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魯迅> 和魯迅的一次對話作文(通用6篇)

和魯迅的一次對話作文

和魯迅的一次對話作文(通用6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和魯迅的一次對話作文(通用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和魯迅的一次對話作文1

  五年級上學期學了《魯迅和時間》,有一次做功課到夜深,朦朧中魯迅來到我身邊,和我進行了一次對話:

  魯迅說:“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只要願擠,總還是有的。”我說:“為了考個好分數、進個好學校,我們已經把海綿裡的水都擠幹了。”

  魯迅說:“我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用在了寫作上,平均每年寫作35萬多字。”我說:“我把看電視逛街遊玩的時間都用在了作業上,平均每週完成作業1.5萬字。”

  魯迅說:“我棄醫從文,要喚起國人的靈魂的覺醒。”我說:“爸媽要我少看閒書,主攻數學,換取美好的‘錢’程。”

  魯迅說:“時間每天得到的都是24小時,可是一天的時間給勤勉的人帶來智慧與力量,給懶散的人只能留下一片悔恨。”我說:“童年,每人只有一次,給‘勤勉’的孩子壓下一幅重擔,給‘懶散’的孩子留下一分歡樂。”

  一覺醒來,我發現魯迅不見了,剛才只是做功課累了,連衣服都沒脫,像個戰士伏在戰壕裡打了一個盹……

  和魯迅的一次對話作文2

  今天,我做了個夢,在夢裡,我遇到了魯迅先生,並且和他暢談一番。

  我們在燭光依稀的房間對起話來:“魯迅先生,我想請教您一個問題,希望您能給我講講您是如何成為一個成功的人的。”

  魯迅先生和藹可親地對我說:“嗯,孩子,我的成功在於珍惜時間,因為我相信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只要你擠,總是有的。在我的一生中,我時時刻刻都在和時間賽跑,當別人去喝下午茶時,我就獨自一人坐在角落裡看書;當別人找我聊天時,即使是最好的朋友,我也會毫不客氣地對他說:‘哎,你又來了,就沒有別的事好做了嗎?’……在這些生活的點點滴滴裡,我可以說是問心無愧了。”

  聽了魯迅先生的話,我若有所悟,但內心仍有疑問:我都像先生說的這樣做過,但為什麼沒成功呢?

  魯迅先生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便語重心長地說:“孩子,你可能是珍惜過時間,但你堅持的時間又是多久呢?成功不是一朝一日的事,是要經過歲月的見證,永恆的認可。而我的成功也不是一朝一夕的,我的成功是我堅持一生才得到的。在我的一生中,我沒有放棄過任何能抓住的時間。你是21世紀的孩子,我想你應該知道,在我臨終前三天我還替別人翻譯了一本蘇聯小說的序言,現在你應該領悟到成功的要訣了吧!”

  我聽了先生的話,茅塞頓開,明白了先生成功的“捷徑”——珍惜時間,並且持之以恆。我也要像魯迅先生那樣,不但要珍惜時間,還要持之以恆,這樣我也一定會有所作為的。

  和魯迅的一次對話作文3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這是魯迅先生一生的寫照,也是我想對先生作出的評價。

  先生生於1881年浙江紹興的一個官僚地主家庭中。這個家族在鎮上可算是名門世家,但在先生十五歲那年,家道中落:在京做官的祖父因科舉舞弊案入獄,恰逢父親身患重病,不治身亡。

  從大戶人家沒落為貧苦人家,周遭人看他的眼光以及對他的態度從羨慕、巴結到後來的鄙夷、冷淡。這個十五歲的少年過早的體會到了中國當時的冰冷與黑暗,他意識到人與人之間沒有真誠可言。直到多年後,先生還非常沉痛地說:“有誰從小康人家而墜入困頓的麼,我以為在這路途中,大概可以看見世人的真面目。”

  1898年,18歲的魯迅先生,揣著母親為他四處設法籌措的8塊銀元,離鄉進入南京水師學堂,後來又改入南京路礦學堂。在這期間,先生閱讀了許多外國文學與社會科學方面的著作。特別是經赫胥黎著、嚴復翻譯的《天演論》使先生意識到世界充滿競爭。一個人,一個民族想要生存、發展,就要有自立、自強、自主的精神,不能任憑欺凌。

  因為成績優異,先生在畢業後獲得了官費出國留學的機會。1902年,先生東渡日本,就讀於仙台醫學專門學校。之所以選擇學醫,是因為先生意在醫治像先生父親那樣為庸醫所害的病人。使中國人去掉“東亞病夫”這塊牌匾。

  可在經歷一些事後,先生徹底改變了學醫的想法。

  “你改悔罷!”作為弱國子民,在日本,經常會受到具有極道思想的日本人的高度歧視。先生的解剖學成績優異,便被某些同學懷疑被洩題。這使先生深感作為一個弱國子民的悲哀。更有一次,在上課前放映的幻燈畫片中,先生看到一箇中國人被日本軍人殺頭,可一群中國人卻若無其事地在一旁看熱鬧,這使先生受到了極大地的刺激。先生意識到,要想改變中華民族在世界上的地位,首先改變的就是中國人的精神,而文學是最能觸動人的精神的。於是先生果斷棄醫從文,以筆為針,以墨為藥,並在此後的一生中為救治中華民族麻木的心而奮鬥。

  先生的作品,我有幸拜讀過幾部,短篇如《狂人日記》,中篇如《阿Q正傳》,散文如《朝華夕拾》。由於讀時年少,且大多精力與時間不在讀書上,所以對於先生的作品不甚理解,只有一種盲目的追崇罷了。但《狂人日記》尤使我記憶深刻,所以特將它拿出來說一說。

  《狂人日記》是先生的第一篇白話小說,也是現在文學史上第一部傑出的白話文,具有很重要的歷史意義。我第一次讀這篇小說時還覺得很恐怖,但在後來的反覆研讀中,我逐漸領會到了其文的真正含義,也不得不歎服於先生的天才。

  《狂人日記》主要講述一個年輕人腦袋犯病,得了臆想症,他認為他處在一個吃人的世界裡,這裡沒有信任,只有“吃”與“被吃”……

  我認為先生並不是想寫一篇關於臆想症的文章,其真正意義在於批判這個“吃人”的社會!

  在“狂人”眼中的黑暗社會與先生所處的社會何其相似!人與人之間毫無信任,似乎連親人都想著“吃掉”對方,人們之間只有“吃”與“被吃”兩種選擇。“狂人”因勇於抵抗他所處的“吃人”的世界,因此被當作瘋子,而那個年代敢向封建思想發起挑戰的新民主主義革命者們又何嘗不被當作瘋子?

  “救救孩子!”這是“狂人”所說的話,也是先生想對這個悲涼的世界所說的話:將中華民族的未來從這泥潭中解救出去。

  閱讀先生的文章,猶如與先生對話,在對話中我們感受到了先生對於革命事業的熱情,以及那黑暗世界所帶給我們的震撼。

  和魯迅的一次對話作文4

  在歷史的銀河中,閃耀著許多光彩熠熠的星辰。一顆明星,就是一座照亮後人前進的燈塔。於是我穿過時間的隧道,在歷史的`太空,去尋找那一顆星。

  我四處尋找著,忽然,我隱隱約約看見一位穿黑色長袍的先生正在桌上埋頭寫作。我走過去,他似乎也被我驚覺了,慢慢地抬起頭來。他的臉好瘦,黃裡帶白,頭髮一根一根地直豎著,那鬍鬚十分引人注目,像隸體“一”字,竹枝似的左手指夾著一根紙菸。噢,沒錯,就是他——魯迅先生。魯迅先生也看見了我,微笑著招我走近他,我此刻感覺到他真的是那樣慈祥和藹。

  我們在燭光依稀的房間對起話來:

  “魯迅先生,我是21世紀的,雖然我與您相隔近百年了,但是我非常關注您,這次非常榮幸能與您交談,希望您能給我講講您是如何成為一個成功的人。”

  魯迅和藹可親地對我說:“嗯,孩子,新一代是祖國的命運,是祖國的靈魂,能培養新一代是我們上一輩榮幸。”

  魯迅先生的話裡使我感受到了一份親人般的關懷,這使原有一絲害怕的我變得穩定自若。我細心地傾聽魯迅先生給我講的“成功秘訣”。

  “我的成功在於珍惜時間,因為我相信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只要你擠,總是有的。如果你鬆鬆散散地過日子,當你回首過去你會發現你過去猶如行屍走肉,沒有前進的目標,更不用說有前進的動力。我在我的一生中,時時刻刻我都在和時間賽跑,我不容因自己的鬆散而在這場比賽中落後,我堅信,只有自己做好了才是勝利的唯一途徑,所以我一直都堅持不懈。正如每當別人去喝下午茶,我就獨自一人坐在角落看書,又如當別人找我聊天或閒扯時,即使是最要好的朋友我也毫不客氣地對他說:“唉,你又來了,就沒有別的事好做嗎?”……在這些生活的點點滴滴裡,我可以說我是問心無愧了。”

  聽了魯迅先生的話,我彷彿有所感悟,但內心仍有疑問:我曾經都像魯迅先生說的那樣做過,但為什麼我沒成功呢?

  魯迅先生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便語重心長地說:“孩子,你可能是珍惜過時間,但你堅持的時間又是多久呢?成功不是一朝一日的事,是要經過歲月的見證,永恆的日認可。而我的成功也不是我一天兩天去珍惜時間所得到的結果,我的成功是我付出了我一生的代價才得到的。在我的一生中,我沒有放棄過任何能抓住的時間。你是21世紀的孩子,我想你會知道,在我臨終前三天我還替別人翻譯了一本蘇聯小說的序言,這你應該領悟到了成功的要訣了吧!”

  “魯迅先生,請問……”當我再想問魯迅先生時,他突然消失了。

  在與魯迅短短的幾十分鐘的“談話”中,我好像明白了魯迅先生他成功的“捷徑”,它使我終於明白成功是靠我們去爭取,靠我們用時間去拼搏。魯迅先生他的話使我知道了去拼搏的“子彈”——時間,是要我們珍惜的,也唯有我們去珍惜我們才有勝利的希望。

  和魯迅的一次對話作文5

  魯迅先生,當你的《阿Q正傳》、《狂人日記》、《朝花夕拾》……,等等一系列作品問世以後,便不停地讓我們笑著,又讓我們深思著。

  的確,我很認同你的說的"喜劇是把無價值的東西撕破給人看",這句話在《阿Q正傳》中表現的.特別的淋漓盡致,把一個近乎無賴卻又令人同情的阿Q刻畫的即令人生厭又令人深思,真正的做到了撕破阿Q的麻木不仁並表現出中國當時人性的麻木。讓我們不但看到了阿Q的愚昧又看出了國人的懦弱。

  老實說魯迅先生,雖然您是中國的文化巨匠,可在我初讀你的小說時,卻感到您寫的那些東西既沒有什麼價值又沒有什麼特別的文化修養,讓人覺得你好象在寫沒有意義的逗人發笑的材料,這種想法直到明白你的寫作意圖以及看到您的"喜劇是把無價值的東西撕破給人看"之時才改變,才明白您所寫的小說的真正韻味。

  或許,在您看到我對您的小說又如此評價時,會不失風度的說一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態社會的不幸的人們中,意思在於揭出病因,引起療救的注意。"我想,這大概就是你當初的"啟蒙主義"吧!

  魯迅先生對於您的文章,我不敢說深得其精髓,卻也知其幾分真意,從文章中,我讀懂了您,我想,大概在寫這些小說的時候,您拿的不是筆,而是一柄刺入敵人心臟得尖刀;是一座驚醒麻木國民的警鐘,是自己的一腔熱情。而你寫出的,不僅僅是小說,還是一面鏡子,一面能照出人本性得鏡子;更是一根鞭子,一根激勵、鞭策國民時時向上的鞭子。

  或許,此時你會說:"不要人誇文章好,只想留言警國人。"但我卻要說你"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你說你"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我說你"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魯迅先生,我瞭解了你的"凡是愚弱得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壯,也只是毫無意義得示眾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不必以為不幸的,所以我們第一要著,是在改變他們的精神……"

  和魯迅的一次對話作文6

  合上書,窗外早已風雨交加,啊!魯迅,那"呼呼"的風聲是你在哀嘆嗎?那傾盆大雨是你為那黑暗的社會所留下的傷心之淚嗎?

  魯迅,一個熟悉又陌生的名字,我只能從散發著油墨清香的書籍中去追尋你的足跡。我知道那看似平常的文字當中飽含了你的血淚,當神州大地支離破碎時,當華夏兒女彷徨無助時,唯有你孤獨的站在肅殺的冬日中,挺直了背脊,高舉拳頭髮出了第一聲吶喊,你是不屈的戰士,是鼓舞人心的火焰。

  魯迅,彷彿就在眼前,我看見了你在黑暗中處處碰壁,我情不自禁的問道:"先生,值得嗎?"你說:"不這樣,無法喚醒他們。"於是,你不顧"碰壁"的疼痛,用你的筆,你的武器,戰鬥在第一線上。看見你為逃避軍閥,碾轉於各個城市之間,終日奔波,我問:"先生,累嗎?"你答:"不累,不累,這是常有的事。"

  可是,先生,你如此辛勞,究竟是為了什麼呢?那天,我看見你在訓斥一個痞子,激動不已,那痞子卻說:"我阿q從來天下第一,只有傻子才管我!"就在那一刻,我恍然大悟:原來你甘心做一個"傻子"就是為了要拯救當時人們那顆愚味的心靈啊!

  魯迅,你為那個黑暗的社會嘔心瀝血,你燃燒生命,只為換來人們的一絲覺悟。然而世人卻不理解你,罵你狂。我滿腔悲憤,可你卻對此不以為意,你用你提筆的雙手寫下了《狂人日記》,為在當時社會下被壓迫的孩子們振臂高呼:"救救孩子!"此情此景,令我泣不成聲。

  窗外一道閃電劃過,頓時風停雨止。我彷彿看見你那高貴的靈魂化做一道閃電劃過天際,劈散當時籠罩著社會的烏雲,撒下一片光明。自此,世人只能從書頁中追尋你的身影。

  魯迅,要何日才能再見到你?當你看到今天的中國時,你冷峻的臉龐一定會散發出舒心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