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重陽節> 【必備】重陽節的作文錦集八篇

重陽節的作文

【必備】重陽節的作文錦集八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裡,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儲存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重陽節的作文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重陽節的作文 篇1

  今天是重陽節,我六點多就起來了,把我上次參加健身操比賽時買的化妝品裝好,準備拿給在晨運的媽媽。下到樓下走到江邊,媽媽正站在一群老人當中做操,就著節拍全神貫注的在摔手、扭腰,精神矍鑠。我站在旁邊靜靜的看了一段時間,媽媽才看見我,走了過來,我告訴她,這個是腮紅,這個是粉底,還有口紅,她還問了一句,沒有眉筆嗎?竟然還知道要用眉筆!

  媽媽兄妹四個,媽媽是大女兒,下面是三個弟弟,外公在媽媽年少的時候就因病逝世了。媽媽小的時候要幫忙照看弟弟,大了要幫忙農活,三個舅舅都上學了,只有媽媽不能上學。在少年的時候政府創辦“掃盲”夜校,媽媽去了一小段時間後,也因為要點“油燈”被外婆阻止了。媽媽在說起這些住事的時候,一臉的悵然和無奈。我也憐惜年幼時的媽媽,彷彿看到媽媽在黑暗的夜晚站在屋簷下,看到著別人家的大人和孩子提著“油燈”從跟前經過去上夜校時那種無奈和心酸。 因為沒有文化,媽媽一直都做著體力工作直到退休。可能是因為年少時的困頓和缺少關愛,媽媽也不是一個善於表達感情和高情商的人,但卻一直都是一個很“自立”的老人,在情感和事務上都不過多依賴子女,她也有自己既定的生活程式不喜歡別人打擾。只要身體允許,每天都在積極的鍛鍊身體。媽媽在去年做了一個手術,過後我覺得媽媽有了一些變化,對子女的牽掛多了。

  在家裡的孫輩都長大後,媽媽的生活豐富起來,每天到老幹活動中心去,打打麻將,打打乒乓球,參加老年合唱團,她最喜歡也最重視的是合唱團,絮叨得最多。每天拿著放大的歌譜,戴著眼鏡,一個字一個字的學,一句句的學唱,還說學會了很多字,也真夠不容易的。我今天拿給她的化妝品就是重陽晚上表演的時候要用的。上個星期我過去的時候,她把演出服拿給我看,玫紅色的上衣,黑色的長裙,上衣的襟邊還訂上兩朵鑲金邊的花。有一次我去老幹中心找她的時候,她正在跟老師學唱歌,她很高興的告訴旁邊的老人:這是我小女兒,那些老人七嘴八舌的說,很年輕哦,長得挺高嘛,好像我是剛剛成年的孩子。在一群老人面前的我,大概看上去也是意氣風發,青春正好,也是能讓媽媽自豪的。

重陽節的作文 篇2

  遊覽完香山,我和爸爸媽媽就出發去了奶奶家和姥姥家,把我們深深的祝福送給了老人。按照每年的習俗,今年重陽節村委會又給爺爺奶奶發放了慰問品,這體現出全社會對老人的關心和關愛,敬老、愛老之風傳遍了神州大地。

  昔日重陽節“又見花糕處處忙”的景象也已不見。但時逢佳節吉日,不由得又想起老鄰居在庭院吃著花糕,喝著清茶說笑聊天的溫馨,思念童年一起歡笑玩耍的小夥伴。

重陽節的作文 篇3

  九九重陽,代表著天長地久,更代表著我們應該敬老愛老尊老。為準備了家鄉的重陽節日記:重陽節的懷念,希望能夠讓大家對尊敬老人有更深刻的認識。

  昨天是重陽節,也是一年一度的老人節,可也就在昨晚,噩耗傳來。

  晚上,正當我們一家歡聚一堂,有說有笑地吃著晚飯時,媽媽的手機響了,媽媽接完電話,我問媽媽是誰的電話,媽媽黯然的告訴我,住我家三樓的高祖母(舅婆的媽媽)去世了,說完,便和爸爸匆匆忙忙地出去了。這對我來說,簡直猶如晴天霹靂,眼淚直往下流。我掩飾不了我的傷心,更掩飾不了我對高祖母的愧疚……

  記得有一次,我放學回家,家裡沒人,我又沒帶鑰匙,焦急萬分。我跑到三樓敲響了高祖母家的門。她開了門,見是我,臉上露出了慈祥的笑容。我給媽媽打了電話,才安下了心。擋高祖母顫顫巍巍地把可口的飯菜端到我的面前時,頓時一股暖流流遍了我的全身。

  而我,而我卻……卻……每次高祖母去散步遇見我,我都不理不睬,連招呼都不打,就像沒看見一樣,可她老遠就望見我了。現在,高祖母去世了,我後悔莫及,可一切太晚了,太晚了……我再也見不到她慈祥的面龐,再也感覺不到她的愛。天上的星星,請你告訴我,高祖母能聽到我說話嗎?她會原諒我嗎?地上的小草,請你告訴我,高祖母睡得好嗎?

  我會永遠記住昨天——重陽節。安息吧!高祖母,以後每年的重陽節,我都會來看望你!

重陽節的作文 篇4

  農曆九月初九是傳統的重陽節,又稱“老人節”或“敬老節”。重陽節歷史悠久,在戰國時期就形成了,它有著非常多的習俗,比如說登高、賞菊、插茱萸、飲菊花酒、吃重陽糕……九九重陽有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寓意,是一個尊老、敬老的日子。於是,我準備給奶奶一個驚喜。

  回到家,我彎著腰、躡手躡腳地上樓,像小貓一樣悄無聲息地踱到房門口,“噗”的一聲,我跳了出來。咦,怎麼沒反應?哦,原來奶奶出去買水果了。我想,可以趁奶奶不在家,準備點什麼。

  首先,我將作業完成了,接著幫奶奶泡了一杯熱茶。在倒開水的時候,些許熱水燙到了我的手背,痛得我哇哇大叫,但一想到奶奶能喝到熱茶,這點疼算得了什麼!

  這時,奶奶回來了,她進門放下包,準備倒一杯水喝,我指指那杯熱氣騰騰的綠茶,奶奶驚訝地問:“這是你倒的嗎?”“不是。”我答道。“是開水先生和茶葉小姐在杯子里約會哩!”奶奶聽了後,明白了我的心意,開心的摸了摸我的頭,欣慰的笑了。

  我看看鐘,已經到新聞的時間了,便拉著奶奶坐到沙發上,開啟電視,調到新聞頻道,說:“奶奶,您看您最喜歡的新聞吧。”在一旁的我,還學著電視裡的樣子,給奶奶敲敲背、捶捶腿,小肉拳頭敲得奶奶笑眯了眼,直誇我是個好孩子,我可開心了。

  吃飯時,我把媽媽買的一隻炸雞腿夾到了奶奶的碗裡,把另一隻留給了自己。奶奶說:“這雞腿還是你吃吧!”“不行,您吃!”我堅定的說。“你吃吧,這樣你就能長的高大結實。”“不行,要胖的,我減肥!”“那我吃了就不會胖呀?”“您以前總是省給我吃,吃一兩次不會胖的!”“你吃……”“您吃……”這隻雞腿就不停地在我們的飯碗裡“轉悠”。最後,奶奶拗不過我,只得把雞腿吃了。“嗯,太油了!”奶奶說。“嘻嘻,這樣才好吃嘛!”我得意地大笑。奶奶也笑了。

  晚上,我睡得可真香,大概連導彈爆炸也吵不醒我。還做了個好夢,夢是怎樣的?你猜……

重陽節的作文 篇5

  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我還在睡覺,爸爸下來。

  叫醒我,說:“今天是重陽節,你準備送什麼給婆婆呀?”我一驚,才知道自己睡過頭了,忙坐了起來,想送什麼好呢?對了,就送錢吧!我把自己的錢拿出了三十遠,放進去年婆婆給我壓歲錢的紅包裡,我悄悄地放在了婆婆的桌子上,婆婆發現後,知道是我送的,很不好意思。把錢又加了三十元,回贈給了我。今天可是她們的節日,這怎麼行。於是我再加了二十元給了她,再經過我的一番勸說後,她終於收下了,還說我是一個孝敬的孩子。我開心地笑了!

重陽節的作文 篇6

  九九重陽,早在春秋戰國時的《楚詞》中已提到了。屈原的《遠遊》裡寫道:“集重陽入帝宮兮,造旬始而觀清都”。這裡的“重陽”是指天,還不是指節日。三國時魏文帝曹丕《九日與鍾繇書》中,則已明確寫出重陽的飲宴了:“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

  晉代文人陶淵明在《九日閒居》詩序文中說:“餘閒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寄懷於言”。這裡同時提到菊花和酒。大概在魏晉時期,重陽日已有了飲酒、賞菊的做法。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

  到明代,九月重陽,皇宮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慶賀,皇帝要親自到萬歲山登高,以暢秋志,此風俗一直流傳到清代。

  關於重陽節的由來,源於道教的一個神仙故事:

  相傳在東漢時期,汝河有個瘟魔,只要它一出現,家家戶戶就會有人病倒,甚至天天有人喪命,這一帶的百姓受盡了瘟魔的蹂躪,慘不忍睹。

  當時汝南縣有個青年叫恆景,有一年瘟疫奪走了他的父母,自己也差點兒喪了命。恆景病癒後,他辭別了心愛的妻子和父老鄉親,決心出去訪仙學藝,為民除害。恆景歷經艱險,終於在一座古山裡找到了一位法力無邊的仙人,仙人為他不辭勞苦、為民除害的精神所感動,決定收他為徒,給他一把降妖寶劍,並密傳授降妖劍術。恆景廢寢忘食,日夜苦練,終於練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藝。

  有一天,仙人把恆景叫到跟前,對他說:“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來作惡,如今你的本領已經學成,應該回去為民除害了!”。這時,仙人送給恆景一包茱萸葉,一瓶菊花酒,並授以避邪秘訣,讓恆景立即騎著仙鶴趕回家去。

  恆景回到家鄉,在九月九日早晨,他按照仙人的囑咐把鄉親們領到附近的一座山上,發給每人一片茱萸葉,一盅菊花酒。中午時分,狂風怒號,北風驟起,天昏地暗,隨著幾聲淒厲地吼叫,瘟魔衝出汝河,撲到山下。就在這時,瘟魔突然聞到茱萸的'奇味和菊花酒的醇香,臉色突變,瑟瑟發抖,不敢前行。說時遲那時快,恆景手持降妖寶劍,立即奔下山來,經過幾個回合的激烈搏鬥,恆景將溫魔刺死,瘟疫消除。從此,每年的農曆九月九日,登高避疫的風俗便年復一年地流傳下來。

  據說,在中原人的傳統觀念中,雙九寓意生命長久、健康長壽,所以人們把重陽節又叫老人節。

  九九重陽,還有歷史淵源。早在春秋戰國時,屈原在《遠遊》中寫道:“集重陽入帝宮兮,造旬始而觀清都”。三國時曹丕在《九日與鍾繇書》中說:“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他已明確寫出重陽飲宴了。晉代陶淵明在《九日閒居》詩序文中說:“餘閒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寄懷於言”。這裡同時提到菊花和酒,說明在魏晉時期,重陽日已有了飲酒、賞菊的習俗。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至明代,九月重陽,皇宮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慶賀,皇帝要親自到萬歲山登高,以暢秋志,此風俗一直流傳到清代。

重陽節的作文 篇7

  今天是重陽節,也是老人節。為什麼叫重陽節呢?我查了資料才知道,原來重陽節是在農曆九月初九這一天,兩個“九”相重所以叫重陽節。在古代,人們過重陽節時,常常登高望遠。我讀過唐朝詩人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那裡有兩句詩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句詩寫出了詩人王維對家鄉親人的思念之情。除了有插茱萸的習俗,在古代人們還在重陽節時賞菊花、吃重陽糕。不知道重陽糕好不好吃,我還真想嚐嚐呢。

  重陽節也叫老人節,聽媽媽說這是為了讓大家都來尊敬老年人而定下來的節日。所以,今天一放學我就為外公、外婆買了一束鮮花,為他們慶祝節日,祝他們身體健康。看見他們開心地笑了,我心裡也比吃了蜜還要甜。

重陽節的作文 篇8

  秋風蕭蕭,落葉紛飛。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重陽節。重陽節,又稱為“老人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我們學校組織我們409班的全體學生去“如東縣掘港鎮敬老院”送溫暖,獻愛心,陪老人們度過一年一度的重陽節。

  下午第一節課,我們在徐老師的帶領下激動萬分地走出了學校。我們越過大橋,穿過馬路,來到了通往敬老院的林蔭小道上,道邊飄落的風景訴說著秋天的淒涼,但我們已經把淒涼拋到了九霄雲外,個個像出籠的小鳥一樣興奮不已。我們帶著準備好的節目,帶著滿滿的祝福,帶著小小的心意,走進了如東縣掘港鎮敬老院。

  走進敬老院,老遠就看到很多獻愛心的人正在給爺爺奶奶們送禮物。我暗自想道,原來社會上有這麼多好心人關心著敬老院的老人們,看到這個場景,讓我想起了一句古語:“百善孝為先”。是啊!尊老、敬老、愛老、助老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美德。孝敬老人既是一種責任,也是一種感恩。

  我們按耐不住激動的心情加快了腳步,敬老院的院長見到我們,跟我們打了聲招呼,讓我們準備一下,就可以給爺爺奶奶們表演節目了。不一會兒,就輪到我們上場了,首先上場的是周琴,黃周思雨,張學喆三人合唱《荷塘月色》歌曲,優美的旋律,甜美的歌聲飄蕩在敬老院的每個角落,飄進了爺爺奶奶的心田。看著爺爺奶奶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她們表演的更加賣力。接著我們給爺爺奶奶們表演講故事的節目,搞笑的故事情節把爺爺奶奶們逗得笑聲不斷,一個個精彩的節目,深深地感染了爺爺奶奶們,現場一片溫馨祥和的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