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第四單元]寫一篇散文> 沈從文散文的讀後感

沈從文散文的讀後感

沈從文散文的讀後感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散文吧?散文是一種常見的文學體裁,取材廣泛,藝術表現形式豐富多樣。什麼樣的散文才是真正的好散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沈從文散文的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沈從文散文的讀後感1

  《湘行散記》這部散文集,記錄了沈從文故鄉湘西特異的山水景緻和風土人情。他以鄉村中國的眼光表現普通人的命運和質樸的生命形式,較多的繼承了中國古代遊記與筆記的傳統,能夠簡練流暢的寫景敘事,穿插著對往昔的追憶,平和之中自有其動人之處,名篇《箱子巖》、《桃園與沅州》。

  湘西的純美一塵不染仿如桃源。陶淵明描繪桃源,亦不過“芳草鮮美,落英繽紛”。而沈從文筆下的湘西就好比看一幅暈著水的淡彩,通篇文字如同淺水一樣地流淌,潤澤著讀者的心。看似毫不用力的塗抹,出來的線條卻清朗通靈;幾乎白描的手法,不雜一絲的議論,不著痕跡地觸動讀者的心絃。

  《鴨窠圍的夜》中,“這地方是個長潭的轉折處,兩岸是高大壁立千丈的山,山頭上長著小小竹子,長年翠色人。這時節兩山只剩餘一抹深黑,賴天空微明為畫出一個輪廓。但在黃昏裡看來如一種奇蹟的,卻是兩岸高處去水已三十丈上下的吊腳樓。這些房子莫不儼然懸掛在半空中,藉著黃昏的金光,還可以把這些希奇的樓房形體,看得出個大略。”這裡寫到了吊腳樓,它是一種民間建築。美麗的湘西,山奇水異,令人徘徊不忍歸去。而古香古色、建築風格特殊的吊腳樓,更添得山水幾分韻致。在沈從文先生的故鄉鳳凰城,沱江傍城而過,當地人臨河而居,一幢幢吊腳樓,高高低低參差錯落。吊腳樓的一端以河岸為支撐點,另一端則懸在水面,高高的懸柱立於水中作為撐持,充滿著一種力量的美。他將一種普通的民居的生活場景展現在大家面前,一幅山、水、吊腳樓完美結合的圖畫顯現出來。《箱子巖》中還有這樣的描述“一列青黛嶄削的石壁,夾江高矗,被夕陽烘炙成為一個五彩屏障。

沈從文散文的讀後感2

  沈從文1934年還鄉的筆下,給了我這麼個樸素美好的`想象。先生這此還鄉記下湘西的故友、湘西的水手、湘西的夜、湘西的流水……十幾年未回湘西,故鄉仍未如何變——卻又變了,那人有的走了,那鎮換了個面……為什麼呢!

  人還是那麼地樸素大方,可那大笑背後藏著的盡是心酸!就那水手們,十六年前沿河的碼頭,有一半停著高大的運油船。寬平的河面,整齊的碼頭,來往的水手船上硃砂、水銀、苧麻、布匹……裝得滿滿當當。不說那白天有多麼人聲鼎沸,就是落日餘暉剩餘一片深紫時,浮蕩的催櫓歌聲,是如何壯麗稀有。可瞧瞧十六年後!各河沿岸破爛不堪,船被綁在一塊,標著“此船出賣”。水手買船!何等淒涼!當年大方愛笑的精悍青年呦,現在成了要為貨物分量爭吵的骨瘦如柴的小子了!為什麼?是什麼把這桃源攪得這般不好!悲憤過後也只能無奈地感嘆句:“時間造化弄人”。舊的不去,新的不來。鋼鐵大船揚帆啟航,誰還用小破船運貨?這是“人生”的苦味,慾望和悲哀都十分神聖。我們不配用錢或別的方法滲進他們的命運裡去,擾亂了他們生活上應有的那份哀樂。人總得看開,所以他們又大笑起來,只是有些苦。

  30年代面臨的,幾十年後仍在面臨,你看那中國南邊的某條河上,曾經漁民放一群鸕鷀入水,在竹舟上撐蒿,光著腳、卷著褲腿,黝黑的雙腳、嘹亮的嗓子一動、一吼,水花飛濺,歌聲朗朗。一會鸕鷀躍出水面,被綁住的脖子卡著新鮮肥美的魚。這屬於江南出神入化的“鸕鷀捕魚”,還不是抵不過歷史的洪流,被淘汰了罷!那山仍是那山,那水仍是那水,那人卻不是那人。歲月蹉跎,物是人非。幸運的是,湘西的水手,還能在歷史哀樂中唱上一曲櫓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