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分析報告> 中心小學德育質量分析報告

中心小學德育質量分析報告

中心小學德育質量分析報告

  隨著人們自身素質提升,越來越多的事務都會使用到報告,報告具有成文事後性的特點。那麼,報告到底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心小學德育質量分析報告,歡迎大家分享。

中心小學德育質量分析報告1

  一、我校法制教育的現狀、取得成績

  1、青少年學生的法制教育網路初步形成  充分發揮學校主渠道作用,保證了法制教育計劃、教材、課時、師資四落實。透過開展多種形式的法制教育第二課堂活動,充分發揮中小學校法制副校長、法制輔導員和法制課教師的作用,進一步健全學校法制教育工作制度。

  2、學生的法律意識明顯提高  幾年來,我校圍繞中小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採取多種形式增強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使學生的法律意識明顯提高,同時學校根據不同年齡段學生的心理、生理、興趣和接受能力等特點,設定相應的學習內容、目標要求和方式方法,透過一系列學生易於接受的社會法制實踐活動,將法律知識深入淺出地融入學生們熟悉的社會生活中,使法制教育變成一種生動直觀的生活體驗。

  二、我校法制教育目前存在的問題

  雖然我校法制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還存在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

  1、法制教育專題課的內容設定上,計劃性、系統性、自主性不足。法制教育內容以《學法路上與你同行》課程為主,校本法制教育課程雖結合主題月活動開展,多以講座為多,計劃性、系統性、自主性不足。

  2、由於經費的不足、交通安全等多種因素,法制教育多數是侷限在課堂內,有舉行法制演講、手抄報、講故事等多種比賽形式,但此類比賽,大部分較出色學生參加,而廣大的小學生面對的是資訊萬變的社會,社會上各種各樣的現象、誘惑無不影響著他們,學校的法制教育只侷限於學校內,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的脫節,這是不利於增強學生的法制觀念。

  3、在校學生受社會不良現象的影響、網咖和遊戲機室等營業性服務場所的誘惑,部分學生家長的不良行為等,給學校開展法制教育增加了很大的困難。

  三、新形勢下提高發展教育效益的措施

  1、提高學校法制教育理念,強化法制教育隊伍素質。組織成立學校法制教育領導小組,綜合學校德育處、少先隊大隊部、教務處等多部門力量,以法制副校長、法制輔導員、學校法制教育領導小組、班主任為中堅,學校每一個教職員工,人人都是法制教育者,全面開展法制教育。

  2、不斷完善法制教育課程、內容。由於法制副校長、法制輔導員由於自身工作十分忙碌,不可能每天在學校,少有時間接觸學生,我們平時就多與法制副校長、法制輔導員聯絡,把青少年的具體、實際問題及時溝通,及時解決。同時加強教職員工(尤其是班主任)的法制教育的理念、方法,對學生提出的有關法律問題作出正確、全面的闡述。

  3、拓展法制教育渠道。加強學校與家庭、社群、社會的聯絡,充分利用家長學校,向家長開展法制教育,提高家長的法制教育意識,形成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同時結合實際情況,多與社群、社會聯絡,爭取法制教育資源,採用“請進來、走出去”的雙向形式,提升法制教育的效應。

  總之,不斷加強新形勢下的學校法制教育,讓更多的小學生懂得運用法律同違法犯罪作鬥爭,維護國家、集體及自己的合法權益,遵紀守法,履行法定的義務。

中心小學德育質量分析報告2

  一、學校文明禮儀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形成原因

  1、受社會大氣候的影響,小學生的文明禮儀行為出現了反覆現象。

  小學生可塑性大,有好模仿和從眾的心理特點,只要受家庭、社會和環境等大氣候的影響,他們的思想就會有波動,小學生的禮儀行為就會出現時好時壞的反覆。甚至有的學生往往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明知不對還是去做。因此,對於小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們的不但是耐心,而且是毅力,做到持之以恆。

  2、小學生文明禮儀存在著性別差異。

  在教育過程中發現男學生的禮儀行為普遍不如女生,其根本的原因是性格和心理特點的差異。調皮好動、思想活躍的男性多,溫文沉靜女性多。這只是性別上的差異而不能定義男生不如女生,但卻說明了男生的'文明禮儀教育,特別是養成教育要難於女生。因此,我們要針對男女生的個性特點和心理特點而採取不同的教育方式。

  3、小學生文明禮儀行為存在發展性。

  小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自我意識的增強,高年級學生禮貌用語的使用開始出現不好意思的心理障礙,不如低年級孩子那麼大方自如。主要原因是他們認為對熟悉的人總說這些禮貌用語沒什麼意思,覺得多餘,而不熟悉的人又沒感情,運用起來又不大自然。但這不表明高年級的學生禮儀行為倒退了,只是在提示我們對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的培養要依據小學生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進行。

  二、校園文明禮儀從細處抓,根據《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可相應制定較為細緻的校園文明禮儀規則,做好“八禮四儀”教育工作。

  儀表之禮:面容整潔、衣著得體、髮型自然、儀態大方。

  餐飲之禮:講究衛生、愛惜糧食、節儉用餐、食相文雅。

  言談之禮:用語文明、心平氣和、耐心傾聽、誠懇友善。

  待人之禮:尊敬師長、友愛夥伴、寬容禮讓、誠信待人。

  行走之禮:遵守交規、禮讓三先、扶老助弱、主動讓座。

  觀賞之禮:在觀看文藝表演和體育比賽等場合,遵守秩序、愛護環境、專心欣賞、禮貌喝彩。

  遊覽之禮:善待景觀、愛護文物、尊重民俗、恪守公德。

  儀式之禮:講究文明禮儀,做到按規行禮、心存敬畏、嚴肅莊重、尊重禮俗。

  總之,校園文明禮儀教育是一項長期不懈的工作,加強校園文明禮儀教育,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提高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打下堅實的基礎。

中心小學德育質量分析報告3

  一、學校德育隊伍現狀分析:

  我校地處開發區,是一所全日制公辦小學,學生中以新z人子女居多,班主任以青年教師(平均年齡28歲)為主,23個班主任中只有3位男教師。學校設有德育處,內設德育主任一名、德育處副主任一名。德育處副主任兼任團委書記、少先隊大隊輔導員。學校開設心理諮詢室,配備三名兼職心理輔導教師,另有一名正在培訓中。

  二、當前學校德育工作現狀分析:

  1、觀念意識到位,行動尚不同步。

  學校重視德育工作,以德育為核心的學校教育已形成共識。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意識在學校逐漸形成。但意識上的到位並不代表行動上也都到位了,有時難免有落實不到位的尷尬狀態。

  2、德育隊伍形成,參與程度不齊。

  學校形成了校長-分管書記-德育主任-校團委書記為主的德育領導班子,強調由全體教職員工共同參與的全員育人的德育隊伍。學校的德育工作,主要由德育幹部、班主任承擔,而有時班主任會因繁瑣的日常工作所困擾,有時又會因工作經驗的不足而手忙腳亂,平時更是僅限於管好自己班級的學生,對其他班級學生的不良行為習慣視而不見。

  3、德育活動豐富,活動效益有待提高。

  學校重視德育活動的開展,結合節日、上級部門的德育佈置,學校每月都有主題教育系列活動,以及學校的六一文藝匯演、校運會、閱讀節等傳統活動,可以說活動辦得有聲有色、豐富多彩,但是值得思考的是活動的實效性。

  4、德育合力初顯,有效整合欠佳。

  大力推進德育合力建設,切實加強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社群教育的相互配合。建立家長委員會,其成員將參與我校德育工作的開展,形成學校、家庭、社會共同參與的德育工作格局。但在實際工作中家校教育的矛盾衝突依然存在,家校結合工作顯得十分薄弱。相比學校教育,家庭教育水平就顯得參差不齊,而社會教育這一塊就顯得更為棘手。對於學生的行為習慣,家長普遍不夠重視。從社會方面看,學生成長缺少良好的外部環境。因此,學校德育工作便出現了“高投入、低迴報”的局面。

  5、學校常規教育的落實。

  學校常規教育、養成教育是長抓不懈的,對心理健康教育也十分重視。但遺憾的是學校常抓,學生也屢犯。如此迴圈往復,提高德育工作的實效性迫在眉睫。

  三、改變學校德育現狀的對策與思考:

  1、重新明確學校教育的職能:教書育人,才識與德行缺一不可。兩者同樣重要,不可偏頗,更不能本末倒置。如果說,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力,那麼德育工作則是這一生命力的保障。進一步落實學校德育工作制度,強化德育工作的評價、考核。

  2、育人工作需要全體教職員工的共同參與。因此提高教師自身素質是當務之急。教師不僅僅在學科專業、學歷上提升自己,更應該在自身修為,研究學生心理健康、思想動向等方面得到發展。同時不斷探索、研究、完善《德育導師制》,人人是德育導師,全面關注學生的身心發展。

  3、針對學校班主任年輕化的狀態,紮實開展班主任校級培訓,積極參加各級各類的培訓活動,鼓勵班主任參加心理健康教育培訓,最好採用輪訓制,或已具備資格的教師在校內進行培訓,使每位班主任都能掌握與學生溝通的正確、有效的方法。讓學校班主任培訓更具實效性。

  4、德育活動應從學生實際生活出發,以小見大。根據學生常規要求,每月開展一項固定活動,各年級要求不同,活動形式也應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點。活動不宜過多,但每次活動都應注重成效,不能為舉辦活動而活動。

  5、加強家校聯絡。讓家長委員會發揮其功能,大力開發家長資源。學校舉辦的家長學校不應僅限於在校老師、校外專家來校講座,還可聘請家教成功的家長現身說法,這樣對大部分家長都能有實際效仿的作用,而非紙上談兵。家長學校也可有一定針對性。例如:外來民工子弟,可單獨開設家長學校;例如特殊學生家長學校等。這樣便於學校解決一些特殊情況。除了學校安排的集體家訪,鼓勵班主任進行家訪,深入瞭解學生的校外情況。更有效地促進家校聯絡。

  6、注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學校過分重視教學質量,必定會增加學生的課業負擔,特別是畢業班的學生。當幸福的孩子遭遇沉重的升學,心理問題必定隨之而來。此時,尤其需要教師密切關注學生的心理變化。教師應該經常幫助學生進行心理疏導,引導學生正確看待問題。教師不僅要善於發現問題,還應預防學生出現心理問題。學生心理健康不僅是心理輔導教師的職責,更是我們每一位教職員工的責任。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那麼,我們有責任、有義務讓學生沐浴陽光,而非揹著沉重的包袱生活在陰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