千上萬的老百姓無家可歸。當劉恩得知這一災情後,他非常的著急,立刻用了最快的速度寫了一份奏摺給皇帝。皇帝看了劉恩的奏摺後就下令讓他到災區去救災。劉恩到了災區後,立刻展開救災工作,他和老百姓吃住在一起,同甘共苦,最後終於讓老百姓重建了家園,又過上了幸福的生活。災區的人民非常感激劉恩,家家戶戶都掛上了劉恩的畫像,可是皇帝知道這件事後,非常的嫉妒。他就不願意獎賞劉恩,但是又害怕老百姓會說他的閒話,於是他就想了一個自認為很好的辦法,一天他把劉恩找來,先是誇獎他救災的功勞,然後對劉恩說:"民以食為天,你在災區救了那麼多的老百姓,朕就獎賞你每月奉祿多加100000000粒大米吧。"皇帝剛說完,其他的大臣都笑了,心想,皇帝這哪是在獎賞劉恩啊,100000000粒大米才有多少一點點。可是劉恩卻是很高興的謝了皇帝。你能知道劉恩為什麼很高興的謝了皇帝嗎?

  你能猜想出1億顆大米到底有多重嗎?

  (學生猜想)

  我們有沒有什麼好的辦法能巧妙的稱出1億大米到底有多重?

  (學生討論)

  師引匯出設計方案:把1億粒大米稱一下

  方案1、先稱出100粒大米的重量,再除以100,再算出1粒大米的重量,最後乘1億,算出1億粒大米的重量。(或用倍比關係算)

  方案2、先稱出10克大米,再除以大米的粒數,最後乘1億,算出1億粒大米的重量。

  3、教師提出要求:以四人小組為單位選擇一種方案計算出1億粒大米的質量,請寫出計算過程以方便後面的彙報,可以用計算器來幫助計算。

  4、學生分組計算

  5、各組彙報結果,教師板書,感受1億粒米的多少。

  透過剛才活動我們知道了1億粒米大約有2500000克=2500千克=5000斤重,現在知道劉恩每月奉祿多加100000000粒大米,為什麼很高興的謝了皇帝吧?

  而我國有13億人口,如果每人每天節省1粒米,那麼全國一天下來大約能節省多少克大米啊?如果每人每天吃400克大米,這些節省下來的大米可供一個人吃多少天?大約合多少年呢?

  (學生計算)13×(2500×1000)÷400=81250(天)≈223(年)

  知道這些資訊後,你有什麼感想?

  (教育學生要愛惜糧食)

  2、數一數。

  (1)小組活動,動手數一數。

  以小組為單位,每人拿一些練習本,和在一起,以迴圈的方式一本一本的數,數到100本告訴老師,老師立刻告訴各小組所用的時間,組長記錄下來。完成後各小組交流所用時間。

  (2)小組合作,提出問題。

  談話:如果照這樣的速度,我們數一億本練習本要用多少秒呢?

  出示書上的表格(可把90秒改成全班認同的秒數),請學生以組為單位進行推算,並把結果填入表格。

  反饋,指名讀得數。

  (3)進一步探究。

  談話:9千萬秒,這段時間長嗎?這麼長的時間用秒作單位來表示顯然不合適,你認為應該採用哪個時間單位?(年)怎樣換算成多少年?學生說出方法後看書上的算式。

  學生用計算器計算出結果。提問:看了這個結果,你有什麼感想?

  3、排一排。

  談話:剛才我們透過數一數從時間上感受了一億的大小,大家還想不想透過其他的方式,再來感受一下一億的大小?

  (1)實際測量長度。

  請10位同學手拉手站成一排,師生共同測量出長度。(取整米數)

  (2)列表進行推算。

  提問:照這樣計算,一億小朋友手拉手站成一排有多長?

  出示表格,根據表格形式,各小組也依據剛才的測量資料列表格填一填,並反饋推算結果。

  (3)從繞地球的圈數來進一步感知一億有多大。

  指名讀出推算出的長度。

  談話:對於這個長度,大家都會感覺到很長,但究竟有多長可能還感受不深。地球赤道全長40000000米,一億個小朋友手拉手站成一排,可以饒地球赤道多少圈?用計算器算一算。如果學生的計算器只能顯示8個數位,就要把米換成千米來算。

  指名說說計算結果。

  提問:看了這個資料,你又感受到什麼了?

  三、在活動中提升認識、昇華情感。

  讀一讀下面的資訊,並說一說有什麼感受。

  1億滴水大約可以匯成3333升水,能夠裝四輛大型運水車。

  1億張紙疊在一起,約有10000米高,比珠穆朗瑪峰還要高。

  我國的小麥產量近年來穩定在1億噸左右。

  新明日報2004年2月26日電,聯合國糧農組織週三宣佈,爆發禽流感的亞洲迄今已殺雞1億多隻。

  2001年中國行動電話的數量已經突破了1億部。

  四、全課總結

  透過今天的學習你知道了些什麼?你有什麼感受?

  五、透過今天的學習你還想研究哪些有關1億的問題呢?

  (可能的情況:1億張紙的厚度、1億個一元硬幣的厚度、1億個人的質量、1億秒有多長……)

  小學四年級數學說課稿(三)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教材的是青島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我主要從說課標、說教材、說建議三個方面進行說課。說課標包括課程目標、內容標準。說教材包括編寫特點,編寫體例及目的,內容結構,知識和技能的立體式整合。說建議包括教學建議,評價建議和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建議。

  一、說課標

  根據學生髮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徵,將九年的學習時間劃分為三個學段,四年級處於第二學段。

  《數學課程標準》從"知識與技能"、"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四個維度對本冊的學習提出了具體要求,

  知識技能目標

  1.能認、讀、寫萬以上的數。能熟練掌握兩位數乘、除兩三位數的口算和筆算;會計算含有兩級的混合運算。3.能區分直線、射線、線段。瞭解平面內兩直線的平行和相交位置關係。

  數學思考目標

  1.經歷從生活情境中發現大數的過程,初步建立數感。

  2.經歷探索兩位數乘除兩、三位數計算的過程,初步形成獨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識。

  3.經歷探索平行和相交的過程中,發展空間觀念。

  問題解決

  在具體的情境中,提出用四則混合運算解決的問題,發展應用意識。在探索和交流的過程中,體驗解決問題的策略的多樣化。

  情感態度

  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體驗學習數學的作用。

  內容標準:包括數與代數、圖形與幾何、統計與機率、綜合與實踐四個部分。

  數與代數;

  數的認識要求學生在現實情境中理解萬以上數的意義,能認、讀、寫萬以上的數;數的運算要求學生能計算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的除法。探索規律要求學生能探索簡單的變化規律。

  圖形與幾何:

  圖形的認識要求學生了解線段、射線和直線。瞭解平面上兩條直線的平行和相交(包括垂直)關係。

  統計與機率:

  要求學生能認識並製作簡單的條形統計圖。

  綜合與實踐:

  數學來源於生活,服務於生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二、說教材

  我將從編寫特點、編寫體例目的、內容結構、知識與的立體整合四個方面系統介紹本冊教材。

  (一)編寫特點

  本冊教材直觀形象,圖文並茂,它的編寫特點主要有以下五個方面:

  1.時代性主題、組成"情境串"

  時代性、現實性突出的情景,構成單元一系列"資訊窗"是青島版小學數學教材獨創的呈現形式。比如第二單元泰山黃金週、第三單元楊帆奧運、第六單元長大我也去航天。

  一個單元通常由幾個資訊窗組成,幾個資訊窗相互關聯,反映的是同一個內容。比如第五單元"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共包括五個資訊窗:"耕地-播種-管理-豐收-收穫",五個情境反映的都是和農田耕作的主題。這些資訊窗組成了青島版數學教材所特有的"情境串".

  2、最佳化單元知識結構

  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最佳化單元知識結構。比如第三單元"楊帆奧運—三位數乘兩位數",由兩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到整百數乘整十數口算,到三位數乘兩位數估算,到三位數乘兩位數筆算,到一個因數末尾有零的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因數的位數在不斷的增加,同時又關注了學生口算、估算、筆算的綜合計算能力。在此基礎之上,適時編入了四則混合運算,使學生的計算能力得到進一步應用與鞏固。

  3.解決問題 生成新知

  透過解決現實情境中的問題,引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比如:在學習"平行與相交"時,主題圖呈現的是"我跟爸爸學設計",教材沒有直接呈現概念,而是由"怎樣畫線"的問題引入,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透過動手實踐,先認識線段,又透過線段認識直線和射線。學生經歷了知識的形成過程,既掌握了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4.倡導多樣化的教與學方式,促進課堂教學改革

  本冊教材的編寫思路、呈現方式和欄目設定都積極倡導新型的教與學方式,努力促進師生教與學方式的轉變。

  比如第一單元"大數知多少—萬以上數的認識",教材呈現的是學生交流調查生活中用到大數的情景,這樣的形式提示我們,可以以學生的實踐活動為載體開展教學。

  再比如第六單元"長大我也去航天——統計",教材只提供了活動的形式,()資料都要來源於學生的實踐,在教學中組織合適的活動,由學生收集資料,參與統計過程,自主學習。

  5.充分探究、學會學習

  隨著知識的加深,教材也注重學習方法的滲透與培養。透過一些提示性的語言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探究。如第五單元:"農田裡的數學—除數是兩位數除法"在學習"商不變的規律"時,教材給出問題情境之後,並沒有過細的指導,而是透過問題"這是不是個規律呢?"引導學生經歷"猜想-舉例-發現"等活動獲取新知。

  以上五條是教材的編寫特點。

  (二)編寫體例

  在青島版教材的特色中,其欄目的設定可謂是獨具匠心、特色鮮明。資訊窗、合作探索、問題口袋、自主練習、你知道嗎、我學會了嗎、豐收園、課外實踐、聰明小屋等等。他們在整套教材中發揮著畫龍點睛的作用。同時,每一個欄目,教材都賦予了它一定的內涵和功能。下面我就逐一進行解讀。

  資訊窗:透過情境串、故事串、問題串等形式,引導學生從中獲取數學資訊,啟發學生主動思考提出有價值的數學問題。

  合作探索:學生提出的問題透過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多種形式共同解決,充分發揮個人的積極主動性和團隊力量。

  問題口袋:對於有價值但不屬於本課所學習的問題,暫時放入"問題口袋",從而保護學生提問題的積極性。一旦具備解決能力,隨時取出加以解決。

  自主練習:形式多樣,有針對性的練習題,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及時鞏固和練習所學知識。

  你知道嗎:讓學生了解更多與數學相關的資料,開闊學生的視野,拓寬知識面。瞭解數學文化。

  我學會了嗎:每單元一個,讓學生了解自己對本單元知識的掌握情況,然後做出自我評價。

  豐收園:左邊籃子裡的5個蘋果功能各不相同,"積極、合作、會問、會想、會用"是對四維目標的詮釋,右邊是學生的自我反思和交流,在這裡學生可以暢談本單元的收穫。

  與之前所用過的北師大版、人教版、蘇教版小學數學教材相比較,我發現青島版教材較其他三版教材,有更多的欄目設定更加巧妙。

  (三)內容結構

  本冊教材共編排了七個單元和兩個實踐活動。

  按照數學學科的四大領域來劃分,其中,第一單元萬以上數的認識、第二單元計算器、第三單元三位數乘兩位數、第五單元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屬於數與代數領域。這四個單元的內容也是本冊教材的重點內容。

  第四單元平行與相交屬於圖形與幾何領域。

  第六單元統計屬於統計與機率領域。

  實踐活動盪鞦韆和紙與我們的生活屬於綜合與實踐領域。

  (四)知識和技能的立體整合

  從橫向角度來看,整冊內容由淺入深,呈階梯狀上升,在第二學段的教學中起到了奠定基礎的作用。

  從縱向角度來看,各方面知識都在第一學段的基礎上,有所深化,為第二學段及之後的學習奠定了紮實的基礎。

  總之,教材的編排始終秉承著,既對前面所學的知識加以總結和利用,又為今後繼續學習更復雜的內容奠定了基礎,體現了由易到難、由簡單到複雜的數學思維規律。

  三、說建議

  基於我校"先學後導、互助提升"的數學教學模式,結合青島版數學教材的特點,我從以下三個方面來說說我的建議。

  (一)教學建議3條

  1.巧妙運用資訊窗的情境圖

  資訊窗是青島版教材的一大特色,教學中深入研究教材的編寫意圖,理解設計思路,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靈活運用教材,比如:第三單元第一課時《我跟爸爸學設計——線段、直線、射線》一課,情境中提出的"怎樣畫出設計圖"的問題很現實,透過問題的解決,學生不知不覺學習了新知!

  再比如:第六單元《長大我也去航天——統計》一課,透過學生做轉圈的實驗完成實踐活動,並畫出條形統計圖。

  2.提升學生質疑的質量。

  彙報質疑是讓課堂煥發生命活力的重要體現,此環節把課堂教學推向一個高潮,學生質疑的語言一般情況下這樣說:"大家對我的講解還有什麼疑問嗎?""……還有沒有問題?……有沒有補充?" 隨之而來的是補充、建議、追問等……這種對話是讓學生充分暴露自己的思維情況,在交流中溝通不同的思路,並透過比較分析尋找相對合理和最優的問題解決方法。

  3.建立學生典型錯題集

  在教學中,蒐集典型錯例錦集。比如,第一單元"大數知多少"關於0的讀寫:

  (1)0在"級末"或"非級末"位置上的不同讀法,

  (2)一個數中某一級前面有0的寫數。第三單元"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中的連續進位乘法,有的學生計算時,乘完之後忘記加進位數的;第五單元"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運用四捨五入法試商,調商的過程等,這些內容難度較大,容易出現錯誤,教學時進行針對性的練習強化。

  (二)評價建議

  結合課程標準,談一下我在教學中的評價建議。

  1.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評價。

  我透過讓學生自己動手畫"知識樹"、做數學手抄報、寫數學日記等活動,來評價學生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2.評價方法多樣化

  (1)口頭評價與肢體評價相結合。運用這種評價方式時教師把握課堂評價的時機,比如說當學生提出一些富有創意的問題和有獨特見解時,我對學生伸出大拇指並在學生的書上印上智慧星,並作為期末考核依據。如果學生的智慧星積累到一定數量,可到教師處換取一些小禮物。

  (2)語言評價與"等級"評價相結合

  在學生課堂作業時,可採用評語與"等級"評價相結合。如用"你的解法很獨特!""你的字真漂亮"等簡短、熱情的話語激勵學生,使之感受到成功的喜悅。

  3.多元化教學評價

  近幾年來,我校一直實施"構建多元化評價體系,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特色教學改革,數學方面,主要包括口算課課練、口算能力測試、解決問題、動手能力測試以及階段性測試等評價活動。根據不同的測試活動結果,評比出不同型別的"學科小標兵""口算大王""解決問題小能手".

  (三)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

  教材是教師教與學生學的重要依據,因此,教師要做教材的開發者、創造者,讓教材更貼近學生生活。

  1、運用生活資源:我們在學習教材內容時,可以巧妙的結合生活,利用生活資源。比如在學習"平行與相交"一課時,可以利用生活中的一些物品來進行講解,形象、直觀,便於學生理解和記憶。

  2、利用其他學科資源:其他學科與數學也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絡,我們要從其他學科中開發資源,來促進數學教學。

  3、開發網路資源:隨著移動數碼產品和無線網路的普及,基於微課的移動學習、遠端學習、線上學習將會越來越普及,微課必將成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和學習方式。所以我們可以開發一個單元或一個專題的系列微課,能幫助學生課前預習或課後鞏固,是學好數學的重要資源。

  各位領導、老師們,以上是我對四年級上冊教材的研讀。鑽研教材,吃透教材,挖掘教材,利用教材,以教材為載體把握課標,構建煥發生命活力的課堂,是我永遠的追求。謝謝大家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