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不服趙本山行嗎散文
2009年春節晚會,一個小品《不差錢》火了小瀋陽的同時,也將二人轉、趙本山和他的弟子再一次地推到了峰口浪尖上,成為了媒體、教授、學者、人大代表、名演員及億萬觀眾抨擊和關注的物件。其中有巴蜀鬼才魏明倫,性學專家李銀河,小品演員陳佩斯,著名黃梅戲表演藝術家韓再芬等等,眾口一詞地認為小品《不差錢》低俗,上不了大雅之堂,“小品‘不差錢’,但在其它地方差的就太多了。”還有性學專家李銀河更是認為“屁精”一詞是在攻擊同性戀,口口聲聲說要用政治的名義讓趙本山公開道歉。
我想說的是:不管你們說了多少個冠冕堂皇理由,趙本山有人緣,二人轉有市場,全國的觀眾離不開小品,這是誰也無法改變的事實,聽到兔子叫就不種黃豆了?我首次聽說二人轉這種地方劇種,說出來大家也許不信,它來自我爺爺的言傳身教。我十八歲那年當了三十多年兵的父親在走遍了全中國後帶領全家人從重慶來到了黑龍江省的伊春市,我父親為了盡孝,彌補多年對鄉下我爺爺的虧欠,將年近七十的爺爺接到了我們身邊,那時我才第一次見到了爺爺的面。爺爺是個喜歡說書唱曲會二人轉的老人,而我父親卻將那些東西視為封、資、修的東西,曾在一次回鄉下時一把火燒了爺爺積攢了一生的書,爺爺只偷偷地帶了僅存的幾本書來。俗話說“前三十年看父敬子,後三十年看子敬父”,那時家中來了客人,有人知道爺爺會唱二人轉總有人會熱誠恭敬地讓爺爺唱上一段,爺爺每次都會不顧父親的反對高聲地來上一段,那時的我就深深地被二人轉吸引了,時常纏著爺爺給我唱上一段。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段子就是《楊八姐遊春》了,至今記得裡面的唱詞。後來爺爺去世了,書自然也就由我儲存了下來。後來我還依劇爺爺的故事,寫了一部20多萬字的長篇小說《漫天黃沙漫天雪》,裡面穿插了許多二人轉的段子。
中國共有大約300多個地方戲曲劇種,如今面臨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機,30多年來已消亡了100多種。二人轉也是一個有近300年曆史的地方戲種,在東北有很廣泛的群眾基礎,二人轉是窮苦百姓在北風呼嘯、滴水成冰的季節裡最好的消遣方式,街頭巷尾,炕頭場院,飯店大車店,都是可以拉開場子的地方,苦中作樂永遠都死不絕的一代又一代東北人喜歡的就是那土得掉渣、永遠難登大雅之堂的二人轉。在過去它屬於“下九流”們才喜歡的玩意,因為它從來就屬於滿腦袋高粱花子的莊稼人,屬於長年在井下鏗鏗掄鎬的煤黑子,屬於走南闖北的車老闆兒、屬於林場抬大槓子的,屬於金礦的淘金人以及在關東大地走江湖的一切“下九流”們。走遍關東大地,只要你嗅得到馬廄、旱菸和高粱花子的濃烈氣味,就不愁聽不見那扯著嗓門硬灌的充滿了大碴子味的二人轉,真是男的猛,女的浪,渾身上下全是戲,在過去很多二人轉戲班子只要男的不要女,原因是裡面有很多粉段子,而且還伴有很多不太雅的動作。二人轉演員可以說個個都有一套絕活,演員強調“五功”——唱、說、扮、舞、絕,有100多個曲牌和小曲小調以及豐富的板式變化。而且,二人轉使用的都是大白話,能夠適應插科打諢的要求。現代二人轉演員更是把說、學、逗、唱、脫口秀、模仿秀髮揮到了極致,真是不把你逗的笑出屁來那是絕對不會罷休的。所以東北人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寧舍一頓飯,不捨二人轉。”你服不服二人轉的魅力?
儘管二人轉有廣泛的群眾基礎,有很多人喜歡它,但是過去它是上不了大雅之堂的,不要說央視春節晚會這樣的大臺子、大場面,就是一般省市級別的文藝晚會也別想看到它的身影。好在平地一聲響春雷,鐵嶺蹦出了一個趙本山,他不僅在極短的時間裡忽悠的全中國的電視觀眾都知道了他,而且一個高竄到了中央春節晚會的舞臺上,並且在十幾年間成了中國老百姓年根歲尾不可缺少的一道大菜,似乎春晚沒了趙本山就似乎缺少了點什麼,盼了一年就盼著趙本山能戴著他那頂小破黑帽出來。趙本山,一個東北山溝裡吃百家飯長大的孤兒,從1990年起連續19年登上春晚,把一個草根藝人的輝煌演繹到了極致。趙本山太有尿了,你服不服趙本山的水平?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趙本山對二人轉的偉大貢獻在於不僅唱紅了他自己,更是挽救了一個古老的文化和劇種;還有帶來了一系列產業化的形成,趙本山充分利用了現代傳媒包裝演員,在影視劇中大量新增二人轉的表演,擴大二人轉在全國的影響,他藉助春晚的舞臺極力宣傳“二人轉”,還透過影視製作大力推廣二人轉,培養新一代對二人轉的興趣。在長春時我和女兒就是為了看一場原汁原味的二人轉,女兒下班後我們連晚飯都沒有吃,5點半就出發了,找了好幾家大劇院,找到了老瞿頭和李毛毛掛牌的和平大戲院,因為看完演出後太晚了為此還不惜花費在賓館住了一晚上;趙本山的偉大貢獻還在於為國家解決了不少人的就業問題,據說全國二人轉團隊有近10萬大軍,並打造了一個統一的品牌——劉老根大舞臺,用電視劇包裝二人轉演員,演員成名人了,為劇場吸引更多公眾帶來不斷上漲的上座率,這個舞臺現已在全國開了9家連鎖劇場,公開資料顯示,2007年本山傳媒僅憑劉老根大舞臺的演出業務就有5800萬元的收入,為國家上繳創造了較高的利潤;為了二人轉更好的發展,趙本山除了親自招收弟子之外,遼寧大學本山藝術學院還開辦了民間藝術專業,主攻二人轉,更是從長遠培養二人轉的後備人才;更重要的是趙本山捧紅了很多二人轉演員,這是當年人們也許做夢都想不到的,範偉,閻學晶,小瀋陽,如今他們早已身價倍增,名噪全國了。趙本山,太尿性了,你們不服行嗎?
現在全國成名了地方戲曲藝術工作者不少,可是你們有趙本山取得的成就嗎?你們為推動地方劇種都做了哪些工作?你們的劇種是高雅,可是高雅到觀眾不喜歡看還談何高雅呢?韓再芬是我很喜歡的黃梅戲表演藝術家,而且是全國人大代表,這些年來我們知道你確定為黃梅戲的發展和壯大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但是多年過去了廣大的觀眾對黃梅戲的認識依然停留在《女附馬》和《天仙配》的選段上了;京劇是國粹,除了七十年代,八個樣板戲深入人心之外,又有哪個中國老百姓會隨口哼出一段傳統劇目呢?豫劇好聽,可是咱老百姓也只知道《誰說女子不如男》,而對別的幾乎一無所知。所以套用馬東挑戰主持人時對選手所說的一句話:儘管你心中不服,但是你不得不服。你們服不服趙本山的本事?
也許對小品《不差錢》的關注和討論還沒有過去,但我希望媒體、學者和專家不必太在意。正像趙本山說的那樣:二人轉不過就是老百姓喜歡的東西,大家看了小品《不差錢》,樂了、笑了,我們的目的也就達到了,老百姓不就圖的一個樂嗎?沒有多少人想到低俗不低俗的問題。人大代表們就別管閒事了,有時間、有精力的話還是去管點更重要的事吧。
二人轉的紅火,給了眾多生存艱難的地方戲曲一個啟示:要靈活變動,適應社會變化,滿足現代觀眾的需求。這樣,傳統的戲曲藝術才能有強盛的生命力。我相信有億萬觀眾的支援和喜愛,二人轉會走的更遠,小瀋陽也會走的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