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揚州> 揚州作文彙編五篇

揚州作文

揚州作文彙編五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揚州作文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揚州作文 篇1

  我的家鄉在揚州,這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有著2500年的歷史。“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煙花三月下揚州”,自古以來,許多文人墨客都對揚州情有獨鍾。揚州園林更是享有盛名:瘦西湖、個園、何園、小盤谷……我最喜歡的就是被譽為“中國四大園林”之一的“個園”。

  個園主人十分喜歡竹子。大詩人蘇東坡曾說過“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個園主人曾想取名為“竹園”,後感到太俗,於是取用“竹”字的一半,取名為“個園”。由此可見,個園的竹子非常之多。有斑紋點點的斑竹,有母子圍繞的慈孝竹,還有枝葉碧綠、枝幹枯黃的黃杆烏哺竹……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數那龜甲竹了。龜甲竹奇形怪狀、姿態獨特。它彎彎曲曲,一節一節地隆起,像一根粗粗的波浪線。隆起的那一節酷似龜背,所以被稱為“龜甲竹”。它象徵著健康,預示著長壽。漫步在這竹林中,我深深陶醉了。

  個園不僅有千姿百態的竹子,還有形態各異的假山。“四季假山”最為著名。有綠意盎然的春季假山,有秀美婀娜的夏季假山,有紅楓滿山的秋季假山,還有白雪瀰漫的冬季假山。我最喜歡的就是用宣石疊蓋的冬季假山了。不知是哪股神奇的力量,假山上射出陣陣銀光,彷彿是雪花點點。映照在旁邊一顆高大的榆錢樹上,榆錢樹也“千樹萬樹梨花開”了。假山旁還有一顆蠟梅樹。樹上一朵朵淡黃素雅的蠟梅花屹立枝頭,含苞待放,展示著它頑強的生命力。右邊牆上有兩個小洞,隱約看到翠竹點點,預示著“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我完全被這巧奪天工的假山吸引住了。

  個園景色優美,我喜歡個園,欣賞巧奪天工的美景,更佩服先輩們的智慧。我熱愛我的家鄉——揚州!

揚州作文 篇2

  今天天氣陰沉沉的,但我的心情非常好,因為今天老師要帶我們小記者去揚州遊玩。

  一路上,同學們有說有笑,開心極了。終於來到揚州了,第一站是漢陵苑。剛進去,我就看見了五彩繽紛的花兒,一朵朵正在競相開放呢!前面有兩隻威風凜凜的石獅子,似乎是在守護著漢廣陵王劉胥的墓呢。

  我和同學唐京蕾剛剛進入了墓室,就看見了一個人像躺在一個透明的長方形盒子裡,我還以為那真是劉胥,可是轉念一想:過了這麼多年,難道不會腐爛嗎?後來聽導遊一說,原來那只是後來的人放進去的一個雕像而已。我們再向前走,原來那裡還有王后墓,她的墓是和漢廣陵王的墓一起出土的,王后墓十分長,兩側共有八幅精美的漢代漆器圖片,有林間狩獵、金山銀樹、九尾銀狐等,表現了揚州漆器在工藝、構思、用料等方面獨具匠心的特點。

  過了一會兒,我們在導遊的帶領下,來到了一個房子裡,看見了從墓中出土的各種文物,有玉器、漆器、陶器、木俑等,據說這裡面的東西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但它依舊儲存著當年的風采,有著很大的'歷史價值和研究價值,是寶貴的文化遺產。後來我們又去了鳳凰島和雙博館,那裡的景色很秀麗,空氣也很清新,令我流連忘返。

  今天真快樂啊!希望看到這篇文章的小朋友們,也來這裡參觀參觀吧!

揚州作文 篇3

  本人姓劉,名禹錫,字夢得,洛陽人。此刻,我正往長安的路上。黃沙漫漫,迷住過往雲煙……

  二十三年前的一個清晨,“大人,今日上朝……”忠誠的老僕人不無憂慮地欲對我勸言。擺了擺手,老僕依言退下。“想叔文兄與我勵精圖志,欲謀大唐社稷千秋萬業。卻遇有這多困難,前途難測。……”

  長吁之際,迎接聖旨的傳喚聲一聲高過一聲。大內的陳公公手捧黃卷,落下這般寒心的聖意:“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王叔文等人假借革新之名,妄圖壞我大唐江山,今賊首已授。姑念劉禹錫平日忠心侍主,死罪可免,活罪難逃。即日起貶出長安,謫往巴蜀。欽此。’”

  “臣領旨。謝主龍恩。”山呼海喚之後,我流落在蠻荒之地,日子苦不堪言。瘦了好大一圈!

  數年後某日,陳公公又來了。“劉禹錫,領旨謝恩吧。皇上讓你奉詔回京了!”

  唉,趕了幾天幾夜,終於來到了繁華勝地——揚州。亭臺樓閣,紅花綠柳,眺一江煙鎖霧籠,望商船往來穿梭。

  “天上一日,世上三年。”想我劉禹錫,劉大官人,長久流居巴蜀之地,這般花團錦簇、這等絲竹歌舞,豈是能見能聞?生疏了,生疏了!

  古有記載:東晉王質入山砍柴,見兩個仙童下棋,便坐一旁觀戰。花開花落,不知幾個春秋。一局終了,斧頭已鏽,斧柄已爛。下山歸來,村中已過百年,人事全非。

  今我劉禹錫猶如村中人,一落千里之外,不識煙柳勝地了!

  樂坊間,笛聲清越悠揚,“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聞。”

  昔日稽康一曲《廣陵散》,天下聞名。名士作古,名曲失傳。幸得向秀《思舊賦》一文,尚有隻言片語。“叔文,你今又何在?”

  一路行,一路想,骨頭都快散架了,見路旁酒旗招展,不妨借這小客棧歇歇。“這不是白居易白兄嗎?”他鄉遇故知,我欣喜若狂。

  “白兄,如今為何做這般打扮?”見白居易衣襟鬆散,發亂冠斜,狼狽不堪。

  “來得正好。認識的最好。快付酒錢!”一旁的店小二一伸手,直指我的鼻間。

  “唉,一文錢難倒斯文人。”白居易連聲嘆氣,“劉兄,我短了他幾個銅板。他竟這般……斯文掃地!”

  “小二,這幾兩銀子拿著!再上幾葫好酒、幾盤好菜,今我要與白兄痛飲幾杯!”我意氣風發地吆喝起小二。

  “有銀子。沒問題!好酒好菜,來——”小二立即張羅去了。

  幾杯黃酒下肚,酒入愁腸愁更愁。

  “劉兄。你詩名享譽全國,路人盡知;憑此即可青雲直上,不想你……來,為弟的我敬你一杯!”

  “為我引杯添酒飲,與君把箸擊盤歌。詩名國手徒為爾,命壓人頭不奈何。舉眼風光長寂寞,滿朝官職獨磋砣。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白居易立起身,拿著筷子,敲著盤子,引嘯長吟。

  “白兄……”我不禁也立起身來。

  兩雙手緊緊地相握。窗外陽光明媚,萬木爭春;江流激盪,千帆競發……

  長安別

  ——改寫《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陳錦鋒

  人物王勃、杜少府、遊客若干,有男有女

  時間初秋的一個早晨

  地點長安,街亭

  幕景天陰沉沉的,籠罩著整個長安城。莊嚴肅穆的宮城,繁華喧譁的街道,此刻都浸入迷濛的煙霧中,全安靜了。不時有風吹來,愈吹愈寒。

  幕起在城郊,彎曲的古道已有三三兩兩的人。

  杜少府:“王兄,此地一別,不知何日再相見。”(不無感慨地說)“來,我們共飲此杯,以示離別。”(舉杯一飲而盡)

  王勃:“西蜀之地,去京千里,路險難行,弟恨不能與兄同行。今飲此杯,為兄壯行。”(心情深重,一飲而盡)

  杜少府:“王兄,風寒露冷,你我就此別過。”(滿含淚水,轉向欲登馬而去)

  王勃:“不,此刻分別,你我胸中有憾。我,就再送你一程吧。”(快步趨前)

  杜少府:“好,——好。”(神情激動)

  幕後音:馬兒的的,車輪軲轆。倆人雖有萬千言語,竟不知從何說起。

  杜少府:“此去他鄉雖為官,終不及都市人歡。”(心內憂傷)

  王勃:“杜兄,您是否覺得憂傷?”(正顏色,說)

  杜少府:“是啊。王兄,你我均是出外宦遊之人,遠離故土親人,功名不顯。今我又遠至西蜀,不知何日重返京都?”(略有感傷)

  王勃:“千里之行,路途雖遙,指日可到。丈夫志在四海。你我別鄉棄土,豈不求彪柄千秋?今兄為官一方,正值立名之機,不該有眷念之意。”(豪情萬丈)

  杜少府:“今聽王兄一言,茅塞頓開。兄長受教!”(長輯)

  王勃:“杜兄言辭過謙了。今你我一別,恐天各一方。願兄與弟結此同心,奮發向上。即使弟處海角,兄居天涯,然你我兩心相知相通,猶如近鄰。”

  杜少府:“兄當奮為!王兄,送君千里,終須一別!”(打馬絕塵而去)

  王勃:“杜兄,且慢走,容弟再送一程!”(急趕而上)

  杜少府:“王兄,你年少才高,聲播四宇。不妨將此事寫下,流傳千古……。”(遠遠傳來的聲音)

  幕景:此際,天已大亮,雲開霧散。紅日照耀下的長安城熠熠生輝。

  結束音: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毛巾。

  雨思

  ——改寫《夜雨寄北》

  曾雅紅

  雲,一朵朵,像是剛剛摘下的棉絮。秋姑娘不斷從雲朵抽出雨線,千絲、萬縷;風婆婆不停地搖著紡車,沙沙、沙沙……

  天地間掛起了一層迷濛的雨霧。我獨坐窗下,展開前日收到的家書。信在潮溼的空氣浸潤下,微微發軟,化開的墨跡模糊了字跡。

  “君何日起程?”,依稀辨出親人的盼歸的問候。

  我悵然。連日裡,秋雨綿綿,諸多事務,一併發端。那已收好的行囊,曾已開啟,覆被收起,又再開啟。沒有確切的日子,讓我怎告訴望眼欲穿的親人?唯恐他們空自歡喜!

  恍惚裡,燭火晃動,秋風又起。

  推開窗來,漆黑似墨。水榭亭臺,盡沒暗中。綠柳紅蕉,頓作陰影重重。庭院中有一口小池。前日裡,塘水尚淺。今夜,水應滿塘,四下溢去。

  風雨侵室,滿屋悽悽。攏起窗來,俯見紅燭淚垂,燈蕊爆花。習慣中,持起剪兒,欲剪——

  “李兄,我來挑燈吧。”釋下手中的書卷,好友長身而立,挑去餘燼。

  燭火頓明,倆人相視而笑,落座,持一卷書,言天下事。

  “沙沙,沙沙”,誰叩響門窗?疑是人來,靜聽,凝辨,又是細雨打窗。今夜,又是無眠。

  取紙覆桌,滴水研墨,待我書下: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月語

  ——改寫《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陳美玲

  站在窗邊,近看庭院。起風了!庭院的柳絮在紛飛,紛飛的柳絮的長枝在飄蕩,飄蕩的長枝在撥動著我的心絃,思緒便在這輕渺柔和的風中緩緩漾開。

  風裡傳來令人不安的訊息:王昌齡被貶龍標府。“不如歸去,不如歸去”,枝上的杜鵑,聲聲泣血,悲涼悽異,哀轉久絕。

  站在窗邊,遠眺他鄉。趟過了五溪,已是大唐僻遠的蠻荒之地,而遙遠的龍標城,更是一層遠啊。

  曾深深記得,也在這樣的月圓之夜,我和昌齡兄把盞共飲,吟詩作對,歡聲笑語連成天……心心相印的友情在杯光月影裡盛開。

  那夜,月是笑的,月是醉的。

  站在窗邊,仰望蒼穹。廣漠的天空,一輪孤月是那麼亮,那麼圓。圓月下的獨佇的人兒——我,此刻,胸腔裡跳動的這顆完整的心卻不禁分成了兩半。

  “沙沙,沙沙”,月兒請來了風婆婆,迷離了我的眼。圓月啊,圓月,你也在為我們哭泣嗎?看見沒?月兒光潔的臉龐上嵌著兩塊小小的紅色,淡淡的,那是月亮哭紅的眼!

  月兒啊,請把我的這一縷綿綿的思念和那一腔耿耿的憂愁告訴那在千山萬水之外的王兄!

  心是碎的,月是圓的;離愁是碎的,友誼是圓的。

  秦淮夜

  ——改寫《泊秦淮》

  許卿鴻

  霧氣與月光似乎都很無情,連河水與沙灘也不放過,把它們毫不客氣的籠罩著,朦朦朧朧,什麼都看不清。只有那臨河的茶館酒家的燈還在這黑暗的世界中閃亮著。

  這時,從不遠的地方依稀傳來了划水聲,好像還有什麼影兒在河裡時隱時現。這聲音越來越近,模糊的影子也越來越清楚,啊!原來是一隻小船,朝著那亮光劃去。不一會兒,小船靠著河岸停了下來。許久,船都沒有絲毫動靜。

  寂寥的長夜,誰不棲息?忽然,近水一家酒樓飄出了宛轉的歌聲,夾雜著尋歡作樂的歡笑聲。這聲音時而高亢,時而低迴,砸落在波瀾不驚的水面,與河水緩緩流逝……

  流水潺潺,歌聲綿綿。小船有了動靜。一個長起的身影立了起來,走出了低矮的船艙。我,大唐詩人,杜牧,終於抑不住內心的憤怒,走了出來!

  這是怎樣的曲子?這是亡國之君陳後主所作的《玉樹後庭花》啊!當年,他的小朝廷就顛覆在這靡靡之音。

  想到這,我的憂思越發沉重。河岸邊的景物也為我的愁緒所感染,月兒聽不得我的長嘆,亦是不忍見得殘敗的河山,躲進厚厚的雲層,不再出來。

  只有那,酒樓裡尋歡作樂的人兒——那些達官貴人還沉湎在這輕歌漫舞之中。燈紅酒綠,斛光交錯,哪來的國事、天下?!

  不忍聞!小舟掉頭而走。我又向那泛著紅光處深深望了一眼,嘆出一口氣。船遠遠在走了。

  霧氣還是籠罩著這世界,而那皎潔的月光隨著那小船一同消失。此後,這就沒有了亮光。

揚州作文 篇4

  揚州的二月銀裝素裹,伸出食指插進草地的積雪裡根本摸不到底,像大地上鋪了一層厚厚的糖霜,正在準備迎接春的慶典!

  是什麼聲音?聽,房簷下掛著的冰稜滴下水珠,“滴答、滴答”地打著石板路;聽,竹枝抖落掉身上的積雪,“啪、啪”地伸著懶腰;聽,河面上裂開的冰塊,“卡擦、卡擦”地融化在水裡;“春江水暖鴨先知”聽,成群結隊的綠頭鴨們,“嘎嘎”地奏響序曲。

  是什麼光芒?看,低垂的綠草頭戴一頂雪帽,像剛鑽出地面的蘑菇閃著銀光;看,冰封的湖面下緩緩移動的魚群,像盛開的紅蓮花灼灼其華;看,害羞的臘梅微微揚起一張張小臉,像塗抹著金粉還春光滿面,“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這些春的使者,拉著春登上殿堂。

  “你好,揚州!”春風在我耳邊和我耳語著,它扯著我的衣角,把我拉到梅樹下,我仔細一看,晶瑩的白雪中鑲嵌著點點金黃,原來是飄落的臘梅。

  我輕輕地撿起一朵,撣落它身上的泥土和冰雪,舉起它望著太陽,我驚喜地發現它的花瓣都是透明的,上面的脈絡清晰可見;它的花瓣都是圓形的,微微向外張開露出中間的花蕊,散發著淡淡地清香。

  我輕輕地撿起每一朵落在地上的臘梅,我要把它們晾乾,永久地保留,保留下我對揚州的喜愛,也保留下我對春天的記憶。“你好,揚州!”

揚州作文 篇5

  揚州,是一個環境優美的古城。凡是來揚州遊玩的人都會被這兒的景色給吸引。在揚州,景色隨處可見,比如在馬路邊、街道旁。只要你去走一走就可以呼吸到新鮮的空氣,晚上出來散步,還可以看見星星。

  揚州風景最美的地方就是瘦西湖。瘦西湖在一年中吸引了許多外國遊客的參觀。瘦西湖位於江蘇省揚州市西北部,因湖面瘦長,稱“瘦西湖”。窈窕曲折的湖道,串以長堤春柳、四橋煙雨、徐園、小金山、吹臺、五亭橋、白塔、二十四橋、玲瓏花界、熙春臺、望春樓、吟月茶樓、湖濱長廊、石壁流淙、靜香書屋等景點,儼然一幅天然秀美的國畫長卷。湖面迂迴曲折,迤邐伸展,彷彿神女的腰帶,媚態動人。清朝時,康熙、乾隆二帝曾數次南巡揚州,當地的豪紳爭相建園,遂得“園林之盛,甲於天下”之說。

  我心目中的文明城市是:人們不會在公交車上,電影院裡、電梯、餐桌上以及其他公共場所或者人口密集的地方抽菸、隨地吐痰、大聲喧譁、亂丟果皮紙屑等垃圾或者進行其他不雅的行為,這些行為包括在電影院裡把腳放在前排座椅的靠背上等。

  文明是一陣清風,爽朗了人們的心情;文明是一盞燈,照亮了前程的光明。讓我們共同攜手,共創一個和諧、美好、文明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