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筆記> 美的沉思讀書筆記

美的沉思讀書筆記

美的沉思讀書筆記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書筆記如何寫了哦。你想知道讀書筆記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美的沉思讀書筆記,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8月20日看完蔣勳老師《美的沉思》,在這期間一直給自己壓力完成黃姐交待的作業——讀後感,但是發現這本書打開了潘多拉的大門,使自己沉迷於其中不願出來。蔣勳老師用自己美術的專業、美學的寬度、及哲學的高度見解,從上古玉石青銅,講到宋元書畫,一直到明末清初市民美術興起的理性歷史長河到自己對源遠流長的美的訊息傳遞個人感性的沉思。書中涉及古今和中外各方面知識和認識是我這種才疏學淺之人需要饕餮N頓也才能消化其中的冰山一角。能力不行態度來湊(雖然與上交要求時間超時兩天),現就個人初步階段梳理了些許讀後感如下:

  一、邊看邊讀的時候,發現自己這些年的書白讀了,有將近5%的字需要去查字典或者百度才知道它的讀音及含義。

  二、書裡的各種專業名詞、史料文獻、各種朝代資訊撲面而來,看到後面,前面的知識又忘記了。往回翻的時候感覺還只是腦中一閃而過,所以選擇用讀書筆記的方式將自己認為重點的知識記錄下來。

  三、本書採用通史的結構,以人類經時代變遷,思維的成熟及異域文化影響,使美產生各種不同的.姿態:

  1、美起源於生活,人類對物質特性的辨別和利用關鍵是在上肢進化成手後拉開了“文明”序幕。人類與自然鬥爭的經驗,從流蕩遊牧的生活改變成農業的定居生活,安份於一塊土地上。不但利用這塊土生養百穀、牲畜,也利用這塊泥土開發製作出陶器、青銅、玉石。生存的本能讓我們崇拜自然,對未知世界種種的迷惑讓我們信仰巫蠱,圖騰,紋樣,供奉。在西周中期以後,陝西扶風出土造型簡樸端莊、充實而壯大的環帶紋銅器傳達的是理性人文精神的均衡、安定平復了商巫術之美中過分繁麗激情的部份,成為中國文明的基礎。

  2、春秋戰國的百家爭鳴後,秦一統山河,讓美變得具備功用性,兵馬俑取代人殉而存在;長城為了抵禦外敵而建造,現在雖沒了功用,卻依然是美的;漢代的天圓地方,完全實踐了“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的儒家文化;魏晉南北朝代中,國家頻繁更換生命的變滅逼出了唯美的時代:石雕佛像使人誤以為是從石中生長出來的五官,散發著淡然的微笑,讓人在淡然接受現實發生的一切;敦煌北朝壁畫中有一種獷悍悲烈與靜定之美的矛盾組合:一方面是人體處理的公式化,使畫面產生靜定與肅穆的效果,另一方面隱藏在那靜定之下,經變故事本身的悲劇激情,摻雜著強烈煽情的色彩視覺,使中國的藝術經歷了一次悲劇性浪漫風格的洗禮。

  3、從黑暗走向光明,唐朝把南北方最優秀的文明之精華加以糅合,產生了盛唐之音,盛唐精緻的藝術享受,豔而不俗,華美而燦爛是難以用一種美學規範,它太龐大、太紛雜,呈現了太多不同的面貌。宋朝則進入一個內斂的時間,色彩褪淡、山水畫風景回到初始,素淨無色的水墨,開啟了時代的傳奇,對後世影響深遠。

  4、元代為少數民族管理的朝代,使漢民族產生了無數遁世的藝術家,開啟文人畫時代,文人畫指的是書法、繪畫、文學、人品諸種因素結合,不帶政治色彩,更多是對生命、對內心的獨白。明清時期,藝術由宮廷/貴族/寒門/士族轉變真正的來到了俗世,文人不純粹是文人,也是畫匠、買藝者,由高高在上的雅,到市井生活的俗,美一再延伸著,生長著,迴圈著,碰撞著……

  上述是我些許的讀後感,雖然看完本書讓我對藝術還是沒多深刻的瞭解,但卻開啟了我對美的追求,想去敦煌、去故宮、去江浙細細旅行,感覺今後的旅行會有與以前不一樣的視覺與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