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唐詩> 唐詩《同從弟南齋玩月憶山陰崔少府》鑑賞

唐詩《同從弟南齋玩月憶山陰崔少府》鑑賞

唐詩《同從弟南齋玩月憶山陰崔少府》鑑賞

  《同從弟南齋玩月憶山陰崔少府》是唐代詩人王昌齡創作的一首五言古詩。這首觀月懷友的古體詩,寫得恬淡悠遠。詩的前六句著重寫開窗所見的.月色,清幽的月色引起詩人深刻的思考,深深的慨嘆反映了詩人對人生的珍視。最後四句是懷友。詩人馳騁想象,想象在這月光普照的夜晚,崔少府也一定在曹娥江畔苦吟,思念自己,真是人隔千里,明月相共。最後採用傳統的“引類譬喻”的手法,以蘭草、杜若比崔少府,其芬芳之香隨處可聞。

  同從弟南齋玩月憶山陰崔少府

  王昌齡

  高臥南齋時,開帷月初吐。

  清輝淡水木,演漾在窗戶。

  苒苒幾盈虛,澄澄變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其如何,微風吹蘭杜。

  註解

  1、苒苒:同“冉冉”,指時間的推移。

  2、美人:舊時也指自己思暮的人,這裡指崔少府。

  3、越吟:楚人曾唱越歌以寄託鄉思。

  譯文

  我和從弟在南齋高臥的時候,掀開窗簾玩賞那初升的玉兔。

  淡淡月光瀉在水上洩在樹上,輕悠悠的波光漣漪蕩入窗戶。

  光陰苒苒這窗月已幾盈幾虛,清光千年依舊世事不同今古。

  德高望重崔少府在清江河畔,他今夜必定如莊思越之苦。

  千里迢迢可否共賞醉人嬋娟?微風吹拂著清香四溢的蘭杜。

  賞

  此詩寫玩月思友,由月憶人。感慨清光依舊、人生聚散無常。詩的開頭點出“南齋”;二句點“明月”;三、四句觸發主題,寫玩月;五、六句由玩月而生髮,寫流光如逝,世事多變;七、八句轉寫憶故友;最後寫故人的文章道德,恰如蘭杜,芳香四溢,聞名遐邇。全詩筆不離月,景不離情,情景交融,景情相濟,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