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讀後感的作文彙總九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透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後感的作文9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讀後感的作文 篇1
《愛的教育》是每個家庭必備的好書,是為人子女者,為人父母者,為人師長者一生務必一讀的經典著作。該書由義大利作家亞米契斯寫於1886年,《愛的教育》的副標題是《一個義大利小學生一學年日記》,透過小學生安利柯三年級的學年日記,歌頌了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勞動、熱愛大自然等做人的優良品德,歌頌了為他人不惜獻出自己的生命、對弱小和不幸者給予同情、不畏艱難困苦的偉大精神,書中無論哪一章、哪一節,都把“愛”表現得真切動人、淋漓盡致,大至對國家、對社會、對民族的“大我”之愛,小至親子情、師生情、兄弟情、朋友情……純真無邪的“小我”之愛,處處扣人心絃,時時引人入勝,感人肺腑。
這些日記形式的故事一篇篇都不是很長,都是孩子在讀書期間一天內發生的有趣,有意義的事,孩子只是很簡單的將這些學習過程,教育過程如實地記敘著,但越是簡單的東西越是可以表達很多的內涵。愛的教育並非易事,當教師、父母能把握好這個度,那愛的教育則發揮了它應有的作用,而不正當處理這愛的教育,這愛就有可能成為溺愛,盲目的愛,將會起到反作用。我想這是我們大家都不想看到的。所以,這些以日記形式的小故事表現給我們看。這些日記大人可以看,以瞭解孩子的心靈,小孩也可以看,感受同齡人的身心狀態,一切都因它沒有複雜的語言,卻能帶來一些共鳴。
一、真誠寬厚的人際之愛。
書中的主人安利克是一位小學四年級的小男孩,他出生在一個充滿愛與信任的家庭裡,他天性純良,觀察敏銳,是個樂觀進取的好少年。他的健康成長與書中所描寫的真誠寬厚的人際之間的愛是息息相關的。
例如在《我們的老師》、《爸爸的老師》、《我弟弟的女老師》這幾篇日記中描繪的師生之間的愛是那樣的親切、自然。在《我們的老師》一文裡,作者用一種非常口語化的語言描寫了老師在回應學生的問候時的神態、關心孩子時手的動作、批評孩子時的語調等,給我們勾勒出一個慈祥的、感性的、親切中不失威嚴的好老師形象。《弟弟的女老師》一文所描寫的那些情景彷彿就是我曾經經歷和正在經歷的。女老師怎樣教換牙的孩子學拼音,怎樣處理孩子們帶到教室來的東西,怎樣應付上課時突發的事件,怎樣剋制自己情緒,怎樣在發火後後悔等等。讀著這些熟悉、感人的畫面,有時讓我感動不已,感動的是自己正努力去做的,一百多年前的先輩們也努力地做;有時又令我慚愧萬分,慚愧的是許多一百多年前同行做得到的事,我反而沒有做到。
二、崇高偉大的祖國之愛。
《愛的教育》這本書中還用了很大的篇幅描寫了對祖國崇高偉大的愛,有《帕都亞的小愛國者》、《倫巴底的小哨兵》、《撒地尼呀亞島的小鼓手》、《愛國》、《義大利》等等。
《倫巴底的小哨兵》是一則老師在課堂上宣讀的故事,故事講述了一位流浪的小男孩給一支騎兵小隊當哨兵,為了看清楚敵軍的情況,他不顧危險,勇敢地爬上樹梢,最後為祖國獻出了自己的生命。故事宣揚了普通的人對祖國的熱愛之心,從故事中,我感受到了勇敢和忠誠,感受到了拳拳的赤子之心。
《愛國》是一篇爸爸寫給恩里科文章,爸爸在恩里科聽了一個愛國故事以後,用這個故事的內容教育、啟發恩里科。文章通篇都在激發民族自豪感和愛國熱情,用慷慨的陳詞、熱情的話語表達了一位愛國者的高尚情操。讀來使人熱血沸騰、熱淚盈眶。
這部處處洋溢著愛的小說所蘊含並散發出的那種深厚、濃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偉大。讀完這本書我感悟到:愛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沒有愛的教育是蒼白的。但只要我們用心感受,愛就在我們身邊。作為一名教師,我們的愛則愛在平凡中,愛在點滴之處。愛體現在紮實的基本功、高度的責任感、精深的專業知識、嫻熟的專業技能以及一顆愛孩子們的心。所以在今後的教育教學中,我將努力對學生更多地給予一份真情、一份關注、一點呵護、一些寬容,讓學生感受到來自老師濃濃的情意和關愛。我手寫我心,把真心亮給學生看,把真情訴給學生聽,把真心帶給學生讀,我相信作為教師的我們,從中也會獲取到無窮的動力與愛……
讀後感的作文 篇2
友誼是一股清涼的春風,煦煦吹來,沁入心底,卻又悄然離去;友誼是一場大旱後的細雨,沙沙落下,為大旱中的萬物帶來了無限滋潤;友誼是一支光芒四射的蠟燭,在黑暗中帶來光明,在迷途中指清了方向!
但是,在友誼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受到汙濁,重要的是看人類在面對這個友誼之間的抉擇時,是否能掌握好這一顆原本善良的純潔之心。前不久,我讀了一本書--《我的友誼褪了色》,我思緒連篇,感悟到了友誼的真諦。
這本書講述了一對叫江冰蟾和凌揚波的好朋友,她們兩人兒時是最親密無間的玩伴,是學校最令人羨慕的形影不離的好朋友。然而進入高年級後,隨著學習上的競爭,她們開始因為分數而爭吵,友誼逐漸在遠離她們,兩人之間只有敵對關係,沒有了絲毫友誼。在這場競爭中,漂亮、聰明、好強的江冰蟾戰勝了同樣好強的對手凌揚波。然而她在得意之餘,才突然發覺,自己是那麼的孤獨。為了分數她已經丟掉了她唯一的友誼。
讀了這本書,讓我不禁聯想到了自己的經歷。我也有一個摯交,我們從三歲上幼兒園便相識,我們曾經形影不離,無話不談。可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的友誼也大不如從前了,我們各自都不會再告訴對方自己的小秘密,不在分享我們的喜怒哀樂,我們之間漸漸地產生了隔閡,漸漸地疏遠了。可是,我卻再也找不到從前那種幸福、溫馨的感覺了。好在我們迷途知返,一直沒有放棄這段難以割捨的友誼,終於,我們又和好如初了。
是啊,友誼是奇幻的,它有自己的酸甜苦辣,有悲傷就有快樂,有歡喜就有哀痛。書中的江冰蟾為了分數,為了競爭,放棄了友誼。而到最後,她自己都產生了疑惑,她問自己失去了什麼?到底自己的選擇是對是錯,每當她望著凌揚波與一群好友在快樂玩耍,她多麼也想成為其中的一員呀!然而物是人非,童年快樂的時光已經一去不返了,只能成為她心中永遠的回憶。
朋友,讓我們守住生命中最美好的時光,珍惜身邊每一份難能可貴的友誼,讓友誼綻放出永恆之花,不要讓我們的友誼褪了色!
讀後感的作文 篇3
世界上最堅固的門是什麼做的?金剛鑽?鑽石?還是鋁合金?這些都不是,而是一扇玻璃門。
在一箇中學的大廳裡有一扇木門,同學們進進出出都用腳把它踢開,又把它合上,教導主任想盡千方百計,但都無濟於事。校長把這扇木門換成了玻璃門,從此,再也沒有同學進出都去踢這扇門了,於是,它變成了最堅固的門。
為什麼一扇玻璃門會變成最堅固的門呢?因為教導主任是強制同學們不去踢木門,而校長卻是用一種真誠的信任,讓同學們養成愛護公物的好習慣。而校長對人的信任,不就像這扇玻璃門一樣堅固、永不破碎嗎?
當你得到信任的時候,就像明媚、歡快的陽光灑進玻璃門裡一樣舒暢和愉悅。
那是很炎熱的一天……“咦?我的橡皮擦呢?ⅩⅩⅩ(我)你幫我找找!”我的同桌正在幫我忙,反正也是做好事,“好吧!”我熱情地說。我正忙著幫他找,可又想了想,他會不會懷疑我吧,我得問問他:“你不會是懷疑我吧!”“你!不可能,你是什麼人我知道,絕對不是你,放心吧!”聽了這句話,我心裡美滋滋的。
但當我失去信任的時候,就像冰雹砸在玻璃門上,一下子就破碎了,心裡涼冰冰的。
“我的複習資料呢?到電腦房的人除了我就只有你昕昕了,昕昕!是不是你拿走了我的複習資料!”媽媽大聲地我說。“沒有!”我說。“還沒有?絕對是你,這進進出出只有我倆,不是你還能是誰?是你唄,快拿出來,不然我告訴你們老師。”“我真的沒有拿!”我嗚咽著說。身為家人,我最親愛的媽媽居然不相信我,那滋味就像有人潑了我一盆冷水一樣,心與心之間溝通的那道舶來玻璃門“砰”的破碎了,成了透明的蝴蝶在空中飛舞。
人與人的心間之間要有彼此對對方真誠的信任,信任是生活中的調味品,讓信任的愉快,豐富在我們美好的人生中吧!
讀後感的作文 篇4
多虧了這次的讀書活動,讓我嚐到了《心靈雞湯》的美味,它的味道,真是沁人心脾啊。
這本書講述的很多都是一些人物成長中遇到的許多挫折,而面對著一系列挫折,書中主人公的那種堅強、奮鬥、不屈不撓的精神,都深深震撼著我,使我受益匪淺。
想要成功,就必須,苦學、苦練、苦做。在不會幹這一行的時候,要拼命地學習,這樣才不會落後於別人一大截;不但要這樣,而且要邊學邊複習,反覆地練習,以至於學了不會忘記,這樣才能與別人同步;當學習到一定的程度時,就一定要去實踐,不停地實踐,才能高人一等。
我們在最渴望成功的時候,往往就越難得到成功,對成功的渴望往往成為妨礙成功的一個思想負擔。在這個時候,就得需要堅持不懈的精神,憑著頑強來取得成功。狄更斯說過:“頑強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不錯,成功就像是是一座高峰,只要憑著頑強的意志、不屈不撓的精神就能攀上這座高峰。
通往成功的路有沒有捷徑呢?有人以為是有的,靠活動,找靠山,親自去跑去拉去求評論家與領導人為自己吹捧,親自去活動為自己爭獎以至搞不正之風……這樣,有時也可以得到一點“成功”——多麼可憐和可悲的“成功”!隨著時間流水的沖刷,這樣的“成功”,沒有多少日子就被沖刷了個無影無蹤,到頭來不過是自欺欺人而已。
成功的前提就是踏踏實實地做,厚積而勃發,堅持不懈,不去爭一日之長短,不企圖僥倖,也許成功離我們就不會永遠是那麼遙遠。
讀後感的作文 篇5
我讀過許多的書,不過令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前幾天剛讀完的《五·三班的壞小子》這本書。
文章中讓我感慨最多的故事就是《飛毛腿兔巴哥》了。它講的是:五年級開運動會了,五·三班由兔巴哥上場參加400米跑步比賽。兔巴哥平時都是閉著眼睛跑步。這天他和往常一樣,又閉著眼睛向前跑去,跑到了一半時才意識到自己跑錯了方向。危急時刻它立即調過頭,來不及多想,振作精神,不氣餒,使出全身力氣向終點跑去......最後第一個跑到終點,獲得了朋友們的滿堂喝彩。
我被兔巴哥這種遇到困難不氣餒的精神感動著。是啊,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有我們遇到困難不放棄,遇到挫折重新站起來,不退縮,不恐懼,最後才能成功。人都是平等的,但為什麼有些人成為佼佼者,有些人卻碌碌無為呢?原因很簡單:成功的人遇到困難不放棄不害怕;而有些人遇到困難就退縮恐懼,停沚不前,所以最後才一事無成。
今年我們學校的春季運動會上也發生過這樣的事情。我們班郭奕揚同學參加了男生100米的短跑專案,隨著“砰”的一聲槍響,比賽開始了,他當時沒反應過來,結果慢跑了半拍,一開始便落伍了一大截。眼看就要完了,只見他“啊”的一聲:“衝啊.....”不顧一切的奮力向前跑去......關鍵時刻他第一個衝到了終點。兔巴哥和郭奕揚,為了班級的集體榮譽,關鍵時刻不氣餒,不怕困難,勇於拼搏,這種精神難道不令我們敬佩、學習嗎?
現在我完完全全懂得了那句膾炙人口的名言: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的真正含義。不怕困難的心態就象一個助跑器,會幫你加快前進的腳步。不論在今後的學習還是生活中我們都應學習兔巴哥這種不怕因難,不怕挫折、勇往直前的精神
讀後感的作文 篇6
有一些書是你非常感興趣,自始自終都興致勃勃,手不釋卷;有一些書是你剛開始看的時候非常感興趣,越看越無趣,而最終放下,還有一些書是剛開始無太大興致,抱著試一試的態度,但後來竟看的如痴如醉。《狼圖騰》就是這樣一本書。 姜戎的這本書獨闢蹊徑,從另一個角度向我們展示了蒙古草原的生存環境。
以前,我從未考慮過這樣的問題,總以為把“北大荒”變成“北大倉”那是多好的一件事。作者讓我們看到了事物的另一方面。這不由得讓我想到了我們現在的教育。 上學前,我們的孩子是各式各樣的:圓形的、方形的、三角形的……可是經過學校的教育,最後都變成無稜角的,一個形狀了。他們很乖,很懂事,不會反抗。真的就如同作者筆下那些乖寶寶似的小綿羊。慢慢地在中國所崇尚的儒家,大儒文化的薰陶下,與世無爭,中庸之道,一味退避,一點點氣概都沒有,在現實中陶醉,就像行屍走肉般,完全沒有了自我的精神。那狼來了怎麼辦,給它吃掉左腿後再將右腿伸過去嗎,所以,一個曾是中國附庸的日本才能侵略中國吧。
這樣的成長起來的未來的棟樑如何能擔當國家的大任呢? 還有我們的家庭教育、社會教育中,寶塔型的家庭結構把小皇帝、小公主“慣、寵、溺”成溫室動物。作為班主任老師老師我時常受到家長這樣的電話:老師,家居住較遠,能不能不安排我們孩子早晨值日?孩子聽課不專心,可不可以往前調一調座位?可憐天下父母心,卻不知如此溫室的花兒,怎能耐得住風吹雨打? 思想決定出路,奴性的教育思想是教育不出強者。我們的教育思想需要強硬,需要狼性些。我們不願意看到書中描繪的:狼在羊群中吃羊,其他羊都是默默地吃自己的草,或者無聲地注視著這些;我們希望看到百舸爭流、海燕翱翔大海,更希望看到風雨後彩虹。
讀後感的作文 篇7
走在街上,是一片晴空萬里,太陽沒有遮擋地撒在地上,我腳邊淺淺的影子,彷彿向我低聲呢喃,訴說著沉沒的記憶。
這本書的文字並不華麗,甚至可以說是較為平淡。當我第一次讀完時,並不覺得這本書有什麼奧妙,或是感悟到什麼特別的東西。我把它放在書架上,心血來潮時便取下來細細地看一遍,想從中發現些什麼寶貝。多讀了幾遍後,我漸漸地讀出了蘊藏在那淡淡的字裡行間的、觸動我心靈的哲理。我不禁感嘆,書要多讀呀,讀書猶如品茶,只有細細品味,才能感受到那清悠的茗香,品嚐到箇中的獨特滋味。
書中,那個提前上學的小男孩,因為年紀小,在校內總是被人欺負,就連他默默喜歡的同班女孩伊麗莎白也蔑視他。因為爸爸的出軌,父母離異,小男孩只能和母親生活在一起。小男孩的童年充滿了憂傷。不過幸運的是,小男孩在獨自神傷中發現自己擁有偷別人影子的能力,他把別人的影子當作自己的知心朋友。馬格的影子讓小男孩真正瞭解了馬格,小男孩不再對總欺負他的馬格心生怨恨,反而對馬格充滿了憐憫;而好友呂克的影子告訴他,呂克小時候的夢想是長大後當一名醫生,而不是接手經營家裡的麵包店……小男孩透過別人的影子知道了很多。
小男孩和呂克的故事在延續。在一個陽光燦爛的.夏天,小男孩在海邊邂逅了一位又聾又啞的女孩,他們在一起很開心,當他們分開時相互許下了日後重逢的諾言。小男孩長大後成為了一名醫生,同為醫生的蘇菲成為了他的女友,小男孩還幫助呂克實現了當醫生的夢想。可是,呂克在成為了醫生後並不高興,反而越來越想做麵包師了,覺得還是做麵包師自己才會快樂,最終回到家鄉做起了麵包師。而小男孩在與蘇菲相處時卻發現自己內心深處越來越強烈地想著童年在海邊結識的克蕾兒。在蘇菲離開他,母親去世後,小男孩毅然去追尋克蕾兒,並與已是大提琴手的克蕾兒重逢,兩人的影子重新交疊在一起。書讀到這裡,剛開始的時候,我只是領略到了小男孩與呂克深厚的友情,小男孩和母親濃濃的親情,以及與克蕾兒的純真愛情。多讀了幾遍後,我才明白作者真正想告訴讀者的不僅僅只是這些,我腦海裡清楚地出現一行字“要了解自己,遵從自己的意願去做事”。
是的,書中想要表達的就是這個道理。邊讀邊悟,我深深地覺得我們每一個人在追夢的過程中,要去偽存真,認真聆聽自己的內心,去尋找真正屬於自己的人生位置、夢想和幸福。《偷影子的人》借影子喻意蒙在人們周圍許多虛的表象,告訴我們要努力揭開那層虛假的薄紗,讀後感去追尋真實的夢想。書中的小男孩發現自己是多麼地深切地愛著克蕾兒,“從小一起長大的朋友,是神聖不可侵犯的,也許正是想到這一點,我刻意領先一步之遙,因為太珍惜這個朋友,所以我不想聽到任何他不想對我說出口的秘密。”當小男孩靜下心,冷靜判斷時,才知道自己內心真正的所愛,於是放棄一切,去追尋真正的幸福。還有呂克,先夢想當醫生,做了醫生後才知道,做醫生並不是自己真正喜歡做的事,最終回到麵包店,做著自己快樂,也使別人快樂的工作,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位置。作者分明對小男孩和呂克的思索、行動予以了讚許,並自然地闡述了一個人生的道理。這個道理看似簡單,其實對我們的現實生活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不是嗎?我們經常會像文中的小男孩,洞悉了別人心底,瞭解了別人,可反過頭來,卻是沒了解自己。我們有時又像呂克,有著理想,可突然有一天,發現那理想並不是自己想要的未來。我們何嘗想過給自己一點兒時間,反省反省自己,聽聽自己內心真實的聲音呢?
生活中有諸多迷茫,但只要我們認真聆聽自己的內心,認真思索,入細入微,把握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時時刻刻,真實的希望一定會到來,真正的理想就在彼岸。“生命中某些珍貴的時刻,其實都來自於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小男孩和母親一起在月光下的小閣樓裡談心,就是小男孩最快樂的事!書中的這些話語,書中講述的故事,無不告訴我們,要做自己喜歡做的事,要做能讓自己內心快樂的事。
讀讀這本書吧,俯下身去,問問影子,看看自己的內心,靜靜地想一想,你會發現一切瞭然。
尋找真實的希望,做最真最好的自己!——這就是我讀《偷影子的人》得到的啟發和感悟。
讀後感的作文 篇8
《霧都孤兒》這是一本簡短而又精煉的小說,比起那些長篇大論的書籍來說,擺放在書架上略顯得有些單薄,可這並不影響我對它的興趣。記得上次讀它的時候已是四年前了,記得那時候薄薄的一本應該是壓縮版,並且讀得比較粗略,而現在我又拿起它,這次可要認認真真的看一下了。
書中的主人公是濟貧院的一名孤兒奧利弗,身世十分的悲慘,在出生之前父親就已經去世了,而母親也在他出生後不久永遠的離開了他。他就這樣理所當然的被送進了濟貧院,在那裡飽受折磨。區長的唯利是圖,管理員的自私自利,大廚的冷漠小氣,使得濟貧院的孤兒每天只能喝稀粥而且每餐只有一碗,他們整日與飢餓為伴,這樣悲慘的一直持續到奧利弗9歲。他被送去到一家棺材店做童工,這對於奧利弗來說就是剛脫離了虎口又入了狼窩,棺材店老闆是個愛財如命的吝嗇鬼,唆使他去做髒活累活一旦做不好就要捱罵。由於飢餓與侮辱的雙重辛酸,迫使奧利弗逃到倫敦,卻沒想落入了一個更大的困境中——賊窩。他被迫與狠毒的歹徒為伍,歷盡無數的艱難。但令我心靈感到安慰的是,幸運的奧利弗終於有了一個溫暖的歸宿,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愛,他最終在善良的扒手南希幫助下逃離了賊窩,繼承了一筆遺產與親人姨媽居住在一起,從此結束了他的苦難的童年。
記得書中有一段是這樣描寫的:“粥碗從來不需要洗,孩子們總是用湯匙把碗颳得恢復光亮為止。刮完了以後,他們坐在那裡,眼巴巴地望著粥鍋,恨不得把砌鍋灶的磚頭也吞下去,同時十分賣力地吭自己的手指頭,指望發現偶然濺到那上面的粥嘎巴兒……”我相信讀了這一段後,每個人都會心生悲憫之情,在感到心酸的同時,也讓我們看清了資產階級醜惡的嘴臉。表面上擺出要幫助貧民、孤兒的樣子,要拯救他們於水深火熱中,卻在暗地裡欺負這些無辜的小生命,真可謂人神共憤。
在書中,雖然主人公奧利弗有了一個令人比較滿意的結果,但卻本該擁有幸福的童年卻因種種因素變得苦難不堪,有幾次甚至面臨著死亡。不過,奧利弗還是堅強的走了過來,在令人佩服之餘不經要思考一下這黑暗的社會。作者狄更斯透過奧利弗落入賊窩向我們展示了社會中罪犯們的真實面目,而英國的經濟繁榮其實是孕育在危險和骯髒的工廠與煤礦裡的,狄更斯無情的批判了資產階級的卑鄙與自私,揭露倫敦在最光輝燦爛的經濟發展時代下,出現的嚴重社會問題以及金錢社會的罪惡。這本書既是奧利弗的磨難史,也是當時英國社會的縮影。
雖然這本小說沒有巧妙的構思,也沒有華麗的言辭,但卻句句深入人心,激起讀者的共鳴傳達了一種信念,正是這種堅強與善良的信念感動了我。讀後感·雖不能給我面對生活與困難的莫大勇氣,但卻觸動了內心最深處的那根弦。總的來說,環境影響人,有句俗話說的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但即使這樣,我們仍要保持一顆善良的心。在以後的生活中遇事要理智分析,不讓衝動這個魔鬼做壞事,善於學習他人來壯大自己。
狄更斯的一段話讓我記憶猶新,感觸也是很深:“有的時候,一支親切的樂曲,一處幽靜地方的潺潺水聲,一朵花的芬香,甚而只是說出一個熟悉的字眼,會突然喚起一些模糊的記憶,令人想起一些今生不曾出現過的場景,它們會像微風一樣飄散,彷彿剎那間喚醒了對某種久已經別離、比較快樂的往事,而這種回憶單靠冥思苦想是怎麼也想不起來的。”小說畢竟是小說,並不能與生活相提並論。我們現在所生活的社會相比較起來還是和平美好的,我們的童年幸運很多,不愁吃也不愁穿,更不用被威脅去做童工,而且還受到很好的教育。在緬懷舊社會的艱辛與悲痛的同時,我們要珍惜眼前的一切,不論是愛情還是友情,都要用心相處學會相信他人。我們現在生活在如蜜罐似的家庭中,卻還總是抱怨這個不好那個太壞,不懂得滿足,我們卻不曾想過,在這個世界上還有許多的孩子正在承受著本不該承受的苦難。他們不僅要與飢餓、寒冷、疾病作鬥爭,甚至還要面對因為戰爭而帶來的失去親人的悲痛。這讓我想起上段時間在百度上看到的一張照片:這是一個為相機而投降的小女孩。攝影師在難民營中碰到的這個可愛的“小包子”,那時她才四歲,當攝影師想為她留張影時,小姑娘卻把相機當成了武器,熟練地舉起雙手示意投降,眼神中既有驚恐也有委屈,讓人看了不禁心生悲憫。戰爭無情的奪去了孩子們的童年,而我們卻無能為力,能做的是否只有無聲的哭泣。
歡樂與憂傷交匯在命運之杯裡,然而其中絕沒有辛酸的眼淚:因為就連憂傷本身也已沖淡,又裹在了那樣甜蜜、親切的回憶之中,失去了所有的苦澀,成了一種莊嚴的快慰。身邊如果有個人在的話就好了,那我會依偎著他,與他說些只屬於我倆的悄悄話,但這只是幻想罷了,可還是希望我小小的幻想能被分享,如果還能被某人珍惜的話,那便是最好的。願我們可以沐浴著愛心燦爛的陽光,收穫著愛心播種的希望,願我們的社會處處流淌著愛心灌注的暖流。
讀後感的作文 篇9
昆蟲記是昆蟲學家法布林的作品。我從書中法布林對種種昆蟲日常的描述中體會到他對昆蟲的獨特見解。也看到了他對生活的獨特感悟。
對於昆蟲,我以前的感覺就是不消喜歡,特別是蒼蠅、蚊子、毛毛蟲什麼的,更是令人噁心。而 法布林卻把昆蟲當成自己最好的朋友,把研究昆蟲是一種樂趣,融合畢生心血於其中。因為他喜歡昆蟲,把昆蟲當成知己來看待,所以才能把昆蟲寫的如此富有神秘色彩,讓我這個有些討厭昆蟲的人也不知不覺地被他的文字所吸引,開始瞭解昆蟲、願意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昆蟲。蜘蛛在他的觀察下以成為一個超級“幾何大師”,它們發出的電報線可以感知遠處的動靜;而蟋蟀的家政、住所、樂器也真的可以和如今的我們相媲美。
洋洋十卷的《昆蟲記》我只讀了很少的一部分,卻已從中看出法布林對昆蟲的熱愛和觀察的仔細。從他的文字中可以看出,看出是有感情的,它們是大自然的生靈而不是令人憎恨、厭惡的物件。
今天我是透過法布林是眼睛,享受這份讀書的熱趣,而法布林為此付出了一生的心血,有些人卻毫無體會。我們只有用心去品味這本書,才能對他所研究的看出有更深一層的瞭解。昆蟲是大自然的生靈,人類的朋友,所以我們一點要愛護我們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