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防震作文錦集7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防震作文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防震作文 篇1
20xx年5月12日是一個讓我們大家悲傷欲絕的一天,這天就是可怕的汶川大地震,它無情地奪走了無數汶川居民寶貴的生命,拆散了許許多多原本快樂幸福的家庭,它令汶川人妻離子散,讓一個個活下來的汶川人都痛不欲生,不少可愛天真的汶川孩子成了一個個楚楚可憐的孤兒,汶川孩子的下場真是讓人慘不忍睹。
地震,一般來說,基本上是很少發生的事件,幾乎是不可能發生的,但是,它每一次到來,都是趁人不備的來臨,它的每一次來臨,都要帶走很多人的生命,雖然我們幾乎無法逃過這個足以可以致我們於死地的災難,但我們可以學習一些預防地震的小常識,如天特陰沉,再比如蜜蜂急急的飛,這些預告都警示可能快要地震了。
日本是一個有幾百次地震的國家,怎麼辦呢?日本專家對這個問題很有一手辦法;日本的房屋材料大多使用很輕的材料搭建的,這樣不但節省了不少錢,而且又省力,還可以保住人們的生命安全及個人財產,但是,這個辦法不可能普及全國,因為要想普及全國,還必須改變某些人的思想觀點,還得消除老年人的迷信觀點,這當然很困難了。
發生地震時,其實還有不少自救或等待救援的方法,如果被壓在三角板下,而三角板不塌陷的話,那再好不過了,儘量減少呼吸,等待救援,如果在博物館裡發生地震,立刻跑到防震等級最高的倉庫去,待一會兒,如果即將塌陷,保護住頭部,防止受傷,如果在家裡,立刻跑到廁所和廚房等耐震的地方去躲避,地震突然暫停時,立刻走下樓梯,不要走電梯,因為此時乘坐電梯,電梯可能會突然終止,把你困在裡面,走下樓梯後,立刻跑到安全的地方。
地震其實並不是一件可怕的事,只要我們學習關於地震的小常識,留心觀察天氣和身邊的小動物,大家就可能發現地震的前兆哦!
防震作文 篇2
我們生活在這個地球,每天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災難,這是我們無法避免的。
聽外婆說年1月5日凌晨,通海發生了7·8級大地震,當時,恰逢半夜,人們在睡夢中驚醒,只聽山崩地裂,房屋倒塌,到處是斷壁殘垣、哭聲、呻吟聲和呼救聲摻和在一起,在夜空裡顯得特別淒厲。事後,根據有關部門統計這次地震共造成了一萬多人死亡,三萬多人受傷,二萬多頭大牲畜死亡,三十多萬房屋倒塌,被稱為20世紀雲南地震之最。我外婆的媽媽也在地震中被倒塌的樑柱砸中後背,經過搶救,雖然保住了老命,但卻從此落下了病根,成了一個“駝背”的殘疾人。沉痛的瞬間,心痛的數字,死去的鄉親、受傷的肢體,久久縈繞在我心中……。
那個年代,我們國家還不富裕,還不可能做到像現在這樣普及防震減災知識,所以每遇到自然災害,損失總是很慘重。如今,國家富強了,我們的生活很幸福,但我們也要做好防震減災的準備,為此,學校組織了很多活動,讓我們學習防震減災的知識,比如請消防大隊的叔叔給我們講解發生火災的逃生細節;請交警叔叔給我們講解交通法規,讓我們文明出行,安全回家;請地震局叔叔給我們講解防震減災的'知識,學會在地震時如何自救,減少傷亡,做到有備無患。
就拿地震來說吧,透過學習,我懂得了和掌握許多防震避險的方法。比如我們正在上課,突然發生地震,那一定不要驚慌失措,不要往教室外頭跑,要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課桌下,待地震過後。在老師的指導下,向教室外面移;如果在操場室外時,應原地不動蹲下,雙手保護頭部,注意避開高大建築物;如果在家裡發生地震了,首先應儘快伏在床下,桌下和小跨間如衛生間、廚房等安全角落,待震後迅速撤離,千萬不能跳*和乘電梯。
總之,我們要珍愛生命,熱愛生活只要我們平時掌握了基本的自救常識,就能在災難來臨時,避免不必要的傷亡。自然災害的突如其來,無法阻擋,但只要我們有信心、有勇氣、有準備,就能戰勝一切困難。
防震減災,眾志成城,一切困難、災難,都將被我們踩在腳下。
防震作文 篇3
近年來,多個城市發生了地震。徐州也是在一條地震帶上,防震演習尤為重要。今天,郭老師帶領我們進行了一次地震演習。
“嗚。嗚。”防震演習正式開始!最先聽見的是桌子、椅子移動時刺耳的聲音,原來行列整齊的它們,瞬間變得橫七豎八。接著是稀里嘩啦的掉落書本的聲音,再看看同學們早已不見了蹤影,他們躲到了桌子底下。平時不起眼的桌子,現在是一棵救命稻草,他們與有的抱緊頭往下鑽,有的貓著腰。有的甚至趴在地上。“大小姐”也失去了往日的淑女風範,像只小貓一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飛快的鑽到桌子底下。可是,有些人群就有些困難,例如胖胖張來鵬,這個人是個典型的胖胖,他好不容易把自己縮成一團,可惜……。只有頭鑽到桌子下卡在那裡了,再鑽也進不去了,只得將椅子蓋住腿。我呢,還可以,出入自如。下一步。逃生,同學們抱緊頭,像訓練有素的部隊一樣跑出去。最後老師又講了自救知識,令人難忘的防震演習結束了。
透過這次防震演習,我們知道了如何在地震來臨時逃生和自救。
防震作文 篇4
據調查,全國有許多地方發生大地震,如1514年雲南大理大地震,1975年遼寧海城大地震,1605年海南瓊州大地震,1786年四川康定南地地震,1976年唐山大地震……如此多災害,損傷慘重,特別是唐山大地震,有20多萬人死亡與受傷。
其實,有些災害是可以預防的。地震發生前,會有些預兆。比如馬等牲畜會掙脫韁繩,並瘋狂地往外跑;正在冬眠的蛇會湧出洞外;蜜蜂會驚飛、逃竄;狗會狂吠,還有一些家畜會出圈,到處竄跑;老鼠成群結隊搬家……這些預兆可以讓人們提前知道將-發-生-地-震,如果發現這些動物有這些反常現象,須先辨別真假,再向地震局報告,以防在先,及早撤離。
地震發生了並不是就必死無疑,其實,還有很多自救的方法。例如:地震了,你被壓在廢墟的底下,這個時候,你不要盲目亂動,要冷靜,先把手抽出來,慢慢地挪動廢墟,先保持呼吸順暢,再想辦法呼吸,喊人員來救你。如果發生地震的時候你在家裡,必須馬上鑽到堅硬、並且沒有倒塌的小房間中躲避,以免砸傷。還有,要貼著堅固的牆壁或在門口蹲著,在房子倒塌後,再求生,要避免被弄傷。如果在野外,一定要避開陡崖,防止掉下山。還有要預防山體滑坡,以免滑下去。如果在學校,一定要聽從老師的指揮,躲到課桌下,注意保護頭部,如果在上體育課,要避免高大的建築物,不要被砸傷。如果在電影院,要躲在觀看椅底下避震,要避開掛在天花板上的燈、空調的懸掛物,用東西保護頭部,聽從指揮人員指揮撤離現常在商場發生了地震,要避開玻璃櫃,避開貨物、廣告牌、燈等物品。如果在公共汽車內,要躲在椅子底下或蹲下,要穩住重心,扶好扶手。
其他自然災害不像地震一樣不可避免,有時是完全可以控制的。
酸雨,被人們稱為“空中死神”,因為人們的工廠排放出的廢氣,(硫化物)飄到空中,一下雨,便和雨一起下來,就成了酸雨。酸雨會導致湖水變酸,魚蝦類死亡;森林漸漸衰老;農田變貧瘠;一旦滴到文物古蹟,珍貴字畫上,馬上會被腐蝕爛……可見,酸雨對人們的危害有多大!
溫室效應就是指大氣層中有氣體吸收紅外線,導致氣溫升高的一種效應。它的危害也不小,會導致很多人喪失生命,尤其是老人與小孩子。溫室效應會使人得哮喘病等肺病,還會引發許多疾病,如腦炎、高燒。並會造成乾旱、洪水,糧食減少,許許多多地方財物損失重大。
還有許多自然災害,其中有許多是人類自己的“傑作”。所以,我們要有這方面的知識,不要自己害了自己。
不止自然災害,還有人造災害。如火災、泥石流、水土流失等,都是人類自己砍伐樹木而造成了不必要的損失。
所以,我倡議大家做好以下幾點:
1、 保護森林,種植樹木,保護水土。
2、 工廠不要排放太多廢氣,多用取之不盡的太陽能。
3、 要保護臭氧層,汽車不要排放廢氣。
4、 小心用火,不亂丟菸頭。
5、 要多學防震、防災方面的知識,有防範意識。
6、 節約用水,珍惜每一滴水。
如果先做好了這幾點,會減少災害的發生,或者一旦災難發生時會挽回不少人的生命。
保護我們的家園——地球,便是保護自己。讓我們行動起來,共同防止災害的發生,讓明天的地球更加光明,更加燦爛!
防震作文 篇5
今天下午,我像往常一樣走進學校。
咦?不對勁啊!教學樓上怎麼懸掛著“濟寧市霍家街小學防震演習”的條幅?難道今天……
我心中充滿了疑問,弄清楚了才知道,今天下午我們學校要舉行防震演習,聽說電視臺的叔叔阿姨還要給我們錄影呢!
我心裡緊張極了,下午的時間彷彿過得特別慢。哪有什麼防震演習啊?同學們該讀書的讀書、該寫字的寫字,一點也不像要演習的樣子。突然廣播裡傳來一聲號令:“防震演習現在開始”。
只見我班劉君同學迅速拉開自己擋住教室後門的課桌,打開後門,在老師的引導和幫助下,同學們從前、後門快速跑出教室,跑過走廊,跑下樓梯,在疏散老師的指導下,迅速撤離了教學樓,慌張而有秩序的達到了操場,整個逃生過程只用了5分多鐘。在操場上,孫校長給我們講了一些逃生知識和注意事項,還指出了這次我們逃生演習時的一些錯誤:應疾步快走,不要跑,以免摔倒,發生不好的事件,造成更多的傷亡……
回到教室,我們休息了一會,等待第二次防震演習,有了第一次的經驗,這次只用了3分鐘就到達了操場。
地震演習太重要了,如果每個學校都這樣去做,教會同學們遇到突發事件該怎麼辦,哪汶川大地震就不會有那麼多的學生受到傷害,被奪去了生命。
防震作文 篇6
拿起手中這沉重的筆,卻不知道如何寫起。腦海裡浮現的依舊是那一張張震憾人心的畫面,耳邊聽到的還是那聲嘶力竭的呼喊,那痛徹心肺的哭泣,那悲慘的呻吟……
“災難”,多麼可怕的兩個字啊!生命,在這場突然的浩劫面前顯得如此地渺小,如此地不堪一擊,就算是全力地反抗和鬥爭,能夠喚回幾許年輕的生命,又能否使倒下的生命重新站起?人類在自然災害前是多麼的渺小,地震、海嘯、洪水、火災……各種各樣的災難頻頻發生,就在災難來臨的那一剎那,頓時,烏雲密佈,就在那接下來的一剎那,美麗的一切都變得不堪一擊。只是短短的幾分鐘,曾經繁華的城市剎那間化為一片廢墟,曾經的美好家園轉瞬間變為死亡的墳墓,曾經的歡歌笑語、和平安寧頃刻間蕩然無存。到處人心惶惶,新聞裡反覆的報道死亡人數以及失蹤人數……既然,我們不能夠控制自然災害,那我們就應該從本身做起!
我們要重點知曉防災的基本要素,當災難不約而至的時候,我們千萬不能恐慌,更不能等死,那是最愚蠢的行為,我們應該對各種的災難做出各種反應。例如在發生地震時,如有條件,應把軟的物品放在頭頂,躲在桌子一類物品下,在有時間的情況下,應馬上跑到空地;在突發海嘯、洪水時,儘量跑到高處或緊緊抱住一根堅固的桌子;在發生火災時,用溼毛巾捂住口鼻,跑到空地,千萬不能夠採取跳樓的措施。我們一定要牢記這些措施,不再為災難的降臨而慌忙的束手無策。
而在我們面臨災難的考驗時,是否應讓我們好好反省一下,災難的發生與我們的環境有著很大的關聯。對於破壞環境,我們不能夠在屢教不改了,否則,大自然就將會一點一點的償還我們,這是多麼可怕的一件事!不過,更可怕的還是不顧所有,破壞環境的我們——人類!我們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忽略了其它的細節,總是在不經意間做出了破外環境的舉動,正是因為這些平日裡不經意間的舉動,而導致了現在的結果。我們用破壞環境獲取自己的利益,環境又慢慢地償還我們,我們再用曾經的利益來換取生命,這種迴圈,不覺得很可笑嗎?
曾經的世界多麼美好,可惜的就是,那些美好都只屬於曾經……現在,環境因人類的作為而變得越來越糟糕,變得不堪一擊,於是,大自然開始報復人類,這是我們破壞環境後的代價!值得嗎?回答:不值得!
呵,只要我們每一個人都改變一點,我相信,世界一定會恢復曾經的容貌!
讓我們記住這個口號:關愛生命,防災減災!
防震作文 篇7
語文課剛剛上到一半時,突然,警鈴“叮鈴鈴”的急促地響起。老師說,今天下午要舉行防火、防震逃生演習。原來如此,嚇了我一身冷汗,我還以為剛才真的發生了什麼重要的事。現在,語文老師開始指揮我們等下要怎樣逃離,首先是A、B兩個計劃,來看哪個速度快。A計劃是前三排座位的同學往前門跑,後面四排的同學往後門跑。老師一聲令下,像一個指揮士兵的軍官,而我們則像老鼠見了貓,慌亂了手腳,四處亂竄,甚至還有同學摔了跤。第一次嘗試比較亂,再試第二次的時候明顯就沉穩多了,用時是9.96秒。A計劃成功了,B計劃則是前兩個大組走前門,後面兩個大組走後門。“三,二,一,開始!”老師大喊著,剛聽到開始的一剎那,我們就瞬間就破門而出,可是最後卻用時10.96秒比A計劃慢了一秒,最後,老師決定採用A計劃來逃離“火災”和“地震”。就在老師說完決定的時候,警鈴就在這個時候突然響了。我們一手抓住紅領巾捂著鼻子,一邊邁開腿大步地向操場跑去,操場上頓時擠滿了人。“接下來是地震逃生。”校長拿著話筒宣佈道。老師告訴我們,一會兒警鈴一響,我們就得雙手抱住頭,向外面跑。不一會兒,警鈴再一次響起,這次,我們班第一個跑到操場。到了操場,之間許多人並沒有雙手抱頭,而是拿著書擋住頭部。
最後校長讓我們記住了:發生火災時,要及時撥打119,要那是毛巾捂住口鼻,儘量爬著,放低身體逃生;地震來臨時,要走安全通道,不能乘坐電梯,要跑到空曠的地方……
這一次演習,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