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彙報材料> 鄉村產業振興彙報材料(通用5篇)

鄉村產業振興彙報材料

鄉村產業振興彙報材料(通用5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需要彙報的場景越來越多,彙報可以以某個具體專案為單位進行彙報,也可以以某個階段的工作為單位進行彙報,說了那麼多,你會寫彙報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鄉村產業振興彙報材料(通用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鄉村產業振興彙報材料1

  近年來,我鄉嚴格按照區委、區政府“13441”戰略佈局,以實現高質量發展為主線,以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以打贏脫貧攻堅戰為突破口,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開展廁所革命為著力點,全面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了農業提質增效、農村文明進步、農民增收致富。現將有關工作情況彙報如下:

  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情況

  (一)以生態宜居為關鍵,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處。

  一是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為破解農村生活垃圾難題,我鄉積極推廣農村生活垃圾“村收集、鄉轉運、區處理”模式,全鄉16個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鄉村環境得到了明顯改善。二是推動農村基礎設施提檔升級。以“五路三橋”為契機,建成磊口鄉農村道路體系,全鄉道路養護里程64.5公里,完成省級“四好公路”建立;硬化村內道路8萬餘平方米,各村硬化基本達到全覆蓋;高標準建成30個文化廣場,並安裝14個大型液晶顯示屏,設定200餘件體育健身器材;空心村整治82餘畝;實施村村有遊園工程,高標準建設鄉級遊園兩個,佔地面積約2萬平方;同時全力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上半年對8個村水網進行改造,大力發展集中供水,穩步提升全鄉農村自來水普及率和集中供水覆蓋率。三是加大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力度。全面開展“三清一改”專項行動,全力抓好生活垃圾、塘溝清理以及畜禽養殖糞汙等農業生產廢棄物的清理行動。

  (二)以鄉風文明為保障,凝聚鄉村振興正能量。

  一是用群眾的力量推動農村人居環境建設,形成了“美麗鄉村是我家,建設需要靠大家”的良好氛圍。透過散發傳單標語、進村入戶等形式在16個村開展輿論宣傳活動,宣傳報道人居環境工作以及鄉村振興戰略的主要內容和重大意義,從而積極動員社會各方面力量參與到全鄉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工作中來,達到專業保潔與全民保潔的有機結合。二是對湧現出的先進典型進行廣泛宣傳,引導全鄉群眾為改善人居環境出力,從而營造良好氛圍。透過微信公眾號、微信群、美篇等平臺對湧現出的創新做法、典型事蹟進行了廣泛宣傳。積極引導,激發大家參與人居環境建設的積極性,為全鄉爭創市級改善人居環境先進鄉鎮計劃的落實,奠定了廣泛的群眾基礎。

  (三)以治理有效為基礎,推動鄉村和諧發展。

  一是制定切實可行的改善人居環境工作長效機制,各村透過公開招標、村民個人承包等方式分別建立了符合各自村情的長效機制。保潔範圍囊括全鄉主次幹道、大街小巷、溝渠岸邊等,對鄉域內需要保潔的地塊、路段進行分工合作,責任到人,嚴格按照“三無一規範一眼淨”標準執行。二是按照磊口鄉人居環境集中整治工作實施方案要求,建立嚴格的督導檢查體系,每月逢“三”進行大檢查,排出名次並進行通報,每次檢查結果留存檔案;每月暗訪至少一次,對成堆垃圾、雜物亂堆等現象,拍照曝光並督導定期整改。對連續排名靠前以及靠後的村實施獎懲。三是推行村級事務陽光工程,依託“四議兩公開”制度,形成民事民議、民事民辦、民事民管的多層次基層協商格局,加強對保潔員、清運員的監督管理,確保各村建立的長效機制能夠持續有效,對少出工、出工不出力、出工沒效果、不盡心履職的,從承包費中扣除一定資金,必要時可終止合同,推動農村人居環境的整治。

  二、存在的問題

  雖然我鄉全力抓好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但面臨的困難和問題不少,主要表現為:一是資金短缺問題突出。二是基礎設施尤其是排汙設施嚴重滯後,嚴重影響村容村貌。三是鄉風文明建設有待加強。部分村民的自治意識、自我管理的能力不強,沒有形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意識。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圍繞“生態宜居”要求,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和生態保護力度,建設宜居宜業宜遊美麗鄉村。

  一是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統籌鄉村建設專案、資金、人才等各類資源,加快農村供水、供氣、遊園建設、汙水管網、空心村整治等基礎工程建設,推動城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二是打造生態優美的鄉村環境。在全鄉範圍內推動垃圾不落地機制,以農村垃圾、汙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為主攻方向,加大資金投入力度,著力解決鄉村垃圾處理難題,使鄉村環境更美、生活質量更高。三是大力發展鄉村旅遊。積極探索文化+農業+旅遊等發展模式,依託唐塔、塔山風景區、香草灣田園綜合體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鄉村旅遊資源,積極引導群眾大力發展鄉村旅遊,積極發展農家樂、觀光旅遊、農業採摘、休閒垂釣等旅遊專案,因地制宜發展一批特色農家樂、特色農莊,讓旅遊產業成為我鄉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新引擎。

  (二)圍繞“鄉風文明”要求,深入實施文化引領戰略,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鄉村落地生根。

  一是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結合農村實際,採取符合農村自身特點的有效方式,以建立“四美鄉村”、“五美庭院”為抓手,強化農民的自治意識、自我管理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二是傳承發展提升農村優秀傳統文化。我鄉清涼山村已入選中國傳統村落名錄,加強對傳統村落和古村落保護開發,讓其既傳承歷史文化、凝結鄉愁眷戀,又跟上時代節拍、融入現代生活,實現在原有文化根脈上的新生。

  鄉村產業振興彙報材料2

  黨的十九大著眼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宏偉目標,提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描繪了“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麗鄉村藍圖。這是黨中央在解決“三農”問題上又一重大戰略部署,為我們加快建設xx提供了重要遵循,注入了強大動力。

  一、著眼產業興旺,大力發展現代農業。

  近年來,我鄉牛、果產業發展雖然有了一定基礎,但還存在發展規模小、產業鏈條短和市場競爭力不強等問題。下一步,我們將把產業開發作為推進脫貧攻堅、建設美麗鄉村的首要任務。一是不斷最佳化發展思路。按照縣委、縣政府確定的“xxxx”的思路,堅定種果、養畜目標不動搖,從品種、品質、品牌和標準化生產經營入手,全力推進“果轉型、牛擴量”。二是積極創新發展模式。大力推廣現代蘋果栽培技術,新建矮化密植示範園xxx畝。鼓勵農戶分散養殖,進一步擴大養殖規模,提高發展水平。加快發展飼料生產、雜糧加工、電子商務等配套產業,推動農業產業化全環節升級、全鏈條增值。三是努力提升發展效益。加快推進農村“三變”改革,大力推廣“公司+合作社+貧困戶”、“合作社+貧困戶”等產業發展模式,招商建辦龍頭企業,發展壯大產業協會、家庭農場、電子商務等新型經營主體,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提升產業發展效益。

  二、著眼生態宜居,努力改善農村環境。

  十九大報告指出,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為我們今後提高生態文明建設水平提供了行動指南。一是大力實施造林綠化工程。圍繞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和國家森林城市建立目標任務,按照“綠化+景觀”的思路,加快實施大地增綠工程,完成春季造林xxx畝,積極開展“生態扶貧”,培植生態底色。二是大力實施基礎配套工程。突出抓好水、電、路、房等設施建設,深入實施美麗鄉村建設、村社道路硬化和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全面落實土地整治、舊村改造等措施,努力實現寬頻網路、安全住房全覆蓋。三是大力實施環境治理工程。以全域無垃圾治理行動為抓手,集中開展農村生活垃圾和麵源汙染防治,加快汙水處理站和垃圾填埋場建設執行,建立環境治理長效機制,逐步實現村莊環境保潔常態化、規範化。

  三、著眼鄉風文明,繁榮發展先進文化。

  xxx鄉歷史文化深厚,村風民風淳樸。我們將充分發揮這一優勢,著眼打造特色文化品牌,為美麗鄉村建設注入新的文化元素。一是切實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充分利用黨建微信群、農家書屋、遠端教育等平臺,廣泛開展理想信念教育,扶持培養一批產業帶頭人、文化鄉賢等鄉土人才,推進社會公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建設,弘揚向善向上社會正能量。二是不斷提升公共文化服務。依託獨特的文化底蘊和資源稟賦,充分挖掘xxx紅色文化,加快xx民俗村建設進度,傳承發展xxx等民間傳統文化,同步配套文化廣場、鄉村舞臺等設施,進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三是持續促進鄉風民風轉變。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持續深化“星級文明戶”、“最美家庭”等創評活動,抑制天價彩禮、薄養厚葬等陳規陋習,培樹家庭和美、鄰里和睦、村社和諧的農村社會新風尚,推動移風易俗,促進鄉風民風持續好轉。

  四、著眼治理有效,切實加強社會治理。

  我們將以十九大精神為指導,結合鄉情實際,堅持自治、法制、德治並舉,努力促使農村社會崇尚新風、充滿活力、和諧有序。一是切實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深入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積極推行產業發展“四鏈”模式,加強農村黨員幹部教育培訓,選優配強鄉村班子,著力培育一支紮根基層、創新創業、致富帶富的農村帶頭人隊伍,為實現鄉村振興提供人才保障。二是切實加強民主法治建設。廣泛學習宣傳農村法律法規,規範落實“三務”公開等民主決策和民主監督制度,對農村低保、扶貧資金等涉及群眾切身利益、關係鎮村發展的重大事項,必須依法依規辦理。三是切實加強平安鄉鎮建設。建立健全鎮村管理、服務、協調功能,嚴厲打擊村霸,重拳出擊黃賭毒和邪教組織,主動化解農村社會矛盾,實現政府治理和社會調節、群眾自治良性互動。

  五、著眼生活富裕,全力推進脫貧攻堅。

  我們將把全力推進脫貧攻堅作為美麗鄉村建設的基礎和前提,搶抓政策機遇,精心謀劃扶貧專案,持續培育增收產業,大力推進脫貧攻堅。一是全面落實國家扶貧政策。重點聚焦“六個精準”,落實“七個一批”,鄉村幹部既要當政策的宣傳員、講解員,又要當脫貧的指揮員、戰鬥員,全面落實扶貧政策,幫助困難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二是全力落實到戶幫扶措施。按照“一戶一策”要求,研究制定和完善有針對性的幫扶計劃,做到全覆蓋、無遺漏。堅持把攻堅的重點群體放在老年人、殘疾人、重病患者等特定貧困人口上,實現群眾需求與政策幫扶的無縫對接。三是努力實現全鎮脫貧目標。對標脫貧指標,緊盯短板弱項,大力弘揚埋頭苦幹精神,以敢死拼命、只爭朝夕的精神,一件接著一件辦,一年接著一年幹,以時不我待,迎難而上的“挑山工”姿態,全力抓好各項任務落實,切實提高扶貧成效。

  下一步,我們將認真學習貫徹這次研討會和縣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努力補齊我鎮農業農村短板,力爭在美麗鄉村建設中展示新作為,開創新局面,為加快建設xxx貢獻新力量。

  鄉村產業振興彙報材料3

  根據市委關於推動鄉村振興的指示精神和統一要求,結合我村實際,12月10日我村召集黨員及村民代表召開了以“鄉村振興,我村怎麼辦”為主題的研討部署會。會中,大家集思廣益、各抒己見,在圍繞如何鄉村振興的問題上每一位同志都提出了可行性建議。為了我村鄉村振興工作有序開展,接下來的工作我們將從以下五方面著手:

  一、黨建凝心強基工程。

  加強組織保障,不斷增強基層支部的戰鬥力。一是抓班子自身建設。加強班子團結、明確分工、帶頭工作,切實發揮社群支部戰鬥堡壘作用。二是堅持“三會一課”制度。保證每月正常的組織生活,認真做好黨員教育管理工作。積極參加上級黨組織的黨務培訓,提高黨務知識,帶動黨總支部工作的正常化、規範化。加強制度建設,提高黨建工作的整合力。在推進社群建設中,村黨總支部要起重要作用。建立健全村黨總支的各項工作制度,做到“有健全的組織、有完善的制度”。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堅持民主集中制,堅持集體領導,堅持走群眾路線。

  二、集體經濟壯大工程。

  在如何轉變村集體經濟發展模式、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上下功夫,克服安於現狀,疏於進取的思想,努力培植一個村集體增收的可靠產業。一、對集體用房進行整合並重新發包利用租金來提高集體經濟收入;二、利用閒置資金理財增加收入;三、複製高產能模式,擴大高標準農田規模來提高集體經濟收入。

  三、美麗鄉村提檔工程。

  繼續做好公益事業建設。利用好集體經濟收入,把村內破損的路面進行全覆蓋維修、增加全村綠化覆蓋率、建設好村民健身場地。繼續做好控制違章建築工作,積極開展群防群治,加強幹部夜間值班制度,切實提高我村人居環境。

  四、富民增收動能工程。

  進一步加強村幹部責任制考核和民主評議活動,增強村幹部服務群眾的意識,提倡禮貌用語,熱情接待,努力提高為民服務的本領。貫徹落實黨的各項惠農政策,透過公示、廣播、標語等形式大力宣傳新農合、新農保、農業政策性保險等惠農政策的合理性及優越性,引導村民合理選擇,全員參保。為五保老人、特困戶爭取最低生活保障、為殘疾村民爭取殘疾人就業基金,把黨的惠民、利民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實到百姓家中,讓老百姓得到更多的實惠。梳理、拓寬我村勞務輸出渠道,維護外出務工人員的合法權益。

  五、文化賦能聚力工程。

  我們以村文化宣傳、文體活動為載體,把思想教育融入黨員群眾喜聞樂見的活動之中,能吸引村民廣泛參與,並使村民在自覺參與中潛移默化地受到教育。為了能把法律送進千家萬戶,我村將透過多種形式在居民中開展了各類普法宣傳活動,營造了一個學法、懂法、用法、守法、護法的良好氛圍。2021年我村將建立一個百姓大舞臺,將思想政治工作和豐富多彩的文化體育活動結合起來,使村黨員群眾在廣泛參與中受到薰陶和教育,增強了村歸屬感和凝聚力。

  面向未來,任務艱鉅,使命光榮。我村兩委將始終抱著發展一方經濟,改變一方面貌,造福一方百姓的強烈使命感,勇立潮頭,負重拼搏,後發崛起,凡事都要爭一流,當先進,創特色,將我村發展的宏偉藍圖變成生動的現實。

  謝謝大家!

  鄉村產業振興彙報材料4

  按照通知要求,彙報我縣20xx年上半年鄉村振興重點工作推進情況。

  一、工作推進情況

  我們先後召開3次縣委常委會議、3次政府常務會議,專題研究鄉村振興工作,召開2次全縣領導幹部大會,安排部署相關工作,制發全縣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意見、實施方案和五年規劃,明確了鄉村振興戰略總體思路。

  (一)產業振興方面

  一是發展特色富民產業,促進群眾穩定增收。全縣雜糧種植面積達100萬畝,調減玉米種植面積4.57萬畝;新增設施農業440畝;新(改、擴)建畜禽養殖小區48個;新建標準化示範果園15個。

  二是積極培育壯大龍頭企業,引導農產品向精深加工轉移。鞏固和完善1個農產品加工園區、4個現代農業產業園、20個現代農業創業基地建設成果。目前園區內標房建設總面積達到10萬平方米,新增投資額達3.63億元。

  三是壯大新型經營主體,激發農村發展活力。組建註冊並正常運營土地股份合作社248個,成員總數達11900戶,入股土地18萬畝。新建農業綜合服務超市3家。

  四是積極向上爭取專案資金,助力鄉村振興。已爭取專案資金2.6億元。包括耕地輪作、農作物秸杆綜合利用等十幾個專案。

  (二)人才振興方面

  一是把“大學進園區進企業”工程緊緊抓在手上,突出抓好34個校企、院企專案對接與深度合作。已完成科技成果轉化8項;登記技術合同成交額1950萬元;引進高科技專案4項,新增註冊科技型中小企業5家,雙創基地入孵科技型小微企業4家,大學與企業新增簽約專案3個;正在開展老企業轉型升級和對外合資合作專案7個,已完成投資1.06億元。

  二是緊盯已經開展合作的重點專案,積極推動高校與園區、企業實現深度融合。南京農業大學研究的“秸稈炭化與炭基肥生產”技術,已完成與xxx興沃生物制新材料有限公司實質性對接。省農科院8名博士正在進行土壤改良、玉米種耐旱機理研究、作物超高產群體建立等實驗。

  三是加強農村本土人才的培育,最佳化農業從業人員結構。穩步開展設施農業、果樹、農機、畜牧等相關技能培訓,按計劃完成了階段性任務。

  (三)文化振興方面

  一是突出文化引領,豐富百姓生活。在全縣260個行政村建設“大喇叭”工程,實現縣域全覆蓋。建設和完善文化廣場280個、文化牆6萬延長米、農家書屋245個、文化活動室289個。

  二是突出以德育人,培育文明民風。開設農村道德講堂,開展五好文明家庭、十星級文明戶、學雷鋒先進個人、xxx好人等一系列評選活動,評選出道德模範70人,有1萬餘戶家庭被評為“文明家庭”和“十星級文明戶”。

  (四)生態振興方面

  圍繞“山水田林路”綜合治理、“鎮村組街(巷)戶”同步推進,新硬化村屯路面1200多公里,安裝路燈6200多盞,栽植樹木500萬株,栽植花草60萬平方米,建農村飲水工程1227處,建成特色示範村35個、推進村150個。

  (五)組織振興方面

  一是選優配強村級組織帶頭人。透過清理退出一批、調整退出一批、選拔進入一批,將8名受過刑事處罰的.村幹部全部清理;對32名年齡在60週歲以上的村黨組織書記,調整21人;選拔26名選派幹部、致富能手擔任村書記職務。

  二是發展黨組織引領鄉村產業。新發展村黨組織領辦創辦經濟實體26個,黨員領辦創辦經濟實體5個。

  三是發揮選派幹部在鄉村一線作用。在向上爭取扶持、招商引資、發展“飛地經濟”、推進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促進鄉鎮財政增收、抓班子帶隊伍、壯大集體經濟、創新社會治理等工作上,今年省市縣選派幹部共幫助派駐鄉村協調專案294個,協調資金1.73億元。

  二、存在問題

  “一村一品”產業沒有亮點,產業附加值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主要是指合作社)執行不規範;農村人居環境較差;鄉村人才資源匱乏。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大力發展訂單農業,打造“一村一品”、“一鄉一業”新亮點。依託本地有實力的企業,大力發展特色產業訂單農業,發展商貿物流、雜糧種植加工、蔬菜種植銷售、生豬和肉驢養殖加工、生態觀光旅遊等產業。

  (二)穩步構建農業共營制體系,著力促進農民增收。抓好土地股份合作社的規範化建設,整合涉農資金向土地股份合作社傾斜,力爭到2019年底實現村級土地股份合作社全覆蓋,規範達標土地股份合作社150個。

  (三)不斷加強鄉村生態環境治理。積極推進農村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費方式的綠色化、生態化。發展綠色產業,培育觀光休閒、農耕體驗、健康養生等“美麗經濟”。深入開展農村生活垃圾和汙水治理、農村“廁所革命”和農村汙染治理,深入推進農藥化肥零增長行動,完善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制度。

  (四)加大科技培訓和人才引進力度,持續提升農民農技水平。穩步開展設施農業、果樹、農機、畜牧等相關技能培訓,努力提高農民的職業技能,到2019年底完成職業經理人90名、新型職業農民450名培訓培養任務。

  鄉村產業振興彙報材料5

  今年以來,縣委、縣政府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關於鄉村振興工作的決策部署,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的新旗幟和總抓手,做到“五個堅持”,全力推進鄉村五大振興,加快實現農業強、農民富、農村美。

  (一)成立工作專班,統籌五大振興。根據《中共縣委農業農村委員會關於成立鄉村振興五個專班抓好工作推進落實的通知》檔案要求,我縣成立了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五個工作專班,各專班由2-3名縣級領導同志任組長,2-3個部門為牽頭推進單位。各工作專班對照省、市、縣《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鄉村振興五個專班重點任務清單》部署要求,明確重點任務,建立工作臺賬,制定落實方案,加強工作排程,全力推進各項工作落實。目前,五個工作專班都召開了排程會議,制定了工作規則,健全了工作機制,確保了鄉村“五大振興”工作有序推進。

  (二)堅持農業奠基,推進產業振興。一是持續壯大現代農業。大力培育發展特色產業,目前全縣培育“一鄉一業”專業鎮7個、“一村一品”專業村196個,初步形成五大特色種植板塊;積極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全縣農民專業合作社數量達2516家,家庭農場總數達3639家,種植大戶總數達406戶;全縣規模以上農副產品加工企業165家,其中省級龍頭企業6家,市級龍頭企業37家;95個農產品獲得“三品一標”認證,註冊涉農類商標108個,羅漢參、青山羊獲得國家地理標誌認證,羊肉湯獲得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香瓜”、“蜜桃”獲得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圍繞做大做強“單養千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制定出臺《單養千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建設三年實施意見》、《羊肉湯產業發展三年實施方案》,同時與江蘇省農科院簽訂合作協議,成立青山羊產業研究院,把肉羊產業作為推動鄉村產業振興的重要舉措。二是積極推動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積極發展終端型、體驗型、迴圈型、智慧型、觀光型農業新業態,建設了方乘田園、君信農業、立源菌業、綠禾莊園等現代農業示範園區20餘處;獲評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省級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示範縣,打造省旅遊強鄉鎮3個、鄉村旅遊特色村11個;21個村被認證為中國“淘寶村”,46個村獲評市級電子商務專業村,全縣農村電商企業達到356家,今年實現電商交易額305億元,同比增長9.6%。三是全面推進農村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六位一體”土地流轉保障措施,目前全縣農村土地流轉面積達到64.84萬畝。其中,50畝以上成方連片土地流轉面積達23.7萬畝,2019年新增土地流轉面積為20.3萬畝;今年在完成清產核資、成員資格認定、股權量化、股權設定和成立股份經濟合作社的基礎上,探索創新機制,農業農村局、中國人民銀行支行聯合印發了《關於開展“銀農互動”助推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發展的意見》和《農村集體資產股份抵押擔保貸款實施辦法(試行)》檔案,積極開展農村集體資產股份抵押擔保貸款試點工作,有效盤活農村資源、資金、資產。

  (三)堅持引育並重,推進人才振興。一是突出人才支撐,壯大鄉村人才隊伍。組織開展了“技能培訓田間課堂”、“新型職業農民”等“短平快”式職業技能培訓,提升農民致富本領。截至目前,共開展培訓26期、6200人/次,為穩定和擴大就業、促進農民奔康致富、推動農村經濟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同時加大農業農村人才選派力度,聘任江南大學焦愛權教授為第五批省派科技副縣長;目前第四批269名縣派第一書記、13名下派村支部書記已對接入駐包幫單位。今年招募的36名“三支一扶”人員,透過筆試、面試、體檢等程式,已全部派到18個鄉鎮,每個鄉鎮2人。二是突出政策引導,全面掀起返鄉創業高潮。在全市率先出臺《關於加強人才支撐新舊動能轉換的若干政策》,充分利用在外能人多、“人口紅利”大的優勢,在去年成功舉辦“綠葉對根的深情”——我縣遊子對話家鄉暨全縣返鄉創業簽約活動的基礎上,今年舉辦了“君心歸處是吾鄉”——第二屆返鄉創業大會,簽約返鄉創業專案239個,合同總投資額184億元。截止目前,共設立在外返鄉創業服務站24個,簽約專案295個、總投資324億元,返鄉創業人員領辦、創辦經濟實體1529家,帶動就業8975人。

  (四)堅持鑄魂塑形,推進文化振興。一是積極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打造獨具特色的強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築同心的“四心”主題文明實踐活動。創新開展“農村垃圾分類”、“鄉村夜話”、“孝善敬老餃子宴”、“新時代文明實踐銀行”四個品牌工作,被《人民日報》、《大眾日報》、衛視等媒體相繼進行典型報道和刊發評論文章,在社會上引起積極反響。目前,全縣建有新時代文明實踐分中心22處,新時代文明實踐站89處,市級以上文明村鎮達到18個,力爭今年全縣90%的村莊建立為縣級以上文明村。二是豐富開展文化惠民活動。基本實現了村級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全覆蓋,全縣502個行政村鄉村文體廣場、文藝隊伍實現全覆蓋。建設歷史文化展示工程示範點(村史館)22個,培育鄉土民間文化能人、文化活動帶頭人1000多人,2019年初全縣62個村舉辦了鄉村春晚。

  (五)堅持綠色發展,推進生態振興。一是突出連片打造,高標準建設美麗鄉村。堅持規劃先行、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對全縣22處美麗鄉村示範片區(每個片區含4-6個村莊)進行重點打造,建設美麗鄉村示範村80餘個,其中A級示範村達到50個,A級示範村覆蓋率12.8%;緊緊抓住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政策,高標準建設新型農村社群,目前全縣已建成新型農村社群55個,合併村莊269個,涉及人口8.2萬人,復墾土地約1.8萬畝,節餘掛鉤指標1.4萬畝。今年正在實施的增減掛鉤專案43個,合併村莊196個,涉及人口8.4萬人,可復墾土地2.3萬畝,節餘掛鉤指標1.7萬畝。同時對具有文化特色的村因地制宜打造,聘請了北京綠十字規劃公司,進行高標準規劃建設,以舊修舊,把農村建設的更像農村,以不同風格努力打造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二是突出問題導向,紮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治理。以“清潔村莊助力鄉村振興”為主題,著力解決村莊環境髒亂差問題,全面推行城鄉環衛一體化和垃圾分類工作。目前,全縣22個鄉鎮(街道)配建保潔隊伍,城鄉全天候不間斷保潔、生活垃圾隨產隨清,垃圾日產日清,衛生保潔實現城鄉全覆蓋。鎮駐地已建成汙水處理站9個,新型農村社群建成汙水處理站18個。全部完成2019年全縣4500戶改廁任務。三是突出統防統治,大力開展汙染源防治。農業面源汙染得到有效控制,化肥使用量連續三年負增長,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2%,畜禽糞便處理利用率達到88%,汙水處理利用率達到60%,糞汙綜合利用率達到80%,糞汙處理設施配建率達到90%。大力推進“綠色革命”,完成植樹造林5.1萬畝,新增省級森林鄉鎮1個、森林村居4個,全市建立森林城市現場會在我縣召開。大力推進水源地綜合整治,全面推行河長制,三級河長定期開展巡河行動,水治理體系不斷完善,全市河長制湖長制工作現場推進會在我縣召開。

  (六)堅持黨建引領,推進組織振興。一是突出激勵保障,促進幹部群眾幹事創業。大力實施“頭雁工程”,對全縣502個村黨支部進行了評星定級,評定出五星級黨支部92個,四星級黨支部240個,三星級黨支部141個,二星級黨支部25個,一星級黨支部4個,評選二星級“頭雁”書記7名、一星級“頭雁”書記37名,參照試用期公務員落實經濟待遇,7名二星級“頭雁”書記月增資915元,37名一星級“頭雁”書記月增資300元,激發村級幹部幹事創業的熱情。二是多舉並措,持續壯大經營性村集體經濟。大力發展經營性村集體經濟,鼓勵引導農村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幹部帶頭創業興業,透過發展村級合作經濟組織、利用招商引資政策、最佳化配置生產要素、依託龍頭企業和主導產業、發展二、三產業實現、對接市場需求、利用“網際網路+”等方式實現集體經濟增收。目前全縣所有村集體經濟收入突破3萬元,60個村突破1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