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彙報材料> 課堂教學改革階段彙報材料(2篇)

課堂教學改革階段彙報材料

課堂教學改革階段彙報材料(2篇)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生活中,彙報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彙報是將某個專案的工作情況和工作結果向領導進行彙報,但是,每次要寫彙報的時候都無從下手?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課堂教學改革階段彙報材料,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課堂教學改革階段彙報材料1

  本學年,我校審時度勢,借鑑“學案教學”優勢,結合“閱讀-體驗-互動-鞏固”為特點的課堂教學模式,認真診視了我校的課堂教學,下面就把我校20xx學年度“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的推進工作結合以八字為特點的課堂教學模式的教學實施情況做一闡述:

  一、改觀念,健制度

  1.開學初,學校專門成立了學案教學推進領導小組,把備課、學習型小組的構建,以及各操作制度、評價制度的修改作為學案教學推進工作的首要任務來抓,並將該重點工作落實於每一位老師的實際行動中,讓教師實施中有方向,有目標,有指導。

  2.針對目標,健全制度,最佳化管理

  一學年中,我校狠抓落實,定時檢查評估,不定時抽查教師的教學各環節,將教師的自評、教研組的組評、學校的普評有機結合,不斷強化跟進措施,確保各項教學常規工作推進的層次化、序列化,確保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

  二、抓環節,提課效

  (一)備課:我校教導處及時改進教學常規制度,對教師的教學工作的開展擬定了相應的備課制度、細則、標準。我們結合本年度的導學案模式加強了以下幾項要求:

  ①備學生需求。把學生置於教學的核心地位,以學生的學為主線,預測學生可能的思維活動並設計相應對策,引導學生自主的學。

  ②備教學資源。不僅要備知識點,更要備知識背後隱藏著的方法和過程;備有關教學網路資源——郊區小學學案,充分利用優秀教師的智慧,達到課堂教學的最大效率。

  ③備導學方法。關注如何與學生溝通、交流,如何從教學的“獨白”過渡到“對話”;關注如何指導學生會學,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合作意識。

  修訂了的備課細則具體體現在幾個方面:計劃與進度、教學環節、備課形式、導學案審批、缺課情況。

  學案評價標準等級分三個層次:具體標準是學案應該具備明確的學習目標;應為學生提供適當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的指導;要體現學生的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要體現分層的思想;板書設計要點清線明,做到重點突出;反思要有價值,學案要有創新。“導學案”的編寫要按課時進行,做到與教師上課同步。

  取得的效果:在進行了近一年的嘗試摸索之後各教師真正對學案教學有了更新的認識,體會到了這種教學模式的優越性,改變了以往以講為主的教案教學,到目前為止,各教師已能熟練設計導學案。

  (二)上課:我校針對這種新的教學模式,變化了課堂教學的評價制度及評價細則。上課時制度中進一步強調要科學的把握教學內容,做到無知識性錯誤,思路清晰,講在當講處,少講精講,合理使用學案,做到取其精華,合理整合學案各環節,有效運用多媒體教學,培養強烈的合作意識,課堂中充分發揮學習型小組的功效。

  教學評價細則包含目標定向、教學內容、教學過程、教學方法、導學互動、教學技能、評價檢測。

  課堂教學評價標準:具體針對六個環節制定:標—科學合理;溫故—立足課堂,抓新舊知識間的聯絡;導讀—學習小組活動要有實效,體現學習小組活動有實效,體現民主、互動、開放原則,積極運用互學助學方式。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與學習能力。自檢—設計針對重難點、疑點,能反映出學生易錯的地方。互動解疑環節—教學過程結構清晰,設計合理。根據“導學案”的教學模式確定適合自己的教學模式,並能明顯體現。教師講解準確、精練,重難點突出。教師精講時間不超過15分鐘。體現分層教學思想,保護並激發學生學習願望和興趣,注重激勵評價。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收穫。根據學情及時調整導學方法,有較強的應變能力和創新意識。教態親切自然,語言簡練,富有感染力。板書簡明,能熟練而有效地運用多媒體。分層設計—目標練習,重難點突出,容量大,效果好。時效性強,達到預定的學習目標,拓展延伸注重與實際生活的聯絡。課堂檢測—圍繞目標展開,目標檢測注重落實“堂堂清”。

  透過實踐,教師知道了各種課型怎麼上,呈現出的情景是上課做到少講、精講、多練,強調交流互動和及時小結,充分利用學習型小組的優勢,積極調動全班的學生都參與到學習活動的過程中來,利用組長的作用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和主動性,“讓課堂動起來”成為我校本次課改的亮點。“互學—助學”成為我校課堂教學的顯著形式。

  (三)學習型小組:實現導學案教學的最佳效果,其重要的途徑是構建有效的學習型小組並加以運用。為此我校從開學初就十分注重學習型小組的構建。第一學期進行了初步地嘗試和有效地整合,基本形成了良好的執行機制,第二學期加以運用推廣。

  具體做法:小組的構建緊緊圍繞以班主任為中心展開,結合任課教師的意見對學生分組,採用對半分和搭配的方式進行,各班成立小組並建立名單報於教導處,教導處存檔並以此為依據在聽評課時使用,看教師的操作是否真實有效,小組的作用是否得到了真正的發揮。執行情況:教師對學生做好理論上的培訓;對學生的小組學習進行方法上的指導,經過一學期的實踐,我校的學習型小組的運用收到了應有的效果,“習慣成自然”是最好的體現與證明。

  另外,我校建立了相應的評價制度:

  一、職責輪換制度:小組中設立組長、副組長。組長為常任制,副組長為輪換制。

  二、學習規範制度:自學階段,要獨立學習,不能打擾別人;交流階段,輪流發言,組員先講,組長作補充,要學會傾聽和表達;展示階段,可以是組長集思廣益後發言,也可以是組長派代表發言。

  三、小組交流規範:不僅要討論答案對錯,而且要搞清為什麼、錯在哪裡、理由是什麼等。

  四、對小組實施捆綁式評價,不看個別人的表現,採用“木桶效應”評價小組。

  五、小組文化建設制度:個性化組名、組規、小組標誌牌、小組管理等。

  評價細則:

  1、小組內分工明確,組長、組員各司其職;

  2、課堂學習活動中積極參與、展示,形式靈活多樣,反饋效果好;

  3、質疑有創新、有深度;

  4、遵守課堂紀律、能認真傾聽、與小組同學相互配合;

  5、完成學案高效率,合作交流能解決問題;

  6、轉化學困生效果好。

  7、各組得到不同學科教師的表揚,給予笑臉、積分或星數獎勵,累計達到要求後可升級。

  8、一月結束,以各項指標的積分多少來評價小組,學期結束,以積分多少,作為評模、選優的重要依據。

  評價標準涉及作業情況、課堂發言情況、組內成員課堂過關情況、考試名次進退步情況、紀律情況、衛生情況、附加分等。

  成效:在推行學案教學之後,學生對自己的學習任務有了一個清晰地認識,對所要完成的任務能積極參與;學生主動參與,合作學習有了一定的認識,在小組學習中建立了一種較強責任意識、合作意識和爭先的念頭。學生的問題意識,思維加工意識明顯提升,分析、研究和解決問題的方法也有別於之前的合作學習。每個小組的學習習慣、學習態度有明顯改觀。

  三、抓教研,深研究

  本學年,我校以區《關於進一步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指導意見》為指引,立足學校教育教學實際,以課堂為主陣地,以“導學案”為主導教學模式,以實踐中教師面臨的各種具體問題為研究物件,以行為研究為主要方式,構建學習化組織,努力為提高教師的專業化水平,全面提高教學質量開展教研活動。

  本年度,我們建立了以新課程為導向,以促進學生的發展為宗旨,以學校的具體問題為物件,以教師為研究主體的教研製度。著力解決教師課堂教學中的疑點、難點、熱點、焦點。堅持“近、小、實”的原則,加強對“導學案”六個環節的細研究、深研究。為此,我中心校在原有的基礎上,本著問題從實踐中來,再到實踐中去的教研思路,以“庫——案——研——效”的校本教研模式開展活動。所謂“庫”就是指在開學初,學校教導處收集教師在上一學期的教學教研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建立問題庫,從中提取主要的、實質性的問題作為新學期研究的重中之重;“案”就是針對研究的問題確立具體的研究計劃與安排;“研”指開展的一系列的教研活動;“效”就是指預期的收效與實際的是否吻合,如果經過研究還沒有解決則進一步跟蹤研究,直到解決為止。本學期,我們主要圍繞“學習型小組的構建與運用、導案的設計、課堂教學”等問題開展研究。教研過程中學校領導堅持蹲點參與,嚴格要求,加強管理。透過有效地教研活動,促進實習型、經驗型教師向研究型教師的轉化,夯實和提高了課效。

  具體措施:

  (1)計劃、制度的有效制定。

  建立了以課堂教學為重點,以促進學生的發展為宗旨,以學校的具體問題為物件,以教師為研究主體的教研製度。以中心校牽頭,組建了兩個層次的教研網路,即中心校教研組,各基層校教研組,各教研組在教研工作整體謀劃的基礎上制定了各級教研工作計劃。學校領導參與,及時把握教學動態,和教師共同研究,使計劃的制定能抓住教育教學的本質與內涵,全面推進課堂教學改革,使學生受益,教師受益。

  (2)確保活動的有效組織。

  研訓計劃確立後,每次活動都在教導處的組織管理下,各學科教研組按既定的時間、計劃開展研究活動,在活動中,組織者要事先設計好活動的程式,並調動所有成員圍繞主題積極參與,充分發揮自己的看法,意見,使所有參與者都能有所啟發,有所受益。

  (3)使個別化學習研究到位。

  為了使教師能積極主動的進行學習,進一步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我們利用外出學習、自主學習、集體學習、網上研修的方式組織教師進行現代教育理論培訓,資訊科技培訓,做到了“五個結合”,即理論學習與實際操作相結合、集中輔導與自主學習相結合、專題講座與討論交流相結合、培訓學習與實踐反思相結合、典型引路與普及運用相結合,提高了校本研修實效。

  (4)自我反思,促進提高。教師個體進行自我反思是進行校本教研的前提和基礎。校本研修只有轉變為教師個人的自我意識和自覺自願的行為,才能得到有效落實和實施。廣大教師在課改實踐中,在理論的指導下進行“三反思”即課時反思、日反思、月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反思每節課的'得與失。使教師在實踐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

  (5)新老結合,以點帶面。老教師的經驗豐富,年輕教師的精力充沛,老的傳,新的學,共進共成長。

  (6)堅持“請進來,走出去”的原則,派新進教師到外校學習觀摩,講課研討,帶回新的思想;請區教學骨幹、新秀到我校作課,彼此交流,共同提高。

課堂教學改革階段彙報材料2

  當前,教育教學改革逐步深化,改革步伐逐步加快,深化教學改革是我校教育教學工作的主要任務。20xx年,是我校教學改革關鍵的一年.根據教育局《關於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活動的實施方案》檔案精神,我校以“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指導思想,以“提高學生創新能力、社會實踐能力、未來社會競爭能力”為目標,全面實施教學改革。下面就我校的教改情況向領導做簡要彙報:

  一、完善制度

  1、領導每日巡課制度

  學校領導每日到每班巡課一次,巡課時間不少於1小時,做好巡課記錄。2、領導每週聽評課制度

  校長和副校長每週聽課不少於2節,教師不少於1節。每週星期三是學校聽評課日,每週有聽課教師名單。

  3、學習培訓制度

  理論學習要有學習內容、有計劃、有記錄。4、建立教師教學反思制度

  要求教師堅持每天反思。即:教師每天教學後反思自己的教學得失,找出存在的問題及解決辦法,寫好課後記。

  5、課堂教學量化管理制度

  要求每學期每位教師上公開課,學校組織教師進行打分。6、集體備課制度

  每位教師根據學校安排按新課程有效課堂教學的基本理念進行備課,並把教學設計稿同本教研組組長進行交流、討論。集體備課的流程:個人備課同科教研組交流討論---重新修正教案---上課----教學反思----教研

  二、轉變思想觀念,教學方法要科學

  推進課程改革,教師起著關鍵性作用,更新教育觀念,把握好新課程,深刻理解課程功能的變革,是至關重要的,所以教師的培訓工作是重中之重。教改最重要的不是在形式上模仿,而最重要的是教師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上的轉變。為此,我校全體教師一起學習了《徐水縣中小學教學改革實施意見》、《教學改革課堂環節設計建議》、《三三六自主學習模式》、《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提高教育教育教學質量實驗要求》、《新課程理念下的課堂教學模式》和徐水縣教育局教研室主任馬連成的《課堂教學改革展示會講稿》等課改資料。學校不但帶領全體教師學習這些資料,還都列印成冊,人手一份,以備自學。

  透過培訓使全體教師理解新課改的思想、理念,目的是實現三個轉變:一是轉變理念,把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全面提高教學質量作為目標,把培養學生創新能力作為核心;二是改變教學方式。課堂教學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訓練為主線,以思維為主攻,以發展為主旨的原則。時間上體現(15+25)。三是學習方式的轉變:學生課堂學習以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為主要方式,注重學習結論,也注重學習過程,由重“學會”轉為重“會學”以及各環節的目標、原理、做法和注意事項等。課堂教學改革首先要做好教師角色的轉化:課堂如戰場,問題就是敵人,學生就是戰士,教師就是指揮官,教師在課堂上是想辦法、想策略讓學生去打仗;課堂如演場,教師是導演,學生是演員,把劇本給演員讓他們去發揮,導演指導點撥;課堂如賽場,教師就是教練,學生是隊員,應該是隊員跑,教練在旁邊看,發現問題,然後指導。“滿堂灌”、“填鴨式”的課堂是教練在前面跑,隊員跟在後面跑,或者隊員看著教練跑,這樣培訓出來的隊員永遠都超不過教練,這種陳舊的教學模式嚴重製約著學生思維的發展,教師要提高認識,徹底轉變角色,老師由講師變為導師,精講、少講、不講,講是點撥、啟發、引導。

  三、走進課堂學習提升

  1、走進課堂

  在轉變教師觀念,學習新的教學模式的基礎上,為了激發教師的教改積極性,檢查教改的落實情況,我校每週三為每位教師安排了作課歷程表,明確了具體的作課教師、作課時間。並組織聽課教師當堂對作課教師評分,完成作課評價表。當天下午最後一節課組織教師進行反思、評課,教研組長寫好教研活動記錄。

  2、走出去請進來

  除每週搞好學校的教研工作以外,我校組織教師到重點學校聽課學習,特別是上級組織的觀摩課,我們總是積極參加,回來後組織教師教研,交流他們的教學設計,教學方法。

  特別是教研室組織的送課下鄉活動,更是如欲春風。透過優秀教師這樣的“近距離示範”,使自己在理解教材、處理教材、選擇教法和設計教學過程等方面都受益匪淺。縣教研室學科教研員針對所聽的課,從課改理念的體現,三維目標的達成,教學環節的設計,教學方法的選用,學科特點的把握,學生個性的培養等方面進行對比分析,對取得的成績予以了肯定,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解剖,提出了努力的方向。同時,還引導大家就課改實驗中的一些熱點、難點問題,尤其是如何根據本地本校實情,在課堂教學中處理好發現學習與接受學習的關係、知識技能目標與發展性目標的關係等問題展開了深入討論,使參會教師在認識和實踐兩個層面都深受啟發,體現了“真心參與”、“真心交流”和“真正提高”

  3、在此基礎上,我鎮中心校領導為了進一步提高全鎮的教學質量,推進課改力度,在我校選出教改中成績突出的教師為全鎮上示範課,課後組織大家交流,查詢不足,整改提高。

  四、取得的成效

  透過教改,我校教師的課堂教學有了明顯的轉變:

  1、教師課上說的話少了,話精練了。教師“教”有講究了,“學生會的不教,學生不會的儘量讓學生自行解決,教師少講精講,只做點撥性的引導”。

  2、學生活動多了,自學時間長了,小組互學多了,課上說話的機會多了。課堂上的每一個環節教師都安排學生看書、自學,學生在自學的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動手操作、動眼觀察動腦思考、動口交流。

  3、由以前的”先教後學”變“先學後教”傳統習慣,教師講解學生練習,現在這樣的現象被先學後教的現象取代了。教師一般是讓學生自己學習、講解,學生講的不完整、達不到深度的教師引導學習補充,學生再補充不完整的教師才補充;學生答不上的,教師組織學生討論,討論不出的教師講解。

  4、當堂練習出現在了各科教學中。現在教師每堂課都力求不折不扣的完成任務,精心設計練習題,檢查本節課的學習情況。

  5、班班通的使用多了。

  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儘量根據教材製造多媒體課件,以求教學效果更加。五、教改中存在的不足

  1、在我校的教師隊伍中,年齡偏大的教師偏多,傳統教學觀念根深蒂固,轉變教學方法,理論上是有的,但落到實際的教學中,往往理論多實際行動少。

  2、有些教師對這種教學模式,有一些模糊認識。如:有人說,學生自學了,教師省力了。

  3、有的教師為趕時間,不能讓學生充分探究,小組合作多流於形式,不能落到實處。

  4、有的教師對關鍵問題的關注和引導不夠。5、有的教師在教學中,應變能力不足。

  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校要進一步加大課堂教改的力度,針對不足之處,組織全體教師交流討論,制定有效的整改措施,使我校的課堂教學更加豐富多彩。在新課堂中,我校廣大教師一定要努力做到:教師與學生共成長,讓學生會學,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關注每一名學生。

  20xx.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