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散文> 龍宮遊記散文

龍宮遊記散文

龍宮遊記散文

  久聞,黔之龍宮神秘而魅力無限,令人心馳神往。可苦於無機會以睹其風采。直至中考成績出來後,為獎勵考得較高分之子,吾等一行人於此暑假之一週六晨,踏上游龍宮之旅程。

  碧空如洗,惠風和暢。由舅兄與姨妹夫開之兩輛小車,賓士於安織公路上,穿行於夾道歡迎之逶迤青山間,不緊不慢。沿途蒼翠之大山下,蔥蘢之樹木、竹林中,村落掩映,爽心悅目;新農村民居,矗立其間,錯落有致。

  進入龍宮景區,微風過處,泛起一陣陣碧浪之草。眼前綠意盎然。草坪旁,一泓青碧之小魚塘。一群鴨騰躍於魚塘,優哉遊哉。均知“春江水暖鴨先知”,然,夏已至,龍宮景區水之冷暖,想必,鴨早已知曉。藍天白雲與環繞景區之青山,倒影於浩淼之碧水中,將波光粼粼之魚塘、草坪與青山融為晶瑩剔透之一體,清晰可見。

  吊腳樓,一身素裝,橫跨明湖橋上。水光瀲灩,木壁碧瓦,屋簷微翹,酷似大鵬,展翅欲飛。橋下,依稀可見,紅鯉恣意出沒。遊弋於清澈之漣漪中,悠然。偶爾,亦會躍出湖面,蕩碎波紋一道道,掠起晶瑩水珠一簇簇。

  龍子廣場,有酷似龍九子之岩溶堆積物:或威風凜凜,或面目猙獰,或憨態可掬,各顯風姿。傳說龍生九子,九子皆為變異之身,未成龍身,然,此九子卻名聲大震:贔屓、螭吻、蒲牢、狴犴、狻猊、饕餮、睚眥、椒圖、貔貅等皆為未有龍形之龍子。

  據著一襲布依族盛裝之導遊介紹:龍宮景區,乃一除漢族外,尚有布依、苗、仡佬、土家族等多民族聚居之景點也。而少數民族中又以祖先為百越民族之布依族佔大多數。最先發明水稻種植之布依族,其服飾絢麗多姿;而民間工藝有蠟染、刺繡、竹編等。

  隨導遊,踏著向龍宮延伸,不知留下多少足跡之蜿蜒山徑,相伴於兩旁葳蕤蓊鬱中,不時自其間傳來汝儂吾儂之鳥鳴,悠揚之蟬韻,清泉之流響,夏風之呢喃。依山之明湖,波光搖曳,環繞吊腳樓,謂之“渡香洲”。傍水青山,與天地共存;而碧水恰似一恬靜美人,時刻潤澤山上之一草一木。遠觀,如一片自蔚藍天空剪下之皺褶綢帶;近視,如碧玉,光滑。若伸手撫摸之,恰似少女柔嫩肌膚。湖畔,為古色古香之亭臺樓榭,守護此依山碧水,以見證山與水之不離不棄。青蕪堤上,一大岩石上鐫刻朱漆塗抹過之遒勁行書“渡香洲”三字。

  臥龍橋,乃明湖上另一橋,屬梁式橋之一。橋下白浪翻滾之湖中,奇形怪狀之礁石,宛如自龍子廣場之龍子,同遊客隨行,騰雲駕霧一陣後,終因不捨水中之家園,至此明湖畔,便顯身露尾於如碧綠錦緞般之湖面,不約而同。

  吾等攜泉而行,踏石級,信步至山樑背面之一隅,別有一番風韻。兩旁,懸崖崚嶒、巍峨青山,腳下,歡騰流淌之碧水。待涓涓清流漸變成訇訇雷鳴時,仰首凝眸:呵!展現於吾等眼前者,乃水霧氤氳之水洞也。自岩層深處之山泉,由洞頂之天窗如瀑噴射而出,反彈於洞壁,成如煙如縷之水霧:白浪翻滾,如龍吐水,亦如大降甘霖,讓洞口周圍處於紛紛細雨之中。可吾等一行人,為留下此令人難以捨棄之美景,彼時,洞中噴射出之水霧淋溼衣裳,卻無暇顧及。飄飄然於仙沐之中,心舒矣,氣靈矣:或釋放愉悅於如簾如紗之水霧中,或留下足跡於難得一見之青冥間。

  仰視洞口,疏忽間,頓覺洞與天相連,似吞蒼冥之造化,蕩胸生靈氣。恍惚間,此洞,乃天龍攪騰之銀河也!君觀之,承瑤池精華之水霧飄灑,泉水浸於暖陽下,閃爍出一片盈澈透明之光影。微風吹拂中,洞裡湧起白波一層層,發出簌簌聲響一陣陣,由近及遠,往洞之深處盪漾開去,給人夢幻般逍遙靈動之感:那柔曼似古箏者,乃岩層深處噴射而出之清泉;那厚重如管絃樂器齊奏者,無疑為自陡壁跌落萬丈深潭之激流;而流淌至小溪後,卻恰似婉約之笙簫,潤澤青山。青山與碧水相依相偎,繪就成一水墨水畫,靜穆靈秀。

  隨導遊穿過碧瓦飛甍之亭臺樓榭,一組兩三人,屏氣凝神,乘舟,一覽水溶洞。水溶洞裡,乃一潭藍幽之穿洞水也。遊艇過處,蕩起波紋淺淺,搖碎洞壁懸掛之久經滄桑之石花、石簾、石筍、石幔、石松之倒影。洞中尚有酷似水閣、廊棚之岩溶堆積物,不由讓人想起江南古鎮。此乃與旱溶洞之不同處也。那名為虎穴洞之旱溶洞,距離這水溶洞一公里,洞長約四百米,因洞內有鐘乳石似虎而得名。於農歷二月二,彼此一見鍾情之白龍公主與布衣族少年,吹木葉,吐心聲,表愛情。私定終身後,為長相依,二人不惜化身為鐘乳石之悽美情事,將那“大刀斷瀑”與“鴛鴦柱”等鐘乳石神話,栩栩如生。更讓曠世稀有之龍文化、淳樸之宗教信仰及民族風情,與喀斯特地質地貌此奇妙之自然景觀交相輝映。真乃天衣無縫。於幽暗之洞燈閃爍中,心底又滋生出諸多幽怨、無奈與遐思。

  若言,洞為世外桃源,乃另一天地,如此,佛洞乃安養淨土是也。素有中國最大之佛洞、洞中佛塔之稱之觀音洞,距離虎穴洞約幾公里,與三聖殿、地藏洞、涅槃洞相通,高几十米,長達300多米,總面積約20000多平方米,洞體高大寬闊。立於佛像前,於遠離浮躁繁華之靜穆中,能體悟至源遠流長之佛教文化對中華民族興衰之影響,汝亦覺一懲惡勸善之震撼力,迴盪於洞中,讓心從善。

  山路長,可漫遊于山中若干時辰,汝僅會嘆黔山水之俊美,民風淳樸等。絲毫不會抱怨因跋山涉水而帶來之勞累也。“青山助人壽,碧水悅人情”,每走一段鋪石板之山路,總有一歇腳之亭子。當拾級而上,行至以天地之大數“九”、人和之聚所“屯”命名者,龍宮景區之最高處——九九屯時,駐足流連當前連綿起伏之青山,回首走過之崎嶇、越過之溝壑,撞平安鍾,鐘聲迴響于山谷間,頓覺臨風納爽,快意舒心。

  尤其見那著布依族服裝之村民,沿途賣各種地方風味小吃、土特產與上廟時敬之香時,汝會恍惚不記得還身處群山峻嶺中,以為行至少數民族村落。那些做買賣於旅遊景點之村民中,年幼者中,黃口、束髮,均為趁暑假隨大人而出,賣些許土特產,賺零用錢。而身著短衣藍衫、頭上纏繞布巾之老嫗,儘管臉上已刻滿歲月滄桑,肩背佝僂,身板卻尚健;耳聰,目明,行動亦頗輕盈,時不時還招呼來來往往之遊人小憩。

  龍宮景區,涓涓不壅之山泉、竹柳夾岸之碧水,為其精髓。而幽曲之山徑、青翠之竹木及遠離浮躁繁華之田園風光,生氣氤氳,了無雜塵,讓人歡快無處不湧,童稚無處不顯。

  無怪乎,但凡遊過龍宮者,皆覺其魅力果真無窮,其神秘感依然耐人尋味。眼前常常閃過那一抹碧翠,生意盎然;耳畔常常響起那林籟泉韻,餘音嫋嫋,不絕如縷。

熱門文章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