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重陽節> 【必備】重陽節作文集錦4篇

重陽節作文

【必備】重陽節作文集錦4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重陽節作文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重陽節作文 篇1

  一年一度的水果節來臨了,家家戶戶都在自家的門前上,掛上了水果籃。裡面有各種顏色的水果,如紫色的葡萄、鮮紅的草莓、粉噠噠的水蜜桃、綠油油的青蘋果……種類真是太多了,數都數不過來。

  之後,大家都換上了自己的那一套漂亮的水果服裝,走在人山人海的大街上,遠看就像一條五顏六色的水果項鍊,近看你就像一堆堆水果大山一樣,連綿起伏,曲折蜿蜒,十分壯觀。水果顏色十分鮮豔,把大街映襯得光彩奪目,十分絢麗。

  中午我們的午飯碗是用蘋果做的,把中間的果肉掏出來,再在外面刻上“水果”兩個字,裡面是用水果做的沙拉。首先先把所有的水果切成一點點小丁,再將它們小心翼翼地放在碗中。在上面再撒上酸奶,然後放到冰箱裡冷藏30分鐘左右,最後再在上面撒上美味誘人的糖果,大功告成就可以開吃了。

  下午就是今天的重頭戲了,每個人都到達了廣場中心的位置,舉行吃水果比賽。每個人都迫不及待了,還沒說開始有的就已經吃起來,一個個的'左手拿刀右手拿叉。每個人都狼吞虎嚥地吃著。過了幾小時漫長的等待,勝負終於產生了,就是吃西瓜山的那一組,他們高興極了。

  晚上燈火輝煌,許多煙花在天空中怒放著。看上去炫麗無比、光彩奪目,讓人心曠神怡,各種各樣的水果燈在閃耀,其中我最喜歡的是石榴燈,它火紅火紅的、十分鮮豔,但也表示著這一天要結束了,我特別不捨,但也十分高興。

重陽節作文 篇2

  我的爺爺是一名老郵電工人,中等身材,濃眉大眼,滿頭白髮,額頭上的皺紋像個“川”字。聽爺爺說,爺爺上班的那些年,每天總是按時把報紙和信件送到各家各戶,風雨無阻,爺爺可精神啦。可是歲月不饒人,不知不覺爺爺已經71歲了,我想:爺爺過去那麼苦,為我做了那麼多,我從未為爺爺做件事,今天是重陽節,是全國敬老日,不如我為爺爺捶捶背吧。

  我是家中最小的寶貝,爺爺、爸爸、媽媽、姐姐和我組成一個幸福的家。平時,爸爸媽媽上班,就是爺爺陪著我,照應我,記得最開心的事情就是騎在爺爺的背上在街上走來走去。爺爺無微不至的關愛我的故事很多很多,為爺爺捶捶背的想法我一定要實現。

  晚上,我讓爺爺坐下,我用小小的拳頭為爺爺捶背,我的小手每次捶下,好像總是碰到爺爺那硬硬的骨頭,我問:“爺爺你的背被我這麼一捶,舒服嗎?”爺爺和藹地對我說:“舒服極了,我的孫子長大了,會照顧人嘍。”爺爺一把我拉到身邊,緊緊地把我摟在懷裡。

  爺爺笑了,我也笑了。

重陽節作文 篇3

  地球媽媽哭了!

  九月九重陽節那天,在宇宙中存在了不知多少年的星球又歡聚在一起。唯獨缺少了地球。因為她生病了。知道這事後,大家都來看望她。只見曾經最美的地球媽媽,如今面色灰暗,毫無精神,原來是被疾病折磨之故。太陽公公替地球媽媽量體溫、測血壓、做ct,然後皺著眉頭說:“地球媽媽的病,我治不了。”“為什麼?”其他星球異口同聲地說。這時地球媽媽說:“是人類在破壞環境。你瞧,小河原來唱著動聽的歌,因為被造紙廠排出的廢水汙染了,所以它的嗓子也啞了。人類不停地砍伐樹木,害得小鳥沒了家……”其他星球聽了,說:“人類不愛惜自己的家園,不珍惜僅有的資源,使得水土流失,土地沙化,連人們的母親河也衣不蔽體。”聽不到地球媽媽的歡笑聲,看不到地球媽媽的笑容,各個星球間關於環境的話題討論得十分激烈。他們決定把資訊發給人們。讓人們感到眼前面臨的問題多麼嚴重,可怕。

  人們接到了這條資訊,會有什麼行動呢?各個星球正拭目以待……

  關於重陽節的作文

  重陽節,亦稱登高節、重九節、九月九、茱萸節、菊花節等。是農曆九月九日。習俗有登高、賞菊、飲菊花酒、佩茱萸、吃重陽糕等。現時我國將九月初九日定為敬老節。

  重陽由來已久,《易經》載:“以陽爻為九。”〖你正在瀏覽《老百曉線上》提供的文章〗

  曹丕《九日與鍾繇書》:“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

  傳說重陽節吃重陽糕可消災除病,佩茱萸登高,可避邪惡。

  《齊人月令》:“重陽之是日,以糕酒登高眺遠,為時宴之遊賞,以暢秋志。酒必採茱萸甘菊以泛之,既醉而遠。”

  唐代王維《九月九憶山東兄弟》:“獨為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晉代陶淵明詩:“菊花如我心,九月九開,客人知我意,重陽一同來。”

  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京師謂重陽九月九日。每屆九月九日,則都人士提壺攜磕,出郭登高……賦詩飲酒,烤肉分糕,洵一時之快事也。”

重陽節作文 篇4

  舊時漢族民間節日風俗,流行於黃河中下游、淮河、長江流域插茱萸等地。每年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時,民間採茱萸插戴頭上,亦有用茱萸製成囊佩帶的,俗信能驅邪治病。相傳始於東漢,晉代成俗。至唐代,插戴茱萸、裝飾美容、祝頌延年益壽。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詩:“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歷史重陽節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農曆九月九日重陽節時,秋高氣爽,正是茱萸成熟之時,茱萸被認為能祛病驅邪,所以古人或頭插茱萸枝,或臂佩茱萸囊,登高遊興,並把重陽節稱為登高節、茱萸節、茱萸會。直至民國時期,一些文人秋季聚會請貼的常用款式為:“×月×日,登高萸觴,候光。”到民國以後,茱萸風俗逐漸衰退。但現在民俗仍然保留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