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檢討書> 在校生抽菸檢討書範文

在校生抽菸檢討書

在校生抽菸檢討書範文

  導語:對學生來說,抽菸是錯誤行為,違反了學生行為規範,需要認真作出檢討。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在校生抽菸檢討書範文,喜歡的過來一起分享吧。

  在校生抽菸檢討書範文1

尊敬的老師:

  今天我懷著愧疚和懊悔給您寫下這份檢討書,以向您表示我再也不吸菸的決心。老師三申五令,一再強調,全校同學不得吸菸,我覺得有必要而且也是應該向老師做出這份書面檢討,讓我自己深深的反省一下自己的錯誤。我犯的是一個嚴重的原則性的問題。我也知道,對於學生,不吸菸是一項最基本的責任,也是最基本的義務。但是我卻連最基本的都沒有做到。

  事後,我冷靜的想了很久,我漸漸的認識到自己將要為自己的衝動付出代價了。老師反覆教導言猶在耳,嚴肅認真的表情猶在眼前,我深為震撼,也已經深刻的認識到事已至此的重要性。這種行為,即使是並沒有給同學和老師帶來損失,此舉本身就是違背了做合格學生的原則。

  我只是顧著自己的便利,和一時的想法,這也是不對的,人是社會的人,大家不應該只是想著自己,我這麼做,損害了全班同學的上課和學習風氣,我這樣做,同時也是老師全心為同學們服務的不尊重。如今,大錯既成,自己的錯誤需要自己來承擔。我的錯誤讓老師失望了,讓家長失望了。我會以此為戒,作為教訓,我會改正抽菸的壞習慣,對自己要求嚴格,對自身提高標準,不讓老師和家長再為我操心,不再讓你們失望了。

  檢討人:xxx

  時間:201x年x月x日

  在校生抽菸檢討書範文2

尊敬的學校領導:

  我在學校出現曠課、抽菸的錯誤,嚴重地違反了學校紀律,觸犯了班級規章制度,同時又給周圍同學樹立了不良範例。我為此錯誤感到後悔、愧疚,在此檢討,希望老師、同學們能夠原諒我。

  回顧我的錯誤過程,我從去年6月份就開始在學校抽菸了,而且思想上出現了一些叛逆的情緒,不用心讀書,總是一副遊手好閒的姿態。當時我還參與了很多不良行為,隨著錯誤一步步的積累,導致最終我的錯誤已經很嚴重了。

  這次我錯誤嚴重遭到了學校批評,我覺得造成我錯誤的原因,歸根結底還是我心裡沒有一分積極陽光的心態,片面地以為讀書好壞是不影響前途的。可以說我這樣的'思想是很幼稚的,誠然學習成績不能夠直接反應未來前途發展,可是否擁有一份認真學習的態度就關係很大了。而我不但不認真學習,還沾染了曠課、抽菸的惡習,這實在是會嚴重影響我的未來啊。為此,我感到後悔傷心難過。幸虧老師您批評教育了我,我決心好好改正錯誤。

  最後,我向老師提出保證:今後我一定要好好地對待學業,認真讀好書,不再觸碰抽菸這類惡習了。

  檢討人:xxx

  時間:201x年x月x日

  在校生抽菸檢討書範文3

  這份在別人看來是對我懲罰的檢討書,在我看來卻是我給自己的最好獎賞與回報。我所做這一切的初衷,無不是為了體驗這一切,然後思考這體驗,最後將這思考的成果以文字的形式保留下來——只是它會出現在一份檢討書上,這是我所始料未及的。不過既然這樣也好,我抽菸被抓寫檢討也將成為我所體驗與思考的物件,並且它具有一種關乎整件事對錯與否的性質。因此,首先我將談談對寫檢討的看法。

  我為什麼要寫檢討?很明顯的一個解釋是:我做錯了事。但是我不知道,抽菸,一個在中國有四億人擁有並且會給國家帶來大量菸草消費收入的行為,是否真是錯誤的。不過事物的對錯是看場合的——一個人平時殺了人是罪犯,戰場上殺了人便是英雄。同樣,抽菸,一個在社會上被默許的行為在學校中卻是罪大惡極的。然而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很多老師也會抽菸。但學校會說,學生是學生,老師是老師,學生不許抽菸是法規中明確規定的。那麼,學校為什麼要禁止學生抽菸呢?其中暗含的一個邏輯是:抽菸的青少年必是流氓,或流氓青少年必抽菸。在這裡我要為我自己澄清一些事實:我並非流氓,或者說至少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流氓。我抽菸不是為了在學生中標榜自己很厲害,很掉的形象,也不因為我與社會青年接觸而必須與他們保持一致。我抽菸不帶有任何社會性質,它純粹是我個人性質的舉動。那麼,下面我將闡述它何以具有我的個人性質,並且我將在我對它個人性質的體驗中得到的思考成果一併在這份保證書中寫出。因此,這將會是一篇真正"深刻"的檢討書,當然,我還是會給出一個所有保證書必須有的保證:我不會再抽菸,並非因為外在社會高壓的壓迫與灌輸,而是因為我已不需要再抽菸,或者說我抽菸的目的已經達到。

  那麼,我為什麼要抽菸?或者說我所有透過抽菸的達到的目的是什麼?這個用俗語說是"沒學問"的行為,在我卻恰恰相反。我抽菸正是為了做學問。當然這並不是意味著我象那些大思想家一樣從尼古丁中得到對他們思想有用的靈感。在他們那裡,煙已成為一種工具,一種被熟知的工具,人們對它意義的太多熟知反而掩蓋了它真正的意義。海德格爾曾提出"應手狀態"與"顯在狀態"。應手狀態便是剛才說的那種情況,而顯在狀態即我所要達到的追求抽菸本身意義的那種情況。在這裡,親身體驗成為一種必要。在這裡我要為我自己作某些說明。我是一個迷戀於體驗的人,我渴望經歷世界上一切事物。然而這不是象蘭波所說的那樣"我想成為任何人"。我所執著的並非物件化的客體,而是我作為主體介入客體的過程:即體驗。如同狄爾泰所提出的解釋學基本原理一樣:先在客體中消融主體,再在主體的反思過程中獲得對客體的理解,既解釋其所具有的真正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