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浣溪沙> 浣溪沙 蘇軾背景

浣溪沙 蘇軾背景

浣溪沙 蘇軾背景

  《浣溪沙·詠橘》創作背景:

  這首《浣溪沙》作於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十二月,作者品嚐香橘有感而作此詞。

  《浣溪沙·端午》創作背景:

  《浣溪沙》這首詞是蘇軾43歲(1078)在徐州任太守時所作。那年春天,徐州發生了嚴重旱災,作為地方官的蘇軾曾率眾到城東二十里的石潭求雨。得雨後,他又與百姓同赴石潭謝雨。這組詞就是在赴徐門石潭謝雨路上寫成的.。

  《浣溪沙·徐門石潭謝雨道上作五首》創作背景:

  這組詞是蘇軾43歲(1078年)在徐州任太守時所作。公元1078年(元豐元年)春天,徐州發生了嚴重旱災,作為地方官的蘇軾曾率眾到城東二十里的石潭求雨。得雨後,他又與百姓同赴石潭謝雨。這組詞就是當年初夏在赴徐門石潭謝雨路上寫成的。

  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宋代文學家。字子,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宋仁宗年號,1056~1063)進士。曾上書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後因作詩諷刺新法而下御史獄,貶黃州。宋哲宗時任翰林學士,曾出知杭州、穎州,官至禮部尚書。後又貶謫惠州、州。多惠政。卒諡文忠。學識淵博,喜獎勵後進。與父蘇、弟蘇轍合稱“三蘇”。其文縱橫恣肆,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並稱“蘇辛”。 又工書畫。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