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精選美術教案錦集六篇

美術教案

精選美術教案錦集六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美術教案6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美術教案 篇1

  教材: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美術》 ( 湘版 ) 教材八年級上冊

  教材分析:

  本課主要是運用風景畫為載體來學習寫生色彩的知識。七年級上冊《向日葵》對主觀色彩的運用進行了學習,而本課則把重點放在了對客觀色彩的觀察和認識上。在培養學生觀察能力的同時也為進行色彩寫生奠定基礎。

  教材雖然全面介紹了寫生色彩知識、色彩的情感和風景畫寫生的步驟,但其重點應擺在對寫生色彩知識的觀察與認識上。

  注意選擇能充分體現條件色的資料圖片,讓學生確實感受到條件色對固有色的影響,最好結合現場演示的方法,將條件色展現出來。

  在調色練習中,教師與學生可以共同練習調色,力求把顏色調準確。

  在進行風景畫的寫生練習中,應降低難度使學生在訓練中,將重點放在寫生色彩的表現上。

  在體會色彩的情感練習中,可藉助一些音樂作品來烘托畫面的意境,讓學生明白色彩寫生,並不拘泥於真實的再現,同是還能表達作者的主觀情感。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了解自然界豐富的色彩變化,理解光源色、環境色對物體產生的影響。

  2 .引導學生體會色彩風景畫與音樂作品的情感、意境。

  教學難點:如何調配顏色,如何畫一幅色彩風景畫。

  教學重點:條件色對固有色的影響;體會色彩風景畫的情感。

  教學手段:示範、觀察、討論、作業、多媒體演示等。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 .引入課題:

  欣賞風光片:

  ①提出問題:雪為何會呈現出黃色和藍色 ?

  ②演示、觀察環境色、光源色對白色石膏體色彩的影響。

  ③分析風景畫中, 白色物體的色彩變化。

  二、討論:

  如果物體的固有色不是白色,而是紅色、藍色或其他的顏色,那它的色彩會呈現怎樣的變化 ?

  ①得出結論:

  1 .受光面:固有色 + 光源色

  2 .中間面:固有色為主

  3 .背光面:固有色加暗 + 環境色的反光

  4 .投影:固有色加暗 + 環境色

  ②總結:大自然是我們色彩的寶庫, 自然界豐富的色彩是由於不同的固有色在不同的環境、在不同光源的影響下,所呈現出來的顏色。它們相互影響,相互映襯,共同構成一幅幅多彩的風景畫。

  三、練習從景物中提取色、彩,並講述它的色彩變化。

  四、教師指導:

  主要針對調色問題進行演示。

  第二課時

  一、引入

  同學們都知道,音樂作品能以它特有的方式來感染人們的情緒,其實美術作品尤其是色彩畫,也能讓人觸景生情,現在讓我們

  把它們結合在一起,體會一下兩者是否有某種聯絡。

  二、欣賞民樂合奏,並體會能受到何種感染。

  注意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體會:

  ①節奏 ( 歡快 ) ;

  ②旋律的起伏 ( 起伏大 ) ;

  ③是否有多種樂器合奏 ( 多種不同音色交織在一起 ) 。

  三、欣賞風景畫《夏日》,分析色彩,體會情感。

  1 .回答問題:

  ①跳躍的筆觸;

  ②響亮、純淨的色彩對比;

  ③色彩的明暗對比。

  2 .欣賞同類型的風景作品。

  3 .欣賞不同型別的風景作品《三片雲》,分析色彩,體會情感,回答問題。

  ①筆觸柔和、細膩;

  ②純度低的色彩對比變化細微,對比不強。

  4 .為《三片雲》配上合適的音樂,來烘托畫面的意境。

  5 .欣賞同類型的作品。

  四、小結:美術作品中不同的色彩、不同的色調、不同的表現手法,都能給人帶來不同的情感感受。

  五、作畫步驟:

  1 .取景、構圖。

  2 .大色塊的鋪墊。

  3 .調整完成。

美術教案 篇2

  小班美術活動:印章畫:可愛的毛毛蟲

  一、活動目標:

  1.在掌握棉籤點畫的基礎上,用印章在樹葉上蓋出各種形態的毛毛蟲。

  2.在觀察、拼擺、示範、操作的過程中,掌握在不規則畫紙上變化方向連續拼貼的方法。

  3.能控制印章印畫時的力度印出完整的圓形,印畫中能保持畫面的整潔。

  重點:每個圓都靠在一起不間斷的連起來。

  難點:能印出完整的圓。

  二、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

  ⑴聽過故事《好餓的毛毛蟲》,知道毛毛蟲的形態特徵。

  ⑵學習過棉籤點畫,瞭解點畫的技巧和玩顏料的規則。

  ⑶觀賞過毛毛蟲運動時的各種體態變化。

  ⑷會玩“變變變”模仿小動物的遊戲。

  2.物質準備

  ⑴材料準備:湖藍、粉藍、深綠、淺綠、橙色、黃色、粉紅、六種水粉顏料;形狀不同的淺黃色、淺綠色樹葉形畫紙16片;圓形印章16個;方形簍8個;黑色水彩筆16支;音樂;音響;磁性大圓片4個;大磁性板;魔法籃一個,內裝顏料盒、印章、葉子、溼抹布;毛毛蟲的家(大樹)。投影機?

  ⑵場地準備:教室地上擺放幾個小草板子,佈置成草地的樣子,中間放置大葉子一片和毛毛蟲毛絨玩具一個。四張桌子,桌子上放置四份材料。

  三、活動過程:

  1.情景匯入毛毛蟲,使幼兒簡單瞭解毛毛蟲的形態特徵。(音樂1)1分鐘師:寶寶們,我們一起變成小動物們到草地上玩吧。(玩“變變變”的遊戲)

  師:咦,你們看,誰在大葉子上呀?我們一起和毛毛蟲問個好吧。毛毛蟲,你好呀!

  毛毛蟲(畫外音):小朋友們好,你們在玩什麼遊戲呀?

  小朋友說:我們在玩“變變變”的遊戲。

  毛毛蟲:那你們來說說,你們變得都是誰呀?(小朋友自由回答)。

  2.觀察毛毛蟲的身體形態特徵。2分鐘毛毛蟲:哈哈,你們都把小動物的主要特徵變出來了,真像呀。那你們知道我長得是什麼的樣子的嗎?誰來說說?(請兩個幼兒上來說)

  “毛毛蟲“總結:對,你們的眼睛真厲害,我的身體很長,是一節一節的,每節都是圓形的,走起路來身體還一扭一扭的呢。那你們能變一個我出來嗎?

  3.拼接圓形,組成“毛毛蟲”的樣子。3分鐘⑴老師和幼兒一起討論,如何變成毛毛蟲的樣子。

  需要圓形,圓形要連在一起還要靠在一起。

  ⑵請小朋友們在嘗試拼接,重點:一節節不間斷連在一起。

  ⑶小朋友展示,可引導拼出毛毛蟲的一些動態。

  毛毛蟲:哈哈,小朋友們可真厲害,你們把這些圓形一個一個緊緊的靠在一起連線起來,一下子就變出了和我一樣長長的毛毛蟲了。讓我來考考你們。我的身體會向上,請你拼一個身體向上的毛毛蟲。我的身體會向下,請你拼一個身體向下的毛毛蟲。我的身體還會扭來扭去,請你拼一個身體會扭來扭去的毛毛蟲。

  毛毛蟲:哈哈,真好玩。今天我真開心呀,你們就像魔術師一樣,太厲害了。可是,你們等會回家了,我就每人陪我玩了。你們可以多幫我變一些和我一樣的毛毛蟲陪我玩吧。

  4.學習用印章印毛毛蟲。3分鐘⑴師:我們用印章變出毛毛蟲小夥伴陪毛毛蟲一起玩吧。我們需要什麼東西呢?

  出示魔法籃,變出顏料盒、印章、葉子、溼抹布,介紹用途。

  ⑵介紹各種形狀的葉子,要求在各種圖形中能變換印章的方向。

  避免幼兒在邊緣印畫,可以用“怎樣讓毛毛蟲在葉子上玩的更安全”來指導,幫助幼兒有效的控制點畫的位置。

  ⑶請個別幼兒嘗試印畫,要求能控制力度、蓋壓均勻,印出完整的圓形。(一蓋二壓三提)

  小結:在印毛毛蟲,我們首先要幫毛毛蟲在葉子上選擇一個安全的地方,然後用圓形印章蘸上顏料在葉子上印出完整的圓形,並在印的時候讓它們緊緊靠在一起的,這樣,我們就能變出長長的毛毛蟲了。

  4.幼兒創作,老師巡迴指導。(音樂2)5分鐘⑴介紹材料。

  每組桌上都有兩盒彩色顏料和圓形印章,兩個小朋友共用一份,每個圓形印章上面都有顏色標記,告訴我們,它和什麼顏色寶寶是好朋友,每次使用完印章後都要將它送回家。顏料盒旁邊有塊溼抹布,如果你不小心讓顏料寶寶跳到你手上時,可以用抹布將它擦掉,然後放回原處。顏料盒裡有兩個顏色,你可以只用一種顏色,也可以用兩種顏色,用兩種顏色時要間隔排列。

  ⑵畫面、桌面要求乾淨、整潔。

  ⑶鼓勵能力強的孩子等畫幹後添畫毛毛蟲的眼睛、嘴巴、觸鬚和腳。

  5.展示作品,相互欣賞、評價。3分鐘⑴幼兒向毛毛蟲展示自己的作品。

  師:小魔術師們,你們把你變出來的毛毛蟲送給大毛毛蟲好嗎?

  毛毛蟲評價:⑴圓形完整、無間斷②顏色間隔③畫面乾淨、整潔④毛毛蟲姿勢有趣特別⑤位置安全拼價過的孩子將葉子貼在毛毛蟲的家(大樹)上。

  ⑵毛毛蟲:謝謝你們,我可愛的小魔術師們,你們幫我變出了這麼多的夥伴,有它們陪著我,我就不孤單了,真開心呀,謝謝你們,歡迎你們下次再到我家玩,小朋友們再見了。

  師:幫助了毛毛蟲,我的心裡真高興,你們呢?讓我們一起變變變,變成毛毛蟲出去玩吧。(音樂1)

美術教案 篇3

  學習領域:造型*表現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目標:

  1、寫生、設計理想中的書包,初步學習寫生的方法。在想像中抓住書包基本結構進行創新設計

  2、欣賞、對比不同型別的作品。

  3、在評價中感受美的設計與美化生活的關係

  教學重點:

  掌握書包的形狀、結構和外表特徵,大膽設計一個書包,並有所創新。教學難點:設計有創意的書包。

  教學用具:

  書包實物、書包線描定性寫生範畫,畫紙、鉛筆、彩筆、彩紙等。教學過程:

  一、匯入:

  師:我們開始上學書包就一直陪伴著我們,伴隨著我們一起成長和進步。今天,我們大家就一起來認識一下書包,看看自己的書包有什麼特點,嘗試自己也來設計一個書包,做個小小設計師

  二、例項賞析

  師:我們再來欣賞一些其他樣式的書包(各種型別的書包圖片)

  師:書包的型別是多種多樣的,外形、顏色都有很大的區別,書包上的裝飾圖案更是五彩繽紛。現在呢,老師想請幾位同學上來向同學們展示一下自己的書包。

  三、學生展示書包

  生向同學展示自己的書包

  (師逐步提出外形、顏色、圖案、功能)

  重點從形、色、圖案入手,體現美術特色,抒發個人情感。

  四、設計

  師:今天,我們班裡要開一個書包超市,專門賣我們班上同學設計的書包。作業要求:以下任選一項完成:

  1、發揮想象力,設計一個款式新穎的、造型獨特的書包;

  2、設計一個功能奇特、造型獨特的未來的書包

  五、學生完成作業,教師巡視指導。

  六、作業評價(書包展示櫃)

  教師挑選優秀作業把作品插入老師事先準備好的貨架上,再讓這些同學向大家介紹他設計的意圖。

  逛超市活動:讓全班同學欣賞書包作品,並講出自己喜歡的書包,說明喜歡的理由,教師引導。

  七、教師總結。

  教學反思:

  一:教學思想

  我講授的是美術第八冊第4課《我的書包》,本課屬於“造型·表現”領域,是本套教材中線條系列的內容之一,其目的是透過對書包的寫生,引導學生觀察物象的方法,並大膽表現創新、設計一款書包,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由於書包與學生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絡,因此,這節課也容易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過程中,透過觀察身邊的事物,讓學生感受周圍事物的種類繁多、形態各異、色彩豐富,體驗熟悉事物帶給人的美感,感受生活的美。

  二:本課優點

  備課時,我分析了學生可能遇到的問題,例如,學生可能會把書包設計得沒有創意書包的外形千篇一律、缺乏新穎等。教學中,我透過對新型書包造型大膽表現激勵學生大膽創新,表揚有創意,與眾不同的學生作品,語言激勵等,鼓勵學生大

  膽表現。我在黑板上進行範畫,邊畫邊鼓動學生,作品要突出個性及與眾不同。再透過情景設定,讓學生講出自己的真實感受,學會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在一節課中,全班學生基本能完成本課作業。

  三,不足之處

  由於只重視激發學生的創新,忽略了書包的實用功能,忽略了對周圍事物的理解觀察。在觀察物體的時候,要引導學生去發現書包本身的特徵。

  四,改進措施

  我覺得我在講解書包時,應該把書包的實用性讓學生自己講出來,再引導學生講出怎樣設計一個適合自己的書包。這樣學生在創作時可能會考慮設計進去。板書

  我的書包

  1書包的結構

  2書包的色彩

  3畫畫步驟

  生的書包。

美術教案 篇4

  一、教材分析

  每一條街巷,每一棟老屋,每一座橋樑,每一尺駁岸,都有許多感人的故事和關麗的傳說。《老房子》一課,著重引導學生從觀察老房子的外形特點,瞭解老房子的昨天和今天,讓學生能真正觸模城市的文脈,品味城市的精神,並在身臨其境中感受某種特殊的氣氛,產生相應的情緒,並用美術的形式表現出來,這是本課的立意所在。

  用寫生或記憶畫的形式將攔房子在現在畫面,是記錄學生直接體驗的一種美術活動。透過學習,學生不僅要了解本地區的老房子的特徵,還要對各國、各民族的老房子的建築有所知曉。

  二、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觀察、尋訪本地老房子,對各國、各民族、各地區老房子的建築風格有所瞭解。

  (2操作目標:用寫生、記憶畫或語言表述的形式描繪老房子。

  (3)情感目標:透過對周圍老房子的寫生或記憶畫的練習,讓學生感受家鄉老房子別具風格的古樸美,從而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榮譽感。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用寫生、記憶畫或語言表述的形式描繪老房子。

  教學難點:如何表現老房子歷盡滄桑的陳舊感及別具風格的古樸美的體現。

  四、教學準備:

  師生共同準備:

  a·課前採訪祖輩老人或建築師及查尋有關資料,對本地老房子進行初步瞭解。

  b·收集各國、各民族、各地區之房子的建築圖片、照片及文字資料。

  c·畫夾、鉛筆或鋼筆、水粉、油畫棒等寫生工具。

  五、教學過程:

  ○討論、引領階段:

  ·學生將收集的各種老房子資料進行分享、交流。

  ·結合各文字資料、圖片討論各國、各民族老房子有什麼特點?

  ·引導欣賞一些老房子的寫生作品,並針對作品提出相關問題:

  1·你喜歡哪一幅寫生作品,為什麼?

  2·你喜歡哪種表現形式,能否學著用自己喜歡的形式表現作品?

  3·如果讓你來畫,你準備如何表現?

  ○示範、提示階段:

  ·利用實物投影儀或幻燈片,根據一張老房子的現場照片,講解寫生時取景與構圖,並做相應的示範。

  ·提出外出寫生注意事項:

  1·寫生時注意安全。(不要逗留水池邊、馬路上、建築工地等地。)

美術教案 篇5

  一、圖形拼擺教學目標

  1、平面構成設計的基礎知識,圖形拼擺使學生初步理解基本形圖形拼擺的概念、構成,以及基本形在平面構成設計中的意義。運用形象與空間關係的規律,設計出新穎的圖形拼擺圖案。

  2、學習用分割、組合的方法獲得基本形,在教師指導下進行巧妙組合、色彩搭配,圖形拼擺完成簡單的平面構成設計。培養、鍛鍊學生的`組合造型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發展抽象思維。

  3、透過動手拼擺、操作,使學生初步瞭解分解構成的原理,增強設計意識,並在小組活動中培養學生的操作、觀察、表達及思維能力,培養探索意識和合作精神。

  二、教材分析

  1、編寫思路。

  隨著社會科學技術的發展,平面構成已發展成為現代造型設計教學基礎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平面構成在工業設計、建築設計、紡織印染、時裝設計、書籍裝幀設計、商業美術設計等領域中被廣泛運用。本課的編寫目的就是向學生介紹淺顯的平面構成的知識,並作簡單的練習。平面構成是一種理性的造型行為,是將兩個以上的基本形在二維的平面內,按照一定的原則,進行分解並重新組合成新的單元,賦予視覺化的形態美感。擴大傳統抽象圖案和幾何圖案的表現領域,大大豐富了裝飾圖案的影象和表現手段。 教材將“基本形的變化與排列”,“基本形的重複構成”,“平面形態的分解構成”等三項內容作為平面構成的基礎知識,以“圖形拼擺”的遊戲形式簡單地介紹給學生,並與生活相聯絡。目的是為了使學生較早地對現代設計有所接觸,並透過構成方法的練習, 初步理解平面構成的基本原理。建立學生對形態的理性思維和抽象思維的觀念,並且透過研究構成的形態及構成方法,培養學生的審美思維能力和設計能力。 “基本形的變化與排列” 和“基本形的重複構成”讓學生了解基本形是平面構成中最基本的單位元素。圖形是由二個或二個以上的基本形用相加合成或相減分割的方法獲得的。基本形按照一定的結構方式又可以構成更大的基本形。基本形的變化是極其豐富的,教材運用並列、對稱、平移、重疊等方式組合成不同的新形象,圖片充分體現了視覺上理性、明朗的美感。“基本形的分解構成”這一課時中,“分解”是對原始關係的解脫和破壞;“構成”則是對新關係的建立與創造。可加深學生對視覺元素、空間的整體關係與構成方法的認識,培養對形態的基本感受和創造能力。

  2、重點、難點。

  重點:學生能自由、大膽、巧妙地用圓形、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形進行排列組合,運用接觸、覆蓋、透疊、分離、等變化方法構成各個不同的基本形。培養學生的造型能力、抽象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 難點:掌握基本形的構成方式和抽象思維能力的培養,引導學生創新;“正形”與“負形”的相互轉化這一平面構成形態的創造與表現的基本手段。●方案一 第一課時 課前準備 學生:蠟筆、水彩筆,畫紙,尺子,各種基本圖形的硬紙片學具(圓形、方形、三角形、菱形、梯形、半圓形等) 教師:課件,平面構成作品 教學過程 1。談話匯入,揭示課題。 請學生說說自己認識的圖形:圓形、方形、三角形、菱形、梯形、半圓形等。學生邊說,老師邊畫出來,或用課件展示。 讓學生在彩色紙上畫出許多大小不同的圓形、方形、三角形等圖形,並用剪刀剪下。(提示:將各色彩紙疊在一起來剪,可以一下子得到很多相同的圖形。) 圓形、方形、三角形是最基本的圖形,它們能組成許多不同的形狀。請學生以小組的形式(或個人)把剪下的圖形隨意組合成一幅畫。 學生上臺演示。揭示課題:《圖形拼擺》。

  2。引導欣賞,拼擺遊戲。

  (1)欣賞作品及生活中有基本形排列的畫面圖片。(如:花布、拼花地板、地磚等。)

  (2)基本形透過排列可以構成各種圖形,說說在生活中見到過的例項。(提示:各國的國旗、商標、奧運會五環標誌等。)

  (3)學生思考、討論、回答。把剪好的圖形進行隨意的拼擺遊戲。 在拼擺過程中,引導學生髮現基本形組成的許多奇妙的圖形。

  3、聯絡生活,激發創意。 生活中許多物體的形狀,都是由大小不同的圓形、方形、三角形組合而成,請大家想一想,找一找,都有哪些? 學生思考、討論、回答。在回答時最好能具體說出物體的哪個部分像哪種圖形。(提示:如房子的房頂像三角形,房門像方形;乒乓球拍像圓形和方形組成。)

  4、傳授方法,創作表現。

  (1)引導學生拼擺出兩個基本形所能出現的幾種情況。(引導學生了解平面構成中基本形與基本形相遇時出現的接觸、覆蓋、透疊、分離、聯合、減缺、差疊、重合等情況。)

  (2)出示課件:引導學生髮現圖形構成中的“形”與“地”的關係,提供創作的建議。

  (3)鼓勵學生還可以用彩色筆隨意畫出一些大小不同的圓形、方形、三角形組合而成的畫面,塗上自己喜愛的顏色。

  (4)提出作業要求: ①用基本原形進行有趣的變化,將獲得的基本形畫在作業紙上,並塗上漂亮的顏色。要求:形象新穎、繪製工整。 ②用彩紙剪貼的方法,把大小不同的圓形、方形、三角形組合成生活中的物體,(或者將多個相同的基本形透過組合成不同的圖形,)創作出一幅漂亮的畫面。 ③利用形與地的關係構成新穎圖形。 (5)學生創作,教師巡視指導。

  5。展示作品,學習評價。

  (1)小組內展示作業,讓大家猜猜看錶現的是什麼主題。互評作業。

  (2)選出優秀作業,教師小結。 提供評價建議:①作品是否表現自己的感受;②作品是否有創意,與眾不同;③作品的點、線、色彩的表現是否統一等。 6。提供課題,研究拓展。 學生課外的研究拓展活動:尋找並收集生活中有關基本形組合構成的商標或圖形例項。 第二課時 課前準備 (學生)剪刀,膠水,彩紙,七巧板學具(玩具) (教師)七巧板教具,範作,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1、遊戲匯入,揭示課題。

  大家玩過七巧板嗎?誰能用七巧板拼擺一個圖形?教師出示七巧板的課件並演示。學生拼擺,討論。 七巧板是我們祖先的一項卓越創造,19世紀初流傳到西方,引起人們廣泛的興趣,並迅速傳播,被稱為“東方魔板”…… (簡單地介紹七巧板的來歷,激發學生對我國悠久歷史文化探究的興趣和民族自豪感。) 小結:將一個基本形剪下(分解)成幾個形狀後,可以重新拼成多種圖形。七巧板就是利用了分解構成的這個原理。

  2。欣賞激趣,啟發思維。

  (1)展示一張平面構成圖形,提問此圖是怎樣製作的?

  (2)教師演示“分解”與“構成”的方法。 ①出示圓形,將它沿直徑分割成兩個半圓,再將分割成的兩個半圓在演示板上作各種不同的組合,並把每次組合成的新圖形畫在黑板上。 (也可以選擇長方形作為“母體”進行分解三次,重新組合產生新的形態。) 分解法:對稱分解,十字分解,整形分解。 ②請學生練習變換構成的方法:分離、翻轉、錯位、連線 組合法:分離式,左右置換式,同向式,相接式,萬字式,口字式,十字式,嵌入式等。 小結:將基本形加以分割並重新組合,可獲得眾多的圖形。

  3。鞏固新知,啟發創造。

  (1)象形物品的分解構成: 展示兩幅範畫(熊貓和熱帶魚),讓學生分辨原始“母體”的形態,以及分解的次數。

  (2)抽象幾何的分解構成: 展示兩幅範畫(方和圓),讓學生分辨原始“母體”的形態,以及分解的次數。 (示範作品詳見相關資料)

  4。作業練習,拼擺創作。

  (1)作業要求。 ①分解次數不宜過多; ②構成時不得重疊或捨棄; ③作品可隨心所欲地創造,但必須創新。

  (2)學生創作,教師巡迴指導。 (提示:強調學生在切割紙張時注意安全!)

  5、作業欣賞,評價深化。

  (1)學生互評作業,教師對有獨創性的作業予以表揚與肯定。

  (2)選出代表性的同學向全班展示自己的創作過程,談構想。

  (3)小結本節課內容。 ●方案二 第一課時 課前準備 (學生)蠟筆或水彩筆,紙張,剪刀,膠水,尺子等常用作畫工具 (教師)演示教具:基本原形圖例,各種不同的基本形掛圖,教師範作 教學過程

  1、遊戲與揭題。

  (1)出示一些基本形,(方形,圓形和三角形)請幾個學生組合拼擺出有趣的圖形。 (提示:可將幾個圖形的背後貼上小磁鐵,在磁性黑板上拼擺。或用象棋和圍棋子進行拼擺。)

  (2)揭題。設計師們把圓形、方形和三角形稱為基本形。基本形透過排列和組合後可以構成各種圖形和有趣的畫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由幾個基本形拼擺成平面構成的知識。

  (3)板書課題:《圖形拼擺》。

  (4)欣賞教材中的圖片。

  2、 欣賞與評述。

  (1)出示一組圖形

  (2)找一找它們的共同點:由基本形變化而來。

  (3)請學生談談第一印象:美觀、醒目、簡潔、色彩、形狀…… 在生活中你還見到過類似的圖形嗎? (提示:教師可以課前要求學生收集一些商標圖案,作為學具。)

  3、啟發與嘗試。

  (1)選幾個同類的基本形進行拼擺,看一看能構成怎樣的圖形。鼓勵學生儘量多地進行拼擺嘗試。

  (2)選兩種不同的基本形若干個進行拼擺嘗試。 學生展示自己的創造,並說一說設計的方法、思路。展開討論:這些圖形有什麼含義,可以裝飾在哪裡?

  4、談話和分析。

  (1)分析、探究:教師進行示範,找一找有什麼規律嗎? 引導得出一些基本形構成的方法:接觸、重疊、分離……(詳見相關資料)

  (2)鞏固提高再欣賞:欣賞優秀的基本形平面構成作品。 生活中常見的一些著名標誌、精美圖形,就是巧妙地運用這些構成方法設計的。

  (3)還有其他構成的規律和方法嗎?(發散、分割、綜合……)

  5、創作與指導。

  (1)你能用基本形拼貼出美麗、新穎的圖形嗎? (製作3個,根據具體掌握情況可多練習。可以用繪畫和剪貼的形式,視學生準備的學具而定。)

  (2)鼓勵積極思考、操作細緻、大膽創新的同學。

  (3)在創作過程中學習利用形與地的關係。

  6、展示反饋,評價小結。

  展示優秀作品,評選最佳設計、最佳圖形構成作品。

  (1)學生相互交流設計的感受。

  (2)小組評、集體評和教師評相結合。

  7、提供主題,拓展思路。

  (1)教師課堂小結:要求學生仔細觀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表達出自己心中的美感來。

  (2)收集各種基本形組合或拼擺的圖案資料。

  第二課時 課前準備 (學生)常規的作畫工具 (教師)七巧板玩具,彩紙,剪刀膠水等 教學過程複習引入。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平面構成中基本形的排列與組合,我們透過對許多基本形的組合創造了具有美感的圖形。今天這節課我們將對基本形進行分解與再構成的創作練習。

  (1)展示範畫(熊貓)——圓的分解構成,觀察後說說這張畫是由怎樣的一個基本形分解而成的?

  (2)師生互動,拼擺圖形。

  2、拼擺七巧板。

  (1)大家玩過七巧板嗎?誰能用七巧板拼擺一個圖形?教師出示七巧板的課件及圖形,進行拼擺演示。 七巧板是中國著名的拼圖遊戲玩具之一。設計科學,構思巧妙,變化無窮,能活躍形象思維,特別是透過拼擺能啟發我們少年兒童的智慧,所以深受歡迎…… (簡單地介紹七巧板,激發學生的興趣。)

  (2)製作七巧板:將一個正方形切割分解成7塊。(如教材所示)

  (3)拼擺七巧板:出示一幅七巧板構成的圖形,請學生用自己做的七巧板拼擺出來,比一比誰拼得快。 小結:將一個基本形剪下(分解)成幾個形狀後,可以重新拼成多種圖形。七巧板就是利用了分解構成的這個原理。

  3、互動演練,激發創意

  (1)出示一張方形圖紙。(基本形)

  (2)分解基本形。(3次)

  (3)組合成新形態。

  (4)變換構成方法。 展示後,啟發學生了解構成的幾種方法:分離、錯位、連線等,讓學生觀察後找出以上在組合中相應的部分。相同的剪法可以拼出不同的圖形。 小結:任何一個基本形,我們都可以視作為“母體”,進行分解組合,創造新的形態。從母體中被切挖出的部分,我們叫它“正形”,切挖後的空白部分,我們叫它“負形”,正形和負形之間就構成了“形”與“地”的關係。

  4、欣賞作品,創作練習。

  (1)欣賞平面構成作品,引發討論。

  (2)學生創作練習,教師巡視指導。

  5、交流展評。

  (1)學生展示自己最滿意的作品,並作講解。

  (2)對作業中存在的問題作分析指導。

  6、小結拓展。

  (1)小結本課,請學生談談自己的收穫。

  (2)收集應用在商品廣告中的平面構成作品。

  平面構成相關知識。 基本形與基本形在組合構成時,會出現以下8種情況: 分離:兩個形象分離,形象與形象相鄰近,但不接觸,而是保持一定的距離。 接觸:兩個形象相遇即形象與形象的邊緣恰好接觸,產生兩形相連的結合形。 復疊:一個形象覆蓋在另一個形象上,覆蓋與被覆蓋的形象,在視覺上就有一近一遠、一上一下、一前一後的空間效果。 透疊:一個形象疊在另一個形象上,兩個形象同時顯影出來的交疊部分產生透明的感覺。 聯合:形象與形象重疊在一起,不分前後上下的聯合,形成新的較大的形象。 減缺:一個形象被另一個形象區域性遮擋,前面的形象不畫出來隱而不見,未被遮擋的產生新的形象。 差疊:兩個形象重疊時,重疊部分產生一個新的形象,其他部分則消失不見。 套疊:如果兩個形象大小不一重疊在一起時,也可以產生新的空間和新的形象。 常用的分解和構成的方法: 對稱分解、十字分解 、整形分解 、分離式、左右置換式、同向式、相接式、萬字式 、口字式、十字式、 嵌入式等2。七巧板的故事。

  (1)七巧板遊戲也稱“七巧圖”,是中國著名的拼圖遊戲玩具。因設計科學,構思巧妙,變化無窮,能活躍形象思維,特別是透過拼擺可以啟發兒童智慧,所以深受歡迎。現在的七巧板是經過2500年的歷史演變過來的。宋朝有個叫黃伯思的人,對幾何圖形很有研究,他熱情好客,發明了一種用6張小桌子組成的“宴幾”——請客吃飯的小桌子。後來有人把它改進為7張桌組成的宴幾,可以根據吃飯人數的不同,把桌子拼成不同的形狀,比如3人拼成三角形,4人拼成四方形,6人拼成六方形……這樣用餐時人人方便,氣氛更好。後來,有人把宴幾縮小改變到只有7塊板,用它拼圖,演變成一種玩具。因為它十分巧妙好玩,所以人們叫它“七巧板”。到了明末清初,皇宮中的人在慶賀節日和娛樂時,經常用它拼成各種吉祥圖案和文字,故宮博物院至今還儲存著當時的七巧板呢! 用於兒童智力開發的七巧板的雛形,就在這兼備實用價值和藝術審美的圖形拼合中產生了。

  (2)18世紀,七巧板傳到國外,立刻引起極大的興趣,有些外國人通宵達旦地玩它,並叫它“唐圖”,意思是“來自中國的拼圖”。在歐洲,大約1805年出版的《新編中國兒童謎解》中有24幅七巧圖並附有一份木製的七巧板。隨後,1810年在法國,1818年在德國和美國都紛紛出版了關於七巧板的書,在義大利出版的書中還介紹了中國歷史。七巧板在歐洲至今經久不衰。

  (3)魅力無盡的七巧板遊戲直到現在仍是兒童喜愛的智力性娛樂專案,不僅得到了社會的公認,甚至國家教委都明確規定在小學數學課程中必須使用七巧板遊戲作為兒童智力開發工具。

美術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透過觀察和模仿掌握手掌印畫的基本方法並大膽創作。

  嘗試改變手型的方向和手的形狀,印出想象中的圖案,並進行簡單的添畫。

  愛護作品,愉快的完成作品,並能向同伴介紹自己的作品,保持桌面和衣物的乾淨。

  活動準備:

  白紙和棉籤等人手一份、紅、黃、籃、綠水粉顏料和盤子每組一份、抹布和桌布每組一塊、教師手掌印畫範畫數張。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手掌印畫的範畫,激發幼兒對作畫的興趣

  (1)教師:寶寶們,瞧瞧今天老師帶來了什麼畫?畫上畫的是什麼?大樹的葉子是用什麼畫出來的呢?小天使的翅膀用什麼畫出來的呢?(引導幼兒發現畫上用手掌印出的部分)

  (2)教師和小朋友們玩手影遊戲,發現改變的手掌形狀可以變成許多不同的事物

  2.教師示範製作印畫的方法

  (1)教師改變手型想象自己想要印的事物,並蘸取顏料印出各種形狀展現在白紙上。

  (2)教師引導幼兒用棉籤蘸取適當的別的顏色,為自己的手掌印象加上需要的線條,讓它看上去更像自己想要的事物。

  3.幼兒自己嘗試手掌印畫,教師強調作畫時候需要注意的問題

  (1)教師將各種有趣的範畫展示在幼兒的面前,供幼兒參考和模仿,並強調注意顏料的使用,不能弄髒衣物和桌子,印的時候要輕輕的,印好後趕緊去洗手,擦乾了手上的水再用棉籤加工作品,讓畫變得更漂亮。

  (2)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範畫進行模仿

  (3)鼓勵幼兒大膽想想,嘗試自己創作,印出自己喜歡的作品。

  4.展示作品,並互相欣賞作品

  幼兒將自己的作品展示出來,樂於向同伴介紹自己的作品,並學會欣賞他人的作品。感受創作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