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敘事> 關於我長大了的記敘文

我長大了的記敘文

關於我長大了的記敘文

  篇一:我長大了

  從媽媽口中聽說過我許多第一次的故事:第一次牙牙學語,第一次走路,第一次寫字??對於這些以往的“曾經”,我已少有印象,可那次為媽媽煮麵卻讓我難以忘懷。

  那天放學後,推開屋門,我看到媽媽無精打采地躺在床上,床頭放著一些藥,“媽媽,您生病了,哪裡不舒服?”我關切地問道。

  “不要緊的,媽媽頭疼,有點低燒,估計感冒了,剛喝完藥,發發汗就會好了。”媽媽的聲音啞啞的,有氣無力地說,“你爸今天加班,廚房裡有些剩飯菜,你自己熱熱,吃完飯趕快寫作業。”

  “放心吧。媽媽,您好好睡上一覺。”說完我幫媽媽掖了掖被角。

  來到廚房,我把飯菜放到微波爐里加熱,心想,以往我發燒時媽媽總會給我做一碗熱麵湯,喝完後感覺會舒服很多,不如??我走進臥室剛要向媽媽詢問麵湯的做法,卻見媽媽已經睡著了,我悄悄地退了出來。

  “反正多少知道一些,試試吧。”我把小湯鍋加好水放到爐灶上,手擰灶具開關,“啪”的一聲,藍色的火焰跳動著舔著鍋底,湯鍋發出“噝噝”的響聲。不一會,鍋中的水就沸騰了。“呀,水開了,”我手拿掛麵為難了,“放多少呢??乾脆多放點,媽媽恐怕午飯都沒有吃呢。”直直脆脆的面放入水中一下子變軟了,我學著媽媽的樣子,煞有介事的用筷子攪動著鍋裡的面。隨著鍋中熱水的翻滾,水中的白色氣泡迅速升高,我還來不及想辦法,“撲”的一聲,水沸了出來。手忙腳亂中我趕緊把火關掉。我嚐了嚐麵條,還有些硬。再次“開火”,一冒氣泡就關火。如此反覆幾次,面終於“煮”熟了。“怎麼沒有味道呢?咳,真糊塗,還沒放鹽。”我加了些鹽、雞精、香油,還揪了幾根香菜葉放進鍋裡。正在暗自得意,“咦,鍋裡的湯怎麼越來越少,光剩麵條了??呦,準是麵條下多了。趕

  緊把這點湯盛出來吧,不然一會就讓媽媽吃撈麵了。”我把鍋中僅剩的湯盛在碗裡,又用筷子挑了一些面,加了幾片香菜擺在面上,“哎,應該飛個雞蛋,那樣多有營養。算了,下次吧。”

  我端著面來到媽媽床前,“媽媽,起來喝碗熱麵湯,出點汗就好了。”媽媽無力地睜開眼睛,隨即瞪得大大的,“成成,這是你做的?有沒有燙到?”“媽媽,我沒事,快趁熱喝了吧。”媽媽捧起碗,碗裡的麵湯冒著熱氣,我分明看到媽媽的手在顫抖,眼睛裡亮晶晶的,有淚花在閃爍。“孩子,你真的長大了。媽媽高興啊。”我的心好像被什麼猛烈的撞擊了一下,媽媽每天為我付出了那麼多,兒子今天做的一碗湯麵就能讓媽媽滿足,我的心裡好甜。

  第一次為媽媽煮麵讓我刻骨銘心,那碗麵發揮了神奇的療效,不僅讓媽媽的病很快好了,還讓我學會了做家務,學會了關愛,學會了感恩??

  篇二:我長大了

  “媽媽,我想對你說,話到嘴邊又咽下……”歌是這樣唱的。是的,媽媽,許多話當面不好講,在這裡,我藉手中之筆,傾訴對您的感激之情。因為媽媽您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十八年前,媽媽您十月懷胎,艱難地把我從溫暖的軀體內帶到這個寒冷的世界,倔強的哭聲劃破漆黑的夜晚。那晚,媽媽您笑了。您辛苦地生下我,為了我的成長,您勤勞地工作著,所謂“生子容易教子難”為了我的學習,您奔波勞碌著。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轉眼間,媽媽您為我操勞了十八個春秋,我還記得您教我念唐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媽媽,您是個善良,勤勞,堅強,聰明能幹且性格倔強的人。無論是對爸爸,還是對其他人您都有女權主義者的風範,惟獨對我,卻是萬般的寵愛。

  我的好媽媽,您向來對我是關懷備至,感冒打噴嚏,病在兒身上,痛在娘心頭。端水熬藥,您頭上又多了一根銀絲,臥室幸福的孩子。媽媽,您真好。

  我的好媽媽,我慢慢張大了,也學會了頂嘴,發脾氣。但事情過後,我很痛苦,也很後悔,請讓我在這裡,向您說聲“對不起。”

  我——一個遠離父母,獨自在異鄉的學子,趁著放假,搭上客車,為見我那日夜思念的父母。回到家,又聽到那熟悉,而又親切的聲音。“瑤,來吃飯了。”媽媽親熱地摟著我,靠在媽媽溫暖的懷中,我突然發現媽媽的眼角平添了幾道皺紋,幾縷銀絲不客氣地佔據在媽媽的兩鬢,顯示出與她年齡不符的蒼老。但唯一不變的好似那一臉慈祥的笑容,我的心中不禁湧起一陣辛酸。媽媽我好想對您說,您太累了。

  用餐時,媽媽總是不斷為我夾菜,還說多吃點,媽媽親手給你做的菜。媽媽,從小到大,都是您煮飯給我們吃,而我從來沒為您煮過飯。媽媽,我想對您說,您辛苦了。

  從前在家吃飯,媽媽也喜歡在一旁微笑著,嘮叨著……我突然覺得,此時此刻,媽媽的嘮叨,猶如一杯醇酒。愈久愈香……

  在家的日子,我親眼看到媽媽一天到晚忙裡忙外,沒有停歇,而在她的臉上,卻沒有一絲的憂愁,始終是一副不屈不撓的架勢,我為有這麼一個媽媽而自豪。

  我,一個小女孩,現在長得亭亭玉立,媽媽卻一天天的蒼老下去,那皺紋和白髮,是歲月的痕跡。再媽媽眼裡,我永遠是個孩子,一個讓媽媽操心的孩子。也許用一輩子的.時間償還,都還不了媽媽對我無微不至的愛。

  三毛曾經說過,“真正瞭解人生的人,是母親;真正走過那麼長路的人,是母親;真正經歷過滄桑,也全然用行為解釋了愛的人,也是母親,您。”我也想告訴媽媽,謝謝您,媽媽。我和爸爸一直感謝您,是您,才使溫暖的棉被有了太陽的味道。是您,才使這個家變得完整與溫馨。是您,才使我懂得了愛的真諦在於付出。

  媽媽,您對我的愛是一片充滿希望的天空,召喚著我尚未豐滿的翅膀,您對我的愛是一座遠洋中的燈塔,孜孜不倦地給我導航。雖然,世界上沒有完美的母親,但有完美的母愛。

  媽媽,我知道您對我的愛是永無止境,而我對您的愛也是無法用語言來表達的,但是我真的想對您說,媽媽,我永遠愛您。

  篇三、我長大了

  成長是一杯茶水,需要我們慢慢品,細細飲,才能品出其甜蜜,飲出其苦澀……

  ——題記

  午後,捧著一杯綠茶,淡雅的茶香,讓我看到近日的一幕。

  她是經常與我吵架的物件。不幸的是,這學期的座位恰好安排和她坐,真是不是冤家不碰頭。這日晨讀,她忘帶了英語書。她用可憐巴巴的眼神望向正在讀書的我。我看看她,她並沒有開口說話,可我心中早已覺察。“要不要借她一起看呢?”我默想,“她又沒問我借,為什麼要給她一起看。”平日的矛盾促使我反對這種作法。然而,我又想,書中的道理、老師的教誨到哪去了呢?難道“互相幫助”只是一個隨便喊的口號嗎?矛盾是有,互助倒真,友誼尚存。經過一番心理鬥爭,我終還是把書挪了過去,示意與她一同看。她撫過書,抬頭看著我,我倆傳遞了一個暖意的微笑。

  是啊,我長大了,也學會了微笑。

  夜晚,桌上擺著一杯紅茶,濃郁的味感沁入心脾,品上一口,澀澀的,亦令人感傷無窮。

  節假期間,我仰慕上了一位網友,從他的言談中,我迷戀上了這種感覺。然而,功課繁重,我不能沉迷於這種感覺。於是,我抑制自己不再上網,儘管,有時忍不住,常會偷偷開啟電腦,但每當想起他對我說的話:“好好上課,好好!”我總又會回到現實中來,捧起書來,認真閱讀。

  每每關上房門,上床睡覺時,我總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也時常姍然淚下……

  是啊,我長大了,亦學會了思念與哭泣。

  如果說童真是無瑕的美,那麼長大就更是一道亮麗的美。我學著享受其中,酸、甜、苦、辣,同樣縈繞著長大的我。

  我告別了充滿童趣的小學,踏入了充滿希望的中學。雖然,課程加了許多,作業的包袱重了幾分,但是,我時常在反思:“我,真的長大了嗎?”

  我長大了,告別幼稚,走向成熟。我看問題的角度變了,變得更加客觀,全面;我常常反思,常常嘗試,努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弄清某個事物的原理。

  我長大了,告別依賴,走向獨立。我不會再讓父母為我疊被子,收拾房屋,整理書包。當別人要給予我幫助時,我往往會自信的說:“Icandoit!”我會在父母不在時獨自料理生活,會在父母忙時幫著做家務,陪父母聊聊天,解悶。我會用自己的能力創造出美好的每一天!

  我長大了,告別驕傲,學會謙虛。記得上小學時,一次考試,我意外考得很好,我十分自滿,驕傲極了,可是在又一個單元考試中,我卻馬失前蹄,“大意失荊州”。媽媽常說我驕傲,可我總改不了。但是,這學期期中考試,我考了年級11,我再不驕傲,而是虛心接受他人的意見,更加刻苦努力的學習,終於在期末考試時,取得了年級第一的好成績。我嚐到了謙虛的“甜頭”。

  我長大了,告別懶惰,走向勤奮。小學經常睡懶覺的我,進了初中可“苦”壞了,早上7:25就得到校。一開始我還天天抱怨:晚上寫作業寫那麼晚,早上還得早起,更痛苦的是星期六還要上課,星期日還要上奧數。可後來我發現天天早起也不是壞事,它鍛鍊了我們的意志。我開始停止抱怨。不得不說,我勤奮了。……

  也許,這就叫做成長,成長的旅途是一段一段的……

  “我真的長大嗎?”

  哦!是的,我長大了……

  你選一個吧!

  篇四、我長大了

  快樂與痛苦,>幸福與辛勞共同構成了在我成長中一幅美麗而又生動的畫卷。我已經告別了美好的童年,長大了。

  在那個炎熱的夏季,窗外的知了不停的在叫,彷彿在說“熱死了,熱死了”,再看大街上,一個人也沒有,地上的柏油路好像快要被太陽烤化了。

  我在家裡也熱得難受,便叫媽媽出去幫我買冰激凌,一向對我有求必應的媽媽這回也不例外,一口答應了下來,我在家等媽媽回家,可是左等右等媽媽怎麼也不會來,我又著急又擔心,大約又過了15分鐘,我聽到一陣急促的敲門聲,我趕快開啟門一看,果然是媽媽,可是看見眼前狼狽不堪的媽媽,和手裡那個已經不知為什麼變了型的冰激凌,我心中滿是疑惑,於是趕緊把媽媽扶進屋,關心地問:“媽,您怎麼了?”“澳,沒事,不過是騎車時為了躲一輛汽車摔了一跤,可是你的冰激凌已經沒法要了。”媽媽表現出一副十分後悔的樣子,但我知道,在那後悔背後是媽媽艱難的忍受傷口給她帶來的痛苦,於是我不顧媽媽的勸阻,把它的短褲鉸開

  一個口,裡面的血正在一點一點地向外蔓延,我趕緊拿來一盆熱水,用毛巾一點一點的擦拭著媽媽腿上的傷口,緊接著,我又拿來了紗布、酒精和一些治療上口的藥,雖然稀裡糊塗的弄了半天,把紗布纏好了,但總是不太美觀。

  可是當我要拆了重新弄時,忽然發現了手上有幾滴水,一抬頭,原來是媽媽的淚。這弄得我一下子不知所措,想去安慰幾句,卻聽見媽媽哽咽著說:“在你小時候,遇見這種事根本不會管,而現在你卻這麼關心我,我真得很欣慰,我的女兒長大了??”

  直到現在,我才明白媽媽的那幾滴淚是幸福的淚,因為我長大了,我學會了關心別人,想到這兒,我的心理洋溢著快樂、幸福。

  篇五、我長大了

  每當提到“長大”一詞,我就會想起《爸爸的花兒落了》中“爸爸的花兒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了!”,並反問自己:“我長大了嗎?”。

  是的,我長大了,我應該長大了!

  清晨,我被路邊飛馳而過的汽車吵醒了,睜開朦朧的雙眼,眼前還是一片漆黑,但是從廚房中隱隱約約傳來的點點光芒射入我的房間,讓我看到了彷彿黎明的曙光。

  我定睛望了望牆上的鐘表,呀!才五點十分,誰會起來這麼早呢?好奇心驅使著我去探個究竟。我小心翼翼地穿上衣服和鞋子,一點一點地挪向廚房。藉著那淡淡的光線向廚房中看,先是聽到“呼呼——呼呼——”的聲音,進而看到原來是爸爸呀!只見他

  輕閉雙眼,腦袋垂了下來,背緊靠著牆壁,兩個胳膊互相交錯,一隻手裡還拿著他的手機,兩隻腿也交錯著。

  哦,看樣子是太累了而睡著了啊!我心裡想,爸爸是太累了,每天都比我睡的晚,比我早起一個多小時,或許爸爸真的是太累了!爸爸還在拿著手機,看樣子是定了鈴聲,先眯上一會吧。再看看我,直到今天才看到父親的勞苦,我還記得,他最高興的是我取得好成績時,他笑了,笑得很是燦爛且那樣興奮,或許唯有這樣才是給他最好的安慰吧!

  想完我便下定決心:我一定要努力學習!看著爸爸睡著的樣子,我不忍心喚醒他,便自己下廚房,做起了早餐。那天,那清晨,廚房中,我感覺廚房射向窗外的絲絲燈光就彷彿是點點星光。

  從那次看到了爸爸的睡相後,我便明白了爸爸是那麼的辛苦勞累,他養育了我整整十四年了,我是時候應當適當的孝敬父母了,我要長大,我必須長大。

  我不會忘記那個清晨,那是我長大的開始。

  篇六、我長大了

  當我帶著好奇的眼睛離開搖籃,走出父母共同為我建造的溫室。我知道自己早就不再是一個整天抱著會眨眼的洋娃娃的小女孩了,不再是一個只張著嘴不停叫媽媽的小孩子了。過去的日子裡,我獨自去尋找長大的我。

  的確,我長大了。一些事情的記憶越來越深刻,洗也洗不掉,抹也抹不去。心裡積蓄的秘密也越來越多了。所有的喜怒哀樂,有時只在燈光下,在被窩裡,獨自去慢慢品嚐。不管是酸,還是甜。以前的天真快樂,不知何進與我不辭而別;升入中學的壓力,也不知何時悄悄地爬上了我的肩膀。我在失落而又惶恐的世界裡徘徊著??

  的確,我長大了。我想伸出雙手拉住黎明,讓它留給我一點快樂。但卻被不停旋轉的時針帶向未知的將來。我的心時常被矛盾和焦慮緊緊拴住。以前的我喜歡看那些快樂、奇幻的童話作品。現在,一些談山水草木、談令我似懂非懂的人生道理的散文才是我的“課外時間”。

  的確,我長大了。長大了的我成了一個多愁善感的女孩。在我長大之前,我曾渴望自己快點長大,讓夢想帶自己去開闊視野。望著蔚藍的天空,幻想美好的未來。明天,夢想會令自己怎樣成熟長大?當海風依舊地吹,卻吹不走童年的美好;當海浪不停地衝打,但衝不走兒時的痕跡。猛然抬頭又轉頭回首,沙灘上已留下我一串長長的腳印。向遠處望去,腳印在我的視野裡消失。當我長大後,我才知道當我再走一段距離,又會有許多腳印在我的視野裡消失。當然時間的流逝會淹沒許多往事,還會出現許多新鮮事。

  的確,我長大了。長大的我給了一段踏上生命之旅的路,就應當走好,往事不必回首。我只用對著太陽大聲喊出我想說的:

  我-長-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