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議論文> 心在遐遊優秀議論文

心在遐遊優秀議論文

心在遐遊優秀議論文

  白雲長飄萬里,秋染碧空蒼茫...... 白雲長飄萬里,秋染碧空蒼茫......

  天氣異常的清爽讓人忍不住想把它擁覽在懷,讓時光停留在手指尖!又一個長假的到來,攢動的人群中沒有我、川流的車水馬龍中沒有我、浩浩蕩蕩的車流中沒有我......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而今,四十有五的人,早已沒有了激動不已的那份躁動!青春已過、而立已過、不惑已過剩下就是按照自己的心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份安詳、和諧、美好!也許在所謂的旅遊中可以找到人生的答案,可是我在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的 教導下,加上很小就跟隨父母遠離故鄉來到至今仍然客居的地方所以,惶惶恐中一直有一種不安全感有時間不由自主地襲然到我的全身!生性的膽小也是讓自己總是戰戰兢兢!

  度假對於我來說,就是安靜地在家裡思考屬於自己的問題!和宇宙對話、和自己對話、和書籍對話!今天又遇孔子:當年不辭辛苦地周遊列國,雖然沒有被重用,但是仍然堅持自己的夢想!創立下中國儒家思想學派,成為中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孔子極為聰明好學,二十歲時候,學識非常淵博,被當時人稱讚為博學好禮。

  孔子執政期間,魯國內政外交等各個方面大有起色,國家實力大增、百姓安居樂業、各守禮法,社會秩序非常好(史書上稱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奸佞之人和刁民紛紛出逃;同時,孔子還透過外交手段,逼迫齊國將在戰爭中侵略魯國的大片領地還給了魯國。孔子傑出的執政能力讓齊國倍感威脅,於是設定送魯哀公美女良馬從而讓魯國國君沉溺於酒色中這樣卑鄙的計謀,以此擠走道德至聖的孔子。孔子離開魯國後周遊列國,雖然大多數時候都受到了國君的禮遇,但由於孔子堅持的政治理想與當時急功近利的霸道不相符合,歷經十四載不得重用。於是孔子於公元前484年六十八歲時返回魯國。孔子的一生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業上,孔子任魯國司寇;後攜弟子周遊列國;最終返回魯國,專心執教。孔子打破了教育壟斷,開創了私學。孔子弟子多達三千人,其中賢人72,其中有很多皆為各國高官棟樑。孔子對後世影響深遠,他在世時已被譽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千古聖人,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者之一,並且被後世尊為至聖(聖人之中的聖人)、萬世師表。曾修《詩經》、《尚書》,定《禮記》 、《樂》,序《周易》,作《春秋》(有說法為《春秋》為無名氏所作,孔子修訂)。

  時至至今,我們的社會、國家種種跡象表明孔子思想不愧為萬世之師、萬世之表!每每發生各種慘案的時候,大家都不約而同的想起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時代!現在,還是很留戀小時候住在筒子樓裡的情景:雖然也有家境好壞之分,但是互相恥笑的並不多!有時間,大家還互相照料一下家境困難的那戶人家,東家加點菜、西家送點肉,誰家包了餃子還張羅著大家嘗一嘗!沒有什麼投毒事件的頻頻發生!上夜班的家長把幾個孩子鎖在家裡,旁邊的鄰居還自覺地幫忙看著,大人不在家還會招呼到自己家裡吃飽了、在鄰居家裡睡著了第二天再交付給孩子的父母!孩子們在院子裡瘋野地打鬧,家長們在家搓洗衣服、被單,沒有洗衣機男人不在家,鄰居就會主動來幫忙擰乾較大的衣物,白天搭繩子晾曬、傍晚還會幫著一起收回家!一邊挽著繩子,兩家人互相道謝著、客氣著...

  那時候,日子雖然清苦一些,但是民風還是讓人覺得值得讓我們從那個年代走過來的人,願意回味!並且想回到年代!其實,怎麼可能呢?伴讀著歷史,與孔子面對面:《孔子家語》和《史記》中記載,孔子青年時代曾做過委吏(管理倉庫的小官)、乘田(管理牧場的小官),事無大小,均能做到近乎完美。由於孔子超凡的能力和學識,很快得到不斷提拔。孔子五十一歲的時候,被任命為中都宰(相當於現在的市長,今濟寧市汶上縣一帶),政績非常顯著;一年後升任司空(相當於現在的建設部長),後又升任大司寇(相當於今天的公安區域性區域性長兼檢查部長兼職最高人民法院院長);五十六歲時,又升任代理宰相,兼管外交事務(由於孔子升遷過快,不符合當時官員晉升標準,因此為代理宰相)。孔子執政時,立即將擾亂政事的奸佞大臣少正卯殺掉,以嚴肅法紀,因而名動一時,由此可看出孔子不是後世某些人認為的迂腐不堪的學究,而是敢作敢為但不暴虎馮河的偉丈夫。孔子的政治理想在當時無法得到實施,但孔子之偉大在於知其不可行而行之,他將自己的政治理想寄託於後世。孔子因而在回到魯國之後停止了直接的政治活動,一面繼續整理文化典籍,修訂六經;一面廣收弟子,大規模的開展文化教育事業,相傳教授弟子3000餘人,其中精通六藝的弟子有72人。

  孔子三歲喪父、十七歲喪母,幼時家境貧寒但是孔子幼年時極為聰明好學,二十歲的時候,學識就已經非常淵博,被當時人稱讚為博學好禮。臂力過人與酒量過人的孔子從不以武勇和酒量為豪,孔自20多歲起,就想對政治有所作為,所以對天下大事非常關注,經常思考治理國家的諸多問題,也常發表一些見解,到30歲時,已有些名氣。魯昭公二十年,齊景公出訪魯國時召見了孔子,與他討論秦穆公稱霸的問題,孔子由此結識了齊景公。但是,政權實際掌握在大夫的家臣手中,被稱為陪臣執國政,因此孔子雖有過兩次從政機會,卻都放棄了。

  發憤忘食,樂以忘憂、安貧樂道、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直道而行,這些都是現在社會所需要的和所倡導的說明孔子真的是萬世之師!他的思想雖然在他那個年代沒有讓他親眼看到他說想看到的,但是幾千年來從原點走出來再回到原點!無論是哪個階級:吾之於人也,誰毀誰譽?如有所譽者,其有所試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史記》載孔子三十多歲時曾問禮於老子,臨別時老子贈言曰:聰明深察而近於死者,好議人者也。博辯廣大危其身者,發人之惡者也。為人子者毋以有己,為人臣者毋以有己。這是老子對孔子善意的提醒,也指出了孔子的一些毛病,就是看問題太深刻,講話太尖銳,傷害了一些有地位的人,會給自己帶來很大的危險。懷著 與人為善的理念孔子創立了以仁為核心的道德學說,他自己也是一個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樂於助人,待人真誠、寬厚。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躬自厚而薄責於人等等,都是他的做人準則。

  歷史會給人一個公正地評判大易醫國,大易醫人。在醫人方面,孔子建構了仁、義,禮、智對舉的哲學範疇(立人之道曰仁曰義、智崇禮卑)。在醫國方面,《易經》強調王用三驅的厚生、博愛思想;強調方其正也,直其義也的公平、正義思想;強調一言九鼎的誠實、守信思想;強調天道下濟而光明、天下文明、萬國咸寧等文明、和諧思想,強調革取故也,鼎取新也的革故、鼎新思想;強調人道、人文的民主和革命思想(《彖革》天地革而四時成。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革之時大矣哉!即民可以做主革去怙惡不逡帝王之命)。《易傳》提出了著名的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的著名命題。按照繼善成性的性善論這一法治的人文起點,《易傳》詮釋六十四卦,竟有十一卦講到法治問題:如在立法環節要明罰敕法,在執法環節要明慎用刑,要赦過宥罪、議獄緩死等,強調刑罰清而民服!這一切都是孔子在帛書易《要》篇所說的觀其德義的成果。李學勤先生一再強調:孔子所觀德義絕不是我們今天的倫理道德層面所講的德義,它是哲學範疇。這個德義,用《童子問易》的話說就是孔子建構的德道:即博愛、厚生,公平、正義,誠實、守信,文明、和諧,革故、鼎新,民主、法治之道。這些也已成為我們樹立社會核心價值觀的理論基石。《童子問易》指出:內聖外王思想絕不是儒家真傳。這種由道家莊子提出,宋儒匯入,清儒發闡,現代新儒家精心進行體系建構的所謂王道思想,是宣揚帝王將相的思想,是存天理,滅人慾的反人道的思想,是鼓吹人治,反對法治的思想。中華思想的精髓是來自於易經的德道。

  孔子認為天下殊途同歸,君子以同而異。這些思想精華是我們加強國家交流,建設保和太和世界的有力思想武器。

  與聖人在一起共度假期,靜靜地度過一段歷史遠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