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諺語> 關於清明節氣象的諺語

清明節氣象的諺語

關於清明節氣象的諺語

  清明一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點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見這個節氣與農業生產有著密切的關係。下面是關於清明節氣象的諺語的內容,歡迎閱讀!

  清明節氣象諺語

  雨打清明前,春雨定頻繁(魯)

  陰雨下了清明節,斷斷續續三個月(桂)

  清明難得晴,穀雨難得陰(魯)

  清明不怕晴,穀雨不怕雨(黑)

  雨打清明前,窪地好種田(黑)

  清明雨星星,一棵高粱打一升(黑)

  清明宜晴,穀雨宜雨(贛)

  清明斷雪,穀雨斷霜(華東、華中、華南、四川及雲貴高原)

  清明斷雪不斷雪,穀雨斷霜不斷霜(冀、晉)

  清明無雨旱黃梅,清明有雨水黃梅(蘇、鄂)

  雨打清明前,春雨定頻繁

  麥怕清明霜,谷要秋來旱

  清明有霜梅雨少

  清明霧濃,一日天晴

  清明起塵,黃土埋人

  清明響雷頭個梅

  清明冷,好年景

  清明一吹西北風,當年天旱黃風多

  清明北風十天寒,春霜結束在眼前

  清明刮動土,要刮四十五

  清明節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節期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清明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清明節是傳統的重大春祭節日,掃墓祭祀、緬懷祖先,是中華民族數千年以來的優良傳統,不僅有利於弘揚孝道親情、喚醒家族共同記憶,還可促進家族成員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認同感。清明節融匯自然節氣與人文風俗為一體,是天時地利人和的合一,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先祖們追求“天、地、人”的和諧合一,講究順應天時地宜、遵循自然規律的.思想。清明節的節俗豐富,掃墓祭祖與踏青郊遊是清明節的兩大禮俗主題,這兩大傳統禮俗主題在中國自古傳承,至今不輟。

  清明是中華民族古老的節日,既是一個掃墓祭祖的肅穆節日,也是人們親近自然、踏青遊玩、享受春天樂趣的歡樂節日。清明節氣一般是在公曆4月5號前後,即春分後第15日。這一時節,生氣旺盛、陰氣衰退,萬物“吐故納新”,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遊與行清墓祭的好時段。清明祭祖節期很長,有10日前8日後及10日前10日後兩種說法,這近20天內均屬清明祭祖節期內。

  清明節與春節、端午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除了中國,世界上還有一些國家和地區也過清明節,比如越南、韓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等,這些國家的清明節與中國的傳統既有相似之處也有不同。2006年5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申報的清明節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類別:民俗;編號:Ⅹ-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