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彩色的翅膀教案模板合集7篇

彩色的翅膀教案

彩色的翅膀教案模板合集7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彩色的翅膀教案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彩色的翅膀教案 篇1

  【課前準備】

  有關海島戰士學習、生活、工作以和生活環境的圖片。

  【教學過程】

  一、觀看圖片,激發興趣

  1、教師出示有關海島戰士學習、生活、工作以和生活環境的圖片,同學邊觀看,邊小聲議論。

  2、同學交流自身的想法:你們看到了什麼,有什麼想法?

  3、談話揭題:

  同學們,從圖片上我們看到了我國海島戰士不辭辛苦守衛著祖國的邊疆的英姿,看到了海島戰士認真學習文化的熱情。今天,我們就要學習一個發生在海島戰士身上的故事。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梳理課文脈絡,瞭解故事大概

  1、同學自由朗讀課文,把生字詞讀正確,把課文讀正確、通順。

  2、把自身印象最深刻的語句讀給同學聽。教師隨機糾正字音。

  3、提問:故事發生在哪裡?主要介紹了有關海島的哪些事?

  (故事發生在去寶石島的路上和島上。介紹了兩件事,一是戰士小高探親回來帶小昆蟲上島;二是島上戰士開嘗瓜會。)

  三、重點研讀語句,感悟戰士愛島建島的愛國精神

  1、同學自主閱讀課文,選擇自身最感興趣的一件事研究:戰士們是怎麼做的,為什麼會這樣做?

  2、同學先把自身的想法在小組內交流,然後進行班級交流。

  交流的重點是:

  ⑴ 小高為什麼上島時把大提包扔在一邊,懷裡緊緊地抱著一隻紙箱子?

  ⑵ 在嘗瓜會戰士們是怎麼吃瓜的,作者為什麼描寫得那麼詳細?

  在同學交流的基礎上,重點引導同學反覆朗讀描寫戰士嘗瓜的那兩個句子,體會戰士的心情,感受語言表達的準確。

  四、引導同學考慮兩件事之間的聯絡,揭示課題含義

  1、質疑:

  小高探親回來帶小昆蟲上島,島上戰士為第一個西瓜開嘗瓜會兩件事有什麼聯絡嗎?

  (小高探親回來時把小昆蟲帶上島,小昆蟲在海島安家落戶後,蔬菜瓜果就能長得更好,戰士們就能吃到更多的瓜果,建設美好的海島的理想就能實現。)

  2、讀課文最後一段,為什麼寫看到窗玻璃上停著一隻蝴蝶,正對著朝陽,扇動著它那對彩色的翅膀?

  (句子形象地寫出了小昆蟲已經在海島豐衣足食,生動、含蓄地反映了海島戰士愛島如家,豐衣足食的愛國情感。點明瞭課題。)

彩色的翅膀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學習守島戰士在艱苦的條件下熱愛海島、改造海島的高尚品德。

  2.瞭解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穫與昆蟲之間的關係。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瞭解“嘗瓜會”上西瓜的不平常的來歷,體會戰士最後說的那段話的含義。

  2.瞭解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穫與昆蟲的關係。

  教學難點

  理解戰士小高最後說的那段話的含義,感受戰士們對海島的熱愛,對祖國的熱愛。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獨立閱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

  (二)理解課文內容,學習守島戰士在艱苦的條件下熱愛海島,改造海島的高尚品德。

  (三)理清文章脈絡,概括段落大意。

  (四)瞭解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穫與昆蟲之間的關係。

  (五)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

  (一)瞭解“嘗瓜會”上西瓜的不平常的來歷,體會戰士小高最後說的那段話的含義。

  (二)瞭解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穫與昆蟲的關係。

  三、教學難點

  理解戰士小高最後說的那段話的含義,體會守島戰士對海島的熱愛。

  四、教學過程

  (一)匯入課文。

  文章題目有一定的含義,教師在教學中,注意引導學生抓住課題設疑,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發散學生的思維,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

  同學們,當你們看到《彩色翅膀》這個題目時,你都想到了什麼?

  (彩色翅膀指的是什麼;為什麼稱之為彩色翅膀,等等。)

  (二)獨立閱讀課文,掃清文詞障礙。

  自己讀一讀課文,想一想文章講的一件什麼事?

  (課文記敘了一位紮根海島的戰士,利用回家探親的機會捕捉小昆蟲,並將它們帶上海島來,給他們種植的蔬菜傳授花粉的故事。)

  或結合課文內容,自學本課的生字詞。

  (三)檢查自學情況。

  1.讀準字音。

  本課是閱讀課文,雖然沒有生字,但有的字的讀音學生掌握起來有一定的困難,教師在課堂中要重點加以指導。

  比如:“蔓”是一個多音字,讀“w4n”和“m4n”,作為名詞時讀“w4n”的音,如“花蔓”;作為動詞時讀“m4n”的音,如“蔓延”。

  “嘖”讀“z6”的音,我們口語容易讀成“z8”的音。

  2.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碧空如洗:形容天空像沖洗過一樣蔚藍。碧空,蔚藍的天空;如,像。

  矮墩墩:個子不高,身體結實的樣子。

  發愣:發呆的樣子。

  沉悶:情緒、氣氛等低沉鬱悶。

  水落石出:水落下去,石頭自然就會顯露出來。比喻事情真相大白。

  來歷:事物的由來和經歷。

  端詳:莊重,安穩。

  安居樂業:生活安定,對所從事的工作感到滿意高興。

  3.區別下列近義詞、反義詞。

  近義詞:

  晃盪——搖晃 觀察——觀看

  端詳——打量

  反義詞:

  沉悶——輕鬆 特別——一般

  公開——保密

  4.形近字組詞:

  詳(端詳) 施(施肥)

  祥(慈祥) 拖(拖拉)

  蔓(花蔓) 滋(滋味)

  慢(緩慢) 慈(慈祥)

  訊(通訊) 殘(殘存)

  迅(迅速) 淺(淺水)

  (四)分段、概括段意。

  這是一篇敘事的閱讀課文,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細讀課文後,教師要引導學生抓住線索,獨立理清文章的結構,概括出段落大意。

  本文以小昆蟲為線索可分為三段。

  第一段:(從開頭到“便打住了”)講作者由寶石島觀察通訊站訊號兵小高陪同前往島上,而小高則是剛從黑龍江探親回來,帶著一紙箱的小昆蟲。

  第二段:(從“傍晚”到“它們也得有個適應的過程”)講作者參加“嘗瓜會”和在會上聽到這個西瓜的不平常的來歷。

  第三段:(最後一個自然段)講作者第二天天亮,看到了一隻小蝴蝶。

  (五)學習課文內容。

  1.學習第一段。

  請一名同學讀課文第一段,其他同學思考:小高為什麼把他的大提包扔在一邊,懷裡卻緊緊地抱著一隻紙箱子?

  這段第二句話在本段是重點句,作者透過對比,突出了人物的品質。一個是“扔在一邊”,一個是“緊緊地抱著”。抓住重點詞語引導學生體會。

  (因為海面上波濤起伏,船身前後晃盪,他擔心紙箱被損壞;另外紙箱裡裝著的小昆蟲,在小高心中比什麼都重要,他要保護它們。所以他在懷裡緊緊地抱著。)

  小高是在怎樣的情況下緊緊地抱著紙箱的?邊默讀邊畫出描寫小高神態的詞語,加以體現。

  (“緊閉著嘴唇,兩眼直髮愣。”、“可是小高的嘴唇又緊閉了,臉色比先前還難看。”說明小高在暈船,身體極不舒服的情況下緊緊抱著紙箱的。)

  當小高告訴“我”紙箱中裝的是小昆蟲時,“我”為什麼不相信?

  分角色讀一讀兩個人的對話,加深對這段文章的理解。

  (因為一般戰士探親回家都帶一些土特產,或自己的必需品,“我”從沒聽說過戰士探親回來帶過這種東西的。所以“我”不相信。)

  (板書:帶一箱昆蟲——我“不相信”)

  小高從家鄉帶回來的到底是不是一紙箱昆蟲呢?這些昆蟲又有什麼用處呢?我們接著學習第二段。

  2.學習第二段。

  自由讀一讀第二段。邊讀邊思考,在這裡教師將問題出在小黑板或投影片上,放手讓學生獨立閱讀思考,培養學生自學的學習習慣,進一步挖掘學生的思維潛力。

  問題:

  ①“我”為什麼稱這個晚會為“特別的晚會”?

  ②從“嘗瓜會”上“我”瞭解到什麼?

  ③戰士們是怎樣品嚐西瓜的?為什麼好像一股甜絲絲的甘漿,流進了每個戰士的心田?

  這些問題要在學生讀課文的基礎上,加以討論。並抓住重點詞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如“授粉”的意思。告訴學生是雄蕊的花粉傳到雌蕊的柱頭上。“殘存”的意思是沒有被消除而儲存下來或剩下來。

  ①寶石島上結了一個西瓜,還要開一個晚會來慶祝,這是很稀奇的事,所以“我”稱這個晚會為“特別晚會”。

  ②從“嘗瓜會”上我瞭解到西瓜不平常的來歷。兩年前,戰士們來到荒蕪人煙的小島上,壘出“海島田”撒下蔬菜籽、西瓜籽,由於沒有昆蟲授粉,一個西瓜也沒有結。今年戰士們用人工授粉,結出小瓜,誰知又被暴風雨襲擊。那個唯一殘存的小瓜在戰士們精心的照料下,才結出了第一個大西瓜。戰士們為了西瓜的生長,付出了許多心血。它凝結著戰士們建島、愛島的深情。

  ③因為這個西瓜是戰士們對祖國、對小島無限熱愛的結晶,是戰士們在艱苦的生活中創造出來的美好果實,所以戰士們嘗瓜時,覺得像一股甜絲絲的甘漿流進了心田。

  作者不僅知道了西瓜不平常的來歷,還知道了小高紙箱的秘密,你們知道了小高探親為什麼帶回一紙箱昆蟲的秘密了嗎?

  (讓小昆蟲為“海島田”裡的瓜果蔬菜傳播花粉。只有這樣才有要能有所收穫,小島才能越變越美麗,島上的生活才能越來越美好。昆蟲與瓜果蔬菜的關係,再一次告訴我們事物之間是相互聯絡的。)

  戰士小高帶這些昆蟲是因為他有一個美好的心願,這個心願是什麼呢?請讀一讀小高最後說的一段話。談一談你的體會。

  出示小黑板或投影片,解決文章的重點句,這也是難點。

  理解“小精靈”在這裡指什麼?

  (本課指蝴蝶等昆蟲,這是島上戰士對這些小昆蟲的愛稱。)

  “安居樂業”是什麼意思?

  (居住安定,愛自己的職業。本課指戰士相信小昆蟲會在島上愉快地生活、勞動。)

  (這段話充分地表明邊防戰士們早已作出了在海島安家紮根的打算,並努力地在這裡建設著自己的家園。同時,又反映出他們為保衛祖國而不怕艱苦,自覺在那“比大陸苦得多差得多”的環境中生活的高尚品質。所有這些,都是由於他們熱愛我們祖國,熱愛我們祖國的海島。)

  3.學習第三段。

  小高的心願能不能實現呢?齊讀第三段。並思考:結尾的話包含了什麼意思,它在全文中起什麼作用?

  (形象地寫出小昆蟲已在海島安居樂業,也預示著戰士們建設海島將獲得很大的成功。

  結尾在文中點明題目,含蓄深刻地點明文章的中心。)

  (六)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談一談學後的收穫。

  (七)總結全文。

  《彩色翅膀》這篇閱讀課文,不僅讓我們瞭解到小昆蟲與種植植物的關係,更讓我們看到一位海島戰士對祖國海島的熱愛之情。他們用自己的青春和熱血改造海島,保衛著海島。我們相信,不久,海島將變得美麗、富饒。資料提供者:

彩色的翅膀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文章的字裡行間瞭解海島惡劣的自然環境和邊防戰士艱苦的生活條件。

  2、細讀課文,從戰士們的言談、行動中,體會邊防戰士對祖國海島的真心熱愛之情。

  【教學過程】

  一、情境匯入

  1、出示語段,要求學生自由朗讀:

  小瓜果然結了不少,水靈靈的,真惹人喜愛。誰料一陣暴雨過後,巨浪撲上了小島,把小瓜一個個打掉了。後來一檢查,只有種在大石頭後邊的一棵瓜秧上,還殘存著一個小瓜。

  2、指名若干學生分別朗讀語段,教師簡單評價朗讀的投入程度,相機提問學生:

  ⑴ “殘存”是什麼意思?

  ⑵ 有哪些詞語可以在這裡替換“殘存”?

  ⑶ 透過“殘存”,在你的眼前展現了一幅怎樣的情景?

  3、揭示課題:

  教師:讀了這個語段,你有什麼問題要問嗎?

  預設學生質疑:

  這個殘存的小瓜最後長大成熟了嗎?

  小瓜為什麼種在小島上?

  小瓜一個個都打掉了,主人會有怎樣的反應?

  ……

  (教師選擇課文能夠解答的問題進行板書。)

  教師:(板書:彩色的翅膀)同學們提的問題很有水平啊!請再思考這樣一個問題:一個殘存的小瓜和“彩色的翅膀”之間有什麼聯絡?請同學們開啟課本,認真讀讀《彩色的翅膀》這篇課文,不但要把課文讀通順,而且把剛才我們的提問整理一下,看看課文可以解決哪一些問題,把相關的語句畫下來。

  二、建構“海島”意象

  1、根據板書,指名彙報讀後所得,引導學生用讀書的方式來回答提問,要求把相關語句讀正確、讀流利,讀得有感情。

  2、引導學生建構“寶石島”的意象:

  教師:課文中的“寶石島”是一個怎樣的海島?你能夠從課文的字裡行間仔細找找答案嗎?

  3、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教師作巡視幫助。

  4、指名彙報讀後收穫:

  學生可能彙報的要點:

  海島離陸地遠。

  海島面積小。

  海島的自然環境相當惡劣,連昆蟲都沒有。

  海島上除了一群可愛的戰士,好像沒有其他什麼人了。

  ……

  (在指名學生進行彙報的時候,教師需要千方百計地引導學生對課文中的相關語句進行感情朗讀,儘量不要作過多的分析和說教。)

  重點指導下列句子的朗讀:

  兩年前,戰士們來到寶石島上,建立起這個新的陣地。他們在岩石下、小路旁,壘出一塊塊“海島田”,把從家鄉帶來的蔬菜種子,連同自己建島愛島的深情一起播種下去。

  (教師引導語參考:荒蕪的海島開始顯現綠色的生機,寂寞的海島終於迎來了可愛的子弟兵!戰士們笑了,小島也笑了!)

  瓜苗出土了,瓜秧拖蔓了,還開了一朵朵小黃花。可是到了收穫季節,竟連一個小瓜也沒結。有些戰士灰心了,撅著嘴巴,說:“西瓜嫌我們的島艱苦,不願在這裡安家。”

  (教師引導語參考:海水是鹹澀的,土地是貧瘠的,沒有和風細雨,多的是風急浪高,西瓜啊西瓜,確實難為了你,但是,我們實在是不甘心啊!)

  小島遠離大陸,沒有蜜蜂,也沒有別的昆蟲。

  小瓜果然結了不少,水靈靈的,真惹人喜愛。誰料一陣暴雨過後,巨浪撲上了小島,把小瓜一個個打掉了。後來一檢查,只有種在大石頭後邊的一顆瓜秧上,還殘存著一個小瓜。

  三、海島“嘗瓜會”

  1、找到課文第九自然段描寫“嘗瓜會”的句子,一邊讀,一邊思考,觀察通訊站站長如果問大家:在我們的寶石島上,這是一個來之不易的大西瓜,今天,我們應該把第一塊西瓜送給誰嘗呢?為什麼?

  2、學生自由發表意見,教師歸納總結──雷達兵:

  教師:是啊,如果沒有雷達兵頭腦裡那些農業知識,恐怕寶石島上的戰士們吃不上自己種的`大西瓜了!我們應該讓雷達兵在吃第一口大西瓜之前,先向我們介紹一下他找到答案的過程,你們說好不好?那麼,他可能會怎麼介紹呢?請你展開豐富的聯想,寫一段雷達兵的“戰功”介紹吧!

  3、課內小練筆。教師巡視、指導,相機組織學生交流表演。

  四、結識戰士“小高”

  教師:小高是寶石島觀觀察通訊站的訊號兵,是他陪著“我”來到寶石島的。這個小戰士很有意思,請通訊們把課文中描寫小高的一些詞句用“~~”畫出來,多讀讀;說說你覺得這個小戰士的身上有些什麼特點。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可以同桌或者小組之間相互討論。

  2、指名學生彙報對戰士“小高”的印象。

  重點指導下列句子的朗讀:

  小高在碼頭上有說有笑,這時候不吭聲了,緊閉著嘴唇,兩眼直髮楞。他把他的大提包扔在一邊,懷裡緊緊地抱著一隻紙箱子。

  (教師引導語參考:一邊是一個大提包,一邊是一隻紙箱子,同學們,這兩樣東西,你能夠發現它們的不同之處嗎?──裝的東西不同,和小高的距離不同,小高對他們的重視程度不同……讀讀這個句子吧,好一個可愛的小高啊!)

  小高點點頭告訴我,晚飯以前,他已經把紙箱裡的小昆蟲全放了。他笑嘻嘻地說:“我就不相信,這些小精靈會不愛我們祖國的海島,會不願在這裡安居樂業。”

  五、認識昇華

  1、用一兩句話說說,這是一個怎樣的海島,海島上有一群怎樣的戰士。

  2、指名學生彙報後教師提問:你們有什麼問題要問嗎?

  學生可能會提出以下問題:

  戰士們為什麼要到這樣一個人跡罕至的小島上生活呢?

  戰士們守著這樣一個環境惡劣的小島,有什麼意義嗎?

  ……

  教師:同學們問得真好,這些問題,也是老師一直在思考的。讓我們再來關注這樣兩個問題:

  第一:這個小島,可能位於祖國的那些方位?

  第二:如果這個小島上沒有戰士駐守,會有什麼嚴重的後果?

  3、學生髮言後,播放《說句心裡話》結束課文教學。

  六、佈置作業

  1、摘錄課文中的詞語和句子。

  2、給寶石島的戰士寫一封信,可以刊登在黑板報上,也可以投稿給編輯部,有條件的把信釋出在網站上。

彩色的翅膀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會認“氛、昆”等7個生字。

  2、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學習守島戰士在艱苦的條件下熱愛海島、改造海島的高尚品德。

  3、瞭解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穫與昆蟲之間的關係。

  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感受邊防戰士熱愛海島、紮根海島、建設海島的高尚品德;瞭解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穫與昆蟲的關係。

  教學準備

  課前閱讀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穫與昆蟲之間的關係的資料

  教學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同學們,在祖國南部的領海上,有許許多多的島嶼,為了保衛祖國,解放軍戰士就駐守在這些遠離大陸、條件艱苦的海島上。這節課我們要學習的課文,就是一個有關海島戰士的美麗而感人的故事,請看老師寫課題(板書課題),請大家齊讀課題:彩色的翅膀

  二、讀略讀提示,明確學習目標

  1、請同學們讀提示,明確這節課有兩個學習任務,分別是什麼?用線畫下來並寫上序號。

  2、誰來說一下這節課的兩個學習任務,分別是什麼? A、想想小高為什麼把昆蟲帶往寶石島?B、交流讀文後的體會。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下面,就讓我們來挑戰第一個任務: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小高為什麼把昆蟲帶往寶石島?要邊讀邊想,(注意聯絡課前閱讀的資料考慮用因為……所以……來回答)。

  2、誰來說一說小高為什麼把昆蟲帶往寶石島?

  四、精讀課文體會交流關鍵詞句

  (一)讀了課文,你們有什麼樣的感受呢?

  板書:戰士愛島

  (二)這些感受你又是從文章中的哪些詞句感受到的呢?

  下面就請同學們再認真地讀讀課文,走進文章的字裡行間,靜靜地看,細細地品,畫出最能體現戰士愛島的句子,多讀幾次,並在旁邊做上批註,寫上自己的一些感受。

  (三)學生交流:

  同學們讀得多認真啊,老師被深深地感動了。下面就讓我們來完成第二個學習任務。抓住關鍵詞語交流一下自己的體會。

  1、小高把他的大提包扔在一邊,懷裡卻緊緊地抱著一隻紙箱子。

  2、他們在岩石下、小路旁,壘出一塊塊“海島田”,把從家鄉帶來的蔬菜種子,連同自己愛島的深情一起播種下去。

  3、他們像撫養嬰兒似的照看著這個小瓜,澆水,施肥,一點也不馬虎。

  4、戰士們都笑著,用兩個指頭捏起一小片來,細細地端詳著,輕輕地聞著,慢慢地咬著,不住發出嘖嘖的讚歎聲。

  5、我就不相信,這些小精靈會不愛我們祖國的海島,會不願在這裡安居樂業。

  6、我忽然發現窗玻璃上停著一隻蝴蝶,正對著朝陽,扇動著它那對彩色的翅膀。

  五、總結全文

  戰士們對海島對祖國的這份愛呀,由那彩色的翅膀舞動著,就閃現在文章的字裡行間裡啊!同學們,接下來,讓我們再課文,你想讀哪一段,就可以讀哪一段,讀出戰士對祖國海島的愛,讀吧,同學們,把你的感受都讀出來,好嗎?

  板書設計

  彩色的翅膀

  小昆蟲 戰士愛海島、愛祖國

彩色的翅膀教案 篇5

  情境匯入

  1.出示語段,要求學生自由朗讀:

  小瓜果然結了不少,水靈靈的,真惹人喜愛。誰料一陣暴雨過後,巨浪撲上了小島,把小瓜一個個打掉了。後來一檢查,只有種在大石頭後邊的一棵瓜秧上,還殘存著一個小瓜。

  2.指名若干學生分別朗讀語段,教師簡單評價朗讀的投入程度,相機提問學生:

  A、“殘存”是什麼意思?

  B、有哪些詞語可以在這裡替換“殘存”?

  C、透過“殘存”,在你的眼前展現了一幅怎樣的情景?

  3.揭示課題。

  教師:讀了這個語段,你有什麼問題要問嗎?

  預設學生質疑:

  這個殘存的小瓜最後長大成熟了嗎?

  小瓜為什麼種在小島上?

  小瓜一個個都打掉了,主人會有怎樣的反應?

  (教師選擇課文能夠解答的問題進行板書。)

  教師:(板書:彩色的翅膀)同學們提的問題很有水平啊!請再思考這樣一個問題:一個殘存的小瓜和“彩色的翅膀”之間有什麼聯絡?請同學們開啟課本,認真讀讀《彩色的翅膀》這篇課文,不但要把課文讀通順,而且把剛才我們的提問整理一下,看看課文可以解決哪一些問題,把相關的語句畫下來。

  建構“海島”意象

  1.根據板書,指名彙報讀後所得,引導學生用讀書的方式來回答提問,要求把相關語句讀正確、讀流利,讀得有感情。

  2.引導學生建構“寶石島”的意象。

  教師:課文中的“寶石島”是一個怎樣的海島?你能夠從課文的字裡行間仔細找找答案嗎?

  3.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教師作巡視幫助。

  4.指名彙報讀後收穫。

  學生可能彙報的要點:

  海島離陸地遠。

  海島面積小。

  海島的自然環境相當惡劣,連昆蟲都沒有。

  島上除了一群可愛的戰士,好像沒有其他什麼人了。

  (在指名學生進行彙報的時候,教師需要千方百計地引導學生對課文中的相關語句進行感情朗讀,儘量不要作過多的分析和說教。)

  重點指導下列句子的朗讀:

  兩年前,戰士們來到寶石島上,建立起這個新的陣地。他們在岩石下、小路旁,壘出一塊塊“海島田”,把從家鄉帶來的蔬菜種子,連同自己建島愛島的深情一起播種下去。

  (教師引導語參考:荒蕪的海島開始顯現綠色的生機,寂寞的海島終於迎來了可愛的子弟兵!戰士們笑了,小島也笑了!)

  瓜苗出土了,瓜秧拖蔓了,還開了一朵朵小黃花。可是到了收穫季節,竟連一個小瓜也沒結。有些戰士灰心了,撅著嘴巴,說:“西瓜嫌我們的島艱苦,不願在這裡安家。”

  (教師引導語參考:海水是鹹澀的,土地是貧瘠的,沒有和風細雨,多的是風急浪高,西瓜啊西瓜,確實難為了你,但是,我們實在是不甘心啊!)

  島遠離大陸,沒有蜜蜂,也沒有別的昆蟲。

  小瓜果然結了不少,水靈靈的,真惹人喜愛。誰料一陣暴雨過後,巨浪撲上了小海島,把小瓜一個個打掉了。後來一檢查,只有種在大石頭後邊的一顆瓜秧上,還殘存著一個小瓜。

彩色的翅膀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基礎知識積累】瞭解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穫與昆蟲之間的關係。

  【方法與能力】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情感與思想】學習守島戰士在艱苦的條件下熱愛海島、改造海島的高尚品德。

  【拓展與延伸】找一找守衛邊疆海島戰士生活的作品讀一讀。

  【重、難點突破】重點是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戰士小高最後說的那段話的含義,感受邊防戰士熱愛海島、紮根海島、建設海島的高尚品德。難點是瞭解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穫與昆蟲的關係。

  【教學手段】本課採用多媒體flash課件進行教學。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上一課我們學習了季羨林爺爺的《懷念母親》,深深體會到了留學海外的遊子無時無刻不在思念著自己的祖國。今天,我們學習《彩色的翅膀》,體會一下文章表達了駐紮在海島上的戰士怎樣的思想感情。

  板書:彩色的翅膀

  二、快速默讀課文,瞭解課文的內容和寫作順序,並且體會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提示:要求學生根據課文內容來判斷課文的寫作順序,從課文內容中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參考:

  課文透過寶石島觀察通訊站訊號兵小高回家探親,在從黑龍江探親返回的路上,提了一紙箱小昆蟲帶回小島的故事,讚揚了海島戰士熱愛海島、紮根海島、建設海島的高尚品德。

  本文以小昆蟲為線索,“我”隨小高上寶石島一路的見聞為順序展開。先寫“我”發現小高探親回島時帶回了一隻裝了蝴蝶之類小昆蟲的紙箱,暈船時他把紙箱緊緊地抱在懷裡。接著寫“我”參加戰士們的嘗瓜會,聽到了關於西瓜的不平凡的經歷,看到了戰士們嘗瓜時的喜悅。最後寫第二天天亮時,“我”看見一隻小蝴蝶正對著朝陽,扇動著它那對彩色的翅膀。

  三、按內容順序學習課文。細讀課文,利用抓住關鍵詞句的方法,理解課文內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提示:按照課文內容順序,讓學生自己找文中的關鍵詞句一起交流,可以談一談自己的收穫與理解,也可以提出不理解的地方與大家一起交流。

  教學參考:

  對課文重點語句的理解:

  ①他把他的大提包扔在一邊,懷裡緊緊地抱著一隻紙箱子。

  這是第二自然段課文的重點句。海面上波濤起伏,船身前後晃盪,小高擔心紙箱被損壞,紙箱裡裝著的小昆蟲不能上島,心中著急,所以把紙箱抱在懷裡。句子有力地說明小昆蟲在小高心中的重要地位,也為下文揭開小高的秘密作了鋪墊。句子中“扔”與“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突出了小高的品質。

  ②他們在岩石下、小路旁,壘出一塊塊“海島田”,把從家鄉帶來的蔬菜種子,連同自己建島愛島的深情一起播種下去。

  “播種”在句子中的意思既是種子種下去,又指讓建島愛島的真情長留在海島上。在一塊塊岩石下、一條條小路邊,散落著大大小小的“海島田”,上面長著生機勃勃的瓜果蔬菜。這種情況居然發生在遠離大陸的海島上,實在令人不可思議,卻又是事實。戰士們就是透過這樣的行動,表達自己紮根海島、建設海島的革命理想。

  ③為什麼瓜秧開了花不結瓜?是水澆得不夠,是肥施得不足,還是土壤根本不行?一位雷達兵懂一些農業知識,他找到了答案:西瓜開了花要授粉。小島遠離大陸,沒有蜜蜂,也沒有別的昆蟲。西瓜花沒授粉,當然結不了瓜。

  這幾句話是講海島戰士找到了瓜秧開了花不結瓜的原因,點明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穫與昆蟲之間的關係。這段話同時也表明海島條件的艱苦。戰士們不斷總結西瓜不結瓜的原因,表明他們改變海島的決心。句子從側面表現了戰士對祖國的熱愛。

  ④戰士們都笑著,用兩個指頭捏起一小片來,細細地端詳著,輕輕地聞著,慢慢地咬著,不住發出嘖嘖的讚歎聲。好像有一股甘泉,流進了每個戰士的心田。

  這兩句話寫出了戰士們收穫西瓜後喜悅、激動、自豪的心情,表現了他們對自己勞動成果的珍愛。戰士的感情用“捏起”“端詳”“聞”“咬”等一連串動詞表現出來。“細細”地端詳,好像看不夠;“輕輕地”聞,“慢慢地咬”,唯恐嘗不夠西瓜的香氣與甜味;還要“嘖嘖地”讚歎,好像有一股甘泉,流進了他們的心田。

  ⑤他笑嘻嘻地說:“我就不相信,這些小精靈會不愛我們祖國的海島,會不願在這裡安居樂業。”

  “安居樂業”,是指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勞動。安:安定。居:居住生活。樂:愉快、快樂。業:生產勞動或工作。這句話的意思是:小高相信,經過戰士們的努力,島上環境條件差、生活艱苦的面貌一定會改變;他也相信,小昆蟲一定會在祖國海島上安居樂業的。句子表面上讚揚小昆蟲,實際上是小高內心的表白:自己熱愛祖國海島,決心用雙手把海島建設成美麗的家園。句子點明瞭文章的中心。

  ⑥我忽然發現窗玻璃上停著一隻蝴蝶,正對著朝陽,扇動著它那對彩色的翅膀。

  這句話形象地寫出了小昆蟲已經在海島安居樂業,同時生動、含蓄地反映了海島戰士愛島如家、安居樂業的愛國情感。與課題相呼應。

  四、談談你對課文題目的理解,你知道理解這篇課文的題目時要注意什麼嗎?

  教學提示:要求學生聯絡以前學過的相似的課文如《金色的魚鉤》、《金色的腳印》等再結合課文內容和重點語句加以理解。從題目來看,這是一篇寫“物”的文章,但學習完課文之後,我們會發現這其實是一篇寫駐紮祖國海島的邊防戰士的文章。所以,在理解課文題目時一定也要聯絡我們的海島戰士理解才能比較準確。

  教學參考:

  課題有兩層含義:一是以彩色的翅膀借代蝴蝶等小昆蟲,強調了這些小昆蟲在改造海島環境、豐富戰士生活方面所起到的作用。二是以彩色的翅膀象徵戰士豐富多彩、富於革命理想的生活。

  相機板書:

  借代蝴蝶等小昆蟲在改造海島環境、豐富戰士生活

  彩色的翅膀讚揚了海島戰士熱愛海島、紮根海島、建設海島的高尚品德

  象徵戰士豐富多彩、富於革命理想的生活

  寫作方法體會:你能說說這篇文章作者所運用的寫作方法嗎?

  教學提示:結合著課文的具體內容並聯系以前所學過的寫作方法來理解。

彩色的翅膀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學習守島戰士在艱苦的條件下熱愛海島、改造海島的高尚品德。

  2、瞭解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穫與昆蟲之間的關係。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戰士小高最後說的那段話的含義,感受邊防戰士熱愛海島、紮根海島、建設海島的高尚品德。

  【教學難點】

  瞭解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穫與昆蟲的關係。

  【課前準備】

  有關海島戰士學習、生活、工作以及生活環境的圖片。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語引入

  二、初讀課文,梳理課文脈絡,瞭解故事大概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把生字詞讀正確,把課文讀正確、通順。

  2、把自己印象最深刻的語句讀給同學聽。教師隨機糾正字音。

  3、思考:故事發生在哪裡?主要介紹了有關海島的哪些事?

  三、研讀課文,感悟戰士的愛國精神

  1、學生自主閱讀課文,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一件事研究:戰士們是怎麼做的,為什麼會這樣做?

  2、學生先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組內交流,然後進行班級交流。

  交流的重點是:

  ⑴小高為什麼上島時把大提包扔在一邊,懷裡緊緊地抱著一隻紙箱子?

  ⑵在嘗瓜會戰士們是怎麼吃瓜的,作者為什麼描寫得那麼詳細?

  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重點引導學生反覆朗讀描寫戰士嘗瓜的那兩個句子,體會戰士的心情,感受語言表達的準確。

  三、引導學生考慮兩件事之間的聯絡,揭示課題含義

  1、質疑:小高探親回來帶小昆蟲上島,島上戰士為第一個西瓜開嘗瓜會兩件事有什麼聯絡嗎?

  (小高探親回來時把小昆蟲帶上島,小昆蟲在海島安家落戶後,蔬菜瓜果就能長得更好,戰士們就能吃到更多的瓜果,建設美好的海島的理想就能實現。)

  2、讀課文最後一段,為什麼寫看到窗玻璃上停著一隻蝴蝶,正對著朝陽,扇動著它那對彩色的翅膀?

  (句子形象地寫出了小昆蟲已經在海島安居樂業,生動、含蓄地反映了海島戰士愛島如家,安居樂業的愛國情感。點明瞭課題。)

  【課後反思】

  本課透過初讀,學生能很輕易地弄懂戰士小高要將昆蟲帶往寶石島的原因,瞭解到嘗瓜會上那隻西瓜的來之不易,並透過對第二、第十三自然段地研讀、演示,體會到邊防戰士熱愛小島、建設小島的熱情及愛國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