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成教育彙報材料
無論是在學習還是在工作中,彙報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彙報可以是工作開始前的規劃安排,也可以是工作完成後的分析總結,寫彙報都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養成教育彙報材料,歡迎閱讀與收藏。
養成教育彙報材料1
大家知道養成教育雖然不是教育的全部,但在教育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它是教育中最“實”的基礎部分,也是教育中“質”的指標。多年來,燒鍋地小學隨時根據學校的實際,把握教師的理念,引導學生的行為,進一步落實養成教育工作,從而達到了培養學生良好道德素質,促進其終生髮展目的。我們的養成教育是從以下十個方面入手的:
一、落實“一個手冊”
為了能夠讓新課改理念下的養成教育得到落實,我們精心編寫了《學生行為規範指導手冊》的校本教材,在實施過程中,我們的領導首先思路清,再讓教師頭腦明,然後指導學生行,並以督導、考核、競賽等形式加以落實。我們先後圍繞《手冊》開展了“學守則,懂常規,踐行動”、“學手冊、踐行動、比規範”“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的系列活動。在活動中逐層次,分等級,選型別,擇主題,讓孩子們在落實《學生行為規範指導手冊》中修身心,提思想,健體魄。
二、強化“兩個積累”
在實施養成教育的工作中,我們強化了兩個積累。
即強化了學生的《學生成長記錄袋》和《學生素質報告書》的積累,我們以二者的內容為藍本,注重平時,強化結果,充分利用好“記錄袋”中的成長記錄冊、關鍵的表現性作業、綜合實踐活動、個性成長資料,同時我們創新和延伸了“記錄袋”的使用功能,在創新方面我們根據孩子們的需求,開發了“小秘密”欄目,孩子們把自己理想,自己的隱私,自己的小秘密寫成小資料,密封到信封中,當自己覺得自己的願望得以實現的時候,再開啟信封看看,這樣孩子們就有了成就感。
三、實施“三個方案”
結合養成教育實際工作,我們制定了《養成教育實施方案》,《社會、家長、教師、學生養成教育綜合落實方案》,《養成教育整改方案》,透過這三個方案的制定實施,進一步規範了工作中的做法,發現了實施過程中的不足,調整了不同階段的各類問題。這三個方案的實施,為養成教育提供了有利的保障,規範了操作體系。
四、培養“四個能力”
在學習中,提倡學生講方法,重積累,自主合作探究,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在生活中,注重學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事要獨立完成,知道自律,培養了學生的自理能力;在教學中,強化學生在學習中創新,在創新中拓展,在拓展中延伸,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在現實中,引導學生們從身邊實踐,從家庭實踐,從社會實踐,培養了學生的實踐能力。
五、統一“五個思想”
我們以新課程背景下的學校管理理念,統一了領導的思想;以寧城縣《中小幼德育操作體系研究》,統一了教師思想;以新課程下的素質教育要求,統一了學生思想;以每份工作都是為了孩子的需要,統一家長思想;以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質的要求,統一了社會各界人士的思想。當各方的思想統一後,我們重視的師德建設,加強感恩教育,及時召開家長聯誼會、師生座談會,以及家長、學生、社會綜合於一體的班級開放日活動,綜合提高了各方認識,為我們的工作鋪平了道路。
六、建立“六個氛圍”
我們根據學校實際,讓牆壁說話,讓樹木添光,讓涼亭有意,讓校田帶笑,讓櫥窗生情……建立了適應每個學生髮展的校園氛圍;結合班主任的實際能力,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先後開展了班級民主管理、幹部輪流制、各類競賽、廢品垃圾歸類處理等活動,建立了良好的班級氛圍;結合關工委和家長學校工作,與家長積極協調,建立了“子敢說,長作榜,校指導”的家庭氛圍;結合學生的不同層次,以“陽光愛心行動”平臺,用“知心姐姐”信箱為紐帶,建立了父母、朋友、知己般情感的師生氛圍;我們結合學生年齡特點和個性特徵,透過“我為大家,大家為我”的班風口號,建立了團結進取、共同進步的集體氛圍;結合民族學校這一特點,本著“著重發展民族教育,優先考慮民族教師,隨時關心民族學生”的原則,建立了蒙漢民族大團結的良好氛圍。
七、改革“七個評價”
在新課程背景下,我們根據新理念的要求,改革了領導對教師的評價;根據學校特點和上級要求,改革了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根據目前社會的發展水平和農村家長的實際,改革了家校評價;根據學生們的合作探究需要,改革了小組評價;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適應社會的需要,改革了自我評價;根據社會各個階層的現狀,改革了社會評價;根據人際關係和重視合作的需要,改革了生生評價。全校所有師生在改革中轉變了評價的理念,注重了評價的實效性和科學性。我校已形成了多向交流,多向互動、多向發展,由靜態向動態轉變的綜合評價體系。
八、樹立“八個榮辱”
結合“公民道德建設綱要”的要求,我們讓學生深刻體會“xxxx”的真諦,透過張貼標語、學唱歌曲、學習反思、心得體會、觀看影片等活動,進行“xxxx”教育,讓孩子們從小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
九、豐富“九類活動”。
我們強化了文藝、體育、美術、科技、外語、實踐、少先隊、德育、民族等九類活動。透過組建各種興趣小組,開展各種活動,並以競賽、匯演、展示成果等形式,使文藝、體育、美術類活動豐富多彩;透過讓孩子們動手動腦,積極組織科技、實踐類活動;結合學科特點,開展了外語拓展類活動,讓其他語言在活動中得以拓展,能力得以形成;透過德育感恩教育,讓孩子們學會感恩父母,感恩教師,感恩社會,感恩同學……;透過開展“說蒙古語,唱蒙古歌,跳蒙古舞”等民族類活動,增強學生的民族意識。
十、形成“十個共建”。
我們根據學校的實際,共建了講安全,增意識,會防範,知方法,懂章程的安全校園;根據教師的實際,共建了講民主,談想法,說建議,提意見,時改進的民主校園;根據工作的實際,共建了懂文明,講禮貌,樹新風,追時尚,統全域性的文明校園;根據團隊的實際,共建了講團結,比貢獻,論能力,施方法,踐行動的團結校園;根據學生誠信的需要,共建了講誠信,防作弊,守信用,明事理,懂傳統的誠信校園;我們根據學生技能技巧的需要,共建了懂藝術,挖潛能,掌特長,重全面,強綜合的藝術校園;根據課程改革需要,我們共建了會讀書、愛讀書、能讀書、讀好書,悟好書的書香校園;我們根據傳統美德的需要,共建了不浪費,會勤儉,能節約,珍價值,感艱辛的勤儉校園,根據孩子思想需要,共建了能進取,講開拓,重發展,比能力,競水平的進取校園;根據環保理念需要,共建了講衛生,共監督,常督促,時維護,刻自律的清潔校園;根據和諧發展觀的需要,我們共建了互關心,相提醒,同進步,共成長,享快樂的和諧校園。
透過規範引導,訓練養成,活動促進,實踐鍛鍊,環境薰陶,我校養成教育形成了一個縱橫交錯,多方參與、體系完整的養成教育網路,為孩子們的終生髮展奠定了基礎。幾年來,我們依靠學生養成教育的良好效果,實現了“三優”,即優雅的教育環境、優良的學校風氣、優秀的教育質量;實現了學校有特色、教學有特點、學生有特長的辦學目標。學校多次被上級部門評為“教育教學管理先進單位”、“德育工作先進單位”、“藝術教育先進單位”;XX年在33211工程驗收中,該校被赤峰市教育局譽為“農村教育一枝花”;該校文藝隊先後到市、縣參加演出,多次榮獲各級各類獎勵;XX年7月承擔迎接德國外賓任務,該校的各項工作受到外國友人的高度讚譽;XX年10月該校承擔寧城縣教育局“每天鍛鍊一小時”現場會,受到與會人員的好評;多少年來,燒鍋地小學在全鎮教育教學工作評比中,成績始終名列前茅。
如今,燒鍋地小學在各級領導的關心和支援下,正以嶄新的姿態,滿懷信心,與時俱進,向更新更高的.目標奮進。
養成教育彙報材料2
今早的天格外藍!今日的陽光格外燦爛!今天的先鋒小學篷篳生輝,生機盎然!今天的先鋒人內心無比溫暖!承蒙中心學校對先鋒的厚愛,把養成教育這一重要的話題種子在暖冬時節播種在先鋒這塊熱土上;承蒙中樞鎮小學教育界各位校長、教導主任(教研室主任)的不棄,屈駕光臨寒校,把您們的睿智和卓識傾情解囊;承蒙各位校長的信任和栽培,把今天這個交流平臺讓給教導主任們學習成長。在此,請允許我代表先鋒小學全體師生對您們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
我交流彙報的題目是:良習育美德,教育重養成。
彙報的內容包括四個方面:第一,以學習為先導,思想引領行動;第二,以課堂為陣地,過程養成習慣;第三,以活動為載體,思想轉化為行動;第四,以評價為手段,態度決定高度;第五,以反思為方法,經驗鞏固為習慣。下面,我逐一進行闡述。
一、以學習為先導,讓思想引領行動。
今年秋季開學之初,我們領到了中心學校本學期的《行事曆》,看到12月份在我校召開“養成教育”現場會這一專案,我們是一頭霧水,不知從何處著手。後來,我們跑到中心學校找到領導向他們請教。領導們告訴我們:“選先鋒做個點,不是說你們學校在這方面做得比其他學校好,而是希望你們以此為契機,變壓力為動力,系統地、理性地抓抓這方面的工作。一是把眼光放開點,為學校的持續發展打下基礎;二是為我鎮的學生養成教育工作提供一個研究案例。”根據這一思路,我們在中心學校幾位領導的指導下,初步醞釀出方案頭緒。根據中心學校的總體工作佈署,我們學校也出臺了自己的《行事曆》,把“養成教育”內容納入本學期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內容,並定為本學期的教研專題。10月初,成立了“先鋒小學‘養成教育’現場會領導小組”。校長張寶豔任組長,教導主任張谷瓊任副組長,總務主任王豔英及13位班主任任成員。初步起草了《先鋒小學“養成教育”活動方案》,從指導思想,目的意義,內容方法,評價鞏固等方面細化“養成教育”內容。集中全體教師先後3次召開了“養成教育”專題會議,集思廣益,群策群力,一步步地最佳化《活動方案》,並於10月中旬最終定下了方案。這期間,中心學校許校長等幾位領導多次詢問方案內容,並提出了許多寶貴的指導意見,為本學期我校的“養成教育”工作打下了堅實的思想基礎。
根據《方案》精神,我們首先要解決的是思想領域的問題,凡涉及到養成教育的主體,我們都要學習培訓,在意識形態領域先解決問題,站穩腳根。這一思想我們分為三步走:
第一步,培訓老師。我們知道,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要求老師做到的,學校領導先做到;要求學生做到的,老師先做到。要在全校範圍內開展“養成教育”工作,老師不動起來,工作就寸步難行。先鋒小學的光輝歷程都是老師們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的。我們的光榮傳統就是“團結一心,眾志成城;形成合力,無堅不摧”。10月下旬,我們在硝煙瀰漫的課賽間隙擠出時間,先由校長帶領全體教師學習《方案》,讓老師們明白“什麼是養成教育?”“為什麼要抓養成教育?”“怎樣開展‘養成教育’活動?”然後學校又委託教導主任開展了《教育就是培養習慣》的專題講座,從學習習慣、禮儀習慣、衛生習慣、行為習慣等方面對“養成教育”進行深層次地解讀與把握;接著,又召集班主任進行培訓,引領班主任教師在養成教育工作中挑起重擔,率先垂範。在這幾次學習培訓中,我們從孔子的“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談到葉聖陶的“教育就是培養習慣”;從17世紀英國啟蒙思想家、教育家約翰·洛克的“事實上,一切教育歸根結底都是為培養人的良好習慣”到18世紀英國哲學家培根的“習慣真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從幼年起就應該透過教育培養一種良好的習慣”。透過這些偉人的論述及生活中的具體例項,旁徵博引、觸類旁通地引領教師們從思想的高度認識養成教育的重要性,並在日常教育行為中潛移默化地融進養成教育內容。
我們常說:“人心齊、泰山移”。我們號召“老教師要老當益壯,不要倚老賣老;中年教師要成為中流砥柱,不要人到中年萬事休;年輕教師要年輕有為,不要年少無知”。培訓過後,先鋒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又空前迸發出來,大家熱情高漲,準備打一場漂亮的攻堅戰。
經過幾輪培訓學習,應該說養成教育的思想在先鋒教育者的意識形態領域裡開闢了前所未有的市場。老教師武關雲說:“原來經常說養成教育,看來只認得點皮毛,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系統地掌握過這些理論。”新教師王自林說:“我聽到聽說過養成教育,但不知道怎樣抓養成教育,現在有些明白了。”
第二步,培訓家長。說句實話,一個習慣,老師苦口婆心說了幾十遍,學生回到家裡,家長一個不檢點的動作或者不經意地一個疏忽,就讓我們的汗水付諸東流。所以,養成教育要取得最大限度的成功,必須爭取家長的力量。11月初,校長親自主持,召開了先鋒小學家長委員會關於“養成教育”座談會;接著,各班主任又主持召開了以班級為單位的家長座談會,透過這兩次座談會,學校領導和班主任對500多位家長進行了專題培訓。之後,學校又向每位學生家長下發了《先鋒小學養成教育告家長書》,《先鋒小學學生行為習慣十不準》,讓家長們抽時間和孩子一起學習,明白學校意圖,努力配合學校工作。
第三,培訓學生。我們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宣傳手段及陣地,天天講“行為”,時時說“習慣”。標語、口號、小廣播、黑板報等等,向學生宣傳哪些是“良習”?哪些是“陋習”?讓同學們溫習《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先鋒小學學生文明禮儀三字歌》等規章制度,明白自己的行為習慣哪方面做得好,哪方面做不好,應該怎樣糾正,怎樣規範,怎樣鞏固?並在每週定一個主題,分階段性下發各種“養成教育”資料。
透過這些輿論攻勢,養成教育的氛圍在先鋒小學逐漸醞釀起來。經過一個月的努力,一進校門,我們就可以感受到一股濃濃的“養成教育”氣息了。
二、以課堂為陣地,過程養成習慣。
課堂是教育教學永遠的主陣地,離開了課堂,任何教育都顯得蒼白而又浮躁。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及行為習慣,是構建高效課堂不可忽視的切入點。從上課到下課,從師生間的問好致意到課堂上舉手回答問題;從課前準備學習用具到課後清理書包桌椅;從思考聽講到讀書筆記;從書寫運筆到朗讀坐姿……要讓學生們能“靜則專注,動則活潑”,勤於動手、善於交際、交流共享、自主合作,每一種習慣都要老師關注和培養,每一個細微的動作都影響著學習效率的高低。語文課內,每一篇文質兼美的文章都是美德教育的最好範例;思品課上,每一幅圖案都是良習養成的最佳參考;美術課上,每一個造型都是真、善、美的具體體現多少美好的品行和良好的習慣總是從課堂開始到課內養成?多少美好的笑容和優雅的舉止在課堂中成了定勢?多少良好的品性在課堂上的舉手投足間定格成美麗的記憶?
記得有一次,我們聽俞金娥老師的一節語文課,俞老師培養學生的傾聽習慣讓我們回味無窮。她把孩子們分成5個小組進行口語交際,一組的小朋友說得好,獎給他們一個“笑臉”;然後問其他組的小朋友聽清楚了沒有?聽清楚並能複述出來也獎給一個“笑臉”;聽不清楚的,或者沒有聽的就要給個“哭臉”!幾輪下來,小朋友們聽得非常專注,口語交際的效率得到顯著提高。在課後總結時,俞老師趁熱打鐵地鼓勵孩子們,誇他們聽得很認真,要把這種認真傾聽的習慣帶到每一節課堂中,帶到家中,做個會傾聽的好孩子。
這種好習慣帶給孩子們的將是一生最重要的學習方法,受益無窮。也難怪俞老師所執教的班級班風優良、學風嚴謹、成績也非常不錯。
在這方面,我們都嚐到過重視養成教育的甜頭,張谷瓊老師在平時的教學中,非常重視學生的朗讀訓練,從坐姿、站姿、張嘴巴、運氣等方面加強指導,要求孩子們讀書時要“坐如鐘、站如松、氣沉丹田、運氣自如、字正腔圓、收放有度”。例如:在《赤壁之戰》中,有這樣一段對話:“程昱日:‘今日東南風起甚緊,宣預提防!’操笑曰:‘東至前後,安得無東南風?何足為怪?’”她創設情景,帶領同學們體會人物說此話所表達的意思和心情,要求同學們帶上表情,帶上動作,讀出不同的語氣,不同的語調,抑揚頓挫、舒緩有致,一次次示範,一次次糾正,一次次引領,想方設法把“用心讀好每一個句子”這種習慣貫穿在每一次朗讀訓練中。真可謂匠心獨運,用心良苦。這樣訓練下來,凡她任教語文的班級,大部分孩子說話做事都顯得從容大氣、口才橫溢、表達自然,演講活動中人才輩出,獨佔鰲頭,贏得了師生們和家長們的好評!
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為把養成教育內容貫穿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在這學期舉行的課質評價中還特地加進養成教育內容,引領我們的課堂自然而然,水乳交融地運用養成教育,構建高效課堂。
三、以活動為載體,行為收穫美德。
英國作家薩克雷說過:“播種思想,收穫行為;播種行為,收穫習慣;播種習慣,收穫人格;播種人格,收穫命運。”所以,我們在實施養成教育的過程中,最關鍵的一步就是以活動為載體,在活動中培養習慣。
第一,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9月,我們開展打造“安全校園、和諧校園”活動;自10月下旬至12月中旬,我們先後舉行了“學習習慣大比拼課堂教學活動”,“良習育美德演講比賽”,“‘好習慣伴我行’手抄報比賽”,“‘好習慣,好人生’徵文比賽”,“‘良好習慣陪伴美好人生’知識競賽活動”,“‘養成良好習慣,建設美好校園’中隊主題隊會活動”等,在活動中宣傳養成教育,鞏固良好習慣。先鋒小學從各個角度全方位地投入到養成教育工作之中。
第二,開展淨化美化校園活動。許校長和中心學校其他幾位領導幾次來到我們學校看了我們的“四面”(頂面、牆面、桌面、地面),。12月初,付敏校長也應邀到我校具體考察指導了我們的軟體及硬體建設。幾位領導都建議我們要好好地美化校園,力爭讓“每面牆壁都說話”。我們一邊陪同,一邊冒汗。要翻修翻修呢,一是囊中羞澀,二是面臨危房改造,不敢大動干戈,借錢賒賬;不修修補補嘛,這個現場會的面子工程又過不去。沒辦法,經校委會討論研究,決定採取個折中的辦法,吃酒打牌亮亮家底,搞個“先鋒是我家,美化靠大家”活動,全民皆兵,人人愛校,自己動手,美化淨化校園。學校在12月初定了個“淨化美化周”,買來砂紙,老師、學生一起動手打磨牆上的球印汙垢;買來油漆,高段語文組的男人們提著桶,拿著刷子,拉拉底線,自己刷刷牆角線;買來洗衣粉,一個班一包,師生們互相協作,洗桌子,擦地板,洗電棒,擦窗子……有的老師移花種草,修枝剪葉,成了“園丁”;有的老師扛著大掃把掃塵抹灰,成了“蒙面大俠”;有的老師灰頭滿面,成了“粉面桃花”學生們有的跑腿,有的抬水,有的作幫手,有的當參謀,爭先恐後、不亦樂乎,整個校園變成了勞動的海洋。當一切恢復了平靜,師生們用汗水和智慧裝扮的校園呈現出少有的整潔與乾淨、寧靜與祥和。
第三,開展班級文化建設活動。我們的教室雖然簡陋,但我們的頭腦不簡單,心靈不單調。各班根據各班的年段特點,策劃展示了富有班級特色的班級文化板塊。低端以畫為主,圖文並茂。有“我是小畫家”,“我是小明星”等板塊;高段以文為主,圖文相間,出示了“班級公約”,“春華秋實”,“成長歲月”等板塊。《課程表》旁鑲上風帆,“衛生角”邊嵌上花草,“明星板面”笑容燦爛……每一個教室都湧動著我們的智慧,迸發出我們的激情,流淌著我們的心聲。當我們用心走進教室,感覺真的不一樣!
四、以評價為手段,態度決定高度。
在所有的活動過程中,有一條主線牽引著各個子專案向著更高更好邁進,這條主線就是評價體系。我們的體衛組一日兩查,隨時評比著各班的衛生狀況;我們的“紅領巾監督崗”隨時記錄著違紀違規現象,並通報全校,扣除班級德育量化分數;我們的“養成教育”糾風小組一週一次自查自評予以登記……所有的量化結果一週公佈一次,與“流動紅旗”直接掛鉤,也與班主任工作的考核直接掛鉤。這樣做下來,雖然有些苛刻、不近人情,但其積極的導向作用還是逐漸顯山露水,呈現出其優雅文明的一面,引領著“良習育美德”的目標健康發展。因為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老師,我們的學生最終明白了:評價不是目的,只是一種手段,它會使我們端正心態、轉變方法、最佳化過程,向著另一個高度邁進。
五、以反思為方法,經驗鞏固為習慣。
經過一個學期的苦心經營,先鋒小學在養成教育方面取得了初步成績:走進課堂,我們發現,孩子們聽得仔細,學得專注,讀得投入,練得認真;走進活動,我們發現,孩子們安全第一,共同策劃,互幫互助,禮貌相待;走進校園,我們發現,零食袋無影無蹤,紙屑不翼而飛,水龍頭不再獨自流淚;走過孩子們身邊,我們會看到一張張童稚的小臉笑靨如花,聽到一聲聲問候如天籟之音學校的環境更美了,人際關係更加和諧了,學校的品位得到全方位的提升。
我們知道,這是在春天播種養成教育的種子,在秋天收穫到行為習慣的碩果。這一切僅僅是個開端,這僅僅是“萬里長征才走完了第一步”,“今後的路更長,工作更偉大,更艱辛”。在我們所走過的道路上,有成功的經驗,也有走彎路的尷尬;有“山重水複疑無路”的困惑,也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悅。我們將總結經驗,進一步鞏固現有成績,讓養成教育的綠蔭覆蓋到先鋒的每個角落,惠及到先鋒小學的每一頁歷史之中。
各位領導,各位同仁,在中心學校的鼓勵和指導下,在捆綁學校中樞小學付敏校長的引導和關心下,在各兄弟學校的深切關懷下,在閻芳橋居委會廣大幹部群眾的大力支援下,在先鋒小學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下,本學期,我校就學生養成教育工作作了以上幾個方面的思考和教育教學實踐。養成教育是一門博大精深的教育學問,也是一個天長日久的積澱過程,我們不可能一蹴而就。透過以上幾個方面的工作,我們覺得取得了一定的階段性成績,但其間也暴露出許多不足之處。常言道:“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今天到場的各位都是中樞鎮教育界的中流砥柱、專家權威。今天,各位來到先鋒,明為交流,實為傳經送寶。懇請各位領導不吝賜教,我們將不勝感激!
養成教育彙報材料3
上學期我們和孫校長聊天的時候無意中提到一個關於新生入學養成教育的問題。開學接了新生孫校長就給我們開了“一年級新生入學教育”會議並附有詳細的“開學第一週活動活動方案”。雷厲風行的工作作風可見一斑。
當了多年的班主任深深懂得養成教育的重要性。五天的時間短暫而又緊張,總是覺得還有很多的事情沒做好,時間就已經過去了。這幾天的辛苦付出換來的是以後工作的一勞永逸。
回憶這幾天感覺收穫頗多,週一重點訓練的是坐姿,上課、下課、放學等環節。這樣的訓練保證了孩子在第一天來到學校,回家時不至於混亂,而且放學時效果比較好,沒有出現家長找不到孩子,孩子到處亂跑的現象。這一天我還把他們領到了操場上,告訴他們哪裡是運動場、哪裡是塑膠跑道、哪裡是甬路、哪裡是國旗臺並告訴他們我所說的地方都不能去,只能在休閒區玩兒。後來幾天有老師反映有一年級的新生上國旗臺的。回去問我們班的孩子有沒有上國旗臺,他們說老師你說過不讓上,聽了很是欣慰。第一天,告訴孩子靠右行,不要在走廊裡跑、不要大聲喧譁。但是第二天就發現,走廊裡出奇的亂。這一天,除了繼續訓練坐姿、整理文具、正確擺放文具、還重點訓練認識左右。第三天,走廊裡不再亂,跑的人也明顯減少,因為孩子知道了什麼是右側通行的含義。也就這天放學,孫校長通知我們開會,並告訴我們週五要進行“一年級學生養成教育拉練檢查”並附有具體的檢查方案,這是我心裡最沒底的是我們班的佇列訓練,尤其是間操時看見四班的王老師,手一伸她們班孩子自己就分成了六隊,更覺得我們班的佇列訓練太不盡如人意了。會後進行了短暫的交流,孫校長說“早上,劉曉燕來送她侄子劉人嘉來上學,孩子就把她往右邊拽。”聽了再次欣慰,養成教育小有成績。
第四天,佇列訓練。
第五天,拉練檢查。
最後我要說的是,咱們的孩子有很多好習慣,這些好習慣是在學期班養成的,如保持班級環境衛生的好習慣、懂得就餐文明、團結友愛懂禮貌等等。
總的來說,經過這一週的訓練,孩子們行為習慣有了很大的改觀。但還存在著這樣那樣的瑕疵,還要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逐步完善。同事我也覺得,如果在以後的每一個學期的第一週,都把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作為重點工作來抓的話,我們實小孩子的素質將會日臻完美。
養成教育彙報材料4
養成教育是學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內容,對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個性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一年來,我們結合校域實際,緊緊圍繞校委會確立的“一年奠基礎,兩年見成效,三年上臺階”的德育教育方略,以日常生活為平臺,從學生個性發展的大局著眼,從生活細節入手,全方位、立體化對學生進行養成教育,校風、班風有了很大的轉變,贏得了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現將具體情況彙報如下:
一、加強教師隊伍的建設,用教師良好的師德影響教育學生
“要想改變學生的世界,就必須改變成人的世界。”在養成教育中,教師的榜樣示範作用直接影響著教育的效果,決定著教育的成敗。因此,我校將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作為養成教育中的重要工作來抓。
在全乾會上,多次強調教師的言傳身教,要求教師必須轉變觀念,樹立“服務意識”。我們要求教師的不能在校園內穿拖鞋,不能隨手倒水,扔東西,不能亂放車輛,教師公寓樓安排值日老師,負責當天的全樓衛生。當教師自覺的將自己的車輛推行進入,並整齊的排放在指定位置時,學生也都自覺的按照教師的做法,進出校門下車並推行進入,整齊排放車輛。
提出教師“首遇責任制”,即遇到學生有困難、有問題時,無論學生是否是自己所教班級的,都要熱情地幫助學生解決,不得推諉或置之不理。在校園中,我們隨處可以看到老師們與迎面走來的學生熱情地打招呼,看到學生有困難或言行有異常,便主動詢問,幫助解決。這些舉措,使學生在老師無聲的教育中學會了規範自己的行為,學會了文明交往,學會了尊重理解他人。
二、重視環境建設,加強環境育人
校園的每一個地方都是一處風景,都在潛移默化地陶冶學生的情操。營造良好的教育氛圍,歷來是我校進行養成教育的重要陣地。
精心佈置育人環境,於其中滲透對學生的教育,是我校進行養成教育的一大亮點。教學樓每個樓層和專用教室都懸掛了名人畫像、名人名言、世界千年文化之精華及學校的特色活動照片,充滿人性化、個性化的提示語在校園中到處可見;
製作大型宣傳牌,將校訓、國粹等內容懸掛於醒目之處,時時警示學生;
組建校園廣播站,利用各處室專欄加強宣傳;
設立校園文化牆,讓牆壁說話,學生在“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詩句中感受愛國情懷,在“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中學會關愛他人,在“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中引發學生對學與思的思考。廁所裡“向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的警語,使學生在笑聲中養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在閱讀中感悟做人的道理。這些舉措,使學生道德品質、思想情操受感染、薰陶,較好地提高了學生思想認識與道德水準。
三、開展中國文化經典學教活動,引導學生健康發展
為具體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結合我校實際,我校創造性地把中國文化經典學教活動引進校園與課堂,用之規範學生言行,提升學生綜合素養,把養成教育由表面引向深入。
首先,要求語文教師利用每天晨讀時間對學生進行中華傳統美德教育,並有機地滲透到學科教學中去,納入學生日常行為習慣和道德品質的培養過程中。以孝敬父母、尊敬他人、熱愛勞動為主要教學內容,從學生的基本言行抓起,進行思想道德的滲透,矯正學生的錯誤認識,培養學生知書達理,善良聰慧,樂觀堅定,寬容忍讓,謙虛謹慎的道德品質。
其次,舉辦專題講座,邀請相關專家來校輔導。全年舉辦國學輔導講座5次,《弟子規》學習教育活動1次,以國學精粹滋養學生,於校園生活中滲透國學精粹,滲透德育教育。這樣,既提升學生的思想素養,規範了學生言行,又使學生從中瞭解中華民族在處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他人關係的基本價值,受到了學生及家長的一致好評,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四、因時因地制宜,細化養成教育
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養成是由學生親身感受、身臨其境以後經覺悟產生的內心需求,而達到這個目標則需要從細微處入手。基於這種認識,我校主要抓了以下幾個方面:
1、以班會、升旗儀式和國旗下講話為教育陣地,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養成教育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理想和抱負,懂得成人是成才、成功的前提和基礎,促進了學校精神面貌的整體提高`。
2、`採取多種形式,全方位、立體化進行養成教育。舉辦了兩次法制教育講座,引導學生明禮、守法、守紀。多次舉辦電影晚會,召開專題會議,佈置各班加強學生的養成教育。開展了兩次儀容儀表整理活動大檢查,經過大力的整頓,學生的儀容儀表得到了規範,做到不穿奇裝異服、不戴首飾、不吸菸、不染髮燙髮,男生不留長髮。對全體學生進行“軍事訓練”,從策劃到組織實施,總結匯報表演都做到了精心、細心、系統、強化過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受到了相關領導的高度讚揚。培養學生健康為文明的生活習慣,指導其進行宿舍內務管理,改變其亂扔垃圾、髒話連篇的習慣,教育其遠離不健康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