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會議通知> 會議通知的基礎寫法

會議通知的基礎寫法

會議通知的基礎寫法

  基礎的會議通知具備什麼要件?下面就由CN人才網小編給大家介紹關於會議通知的基礎寫法,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在一個完整的會議邀請中,至少應該包括會議時間地點、參會者、會議目的、預期成果、會議議題、會議議程、提前準備的資訊7個要件:

  1-會議時間地點

  會議通知上,我們只能找到開始時間、看不到會議的結束時間。這就讓被邀請者很鬱悶,同時也會為後面的工作安排造成很大的麻煩。最佳的方法是,明確標註會議開始時間與結束時間,同時建議大家能夠提前十分鐘到達。

  2-參會者

  誰會來參加這個會議?這些人在會議中的分工是什麼?如果可以的話,應該在會議邀請中明確標明。如 孫繼偉-會議主持,李二明-負責會議記錄,趙明洋―專案發言人等。

  3-會議目的

  在組織中經常召開的會議有兩類:一類是問題解決類的會議,另一類是決策類會議。其它型別的會議,如資訊收集類、研討類、報告會等,也可以採取其它方式進行,不一定非要把參與者聚集在一起。

  會議的目的不同,所採取的方式、流程、參與者、時間長度會有顯著差別。問題解決類的會議,與會者首先要對問題是什麼達成共識,才可能探討相應的解決方案。同時,參會者還要具備解決問題的專業知識與技能,才有可能達成會議目標。為了使參與者從一開始就明晰會議的重點,會議主題可以以問題的方式進行設定,比如:“如何在第三季度完成250萬銷售額?”

  決策類的會議,在會議初始要對會議決策方式達成共識:是採取一票否決的方式、少數服從多數的方式還是交由領導來做決定。這樣的好處在於,每一位參會者都知道自己的權利如何,可以最大限度的保障會議的'成功進行。

  4-預期成果

  會議結束以後,期望的預期成果是什麼?是確定當前問題的解決思路、還是就行動方案達成團隊共識?還是建立一個流程的規範?

  5-會議議題

  為了使每一個會議過程更為聚焦,需要把大的會議主題拆分為多個議題,會議議題的作用在於引導參會者對會議主題層層深入,以更好的提升會議的效率。

  會議議題根據會議目的不同,會有不同的設定。一般來講,會把資訊分享與收集的議題放在前面,需要討論的議題放在中間,決策類的議題放在最後。在議題設定過程中,要圍繞會議目的,找出具有較高關聯度的議題,並且注意議題的先後順序。

  6-會議議程

  很多時候,參會者進入到會議室才會看到會議議程。尤其是部門內部會議上,參會者往往對會議要討論的議題數量、目標沒有太多瞭解,所以容易造成跑題、焦點問題不集中的情況。所以會議議程是會議中很重要且不可或缺的內容。

  會議的時間、議題都要有明確的時間節點,尤其是在過程中,各個環節由誰來發言?目標是什麼?討論採取哪種形式,如果能夠在會議前就提供給參會者,大家也會有針對性的進行準備。

  7-提前準備的資訊

  參會者在會議前根據會議主題進行必要的資料收集,會對此次會議目標達成有很大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