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做一個有修養的人作文
修養是一個人品德素質的反映,它往往體現在人們的言行舉止中。小編收集了做一個有修養的人,歡迎閱讀。
第一篇:做一個有修養的人
提起諸葛亮,那可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他是智慧的化身,他通天文,曉地理,神機妙算,無所不知,無所不能。
周瑜氣量狹小,不能容人,以至於英年早逝。
“假變真三氣周公瑾”,周瑜就這樣被活活的給氣死了,如果周瑜心胸開闊,不是小肚雞腸,那他怎麼會被氣死呢?
最近,我看了一個電視劇《秦王李世民》,魏徵與劉文靜都有計謀,而且出自於同一師門,但他們倆各侍其主。魏徵為人寬厚,正大光明,而劉文靜心狠手辣,手段不光明不磊落,為達目的而不擇手段,最終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價。
周瑜因他的小心眼而亡。劉文靜因他的不擇手段而死。其實都是同一病因:缺乏道德修養。
諸葛亮,魏徵為人正直,心胸開闊,所以名留青史。都源於他們有良好的道德修養。
俗話說:“無能是奴才,無德是廢品”。
常言倒:“德才兼備;又紅又專;德、智、體全面發展;智育為重,德育為先等都特別強調德的重要性。”
我們應該做一個有道德修養的人。
第二篇:做一個有修養的人
修養是一個人品德素質的反映,它往往體現在人們的言行舉止中。
一個有修養的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談吐是健康、乾淨的,他們的言詞中找不到歧視和憎恨,有的只是友好和風趣。
一個人有沒有修養,很大程度上靠的是他的毅力。你看那些沒有毅力的人,往往就很容易學壞,當然也就不必談什麼修養了。修養得從小開始培養,而且要一直堅持下去,要不民間怎會有“學壞只三天,學好要三年”的`傳言呢?
修養好的人不會刻意去裝扮自己,正像唐代大詩人李白所說“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相反,一個沒有修養的人則會盲目追求,用濃妝豔抹、奇裝怪服來掩蓋他內心的空虛。修養就是要修身性養。
說話也要有修養。我認為說話有修養是指說話時有內容、有見解、有藝術、有條理、用語文明等方面。談到這裡,我想到本班最近的一些壞風氣。
首先是叫花名。這花名多半是一些針對同學生理缺陷和穩私的難聽詞,只要一叫出,你總能聽到幾聲怪笑,隨後往往是一陣辱罵和追打。這種行為不管是不是出於玩笑,它確是一種沒有修養的表現。
還有,就是說話粗俗,用語骯髒,這不僅有損自身形象,而且會傷害別人,有時還會招來是非。所以,我奉勸大家說話時還是要有修養的好。
一個有修養的人,總能得到別人的尊重。
怎樣才能做到有修養呢?其實,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甚至一個小小的細節都能體現一個人的修養。
比如,一個看似簡單的關門動作,有修養的人只是輕輕推上;而沒有修養的人可能會一腳把門踢上,隨之傳來的是叫你膽顫心驚的巨響,而且還會留下他那“漂亮”的足跡。
再比如,,雙休日在公園裡,一種人好像孫悟空大鬧天宮,不光大聲喧譁,而且鬧得到處烏煙癢氣;另一種人不僅談話小聲,就是那壓抑很久的笑聲也是音量適度,悅耳動聽。
同學們,修養它不是你的高談闊論,而是你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做一個有修養的人,做一個有修養的園湖人吧,它會給你帶來尊嚴,給你帶來尊重,給你帶來無限的快樂!
第三篇:做一個有修養的人
“一個人在生活中需要修養。習慣和修養是人的第二身份。”這是一位普通的老人說的。當你在公共場所旁若無人,大聲喧譁的時候;當你做事隨心所欲,不顧他人感受的時候;當你自私自利,不關心別人的時候,當你……你可曾想過別人此時的感受?別人又會怎麼看待你呢?對這些,我當然是深有的。
還是讓我先說說這樣一個故事吧:一箇中國留學生到英國留學,他借住在當地一戶居民家中。房東是一對熱情可親的老年夫婦,對這位留學生可好了:他一點兒也不用為生活操心,每天回到“家”,可口的飯菜都在等著他,每隔四五天,房東老媽媽還會逼著他換衣服,然後幫他洗乾淨後再熨好。可以說,這對老年夫婦就像對自己的親兒子那樣對待這位中國留學生,中國留學生也感到非常幸福。可是,過了不久,房東夫婦對他的態度漸漸冷淡起來了。終於有一天,老房東讓他知道了這其中的緣故:他常在半夜回家時,不管別人已睡下,使勁關門、大聲走路和咳嗽;小便時常常不掀開馬桶墊子,把尿液濺到了墊子上。這位中國留學生知道原因後,不但不感到慚愧,還認為是別人小題大做,然後自己選擇了離開,另找一戶比較“寬容”的人家居住。可是,沒想到一連走了五六戶人家,他們都問他同樣的問題:“聽說你小便時不掀開馬桶墊子?”那口氣、那神情,讓這位中國留學生意識到這在他們任何一個人看來,都是一件不可思議的、很嚴重的事情。可想而知,面對這樣的問話,留學生只有滿面羞愧地轉身逃走。聽了這個故事,我也明白了:替別人著想、顧及和尊重別人,這是一個人最起碼的修養,而修養正是體現在一些小事上的。
記得有一次,媽媽剛整理完房間,已累得滿頭大汗。我呢,下棋的興趣來了,就一個勁兒地催媽媽陪我下棋。媽媽生氣地說:“你也太不懂事了,媽媽辛辛苦苦地整理你的房間,是想讓你有一個舒適的生活環境,看見媽媽這麼累了,你一點兒也不知道心疼,還纏著媽媽陪你玩,你這樣做對嗎?”我聽了媽媽的一席話,臉紅了,羞愧地低下了頭;是啊,媽媽本來身體都不好,工作又辛苦,回家還要做許多家務,我作為她的兒子,怎麼沒體會到這些呢?一心只想著自己。我應該多關心關心媽媽,為她分擔一些家務活兒……從那以後,我懂事了許多:在媽媽收拾整理房間的時候,我也去幫幫忙;在媽媽勞累了一天之後,給她捶捶背,揉揉肩;在媽媽生病的時候,我給她端水送藥……
我的用餐習慣曾經非常糟糕,就是吃飯時把飯粒撒得到處都是,夾菜時把這樣菜掉到別的菜碟裡,舀湯時不用自己的碗接著,湯灑得滿桌都是,喜歡吃的菜就只顧往自己碗裡夾,也不管家人或客人。儘管媽媽為了這事無數次地提醒我,但我仍舊我行我素。終於,在一次晚餐時,爸爸實在看不下去了,他陰沉著臉對我說:“實在太不象話了,誰像你這樣把飯粒撒在桌上,把菜湯滴得滿桌都是?你可能以為這是小事,但正是這些看似小的事情,如果你不注意,它將會影想到你的一生。希望你以後在生活中一定要注意這些‘細節問題’,做一個有修養的人。”爸爸嚴肅而又語重心長的話語,讓我既慚愧,又感動。因此我痛下決心改掉這一些生活細節上的陋習,要真真正正做一個有修養,品行好,有禮貌,受別人尊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