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家風家教小學作文4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家風家教小學作文4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家風家教小學作文 篇1
人世間一草一物都來之不易,爸爸媽媽也從小這麼教導我,要懂得珍惜,我們家的家訓就是珍惜兩個字。珍惜這兩個字不簡單,做起來也更加不簡單,都說: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這首詩就講到了珍惜的重要性,
爸爸媽媽也是從他們年幼時就被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教導,需要珍惜。我們家吃飯有個規矩那就是不能剩飯,如果你能吃多少就稱多少,換做是出門在外,我從來不用一次性筷子,媽媽說那些筷子都會浪費大樹,而大樹是環境最大的保護傘,除了物質的珍惜,還有就是人與人之間感情的珍惜,珍惜親情,因為那是我們最終很貴的寶物,是我們的保護傘,是我們的避風港。珍惜友情,人生有愛自己的父母還有知己兩三,就算是美好的事情了。愛情算了,我覺得目前我還不能涉及。
珍惜二字彌足珍貴,生活需要珍惜,感情需要珍惜,至於生命和萬物我們更需要珍惜。媽媽告訴我說珍惜二字要銘記於心,無論走到哪裡這都是受用的,因為只有我們珍惜別人,才會被別人珍惜。
家風家教小學作文 篇2
家風是衡量一個家庭道德的標準,就像我們平日吃的五穀一般,是一個人必不可少的。所以說,一種良好的家風和一些好的家訓可以幫助我們學習做人的道理和許多知識。
家庭像一個大花園,每個人是其中的一份子。家風就如一位園丁,撫育一棵棵小苗茁壯成長。小苗只有在園丁的撫育下才能健康成長;一個人只有在家風的良好薰陶下,才能成為國家的棟樑。
校有校規,家有家風 是大人們經常對孩子們說的一句話。家風是什麼?家風就是家規,就是一個家庭的風氣。一旦家風敗壞,一家人的思想、品格、道德也會敗壞,一個家庭就會因此遺臭萬年。
在我們家,家訓以 孝 為主,父母經常對我說: 百善孝為先! 在生活中,父母的確也堅守這條家訓,父母總是尊敬長輩,處處禮讓長輩,不與長輩爭吵,耐心聽從長輩的建議 有了這條 以孝為先 的家訓,我們才可以在社會上立足,才可以讓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遠!
家訓是一條應當牢記在心的座右銘,銘記家訓,就如同為自己的人生奠定下了堅實的'基礎,讓我們在未來的生活中以堅定的步伐踏上成功之路!
同學們,怎樣才能走向成功呢?只要我們在生活中處處遵守家風、家訓,讓家風、家訓來陪伴我們的生活,相信我們一定能在成功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在家風、家訓的薰陶下揚帆起航!
家風家教小學作文 篇3
春節期間,中央電視臺在海內外華人中進行了“你的家訓是什麼”的隨機調查採訪。從被採訪者回答的情況看,有的回答是家訓的問題,有的回答是家教的問題,有的回答是家風的問題。家訓、家教、家風三者之間從嚴格意義上講是有區別的。 所謂家訓,是指家族或家庭對子孫後代立身做人等方面所立的規矩或告誡的話,比較籠統和概括,比如“誠信、孝順、進取、自尊”、“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等。所謂家教,是指家長對子女立身做人等方面進行的教育,比較直接和零碎,比如“人不能懶惰”、“待人要有禮貌”等。所謂家風,是指在家訓的規範下,在家教的保障下,在全體族人或家人的共同踐行下,形成的一種家庭風尚,比較外在和獨特,比如“樂善好施”、“誠實守信”等。
家訓在中國古代體現得比較明顯,那時社會教育不發達,教育手段也較為缺乏,加之人口流動受限,一姓以家族形式在一個地域居住的往往較多,一個家庭出現三世同堂、四世同堂甚至五世同堂並不鮮見。為加強對族人或者家人進行有效的行為管理或道德規範,族人(家庭)中年長者就要為本族(家)人制定家訓,寫於家譜中,懸掛於族祠或自家的中堂上,人人皆知,人人踐行,否則要受到家法的懲罰。家教具有直接性,即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必須是直接接觸、面對面進行。家訓則可以間接傳承,即創立家訓的人沒有必要和被傳承的子孫面對面教授,可以中間接力傳承。
中國古代出現不少有名的家訓,如《朱子家訓》、《章氏家訓》、《顏氏家訓》、《錢氏家訓》等,它們都是中國古代家庭(族)文化的傑出代表,也是中國古代社會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家教在中國古代也相當出彩,因為那時候社會教育不甚發達,基礎教育都停留在私塾階段,高層教育不多,受教育的人很少,大多數人的思想還處於矇昧階段,人們思想的開化大多靠家庭教育來進行。這時的家庭教育侷限性很大,即興而起、即事而起,零打碎敲,基本上限於封建禮教的說辭。教育者不一定有文化,講出的道理也不一定多深刻,但它至少在那個時代是正確的,所以子女們都要聽取並遵照去做。
家風家教小學作文 篇4
中國是禮儀之邦,有著五千年悠久的歷史文化。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每一個家庭都有家規,而家規正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體現,更是歷代祖祖輩輩對後人的警醒。
我家有很多家規,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一條就是要勤儉節約,珍惜糧食。
小時候的我吃飯很挑食,總是不吃這個,不吃那個,每次吃飯都會剩下許多,這讓媽媽非常頭疼。當時我並沒有意識到這是一種很不好的習慣,直到一次回老家經歷的那件事,我才知道浪費糧食是件多麼不應該的事。
一次回老家,看到在院子裡鋪散著一大堆我叫不上名字來的東西,媽媽說那些就是高粱,還說別看這麼一大堆也只能打一小袋高粱米。媽媽的話叫我倍感驚詫。
吃飯的時間到了,這段時間對我來說是最難過的,因為我總因為挑食剩飯被媽媽訓斥。不出所料,媽媽又給我盛了滿滿一碗大米飯,看著這碗飯我的頭都大了,但是我無法抗拒媽媽嚴厲的眼神,只能硬著頭皮來吃。吃著吃著,我想出了一個好主意,何不叫餐桌和地板也替我吃點?於是,我一邊假裝大口吃,一邊把米飯往桌子底下撥,吃完後桌子上、地板上變成了滿天星。
忽然,院子裡的小狗叫聲吸引了我,我放下碗飛也似的跑出院子想和小狗玩個痛快。還沒出屋門,我就被姥爺叫住了。他拍拍我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孩子,不能浪費糧食啊,種莊稼很不容易的,你還小不懂這些的,長大就明白了。”姥爺的話和媽媽在院中所言何其相似?明明知道糧食來得不容易,為啥還故意浪費?那時,我慚愧極了,竟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姥爺看到了我的悔意,高興地說:“我們一起把餐桌上和地板上的米粒撿起來吧,洗乾淨給狗狗吃也比浪費強。”我和姥爺慢慢地撿著撿著,每一粒米似乎都有千金重,因為那都是農民伯伯汗水的結晶。
從老家回來之後,我改掉了挑食和剩飯的壞習慣,這讓媽媽很開心,我也真正明白爸爸媽媽把珍惜糧食當做家規家訓的用心了。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詩是我會背的第一首詩,竟然到現在才真正明白詩中的意思。每一顆糧食都是農民伯伯辛苦汗水的結晶,浪費糧食真的是不對的行為。現在全國都在流行“光碟行動”,作為祖國未來的我們,更加應該用自己的行動將祖國的優秀傳統文化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