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修養> 修養作文:不能違背道德

修養作文:不能違背道德

修養作文:不能違背道德

  修養是一種自身的修煉,一種素質的體現。一個有修養的人必定是尊重他人的人。

  不能違背道德

  每年新生入學,哈佛大學都會對他們進行一次特殊的道德教育課。

  課程伊始,授課教授給學生們設問了這樣一個問題:一火車在鐵軌上行駛著,剎車突然失靈,方向盤有用,火車前方有五個人,距離五人的3米處有一火車分軌,分軌前面也有一人在工作,他們都全然不知自己所面臨的危險。倘若火車司機是你。在排除其他可能發生的情況下。你會選擇撞向那五個人,還是選擇轉動方向盤。駛向分軌撞向那一人?

  同學們不假思索,幾乎是全都選擇撞向那一個人。

  現在沒有分軌,而你是那五個人當中一個,在你前面有一個胖子。在排除其他可能發生的情況下,你如果狠力將他往前推,你們其餘四人將可免於車禍。選擇將胖子往前推的同學請舉手。

  這時,學生們遲疑了一會,絕大多數學生選擇放棄將胖子往前推。理由是很殘忍。但也有少部分學生舉起了手,理由是為了讓更多的人活。

  這時教授反問一句,如果你挺身衝向前面也可以讓更多的人活,你願意嗎?

  同學們陷入了沉思。

  接著,教授又提出類似的設問:如果你是一所醫院的醫生,天已晚,就你一人值班。那時,突然來了六個因車禍受傷的病人。一個重傷,五個相對而言輕一些。排除其他可能的情況下,你如果先救那一人,其餘五人必死;如果救那五人,另一人肯定活不了。請問你選擇救誰?

  又幾乎是全部學生選擇救那五人,至少那都是生命。

  現在排除其他可能的情況下,如果其餘五人還有挽救的機會,可一人少肺,一人少肝,一人少膽,一人少囊,一人少胰腺。恰好另外一個受重傷的人身上器官全部俱全。請問,你願意從他身上取出器官然後去救那五人嗎?

  這時的學生又低頭沉思了,但還是幾個人表示願意。在他們舉手的時候,教授反問,為什麼不是犧牲你自己去救他們呢?

  課後,教授將表示願意將胖子往前推和願意取出那一人身上器官的學生們留了下來,讓他們在一張白紙上寫下自己心中最崇拜的三位人物。同學們大多寫了比爾·蓋茨、沃倫·巴菲特和愛因斯坦等。教授問他們,如果擁有這麼多錢的比爾·蓋茨只是在自家大院裡孤芳自賞,你還會崇拜他嗎?學生們答案一致否定:假設沃倫·巴菲特因為自己的身價而一點都看不起窮苦人們。你們還願意欣賞他嗎?學生們答案一致否定;倘若愛因斯坦到處吹噓自己的成果。你們還會認可他嗎?學生們的答案仍是一致否定。

  教授立即提問:“同學們,請你們仔細想想。你們崇拜的最終理由是什麼?”

  學生們似乎豁然開朗,是他們的為人修養,是他們的慈善仁愛,是他們內心遵循的'道德與善良情操。

  哈佛大學的這堂德育教育課就是要讓他們的學生們知道。做任何事不能只追求成敗結果。在注重結果的前提下。心中還應具備道德原則。即使結果再誘惑人,違背良心。違背愛的準則的事情,絕對不做。這才是一位哈佛大學生所應具備的最基本也是最關鍵的素養。

  謝幕的教養

  至今回想起母親在劇場演出結束後,那樣重視演員謝幕的表現,還不禁感動。

  她不僅會隨著大家一起鼓掌,微笑地仰望著走到臺沿謝幕的演員,還總是喃喃有詞,發出些感嘆讚揚,彷彿人家會聽得見似的。她總屬於把掌聲堅持到最後,直到幕布合攏再不掀開,才意猶未盡地離場的那批鐵桿戲迷之一。

  母親重視演員謝幕,當然首先是對演員有一份濃釅的尊重。她說過,應該像愛惜每一篇文章那樣,珍惜每一回觀看到的演出。但那也絕不僅僅是一種理性支配下的禮貌。母親有感悟藝術的天性。記得十幾歲的時候跟她去看中國青年藝術劇院演出的契訶夫名劇《萬尼亞舅舅》。那出戏展現的生活和人物不僅離我那樣一箇中國少年極其遙遠,其實與一直並沒有走出過國門的母親也很隔膜,但是幕布一拉開,記得第一幕布景是十九世紀俄羅斯外省農莊花園一隅,穿西服的紳士和穿拖地長裙的淑女慢條斯理地在臺上活動著,從樹陰下的長餐桌上銀閃閃的大茶炊裡接茶喝,說著一些很平淡的話,我開始真有些“豬八戒吃人參果不知其味”,不知不覺左腿抖動起來,母親感覺到了,用右手輕按我左腿膝蓋,輕聲在我耳邊說:“看他們多不順心啊!”母親這一句提示,竟讓我一下子捕捉到了此劇的情調,我像母親一樣專注地觀看,漸漸從那些似乎平淡的對話裡,聽出了味道,小小的心於是琢磨起來:景色那麼美,穿的、吃的、住的那麼好,可是這些人為什麼那麼不快活……當然,整齣戲演完,我也不能說真看懂了什麼。演員謝幕的時候,母親照例感動得久久鼓掌,我也跟著鼓掌。回家的有軌電車上,我跟母親說:“這戲好。”母親問:“好在哪裡?”我就說:“萬尼亞舅舅跟他侄女兒索尼婭說,你的頭髮真美。索尼婭說,一個人長得不美的時候,人們就會安慰她,你的頭髮美……”母親微笑了,笑得像緩緩開放出的一朵花,說:“能記住這麼幾句臺詞,也不枉你看了這麼一齣戲,他們也不枉演了這麼一場啊。”

  戲如人生,人生如戲,這話太老了。其實還可以說些“年輕話”——戲吸引人恰是因為不盡如人生,而人生的詭譎其實遠非任何戲劇可比。現在回想起母親帶我看戲的種種情景,忽然醒悟:觀戲的最大意義和樂趣,是在人生中鑲嵌進一些“美麗的停頓”。

  母親帶我看了戲,也薰陶出了我的文明習慣。如今,母親仙逝二十年了,我進劇場也不多了。但一旦去劇場觀劇,我總是提前進場,中途絕不“抽籤”,我最見不得那些未到幕落就站起來撤退的看客,我總是以真誠的鼓掌和仰望來對待演員謝幕,離開劇場回家的途中,我會回味那些最打動我的片段。

  西方古典歌劇正式開幕前,往往會有好幾分鐘的序曲。多數西方電影的最後,是一邊放映詳盡的演職員表字幕,一邊響起終曲,有時終曲會是一首很長的歌。許多中國觀眾還不習慣在電影院裡靜坐到全部字幕走完欣賞完終曲再離座,有的影院甚至也不待複製徹底走完便停止放映,一些人士在家裡看光碟,就更不耐煩聽電影的終曲了。記得三年前我在巴黎蓬皮杜文化中心裡看一部法國電影,故事結束後黑底子的字幕走動了有五六分鐘,但只有少數觀眾離場,多數人都靜坐在座位上欣賞那伴隨著字幕的終曲。我置身在異國他鄉的那種情景中,忽然想起了母親,想起來了她虔誠地對待演員謝幕,我更加銘心刻骨地意識到:沉浸於藝術,是我們人生之旅中“美麗的停頓”。

熱門文章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