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 我的父親作文共五篇

我的父親作文共

我的父親作文共五篇

  世上最美味的泡麵

  他是個單親爸爸,獨自撫養一個七歲的小男孩。每當孩子和朋友玩耍受傷回來,他對過世妻子留下的缺憾,便感受尤深,心底不免傳來陣陣悲涼的低鳴。 這是他留下孩子出差當天發生的事。 因為要趕火車,沒時間陪孩子吃早餐,他便匆匆離開了家門。一路上擔心著孩子有沒有吃飯,會不會哭,心老是放不下。即使抵達了出差地點,也不時打電話回家。 可孩子總是很懂事地要他不要擔心。然而因為心裡牽掛不安,便草草處理完事情,踏上歸途。 回到家時孩子已經熟睡了,他這才鬆了一口氣。旅途上的疲憊,讓他全身無力。正準備就寢時,突然大吃一驚:棉被下面,竟然有一碗打翻了的泡麵!

  「這孩子!」他在盛怒之下,朝熟睡中的兒子的屁股,一陣狠打。「為什麼這麼不乖,惹爸爸生氣?你這樣調皮,把棉被弄?要給誰洗?」 這是妻子過世之後,他第一次體罰孩子。「我沒有……」孩子抽抽咽咽地辯解著:「我沒有調皮,這……這是給爸爸吃的晚餐。」

  原來孩子為了配合爸爸回家的時間,特地泡了兩碗泡麵,一碗自己吃,另一碗給爸爸。可是因為怕爸爸那碗麵涼掉,所以放進了棉被底下保溫。

  爸爸聽了,不發一語地緊緊抱住孩子。看著碗裡剩下那一半已經泡漲的泡麵: 「啊 !孩子,這是世上最…最美味的泡麵啊!」

  孩子即使再年幼,也有他們的尊嚴,如果父母發現錯怪了孩子,要勇敢向他們說:「對不起!」。

  女兒眼裡的“不倒翁”老爸

  在孩提時代女兒的眼裡,她的爸爸我便是世界上“最能”的人。

  在她還沒有自主行為能力的時候,往往做出一些讓人哭笑不得的事。今兒摔一個碗,明兒灑一壺油,後兒又把我剛剛寫好的備課本撕個亂七八糟……每當此時,我還要無奈地強忍內心的怨氣,口是心非地“誇”上她兩句:“看我女兒本事大的。”久而久之,這句話便成了我的口頭禪。哪知說者無心,聽者有意。那句話不知不覺便被懵懂學語的女兒學了去。記得有一次,我一手扶著腳踏車把,另一隻手帶著另一輛腳踏車去給她姥姥家去送(這在我們鄉下還夠不上違法)。進村的時候,拐彎帶上坡,騎車技術還算高超的我猛騎幾下,一拐就勢一拐,便輕鬆的進了村。哪知坐在車樑上的女兒卻突然冒出一句:“爸爸,你看你本事大的。”我差點樂噴了,為她的童言無忌。

  上了小學以後,我更是女兒在她同學面前無時不刻誇耀的物件。諸如爸爸趕集買的燻雞如何如何大,給她買了個文具如何如何奇特,沾滿油漬的衣服讓爸爸用“強力”一搓便潔淨如初,甚而連爸爸無意間踩死一隻懷了孕的死耗子都會被她繪聲繪色地渲染一番。低年級的知識結構比較膚淺,加之我又是從事教學工作的她若是遇到難題,輔導起來自然得心應手,因而我在女兒心中的神聖地位更是牢牢紮了根。那時女兒心中全無貧富、等級的觀念,她認為校長就是“最大的”官,即便如此,校長在她嘴裡也只是一個語言符號,唯一崇高的只有她的身材矮小的爸爸。那時我們住學校一間低矮狹小的單身宿舍,而那正是她幸福生活的港灣,而她的爸爸則為她的港灣撐起了一片天空。

  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女兒也漸漸懂得了些人情世故,開始提出了些令我這個“權威”爸爸尷尬的問題。記得她上小學四年級的時候,有一次從同學家寫作業回來,女兒忽然問我:“爸爸,怎麼小玲家住的房子那麼大,咱們住的房子那麼小呢?”小玲的爸爸是村裡蓋房班的工頭,而當時的我,每月工資還不到三百塊,還經常拖欠,根本沒法和人家比。我只好哄騙她說:“住在學校主要為你學習方便,等你考上重點中學,爸爸一定給你在縣城買一座比她家大得多的房子。”

  女兒果真沒有辜負我的希望,考上了縣城的重點中學,為方便女兒走讀,我家也在城裡租了間大房子,居住條件改善了不少。一天,女兒放學回家,忽然又問我:“爸爸,我們學校一位老師在報紙上發表了一篇文章,貼在學校的櫥窗裡展現,反響很大。我很奇怪,為什麼你在報刊上發表了那麼多文章,還只是個小學教師?”我心裡很是酸楚,女兒啊,你哪知你老爸的苦衷啊。現在就連你爸教過的學生都當了校長,進了職稱,工資比你老爸高出一大塊,現在的社會,誰能說得清呢。為使她涉世未深的心靈不受感染,我也只好敷衍著:“重點中學教書太累,爸爸怕身體吃不消。”女兒沒說話,可我感覺得到,我的“最能老爸”的形象已經在女兒心中產生了動搖。然而值得慶幸的是,雖然我只是一個小學教師,但業務上底子很厚。女兒初中階段遇到的難題,無論哪一學科,我基本上都駕輕就熟給她解決掉。加之寒暑假,我還是她的“貼身保鏢”兼“義務家教”,因此,她雖不算絕頂聰明,可學習成績在年級也總是名列前茅。“三好學生”的光環加之同學們羨慕的眼光帶給她的優越感,讓我這位“權威老爸”在她的心中儼然成了一位“不倒翁”。

  女兒第一年高考成績不太理想,她到鄰縣一所省重點高中去復讀。有一天,女兒忽然打來電話,說她在學校感冒好幾天了,在校醫務室打針吃藥都不頂事,而且還越來越嚴重,讓我接她回家治療。那天我乘公交車去接女兒,到校門口時,校門外小轎車橫七豎八,圍滿了前來探望的學生家長,一個個衣著體面,器宇軒昂,與我的寒酸之氣形成強烈反差。一種莫名的羞愧油然而生。終於捱到了放學,透過熙攘的人群,我看到鐵柵欄門裡女兒那張被感冒折磨的發紅的臉,很是心疼。很快,女兒的.目光條件反射似的在人頭攢度中鎖定了那個瘦小而寒酸的身影,她的眼睛裡立刻閃現出喜悅的光芒。回家後,女兒的病情很快得到了好轉,我知道,一多半是來自於精神作用。之後,她在的QQ空間裡提及此事,她說,當她的視線從豪華轎車和衣著華麗的人群中閃過,很容易地聚焦在那個平凡而熟悉的身影身上時,她的心立刻放鬆到無限的大,因為世界上只有那個矮小的“頂樑柱”,才能為她撐起一片安寧的天空。

  女兒終於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華北電力大學,上大學以後,由於社交等諸多方面的原因,女兒的花費自然要比高中階段高許多,我們也不止一次因此事在電話中發生過口角。去年寒假回家,她一下車便花了十五元錢打“的”回家,讓我好生埋怨了一番。今年開學,我依舊固執地採取多年練就的“雙車技法”送她去車站(因為行李太多)。路上,女兒打趣地說:“爸爸,都什麼年代了,還架你的‘小四輪’啊!”我打趣道:“咱這是相應國家號召,綠色出行,及節能又環保。”上車的時候,女兒眼裡含著淚水。到了學校後,女兒給我發來簡訊:爸爸,您辛苦了,在我的眼裡,您就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爸爸,等我將來掙了錢,一定讓你坐上真正的小轎車。

  一行叫淚水的東西從我的眼眶裡爬了出來,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一個人的偉大不只來自於轟轟烈烈的事業,只要你為社會任勞任怨地工作著,只要你的親人能因你的存在而幸福,哪怕你沒有顯赫的地位,沒有車子房子,你也同樣是個偉大的人。

  爸爸要騎腳踏車

  蘭蘭今年升初中,新學校離家遠了,要爸爸給她買輛腳踏車。按說她的要求並不高,可媽媽下崗後多病,就靠爸爸一個人的工資養家。爸爸為難地說:“蘭蘭,爸爸現在手裡只有五十塊錢,怎麼辦呢?”

  蘭蘭是個懂事的孩子 ,她說:“爸爸,你先把那五十元給我,剩下的我想辦法。”爸爸把五十塊錢掏給蘭蘭,不是整張的,有十元的、五元的,還有一元的。蘭蘭跟承包學校食堂的劉姨說好了,下課時幫她給學生打飯,一個月的報酬是一百五十元。

  一個月後,蘭蘭攢夠了錢,一共二百元。她去腳踏車寄賣店買了一輛九成新的腳踏車,然後風風光光地騎著上學了。放學回來,爸爸拍著她的頭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蘭蘭會自己掙錢買腳踏車了。”

  蘭蘭有了腳踏車,上學方便了,心裡也高興,可是隻高興了一陣子。在回家、上學的路上,同學們大都騎的是電動車,成群結隊風馳電掣,蘭蘭騎的腳踏車只有躲路的工夫了。她被擠到路邊小心翼翼地行駛,走得磕磕絆絆的。路邊有積水,不小心滑倒了,濺了一身泥。

  窩了一肚子火的蘭蘭回到家裡,正看什麼都不順眼,見鄰居趙大伯推著一輛嶄新的電動車回來了,還對蘭蘭的爸爸說是他新買的。蘭蘭趕緊躲進屋裡,不敢再看,否則她心裡會更難受,同時對爸爸懷有一絲怨氣。

  午飯後,蘭蘭正要騎腳踏車去上學,被爸爸叫住了。爸爸不好意思地跟她說:“蘭蘭,爸爸想跟你商量個事兒,以後讓我騎著你的腳踏車去上班,行嗎?”

  蘭蘭裝作沒聽見。爸爸又說了一句,蘭蘭再也按捺不住了,把火氣一股腦兒撒到爸爸身上:“你看看人家趙大伯和趙大媽兩個人都是下崗職工,人家就能買起電動車。我買輛腳踏車還得自己到食堂打工,你還好意思騎我的腳踏車,我徒步行走要是趕不上上課怎麼辦?”

  爸爸被說得啞口無言,低著頭走了。爸爸走後,蘭蘭有些後悔,想想爸爸一個人掙錢養家,挺不容易的。以前爸爸愛抽菸、喝酒,現在連煙、酒都戒了。晚上,在爸爸洗腳時,蘭蘭發現他的腿上貼著一張風溼止痛膏,趕緊問:“爸爸,你的腿怎麼了?”爸爸淡然一笑:“沒什麼,只是走路時腿有點疼。”

  蘭蘭轉過身,眼淚止不住地往下流。爸爸洗完腳,出去倒水時,蘭蘭這才注意到爸爸走路確實有點瘸。這時候,蘭蘭把自己恨死了,恨自己不關心爸爸的身體,以前怎麼就沒發現爸爸走路瘸呢?夜裡,蘭蘭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一直到半夜才人眠。

  第二天早飯後,爸爸要去上班了,他剛走出門,被蘭蘭叫住。蘭蘭從屋裡推出她的腳踏車來到爸爸面前,對他說:“爸爸,是女兒不好,這車以後給你了!”

  爸爸愣著問:“那你以後怎麼辦?”蘭蘭說:“我跑步去上學,正好鍛鍊身體。”蘭蘭說完轉身就跑,可她還沒跑出幾步,卻被爸爸叫住了。蘭蘭停下來問什麼事,爸爸也不說話,轉身去了趙大伯家。接著,爸爸從趙大伯家推出了趙大伯昨天新買的那輛電動車,對蘭蘭說:“給你,以後你就騎它吧!”

  蘭蘭傻眼了:“爸爸,這是趙大伯昨天才買的新車啊,就是人家讓騎,我也不好意思騎人家的啊!”“不,”爸爸說,“這足爸爸給你買的,今年單位給爸爸發了一筆獎金……”蘭蘭仍不敢相信這是真的:“爸爸,既然是你給我買的,那為什麼讓趙大伯推回來,放到他家裡呢?”

  爸爸感嘆著對蘭蘭說:“爸爸是想試探你,看你願不願把你的腳踏車讓爸爸騎!”蘭蘭一頭撲到爸爸的懷裡,哭著說:“爸爸,女兒不孝,你打我吧!”爸爸撫摸著蘭蘭的頭說:“好孩子,爸爸哪捨得打你啊!”

  你的愛有幾指

  爸爸媽媽離婚了,媽媽走了,我哭喊著要找媽媽。爸爸怒吼著,一個巴掌甩了過來:“你媽死了,你要願意也去!”說完奪門而出,只剩下幼小無助的我獨自一人待在空蕩蕩的屋子裡。

  從那時起,我在內心建起了一堵厚厚的牆,將自己與父親遠遠地隔了開來,而喜怒無常的性格也讓朋友們疏遠了我。我發誓一定要考上大學,為的是離開父親,因為我一直沒有原諒他。上大學後,每當聽到其他同學談起自己的爸爸媽媽,我的心就一陣酸楚,我可憐自己是個沒人心疼的孩子。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參加了一個心理講座。伴著音樂,老師讓一半同學先圍成一個圓圈兒,另一半同學分別站在圍成圓圈兒的同學身後,這樣就又圍成了一個稍大的圈兒。然後,老師讓 裡圈兒的同學轉過身來與外圈兒的同學相對而站。他說:“現在,我們來做一個心理遊戲,當我說‘手勢’時,大家來做。如果你與對方都伸一根手指,表明你們互為陌生,不願相識,聽到 我喊‘動作’時,請把臉轉向左邊;如果你們伸兩根手指,表明雙方願意相識,聽到‘動作’時互相握一下手;如果你們伸出3根手指,表明喜歡對方,聽到‘動作’時雙手握一下;如果你們 伸出4根手指,就表明你們願意分享對方的快樂,承擔對方的痛苦,能為對方真心真意地付出,聽到‘動作’時請擁抱對方。如果你與對面的合作伙伴出的手勢不一樣,就不需要做動作。”

  第一次,站在我對面的是一個比我矮半個頭的女孩兒,聽到“手勢”後我伸出了一根手指。讓我吃驚的是,她伸出了3根手指。我們是陌生人,她表示喜歡我,我真不敢相信。由於我們手 勢不一樣,沒能做動作,我看到一絲失望從她眼中掠過。老師讓裡圈兒的人向左跨一步。於是,我與矮個女孩兒錯開了。就這樣,由於別人伸的手指總比我多,走了半圈兒下來我沒有完成一 個動作。

  老師激動地說:“總伸出一根手指的同學該明白了吧,為什麼我們的親人、朋友一個一個離開了我們?因為我們不懂得付出。我們總在抱怨得到的太少,可我們付出了多少呢?大家回頭看 看吧,有多少人因為你捨不得付出而與你擦肩而過?等到你願意付出時,已經沒有機會了!

  ”大家閉上眼睛想一想已生華髮的父母,想一想手足情深的兄弟姐妹,想一想朝夕相處的好朋友,他們真的沒有為你付出過嗎?而你又帶給他們什麼……“

  我流淚了,這是我第一次因感動而流淚。我想到了爸爸,其實這麼多年來,爸爸一直在補償那一巴掌。在沒有媽媽的日子裡,爸爸既要上班又要承擔所有家務。曾經有很多人勸爸爸再找 一個妻子,都被爸爸謝絕了,現在想來,他都是為了我。

  我又想起了開學時爸爸送我到車站的情景。那天,他眼裡噙著淚花,而不懂事的我卻在慶幸終於可以離開他了。上大學後,爸爸每週都給我打電話噓寒問暖,而我卻沒主動打過一次電話 。元旦的晚上,所有同學都在忙著給親人打電話,只有我無動於衷……我第一次意識到自己之所以不被喜歡是因為太自私了。

  回到宿舍,我撥通了家裡的電話,話筒裡傳來了爸爸蒼老的聲音,他做夢也沒想到女兒會給他打電話。隨著發自肺腑的一聲”爸“,多年以來構建在我心中的那堵冷牆徹底倒塌了,一縷 陽光照進了我的心房。我終於學會了用4根手指迎接愛。

  爸爸,希望您能懂

  親愛的爸爸,當我寫這封信的時候,我知道它不會被您看見,可我還是願意躲在一個您看不到的地方為您敞開心扉。

  您出去了一個下午沒有回來,直覺告訴我您一定又醉在哪裡了。您一定認為我看到您喝醉時淚水會像決了堤的洪水肆意流過我的臉頰,然後對您大喊大叫。可這次我沒有,我表現出超乎平常的平靜,我第一次沒有出門找您,第一次沒有在您面前號啕大哭,那一刻我學會了堅強。

  媽媽在外打工,是您一手撐起這個清貧而又溫馨的家。我慶幸自己有這樣一位好父親,可是您的酒癮,成了阻擋我們之間溝通的壁障,我不曾知道您是怎麼把自己灌得酩酊大醉,但我知道您原來並不那麼嗜酒如命。

  人們常說:滴酒不沾,一路平安。爸爸,我相信您也懂,您常埋怨我和媽媽在您喝醉的時候不理您,還和您生氣,可是爸爸,我是您的孩子,媽媽是您的愛人。所謂愛人,就是最愛您的人。在這個世界上,除了那個最愛您的人肯在您喝醉的時候,為怕傷您身子而生氣,還有誰願意在這個時候為您牽腸掛肚呢?

  我知道您有時心裡難過,覺得沒有給這個家帶來點兒什麼,可是爸爸,我並沒有因為貧窮而自卑,相反,我讓它成為我積極進取的一種動力,它時時刻刻警醒我,我不能懈怠,我有一個貧窮的家等我為它脫胎換骨。爸爸,您已經為這個家付出許多許多,我不能再苛求您能像其他孩子的父母一樣讓我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清貧的家,給予我太多的人生哲學,讓我明白以後的人生路需要我自己去探索,我也堅信,微笑地接受生活的饋贈,勝利就在不遠處等我。

  您把無助的心懸掛在酒精中,不讓我和媽媽看到您真正的想法,可是爸爸,那樣只會使彼此更不瞭解。也許每一個孩子都不願意看到自己的父親接連不斷地借酒消愁。爸爸,也許女兒對您要求的太苛刻,可是爸爸,當您喝醉時,女兒那種忐忑不安的心情,或許您不曾體會得到。

  您說,您可以理解我在您喝醉的時候痛哭流涕,可是爸爸您什麼時候能不再讓我為您淚流滿面呢?爸爸,振作起來吧,我相信有愛和信心,我們一定能支撐起這個清貧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