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讀書初中議論文
讀書,除了為特定的“功利”目的,更理想的狀態是隨心所欲。記得有位文人曾說過:讀書,興致所至,拿起書就讀最好。達到這樣的心態與狀態,是一個讀書人的不錯境界。
這一系列的文章,想就近年來的讀書心得,談談以下幾點:讀什麼書、怎麼讀書、以及讀書的價值等等。
讀什麼書,在邏輯上是起點,但準備放到後面來談。
先談怎麼讀書——這也加入了這幾天自己的思考以及與友人的討論結果。
世界上書籍之多,林林總總;分類之細,又難免令人望而卻步。多年以來,我們似乎習慣了被傳授知識,被勒令如何思考,遵循一定的思維正規化進行推演,從而得到一個所謂的“正確答案”。而如何跳出這個閱讀模式,真正自由地選擇書籍閱讀,又成為“不能承受的生命之情”。這體現在,許多朋友在面臨浩瀚的書海時,難免會苦於如何選擇書籍加以閱讀。
這一點上,我比較贊同唐諾先生的觀點,即:下一本書,在你現在閱讀的這本書裡。
其實這句話已經涉及到兩個關鍵的問題:一是讀什麼書(如何挑選書來讀),二是怎麼讀書。讀書要善於在文字中發現有價值的延伸材料。譬如楊照先生在閱讀村上春樹的作品時,會調動一系列的想象與考查之腦力。這樣的讀法,讓楊照先生思考到村上春樹的《1Q84》和奧威爾的小說《1984》的諸多聯絡,這之中的關鍵點在於,前者的日文發音同後者是相同的。
那麼是否面對每一部作品,我們都應採取這樣的讀法呢。
顯然,針對這個全稱命題,答案多半是否定的——全稱的.科學命題,必定是可證偽性很強的。可證偽並不代表錯誤。因此我們有必要對此加以分析。
我的答案是:否定。一方面原因是人的精力有限——但這僅是最不靠譜的藉口,用以否定細讀文字的重要性;真正的關鍵點在於:對閱讀書目加以選擇的這個行為本身,已經從邏輯前件上排除掉了不適合精讀的作品,甚至也會排除一些不值得泛讀的作品。當然,這是純粹邏輯層面的考察。
事實層面的考察,相信無需多言。培根說得好,有些書值得精讀咀嚼,有些書翻翻就行;有些書不值得細讀,看看別人的即可。放置於當下,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閱讀一些專業的書評不失為一種選擇。當然,不要過度依賴書評。
面臨浩瀚的書海,我們的策略很多,譬如:針對某些作品,可以選擇性精讀,可以泛讀,更可以二者結合。
但不變的應該是,拿起一本書,我們的興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