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中班語言教案:別說我小

中班語言教案:別說我小

中班語言教案:別說我小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班語言教案:別說我小,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活動目標:

  1、能用普通話較清楚地朗誦詩歌,正確發出“穿、種、說、桌”等翹舌音。

  2、會按節奏、有表情的朗誦。

  3、體驗自己長大的喜悅心情。

  活動準備:

  1、請家長幫助收集幼兒小時候的用品、照片等。

  2、在發現區佈置“我小時候”的展覽,展覽的內容為幼兒小時候的照片、物品、身高體重增長的圖表及小班的美術作品等。

  3、掛圖《別說我小》一幅。

  活動過程:

  一、情境匯入

  1、組織幼兒音樂律動《我的好媽媽》,集中幼兒注意力,引入主題。

  2、談話

  師:“小朋友們,我們的'媽媽這麼辛苦,我們在家中應該怎麼做呢?”

  幼:幫媽媽掃地、搬凳子。

  幼:給媽媽錘錘背

  師:你們說的真好!真是媽媽的好寶寶。

  (引導幼兒體會父母的辛苦,懂得孝敬父母,)

  二、說說自己的變化

  (1)幼兒討論在家的情況

  師:告訴你們個小秘密,小動物幼兒園裡的小烏龜也升中班了,他覺得自己一下子就長大了很多,所以它決定,不但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還要做爸爸媽媽的小幫手呢!可是呢,爸爸媽媽還是什麼也不讓它做,還是說,小烏龜,你還太小,太小!我想知道你在家的時候,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會說你小嗎?為什麼?他們說你小,你承認嗎?

  幼:媽媽總說我小,其實我已經長大了。

  幼:上學時我想自己走,可奶奶總說我還小,老揹著我

  師:小朋友現在長大了,會做很多事情了,那你現在和過去有什麼不同?

  幼:小的時候我不會穿衣服,現在我會自己穿衣服了。

  幼:我過去很矮,現在我長高了

  (2)觀看並講述圖片

  師:圖片上的小朋友也長大了,看一看他們在幹什麼?(逐一出示圖片,幼兒講述)

  幼:小朋友在穿衣服。

  幼:小朋友在洗腳

  師:你能夠做到嗎?

  幼:能。

  (引導幼兒發現自己已經長大了,不小了)

  三、我長大了

  1、請幼兒互相交流:現在學會了什麼本領,取得了那些進步等。

  2、肯定幼兒的進步,引導幼兒說說自己的成長和進步離不開誰的關心、照顧和培養?

  幼:我的成長離不開媽媽的關心。

  幼:我的成長離不開奶奶、媽媽、老師的培養。

  (引導幼兒進一步體驗自己長大了)

  四、學習兒歌《別說我小》

  1、老師將圖片和兒歌結合在一起,把兒歌有感情的朗讀一遍。

  2、講一講詩歌裡說了些什麼?鼓勵幼兒用詩歌裡的語言回答。

  幼:我會穿衣和洗腳。

  幼:我會擦桌把地掃

  3、採用集體、分組等形式,用普通話有節奏、有表情地朗誦詩歌。

  (老師注意幫助幼兒發準“穿、種、說、桌”等翹舌音)

  五、結束活動

  師:小朋友,回家把兒歌讀給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聽,告訴他們自己已經長大了,會幫他們做事情了,在家做他們的小助手好嗎?

  (在歡快的氣氛中結束活動)

  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在家裡自己的事情都要自己做,可建立一個記錄表,請幼兒在做到的內容上作記錄,與同伴一起分享。

  附:兒歌

  別說我小

  媽媽你別說我小

  我會穿衣和洗腳

  爸爸你別說我小

  我會擦桌把地掃

  奶奶你別說我小

  我會給花把水澆

  現在我都長大了

  會做的事情真不少

  活動反思:

  “別說我小”是為了讓幼兒體驗自己長大的喜悅心情。活動透過師幼間的談話交流,使幼兒感知了自己的成長變化,體驗了自己已經長大了,增強了幼兒“我長大了”的意識,從而懂得了要孝敬父母,尊敬長輩、老師。

  在活動中,透過學誦詩歌幼兒知道了長大了要養成的一些良好的行為習慣,並表示以後要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再依靠大人幫忙,這對於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具有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