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寫一處景物的作文:黃山遊記
導語: 黃山,以雄奇壯麗馳名世界,多少人想去登臨遊覽啊!沒想到我居然有機會去遊玩,這多麼令人興奮啊!下面是yjbys網小編為您收集整理的作文,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黃山遊記(1)
我們一家人去黃山玩。第一天的清晨我們從杭州出發了,因為9月30日還不是“十一”長假,路上非常空曠,我們非常順利地來到黃山旅遊集散中心。
我們坐上景區大巴來到了雲谷索道站。坐在索道里,看著美麗風景,慢慢的,就到了山上的白鵝嶺索道站。
我們從索道站出來遊玩的第一個景區是始信峰,路上,我們看到了氣勢雄偉的黑虎松,非常特別的連理松,在龍爪松的位置,遠遠就看到了有趣的猴子觀海,最後登上了始信峰頂。下山後,我們就往北海賓館走去。在那兒的不遠處,就是景點夢筆生花和筆架峰。
第二天,五點鐘我們就起床了,一路小跑再次登上始信峰峰頂等待日出美景。遠遠的望去,雪白的雲海看不到邊,看見太陽從雲海的縫隙中露出了腦袋,不一會兒太陽就發出了耀眼的光芒。
看完日出回到賓館吃完早餐後,我們開始了今天的目標,勇登天都峰之旅。先登上光明頂,路過天海,穿過鰲魚洞,越過蓮花峰,再到迎客松。在迎客松看到對面的“天都峰”高聳如雲,臺階非常陡。我能上去嗎?想想剛學過的課文,我開動腦筋,想了一個好注意,手腳並用的往上爬。我每爬完一段山路,抬頭望去眼前都是讓人驚喜的風景,玉屏峰、天橋、鯽魚背……,看到這些美景再辛苦也值得。登上山頂後我們原路返回到迎客松坐索道下山結束黃山之旅。
黃山遊記(2)
黃山上的石頭是千奇百怪,今天我不說大家耳聞能詳的猴子觀海、飛來石,就說一些不太出名的吧。
“童子拜觀音”——在一座大山上,有一副天然壁畫。看,那分明就是一尊站立著的觀音菩薩嘛。再看旁邊,有一個小孩跪著,所以,就形成了這副壁畫——童子拜觀音。嘖嘖嘖,簡直太像了。
“金龜採蓮花”——在黃山最高峰“蓮花峰”的半山腰有幾快突兀起來的大石頭,就像一隻大烏龜在往上爬一樣。這隻烏龜很大,它的背上有一些石縫,就像是烏龜殼上的紋路一樣。在烏龜頭的兩旁分別有兩塊大石頭,都是傾斜向上的,看起來就像是烏龜的兩隻爪子伸了出來,再費力地往上爬一樣。烏龜頭的正上面,有一棵小松樹,像一朵蓮花一樣。整體看來,就像一隻烏龜在採一朵蓮花一樣。我個人認為,這塊石頭是最像烏龜的,像是人工雕刻的一樣(在半山腰,人怎麼可能上去)。如果你不信,可以來我家看一看,我還拍了照片呢。
“龜蛇二將守雲梯”——在百步雲梯的入口處的左右有兩塊龐大的石頭。左邊的像一條蛇,右邊的像一隻大海龜(它可是黃山最大的一隻石龜哦)。它們兩就像上天派來的守護神,在百步雲梯的兩邊守著。
“夢筆生花”——這個大家應該都知道的吧,一塊突兀起的的大石頭像一隻大筆,筆尖上長出了一棵小松樹,所以叫夢筆生花。只是我怎麼看怎麼覺得筆的一邊好像放了一把椅子,懸崖峭壁上,有誰會去放一把椅子?奇怪,即使放了也沒有人敢坐上去。
黃山的石頭真是千奇百怪,我用相機把他們永遠留了下來。
黃山遊記(3)
“迎客松”:它恐怕是家喻戶曉的一棵松樹了吧,它不僅是黃山松的代表,也是安徽松的代表,我們安徽電視臺的圖示不就是根據迎客松來改進的嘛。可我覺得迎客松也沒什麼,不就是形狀像一個好客的主人嘛。
“連理松”:這棵松樹雖然沒有迎客松那麼出名,我卻覺得它比迎客松要奇的多。這是兩棵樹,根卻長在了一起。根據杜甫的詩句“在天願做比翼鳥,在地願成連理枝”而命名。姐姐卻不這麼認為,她說:“這本來是一棵大松樹,到上面卻分成了兩棵樹,不就象徵著分離嗎?本來在一起的,後來卻分開了。”不管姐姐怎麼說,這棵樹的周圍全都掛滿了遊人的“同心鎖”,可見其的號召力。
“蒲團松”:這棵松樹到也奇怪,樹幹筆直筆直的,就是一根大樹幹。上面的松葉卻平整的像有人裁剪過一樣,當然,這是它天生的.,沒有人為修剪。我看不像蒲團,卻像一個超大的蘑菇咧。
“探海松”:此松樣子和迎客松差不多,所以又有“小迎客松”之稱。它生長在懸崖峭壁上,長長的“手臂”朝著的方向,正好就是可以看到雲海的地方,所以美名其曰“探海松”。
“龍爪松”:龍爪松枝繁葉茂,只是根很大很粗很長,露出地表很長一部分,象手爪一樣,所以稱它為“龍爪松”。我很不以為然,在我的家鄉這種根露出來的松樹多著呢,難道都是“龍爪松”嗎?
“黑虎松”:這課松樹十分健壯,它有著一個傳說。傳說以前黃山有座寺廟,廟裡有一個和尚,他到了白鵝嶺,看到了這棵松樹,奇怪的是,這棵松樹上竟然趴著一隻黑虎。而且,這棵樹整體的造型就像草書的“虎”字一樣,所以命名為“黑虎松”。
還有另外的四棵松樹,我記得不太清楚了,上面的六棵,大家湊合著看吧。
黃山遊記(4)
黃山是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被列為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遺產。黃山素以奇松、怪石、雲海、溫泉“四絕”著稱於世。今年暑假我和爸爸來到黃山,一睹黃山了風采,那的風景果然名不虛傳!
那天一早,我和爸爸便向黃山挺進。經過5個小時的車程,我們終於來到了舉世聞名的黃山。休息一晚後,我們從雲谷寺出發,乘索道上升八百餘米,七點鐘到達了北海。可惜天公不做美,撒下了大霧,白茫茫的一片,黃山也躲進了莫測的雲霧之中。我們過了仙人峰,很快到達了始信峰,這裡以奇松而著稱,連理松一根兩幹,一左一右,嬌健多姿,彷彿是一對孿生兄弟似的。而黑龍松則是根系發達,盤在地面上,如龍爪一般,形態十分奇特。
繼續前行,峰迴路轉,看完飛來石後,很快就到了黃山第二高峰:光明頂。霧氣漸小,對面的奇石也都露了出來。這些石頭,各有各的名字,什麼“豬八戒”、“猴子觀桃”,“喜鵲登梅”各具特點,都有其象形和寓意,變換角度觀察,更是形態各異,栩栩如生,真是巧奪天工,美不勝收。讓人不禁要讚歎大自然的神奇造化。
看錶,已是中午時分,我們沿著百步雲梯繼續前進,路漸漸陡削了。嚮導說,快接近黃山主峰了。大家有說有笑,不知不覺已到了玉屏峰。玉屏峰上的玉屏樓,古稱“文殊院”,左連天都峰,右接蓮花峰,雄渾綿延,峰巒簇,氣勢恢弘。古時有“不到文殊院,不見黃山面”的美稱,果然不同凡響。而它對面的天都峰,雖然只有海拔一八一0米,在三大主峰中排名最末,但卻最險峻。可是老天爺不幫忙,我們只好垂頭喪氣地踏上了回家的路。
回家的路上,我回味著黃山的勝景,發出了“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的讚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