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文化會說話作文
衣著華貴,頭頂珠光寶飾的婦人靜靜矗立在煙與火的金碧輝煌中,與周圍的悲慘景象格格不入。愕然回首,目光中滿是無奈與不捨,少頃,唇啟輕語,隨即步入染著火光的牆垣之中,那一瞬間,分明見到她袖上的十二銅飾在跳躍的光影中反射出清晰的紋路——圓明園。
突然驚醒,不過南柯一夢,卻引我不禁思考。如果它會說話,那麼,它會告訴我們什麼呢?
回溯泱泱五千年,翻開中華歷史長卷,今日的一切文化便是在歷朝歷代的時代變遷中不斷髮展,改良與延續得來,是中國歷史的憑證,它們謳歌了中華民族智慧與力量的體現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然而便是這麼珍貴的寶物卻被曲解成了老舊的,不符合時代背景的土氣累贅,實在可惜可憎。
今下,我們確實跟上了時代的潮流,但卻不經意間忘卻了最根本的東西,看下身邊,我們的心靈和眼球正在經歷著怎樣的浩劫呢?,商業報刊雜誌鋪天蓋地,打著宣揚中華傳統文化的旗號販賣低階庸俗的'小說。於聖誕節狂歡聚會,為情人節勞神費心,卻不曾在重陽節致問家中老人,於清明節除去一把墓前雜草。文化無言,無法發聲辯解使得本國文化的情況與境遇下。
那傳承了千百年的文化理德難道真的不再屬於這個時代了嗎?
答案是否定的。傳統文化是祖先先留給炎黃子孫的寶貴遺產,那些記載著歷史的文字、那些彰顯著氣度的禮節、那些散發著真理的道義,無不值得中國驕傲。
而我們所需做的,便是認真學好課堂知識,充盈課外知識:在積極於創新的同時不忘那一份根本與傳統,雖然微小,但卻至關重要。
是時候為它們而平反了,當全球化的浪潮襲捲而至時,當時尚潮流四處氾濫時,理應堅持本色,而是應該學習繼承中國的傳統,汲取外來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把自己傳流本土的文推上更高更燦爛的未來。
回溯過去,也許它們想說的,不過是“請得識得真面目”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