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周頌·臣工之什·雝
原文:
有來,至止肅肅。相維闢公,天子穆穆。於薦廣牡,相予肆祀。假哉皇考!綏予孝子。
宣哲維人,文武維後。燕及皇天,克昌後。綏我眉壽,介以祉,既右烈考,亦右文母。
譯文
一路行進和睦虔誠,到達此地恭敬祭享。
各國諸侯相助祭祀,天子居中盛美端莊。
讚歎聲中獻上大雄牲,助我祭祀陳列在廟堂。
偉大先父的在天之靈,保佑我孝子安定下方。
人臣賢能如眾星拱月,君主英明更舉世無雙。
安定朝邦能德感天庭,今世盛明更子孫永昌。
安我心賜予年壽綿綿,又助我享受吉福無疆。
求保佑先父靈前長歌,求保佑先母靈前高唱。
註釋
⑴有:語助詞。(yōng):和睦。
⑵肅肅:恭敬。
⑶相:助祭的人。維:是。闢公:諸侯。
⑷穆穆:莊重盛美。
⑸於(wū):讚歎聲。薦:進獻。廣:大。牡:雄性牲口。
⑹相:助。予:周天子自稱。肆:陳列。
⑺假:大。皇考:對已故父親的美稱。
⑻綏:安,用如使動。
⑼宣哲:明智。
⑽後:君主。
⑾燕:安。
⑿克:能。:其。
⒀綏:賜。眉壽:長壽。
⒁介:助。祉:多福。
⒂右:佑,此指受到保佑。烈考:先父。
⒃文母:有文德的母親。
鑑賞:
這首詩是父母同祭的,因此說“既右烈考,亦右文母”,但“文母”的陪襯地位也很明顯,這又是父系社會的'必然現象。以這樣內容的兩句結尾是周頌中唯一之例,透露出《》是祭祀後撤去祭品的樂歌的資訊,併為諸多《詩經》註疏、研究者所公認。按理說,每一祭典都有撤去祭品這一程式,撤祭詩不會僅此一首,既然現在《詩經》只收錄了《》,可見《詩經》的整理刪定者(舊說為孔子)認為它是其中最出色的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