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學習> 【實用】學習經歷作文4篇

學習經歷作文

【實用】學習經歷作文4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學習經歷作文4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學習經歷作文 篇1

  讀了這篇文章讓我體會到在區域活動中,幼兒有著更多的與材料、夥伴、環境的自由交往機會,他們的遊戲與活動更自由,主動。因此,教師的引導應遵循“幼兒是遊戲主題,教師是支持者的基本原則"。

  教師在對幼兒活動的觀察中發現其進步,發現其難點,並在此基礎上明確引導方向,設定漸進性,支援性的引導問題,在觀察,分析中,教師始終堅持積極,肯定地態度,面對較為簡單的設計圖和搭建技術上的錯位問題,教師卻能發現幼兒在轉向,底層橋搭建上的閃光點,面對中等建構能力的幼兒,教師卻能發現幼兒獨特而有價值的學習特點,面對自己一時以為水平不夠高的設計圖和搭建中寬窄不一的問題,教師卻在耐心等待幼兒搭建完成後發現幼兒獨具匠心的設計意圖。教師對幼兒信任,欣賞的態度,正是決定其引導策略的心理基礎。

  在對幼兒建構行為觀察,記錄與分析的基礎上,教師主動發起的引導主要表現在活動開始時的建議的活動結束前的評價中。在活動開始時的建議,要求與問題引領中,教師提出有挑戰性的任務,鼓勵幼兒進步,而在活動結束前具實效性的評價,教師透過肯定與鼓勵,提出進一步思考和嘗試的問題,分享經驗,支援幼兒互平等方式,促進幼兒梳理,分享新經驗,並對下一次建構活動充滿設想期待和信心。

  而教師在這一整個過程中應起到引導,點撥幼兒的作用,儘可能地讓幼兒去發揮自己地思維去想象,讓他們去建構,當幼兒停滯時,教師及時鼓勵他們去繼續,去輔助一些材料給他們,使幼兒自己去操作,動手,獲取經驗。

學習經歷作文 篇2

  三年級的時候,爸爸媽媽想讓我學習一種樂器,我選擇了古箏。

  現在,我學習古箏已經兩年了,剛剛開始學琴時,老師家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我正彈著琴,老師來示範,琴絃卻忽然斷了,老師說笑:“斷絃遇知音,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呀!”一直沒太在意,可仔細想想,老師不久就遇到了自己的“知音”,小寶寶都有了。古箏真的好奇妙呀!這更培養了我對古箏的熱情。

  我現在學習八級的曲目,我從來沒有覺得煩,也沒有想過要放棄。雖然有時候不想練琴,偷偷跑到書房去玩爸爸的電腦。但我彈古箏一直都是不錯的,經常會受到老師的表揚,從來沒有讓爸爸媽媽操心。琴行裡我也有很多朋友,雖然有些只有一面之緣。其中有個叫趙元的小姑娘,比我小,有一段時間一氣學了三個級別的曲子,而且每次都彈得流暢、優美、強弱有度。可時間長了,她的琴或好或差,原來是因為家長有些事情,看得不太緊,她就不好好練了。

  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沒有興趣,什麼也沒有用。就像彈簧壓得越緊,鬆開時就彈得越高。強迫別人去做事是沒有用的,正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樣反而會適得其反。

  暑假時,老師把同學們找去琴行練琴,我一週雖然只去兩次,但練習的時間,依然比平時多很多。兩個月下來,我便把新學的《戰颱風》7頁譜子,不光背下,還練得滾瓜爛熟。我都驚訝自己怎麼彈得這麼好。按平時,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我連想都不敢想。

  沒有付出就不會有回報。有一位名人曾說過:“天才等於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靈感。”你有再好的資本,它也只佔百分之一,只要努力到了,你離成功就只差百分之一!

學習經歷作文 篇3

  今年端午節,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包粽子。讓我這樣一個從來沒有包過粽子的新手和兩個包粽子的老手一起包,我真的`感到有點“鴨梨山大”呀!

  媽媽把泡好的江米、葦葉、蜜棗還有捆粽子的線拿了出來,就開工了。

  我說:“媽媽,你可得好好教會我呀!”

  媽媽說:“學會包粽子並不難,你要對自己有信心!”我點點頭。

  媽媽接著說:“首先要將兩片葦葉折成一個‘漏斗’狀,這是最重要的。”我按媽媽說的,左折折右折折,終於折成了媽媽說的‘漏斗’狀。接我將江米放入摺好了的‘漏斗’裡,裝好以後,往裡面放兩至三顆大棗,然後把它折成一個三角形的樣子,最後再用線捆上,這樣一個粽子就包成了!可是,我包的粽子像一個缺胳膊少腿的“士兵”,怎麼著也站不起來,我很傷心,這時媽媽說:“學會包粽子已經是你一個很大的進步了,所以你不用灰心,也不用傷心。”聽了媽媽的話,我的心才好受些了。

  粽子終於都包好了,我饞得不了,就想馬上吃的嘴裡。媽媽說:“想快點熟就得用高壓鍋煮,這樣熟得還快些。”粽子被放進入了高壓鍋,我看著牆上的鐘表,期待著……

  終於,香噴噴的粽子出鍋啦!我迫不及待地夾出一個放到碗裡,慢慢解開捆粽繩,開啟還滾燙的粽葉,熱氣騰騰,白白嫩嫩的蜜棗糯米粽子展現在我的眼前。夾一口吃在嘴裡,什麼感覺?嗯,燙並甜蜜著!

學習經歷作文 篇4

  四月二十五日,星期三,早晨上自習的時候班主任周老師宣佈:“請同學們做好準備,馬上學工處老師帶領大家到南京市棲霞區稅務局!”一聽這話,同學們起初是高興,緊接著又是疑惑:去稅務局幹什麼?大家一路上思索著這個問題,不知不覺已經來到了稅務局大門口。下車後,老師說:“我們今天來此學習稅收知識!”這次同學們沒有了先前的高興,而是陷入深深的疑問中:稅收是什麼?有啥用?

  帶著疑問,同學們投入到另一種形式的緊張學習中。這次給我們上課的老師是稅務局派來的一名稅務幹部,這位叔叔以標準的普通話向我們仔細講解圖片的內容,每個同學都細細地聆聽,手中的筆在飛速地記錄著。有些同學時而停下手中的筆,把頭緊緊逼向其他同學的筆記本。原來有些字他們不會寫,甚至沒有聽懂叔叔的話,乾脆“抄襲”一下其他同學的,這樣來得快,記得準確。也有一些同學養成了隨身攜帶錄音筆的習慣,一聽到叔叔開始講解了,馬上開啟開關,把錄音筆直接貼向叔叔,似乎不接觸到叔叔的嘴巴就不能錄下全部的講解內容似的。

  感覺時間並不長,叔叔的講解就結束了。但是,同學們興猶未盡,很多同學還纏著叔叔問這問那,更有一些同學要麼是字不會寫要麼就是記得不準確,乾脆把本子和筆一起遞給了那位叔叔。哎!真是難為那位叔叔了!那位叔叔還真配合,有求必應,樂得同學們合不攏嘴。這時,我突然想到我還有重要的事要做,於是就和其他同學順著剛剛走過的路線往回走,再次逐個展覽室逐個圖片仔細地閱讀著、記錄著。這次我的繪畫特長可以展示了,有些內容重要的圖片我就用簡筆畫快速地畫下來,然後在畫子邊上配上內容簡介。有些圖本來就是以漫畫的形式來表現,我對此尤為喜歡,乾脆就要盡力照搬!不知不覺中,我已經走出了剛進來時的門了。

  這時,我陷入了沉思,想想其他同學的爭先恐後,再看看我自己的流連忘返,感覺大家非得要把所有看到的聽到的東西全部記下來才安心。真是不可思議!更不可思議的是,就在大家集合準備返校的那麼一個短暫的閒暇,同學們還在相互比照、糾正、記錄,甚至還爭得面紅耳赤。筆不離手、爭執不斷,在沙沙的記錄聲中,在激烈的爭執聲中,汽車發動了,載著這熱鬧場面快速駛向了學校。

  這次學習經歷令我特別難忘,因為我由此不僅知道了稅收是國家為了實現其職能憑藉政治權力依法強制、無償地對社會產品進行的一種分配,稅收可以籌集國家財政收入、調節社會資源的分配和監督社會經濟等等有關知識,還深深地認識到對於我們學生來說,應該以此次參觀為起點,繼續努力學習更多的稅收知識,把自己培養成具有納稅人意識的好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