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幼兒園小班健康公開課教案《不挑食》含反思

幼兒園小班健康公開課教案《不挑食》含反思

幼兒園小班健康公開課教案《不挑食》含反思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健康公開課教案《不挑食》含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活動目標:

  1、願意在集體中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2、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努力做到不挑食,不偏食。

  3、初步瞭解食物與健康的關係。

  4、培養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5、讓孩子們能正確判斷數量。

  活動準備:

  小狗和小狗媽媽的手偶。

  活動過程:

  1、匯入活動:欣賞故事《好寶寶不挑食》,知道挑食的危害。

  (1)教師戴上手偶,講述故事《好寶寶不挑食》,引導幼兒發現挑食會對自己的身體有危害。

  教師:小灰狗有一個不好的習慣是什麼?

  (2)教師提出問題,引導幼兒瞭解,因為挑食,小灰狗越來越瘦,身體也越來越差,所以差點兒被風吹跑了。

  教師小結:小灰狗因為挑食,越來越瘦,身體越來越差,所以差點兒被風吹跑了。

  2、根據故事內容討論。

  (1)教師以故事中狗媽媽的口吻提問,小朋友有沒有像小灰狗那樣的挑食習慣?

  (2)教師引導幼兒說說如何來幫助小灰狗改掉挑食的.習慣。

  教師:我們應該對小灰狗說什麼?我們應該為小灰狗做些什麼?

  (3)教師小結:小朋友現在正是長身體的時候,身體需要各種營養。如果挑食,就會使小朋友的身體缺少營養,最後像小灰狗一樣,長不高、長不大,渾身沒有力氣。

  3、說一說、想一想。

  (1)教師結合班上幼兒普遍挑食的情況,找出這些食物的圖片,幫助幼兒瞭解這些食物的營養價值。

  教師:這些食物中哪些是你吃過的?哪些是你喜歡吃的?

  教師:它們對小朋友有哪些營養價值呢?

  (2)教師小結:牛奶——是補充鈣,讓小朋友長得高而壯;魚肉、羊肝——讓小朋友的眼睛更加明亮;肉——補充熱量,讓小朋友更有勁兒。

  活動延伸:

  師生一起了解當天的食譜,請幼兒說一說相關食物的營養價值,鼓勵幼兒在進餐時吃一些自己不愛吃的食物。

  活動反思:

  小朋友入園將近一年,雖然老師每天吃飯都在強調不挑食,但有些小朋友還是挑食,一會兒不吃青菜,一會兒不吃肉。有的小朋友在老師的鼓勵下,還能堅持把菜吃完,有的小朋友就是把不要吃的菜放在桌上,桌上一片狼藉。我們班顧笑語、湯俊琪特別挑食,所以這次活動著重針對這幾個小朋友。

  在故事提問時我特意我請了平時愛挑食的幾個小朋友回答我們應該對挑食的小灰狗說什麼?我們應該為小灰狗做些什麼?從而讓他們知道不挑食才能身體好。

  活動下來,幼兒基本明白吃飯不挑食的道理,部分幼兒也表示以後不挑食了。但飲食習慣不是很容易改變的,不挑食不是靠語言來表達的,也不是靠一日之功,要循序漸進,用行動來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