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工作總結> 有關識字教學工作總結4篇

識字教學工作總結

有關識字教學工作總結4篇

  總結是指對某一階段的工作、學習或思想中的經驗或情況加以總結和概括的書面材料,它可使零星的、膚淺的、表面的感性認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統的、本質的理性認識上來,讓我們好好寫一份總結吧。總結你想好怎麼寫了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識字教學工作總結4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識字教學工作總結 篇1

  語文《新課程標準》對低年級的識字任務有明確的要求:會認1800個,會寫800──1200個,這對小學低年級的學生來說是一個艱鉅的學習任務。那麼教師如何把這一艱鉅的任務變成輕鬆而又愉快的學習活動,突破教學難點呢?

  我透過自己的親身實踐總結出一些識字教學方法,既能夠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又能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一、根據兒童的思維特點,把抽象的符號具體形象化,讓漢字“生動形象”些。

  識字本身是枯燥無味的,而對這樣的事物,很難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果讓學生們一味地被動識字,不僅識字的效率低,而且還在一定程度上束縛了思維的發展。因此,作為教師一定要在起步階段透過多種途徑來營造識字教學的良好氛圍,讓漢字更加“生動形象”些,充分調動起兒童識字的興趣,不斷激發學生去體驗識字的樂趣,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樂於識字、主動識字。具體方法有:

  動作識記法

  這種方法特別適合表示動作的字。如:“蹲”字的字形比較複雜,若要學生做一個蹲下的動作,然後再出示這個字,透過認讀加上學生前面做的動作,他們一定記得很牢。同樣的方法還適用於趴、推、眨等許多表示動作的字詞。

  圖畫記憶法

  比如:教學“網”字,我是這樣做的:請學生回憶看到過的網,然後畫一畫。不一會兒,學生畫出了魚網、蜘蛛網,有的還畫出了一個小男孩正坐在電腦前上網。不知不覺中,學生已經將這個“網”字深深的印在了腦海裡。

  字形聯想記憶法

  我們的漢字雖說是表意文字,但是是經過象形文字演化而來的。所以在教學中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幫助識記字形。例如:“簾”字,讓學生想象:上面的穴寶蓋就像一扇窗子,下面的這個“巾”就像掛在窗戶上的布簾,所以這個字是窗簾的簾。

  二、利用遊戲的形式,調動學生學習抽象文字的興趣,讓漢字“有趣”些。

  遊戲是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兒童喜歡模仿,喜歡錶現。教師在教學中要利用遊戲的形式調動學生學習抽象文字元號的興趣,不斷採用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來進行教學,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具體的方法有:

  加一加

  就是兩個或幾個熟字相加變成一個新字。為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這類字時,相鄰的同學就分別代表一個熟字,然後運用加法熟記。如教學“好”字,讓相鄰的學生分別代表“女”和“子”,口中還一邊念“我是女,”“我是子”“女加子就是好”,“你好,你好,大家好!”這種由舊知識引出的新知識學生不但掌握了生字,又掌握了學習方法,而且學習興趣也很濃。

  減一減

  就是用合體字減去一個獨體字變成一個新字。在教學這類字時,相鄰兩個同學分別代表一個熟字,然後運用減法熟記。如教學:“代”字,讓相鄰兩個同學分別代表“袋”和“衣”,邊念“我是袋,袋鼠的袋”“我是衣,衣服的衣”“袋鼠減衣等於代表的代”。這種方法學生不僅興趣濃厚,而且學得快,記得牢。

  換一換

  偏旁是構成漢字的重要部件,學生掌握了偏旁從一定意義上說就基本知道了這個字的意思。在教學中如何利用這個優勢幫助學生識字呢?可以讓學生這樣做:

  讓兩個同學分別代表兩個形近字,採用邊說邊換位置的方法來幫助記憶。如教學“線”字,把“線”的絞絲旁換成金字旁,就變成了“錢”。

  編順口溜記憶法

  這種方法不僅學生喜歡,而且效果很好,經常引導學生編一編識字順口溜可以促進學生思考,發展學生的思維。特別是一些形近字的辨別,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比如:間、間,小日回家大門關。問、問,小口敲門別開門。

  牛羊吃草,草兒青;吃完喝水,河水清。

  告:一口咬掉牛尾巴,小牛要去告媽媽。

  三、 教師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在生活中識字,讓漢字與孩子的生活“更近”些。

  利用與小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電視、廣告、招牌以及商標等為媒體,引導兒童識字。

  如:學了“點”字後,引導學生思考:在什麼地方見到過?學生一下子想起來了:這是“好吃點”的“點”。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洋”是“洋洋百貨”的“洋”,“張開翅膀”的“張”是“開張大吉”的張。……

  這樣的例子還有許許多多,簡直是不勝列舉。這樣的學習,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識字量,還能發展學生的觀察能力,讓他們明白“時時處處皆語文”,從而學會在生活中學語文。

  四、自做“識字課本”,引導學生把教材向課外延伸,讓孩子們的學習更“自主”些。

  識字教學需要課本,這是學習語文的憑藉。然而識字僅僅靠幾冊課本是遠遠不夠的,因為課本能容納的東西實在是太有限了。至於生字的多義性,要在有限的`課本中多次體現,更是比較困難的事情。因此,教師必須引導學生把教材的學習向課外延伸,把學生學習生字與現實生活結合起來。讓學生把生活中接觸到的廣告牌、商品包裝物,還有各種報刊雜誌,讓他們收集起來,剪剪、畫畫、貼貼,就成了圖文並茂的“識字課本”。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動手、動腦,體會收集、整理、編排的創造樂趣。

  識字教學充滿樂趣,只要我們多動腦筋,勤于思考,想出更多的好方法、好點子,學生的學習會變得更加生動有趣,我們也會隨著學生的成長一起成長。

識字教學工作總結 篇2

  遊戲是幼兒的主要活動,識字無疑是一種學習活動,但遊戲跟識字並不矛盾,把幼兒遊戲與識字結合起來,讓幼兒在遊戲中識字,在識字中游戲,這樣才能取得識字的良好的教育效果。趣味識字是透過聽讀和遊戲的途徑來識字,即以識字為載體、以能力為目的、以興趣為主線、以遊戲為手段、以鼓勵為幼兒的全新的科學漢字教育方法。

  這學期圍繞趣味識字開展了一系列活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實驗教師在逐漸的實踐——反思——創新——實踐的過程中成長起來,為孩子有效學習識字提供了有利依據。

  一、開展幼兒識字與感官遊戲活動相結合

  識字常規的重要性讓教師瞭解識字與各種感官互動的結合,使教師更好地加強常規教育。感知覺是認識世界的開端,一切心理活動的基礎。人類透過五官吸取知識,其中吸取最多的就是眼睛。幼兒的思維具體形象,充分利用感官活動調動其學習漢字的積極性:透過視覺(看到什麼就學什麼字)、嗅覺(品嚐水果的味道後,出示相應得漢字),幼兒能很快接受。

  二、將幼兒識字與周圍生活場景相結合

  為幼兒創設一個預備的環境,包括識字,幼兒在拿取的過程中,耳濡目染,為幼兒識字創造了一個良好的氛圍,因為這些離幼兒很近,很近。“天天讀句”是識字教學的一項鞏固應用的好方法。自從開展思考“如何讓天天讀句發揮作用”的活動以來,教師們經常一起研究思考,自己總結出和所教教材匹配的“天天讀句”,應用效果好,也大大提高了幼兒的學習質量。

  三、將幼兒識字與各科教學活動及環境教育相結合

  教育活動是每天向幼兒進行有目的、有原則的一種模式。幼兒識字與之結合,使集體教育活動增加了新的活力。今年的教研活動中,教師充分挖掘出識字與各學科的有機結合和滲透,不斷提高教師的實踐能力、研究能力。活動結束後我們針對老師的每節活動做了反思與研討,為更好地進行幼兒有效學習提供了基礎。

  四、創設“鼓勵性評價”的氛圍,激發幼兒“愛學”漢字的興趣

  “鼓勵、鼓勵、再鼓勵”的教育原則,激發了幼兒愛學漢字的興趣。不論在什麼遊戲中,老師的心中都有全班所有兒童,對他們點滴的進步都要及時給以表揚和鼓勵。尤其是對那些膽子小、性格內向、好動、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

  五、創編新的遊戲,引發幼兒想學漢字的願望

  挖掘教師活動中的優秀遊戲案例,以更好地為識字教學服務提供了幫助。遊戲不能總玩一種形式的,所用的字卡要時時更新,方法要多種多樣,才能引發幼兒想學漢字的願望。能巧妙地把漢字作為玩具,並具有教育功能、趣味性。

識字教學工作總結 篇3

  “人生識字聰明始”。從這裡可以看出真正意義上的教育,是從識字開始的。在 小學 階段,識字教學是低年級 語文 教學的主要任務之一。識字教學的質量直接關係到 語文 教學的質量,關係到學生掌握語言文字這一工具促進其它各學科學習的質量。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如何讓學生喜歡上這些陌生的漢字呢?作為主抓識字教學的語文教師來說,不妨試圖改變一些教育教學方法。下面就談談自己課題實驗的情況。

  一、課題研究實施策略

  (一)激發識字興趣,培養識字能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的內容是學生感興趣的,學生自然就樂意去學,主動去學。在教學實踐中,我們主要採用以下方法來調動學生學習興趣。

  1、充分發揮教材優勢,促進興趣的提高。 新教材的選文非常富有兒童情趣,圖文並茂,色彩鮮豔,內容通俗易懂。教學中充分發揮短文識字的載體作用,注意充分利用短文啟用課堂,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在愉快的環境中輕鬆識字。

  2、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將識字與實物及生活緊密相連。在教學實物詞語時,我們通常採用實物教學,調動所用感官共同學習。再讓學生觀察本課圖畫,把詞語貼在圖中對應的事物的旁邊,這一形式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並鞏固了生字。

  3、直觀教學,將抽象具體化、形象化。 通常採用一些直觀的教學手段可以更直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幫助學生加深印象。如:教學《我是什麼》一文中“漂浮”“飄浮”兩詞學生很容易混淆。怎麼辦?可以從字形上進行分析理解,但更適合低年級的分辨方法是演示法:如讓學生觀察旗杆上的紅旗在風的吹動下在“飄浮”。而一根木棍浸在一盆水中為“漂浮”於水中。

  4、讓學生在遊戲活動中識字。 在教學中,我們可以把教材中安排的練習設計成為一個個遊戲,如讓學生讀小魚身上的詞語,並告訴學生,誰讀對了,就把小魚獎給誰,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立刻被調動了起來。這樣的遊戲識字法更適合在低年級學生中實行。 學生在有了識字的興趣之後,識字過程當中便需要掌握和運用有效的識字方法:如:順口溜識字法、加一加識字法、換來換去法、猜字謎等,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能促使學生由“學會”變為“會學”,由“被動的學”變為“主動的學”,激發學生的主體興趣,使識字變成是學生的一種興趣活動,達到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習效率。

  二、豐富活動會為學生創造展示自己的機會

  學生要取得好成績,需要經常獲得成功的體驗,並得到公平的獎勵和懲罰。一張喜報、一朵紅花、一顆紅星,都會給孩子帶來不盡的喜悅,激起滿腔的熱情。這種賞識教育手段運用於識字教學,能夠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產生巨大的激勵力量,才會不斷的取得進步。因此,我們會經常在班級中開展一些興趣活動,以便學生更好的鞏固已有的識字成果,促進學生的識字興趣。

  1、爭當“識字小天使”。根據教學情況,分階段對學生進行檢測,對於每一階段取得好成績的同學給予加星的獎勵;每週進行一次課外識字的交流,對每位學生的課內外識字情況進行記錄,學期末進行累計,評選出班級的“識字小天使”。

  2、定期舉行朗讀比賽。每學期中末期,班級、學校都會開展朗讀比賽。學生們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課文或是課本之外的材料,在全班同學面前進行朗誦,根據學生的水平評定出不同的獎次並給予適當的獎勵。多形式的展示、評比,給學生創造了賞識的機會。在這些活動中,學生們找到了自信。家長們看到孩子的進步,也更加積極的參與到這項實驗當中來。

  三、階段性成果

  1、學生方面經過一個學期的“識字習慣”的培養和教學實踐,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隨著識字量的加大,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話能力也隨之提高。僅僅是《課外閱讀》已遠遠不能滿足他們的需要。許多學生還積極的從家裡帶來了各種兒童讀物,在班級開辦了讀書角。每天的自己的任務完成後,孩子們都會興致勃勃地進行讀書活動。

  2、教師方面能夠及時開展調查認真進行分析形成書面調查報告,並根據調查情況制定相關的實驗計劃。平時注重學習相關材料,更加重視學生識字寫字習慣的培養,在課堂教學中更傾向於實驗方法的教學研究,及時記錄點滴收穫。

  三、實驗中存在的困惑及努力方向當然,在實驗中我們也面臨著一些問題,如:對於一些入學年齡小,學習能力稍差一些的學生來說,完成課本之內的識字任務都比較吃力,對他們不能提出更高的要求。由於課外識字是本著自由、自主的原則進行的,這樣,學生之間的差距就會越來越大(隨著年級的升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增強,將採用小組合作學習或“一幫一”的合作形式,幫助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

  在今後的教育教學中,只有透過不斷的實驗,不斷變化教學模式,不斷改進教學方法,不斷地進行探索,才能向著更高的目標邁進。

識字教學工作總結 篇4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間一個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已經結束。本學期我擔任學2學3班識字、語言、綜合的教學,下面我把識字這一學科做個簡單的小結:

  學前班孩子有著共同年的齡特徵就是好動、好問、好玩;喜歡新鮮事物,喜歡比賽,喜歡挑戰,喜歡爭第一以及孩子們都很天真無邪。他們身上的這些共同特徵正是體現出孩子們好學的積極性。因此,根據孩子們的特點我採取了以下識字教學。

  一、興趣教學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前班的孩子在學習語言表達的同時,也有強烈的學習漢字的慾望。所以,在教學中我十分注重培養和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1.象形會意識字法

  漢字是以象形為本源的文字。比如漢字“山,雨,水,火”這類字是由古代的象形字演變而來。根據孩子好猜,好想象的特點,識字教學中以字配畫的識字法,引導孩子們看象形圖畫猜字,更能激發孩子識字興趣。愛恩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如:“馬”孩子們可以從象形字中想象哪個部位是馬腳,馬尾等等, “休”根據字畫孩子們自己理解總結為:“這個人肯定幹活累了所以在樹下休息。”識字教學利用具體事物和形象相結合,孩子們不但有興趣,更利於孩子們識記。

  2、遊戲走進識字課堂

  兒童的世界是童話般的世界。小孩生來好動,遊戲是幼兒期兒童生活的一個重要因素。所以我將識字的內容與遊戲相互依存,相互融合,讓孩子們在遊戲中消化,鞏固,他們在識字課堂中學習到的知識。如:盲人摸字,捕魚達人,過山洞……,透過這些遊戲更能激發孩子們識字的興趣,與慾望。

  3、比賽走進識字課堂

  利用孩子們好勝好比的性格,調動課堂活躍的氣氛。課堂中我根據識字內容設計各種識字比賽,如:登山摘旗,帶字賽跑等,目的在於引起孩子們的注意力,和識字興趣與慾望。

  二、適當表揚,鼓勵,支援

  課堂中老師的一言一行對每個孩子有著非常的重要。所以,課堂中我會關注到每個孩子。給敢於展現的孩子投去一個認可支援的目光,給軟弱的孩子送去一點勇氣與表揚,給調皮搗蛋的孩子一點信任與成就感。同時利用校幣,動畫貼貼,禮物等作為獎勵,鼓勵孩子們繼續努力。

  三、培養積極,自信,自主的識字習慣

  課堂中給予積極識字的孩子給予鼓勵與肯定,課外老師安排作業回家與父母共同讀生字表,教父母做識字遊戲。老師鼓勵引導孩子儘量在生活中識字,如:認識班級小朋友的姓名,在逛超市時認食品中的漢字。

  教學反思與調整:

  1. 課後多關注比較弱的孩子,讓每個孩子發揮他的閃光過點,讓每個孩子都能共同進步

  2. 讓家長與孩子相互配合在生活中識字;下學期將採用多種不同的方式激勵孩子主動到生活中自主識字,並給孩子以鼓勵。

  3. 老師多查詢資料,多瞭解孩子,儘量讓我們的課堂更加符合孩子的需要特點,讓我們的課堂更有趣味性。

  4. 要讓孩子們體會到成就感,增強學習興趣和自信心。

  5. 課堂上老師要增加親切感與幽默感,讓孩子在一個輕鬆,和諧的環境中學習,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