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小班兒歌教案模板合集六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班兒歌教案6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班兒歌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知道兒歌的名稱,學念這首兒歌。
2、幼兒能向小青蛙學習,游泳不怕水。
3、鼓勵幼兒大膽仿編兒歌,根據兒歌內容用恰當的動作表現。
4、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5、引導幼兒在兒歌中學習,感悟生活。
活動過程:
出示青蛙,引起幼兒興趣。
――它是誰?它有什麼本領?
欣賞兒歌
――教師邊念兒歌邊放
――為什麼說小青蛙的膽子大?
――它是怎麼跳下水的?
遊戲――跳水
――幼兒學做小青蛙(每個人站在自己椅子上往下跳)
討論:
我們怎麼像小青蛙學習?
附:跳水
小青蛙,膽子大,跳水游泳都不怕。
“撲通”一聲挑下水,心裡樂的笑哈哈。
活動反思:
正如《綱要》中所述:“既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於其長遠的發展;既貼近幼兒的生活,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活動始終以動靜結合融入的形式展開,符合幼兒身心發育特點,易於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氣氛和實踐中接受。所以孩子們整個活動很積極,效果很好。
小班兒歌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小動物一直是孩子們所喜愛的,特別是我們小班的小朋友,對動物的叫聲、生活習慣等等非常好奇。在一次計算活動中,幼兒對動物和它們所喜愛吃的食物產生了興趣,因此,我根據孩子們的愛好,將小動物喜歡吃什麼編成了兒歌來和大家一起分享。
活動目標:
1、樂意學習兒歌,能理解內容。
2、能用聲音和肢體動作表現小動物的特徵。
活動準備:
動物課件 小雞、小狗、小鴨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出示動物圖片,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小朋友們看,這是誰呀?(分別出示三種小動物)它
們還有一首好聽的歌,你們會唱嗎?
集體演唱《我愛我的小動物》
二、樂意學習兒歌,理解兒歌內容
1、瞭解小動物的特徵
師:有誰告訴我,小雞是怎樣叫的?小狗是怎樣叫的?小鴨是怎樣叫的?(幼兒分別用聲音和動作表示)
師:剛才我們學會了小動物是怎樣叫的,那麼誰來告訴我小雞喜歡吃什麼?小狗喜歡吃什麼小鴨喜歡吃什麼?
師:你們真棒!我呢,把你們剛才模仿小動物的叫聲和它們喜歡吃的食物編成了一首好聽的兒歌。讓我們一起來
看看。(播放課件,幼兒集體欣賞)
2、幼兒學念兒歌
師:你們喜歡這首兒歌嗎?我們一起來學會它好嗎?(再次播放課件,幼兒一句一句的學念兒歌)
3、用動作表示兒歌內容
師:剛才小朋友念得都很好,我們現在一邊念一邊用動作表示好嗎?
4、知道兒歌的名字
師:我們小朋友都有一個好聽的名字,這首兒歌也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小動物吃什麼》。
三、結束部分
師:今天我們小四班的小朋友又學到了一個新的本領,我們將今天學到的本領去告訴其它班上的小朋友好嗎?
附兒歌:小動物吃什麼
小小雞,嘰嘰嘰, 小花狗,汪汪汪, 小小鴨,嘎嘎嘎,
吃什麼?吃青草。 吃什麼?吃骨頭。 吃什麼?吃蚯蚓。
小班兒歌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在理解歌曲內容的基礎上,學習用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
2、在老師的引導下,願意嘗試用不同的動作表現樹葉落下時飛舞的姿態。
活動準備:
活動前帶幼兒觀察過周圍的落葉。
活動過程:
一、透過談話,引出主題,激發幼兒對“小樹葉”的興趣。
師:秋天到了,你們知道樹葉寶寶會怎樣?(離開大樹媽媽)
師:樹葉寶寶是怎樣離開大樹媽媽的?(請幼兒想象一下樹葉是怎麼落下的)
1.教師出示一片樹葉,請幼兒觀察一下樹葉掉下來的姿態。
2.請幼兒觀察後用肢體動作模仿、展現樹葉飛舞的姿態。
二、欣賞歌曲,初步理解其音樂的節奏美。
1.傾聽音樂,引導幼兒感受小樹葉落下來輕、慢的節奏。
2.欣賞歌曲,教師進行理解性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內容。
重點理解歌詞:樹葉到處飛呀飛。
師:小樹葉會飛到哪兒?(理解“到處”的含義)
師:請你扮演小樹葉,到處飛呀飛。(理解“到處飛呀飛”的含義。)
三、學唱歌曲,並嘗試用動作表現歌詞。
1.引導幼兒用好聽的聲音唱歌。
2.鼓勵幼兒用各種動作來表現歌詞內容。
3.請個別幼兒上來表演唱(重點指導幼兒用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
四、在初步學會歌曲的情況下,與幼兒一起邊唱歌一邊做遊戲。
1.鼓勵幼兒邊唱邊表演小樹葉飛舞的動作。
2.提出表演規則,豐富歌表演內容。
①引導幼兒發揮自己的想象,自由表現小樹葉停下來後的各種姿勢。
師:唱到最後一句“秋天多可愛”時,要停一下,擺一個漂亮的造型動作。
②幼兒根據教師提出的歌表演規則,進行完整“歌表演”,教師根據幼兒最後一個“小樹葉”造型動作進行簡單評價,引導幼兒擺出各種“與眾不同、有創意”的造型動作。
小班兒歌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帶領幼兒學習歌曲《開鎖》
2、掌握開鎖的兩個不同的節奏╳╳╳ ╳ ○
3、學習音樂遊戲,瞭解遊戲的玩法。
教學準備:
鎖2把,鑰匙若干,鎖圖片人手一個,鑰匙道具2把,幼兒有過玩鎖的經驗
教學過程:
一 出示金鎖、銀鎖激發幼兒興趣。
1、設定場景金鎖、銀鎖找不到鑰匙正在傷心,激發幼兒幫助金鎖、銀鎖尋找鑰匙的興趣。
2、學習期待鎖開啟而沒有開啟時的(╳ ╳ ○)的咔嚓聲和鎖開啟時(╳╳)的咔嚓聲,體驗兩種不同的節奏。
在幼兒尋找鑰匙的同時教師清唱歌曲伴奏,在找到與找不到的迴圈中體驗兩種節奏。體現兩種不同的情緒,找不到時(╳ ╳ ○)失望,找到了(╳╳)高興。
3、學一學
教師引導幼兒用兩種不同的方法拍出這兩個節奏。教師提煉,反饋,全體幼兒配合著表情跟學1-2次。
4、遊戲:。
遊戲1 聽節奏做動作
遊戲玩法:幼兒兩手相扣做一把鎖,聽教師發出兩種不同的節奏,幼兒做出相應的動作。(鎖開了,手開啟;沒開啟鎖,手不動。)。
遊戲2 學一學節奏
遊戲玩法:看教師做不同的手開啟和沒開啟動作,幼兒發出不同的節奏相對應。
二 學唱歌曲
1、教師完整範唱一遍,提問:
你聽見了幾個咔嚓?
他們都一樣嗎?
哪裡不一樣?
2、教師範唱第二遍,要求幼兒在強拍處做拍手動作。
3、幼兒輕聲用"啦"來哼唱,咔嚓處仍用咔嚓。
4、幼兒整體學唱。
小班兒歌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有感情的朗讀兒歌。
語言訓練:春天來了,小草也變綠了,小樹也發芽了。
粘 貼 大 樹
材料準備
教學掛圖一幅
活動過程
一、情景匯入
師:小朋友,春天來了,春姑娘帶來一幅圖畫咱們來看看,(出示一幅圖畫,畫有紅花綠草小樹)小朋友們看一看圖片上都有什麼啊?他們都是什麼顏色的?
把圖畫上的話完整的說一遍:春天來了,小草也變綠了,小樹也發芽了。
師:有一位了不起的作家,他把這幅漂亮的圖畫編成了一首好聽的兒歌,咱們一起來學習吧!
二、學習兒歌
1. 教師讀,幼兒欣賞。
2. 教師領讀,幼兒跟讀(鼓勵幼兒男孩女孩分開來讀)
3. 變換各種形式朗讀(大小聲,模仿各種小動物的聲音讀等)
4. 遊戲:小樹長高了變矮了朗讀兒歌<<春天到>>
5. 教師帶領幼兒根據兒歌內容創編動作,幼兒邊做動作邊學習兒歌。
三、貼上大樹
小朋友,春天是一個美麗的季節,今天老師還給你們帶來一幅畫,你們看這畫沒有顏色,這裡有一些綠色的小米粒,我們給它粘上好嗎?(邊粘邊欣賞歌曲<<我和小樹來比賽>>
活動延伸
和爸爸媽媽去戶外尋找春天。
小班兒歌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理解詩歌內容重點學習字詞“靜悄悄”“橫衝直撞”
2、培養幼兒良好的行走、坐姿、唱歌的習慣,萌發幼兒向好樣學習。
3、透過學習兒歌,培養幼兒對詩歌的興趣,感受詩歌裡動物的.趣味性。
活動準備:圖片、影片
活動過程:
一、觀看課件理解兒歌內容。
1.今天很多我們幼兒園的老師來聽我們上課,還有很多的小動物也來了,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動畫影片引起幼兒興趣。
提問:剛才都看到了那些小動物?(出示圖片:小花貓、小螃蟹、小白鵝、大青蝦、百靈鳥、小烏鴉)
2.聽一聽,兒歌裡他們誰做的對,誰做的不對。(教師示範兒歌)
3、請幼兒用“”“”表示出誰做的對,誰做的不對。為什麼小花貓做的對?
(1)小花貓是怎麼走路的呢?(輕輕的、沒有聲音)我們可以用一個詞來說“靜悄悄”和老師讀一遍“靜悄悄”,小花貓走路腳步輕輕靜悄悄!你們會靜悄悄走路嗎?請小朋友來走一走(走路要學小花貓腳步輕輕靜悄悄)
(2)那小螃蟹又是怎樣走路的呢?(橫著走、小花貓揮舞著它的大鉗子橫著走)我們也也已也用一個詞來說“橫衝直撞”,和老師讀一遍“橫衝直撞”那小螃蟹橫衝直撞走路好不好,(不好)不要學那小螃蟹橫衝直撞真糟糕。
(3)重複:走路要學小花貓腳步輕輕靜悄悄,不要學那小螃蟹橫衝直撞真糟糕。
2、請幼兒用“”
“”表示出誰做的對,誰做的不對。為什麼小白鵝坐的對?
(1)誰來說一說小白鵝是怎麼坐的。
(坐的很好、很端正、很直)那老師這樣坐對不對呢?(對)老師挺起了胸膛坐的很直,那小朋友一起來學學大白鵝坐,看誰學得好得,挺起了胸膛,精神好的。
(坐著要學小白鵝挺起胸膛精神好)
(2)那大青蝦又是怎樣坐的(坐的彎彎的,馱著背,彎著腰老師邊做動作)我們小朋友如果坐在小椅子上的時候像大青蝦一樣,那長大以後就會變成駝背,那能不能向大青蝦學習(不能)不要學那小螃蟹駝著背兒彎著腰。
(3)重複:坐著要學小白鵝挺起胸膛精神好,不要學那小螃蟹駝著背兒彎著腰。
3、那百靈鳥和小烏鴉是怎麼唱歌的,我們一起來聽聽!播放百靈鳥和烏鴉的聲音,讓幼兒判斷哪個聲音好聽?用“”“”表示出。
(1)百靈鳥唱歌的聲音怎麼樣?(好聽)我們可以用一個詞來說,美妙,和老師讀一遍美妙!那我們唱歌的時候要學百靈鳥用美妙的聲音唱歌呀!唱歌要學百靈鳥迎著春風多美妙!
(2)那剛才小烏鴉唱歌的聲音怎麼樣!這種聲音好聽嗎?小烏鴉張開嘴巴哇哇亂叫,聲音很難。不要學那小烏鴉張開嘴巴哇哇叫!
(3)重複:唱歌要學百靈鳥迎著春風多美妙!不要學那小烏鴉張開嘴巴哇哇叫!
二、學習兒歌
1.看圖,教師完整朗誦。
提問:兒歌的名字叫什麼(學好樣)完整的把兒歌的名字說一遍。
2.看圖,教授兒歌。
你們想學念這首兒歌嗎?那小朋友輕輕的跟著老師一起來唸兒歌吧!
3.以比賽形式繼續激發幼兒學念兒歌的興趣。
三、活動延伸
1、我們應該向兒歌裡的誰學習呀!(對我們走路要小花貓腳步輕輕靜悄悄。坐著要學大白鵝挺起胸膛精神好。唱歌要學百靈鳥迎著春風多美妙)。
2、我們班也有很多好樣我們學習,你們想想我們班上的那個小朋友學習、學習他的什麼好樣呢?(對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學校的好樣!)在我們身邊好友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好樣!大家去想一想、看一想,下次再告訴老師。
活動反思:
孩子年齡尚小,並不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怎樣做才是最好。要讓孩子明白這些就需要在孩子的心目中樹立好的榜樣。為此我設計了《學好樣》這一活動。
首先提問匯入,激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其次透過多媒體課件激發幼兒學習兒歌的興趣,而形象生動的課件幫助幼兒更容易的瞭解了兒歌,播放課件同時也學習了重點字詞“靜悄悄”“橫衝直撞”“糟糕”“美妙”等,使幼兒對兒歌的內容基本掌握並理解了;最後輔助動作讓幼兒重複念兒歌,來加深對兒歌的印象。透過學習兒歌萌發幼兒向好樣學習,從而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規則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