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安全教案> 實用的中班安全教案模板彙總5篇

中班安全教案

實用的中班安全教案模板彙總5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班安全教案5篇,歡迎大家分享。

中班安全教案 篇1

  一、設計意圖

  《指南》指出,為有效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要提高自我保護能力,結合活動內容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注重在活動中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本節微課旨在透過繪本《不要隨便親我》為幼兒創設情境,透過講述萊娜討厭被親吻而想出一個好辦法,進而避免被親吻的故事,引導幼兒學會勇敢拒絕,保護自己。透過“我的身體安全法則”和“身體泡泡”小遊戲引導幼兒建立身體界限感,懂得使用安全法則,學會愛護自己、保護好自己!

  二、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勇於拒絕,對於自己不喜歡的觸碰方式,要學會勇敢拒絕。

  2、透過創設遊戲活動,讓幼兒建立身體界限感,引導幼兒明白自己的身體不能讓陌生人觸控。

  3、引導幼兒學會愛護自己,正確保護自己。

  三、活動重難點

  透過創設遊戲活動,讓幼兒建立身體界限感,引導幼兒明白自己的身體不能讓陌生人觸控。

  四、活動準備

  故事《不要隨便親我》

  活動過程:

  匯入:

  小朋友們,你們喜歡機智而勇敢的孩子嗎?今天,老師要給大家介紹一位叫萊娜的小朋友,但是她卻變成了大象。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環節一:講述繪本《不要隨便親我》

  萊娜和爸爸媽媽住在城邊的一座房子裡,常常有客人來做客。萊娜並不喜歡那些客人,因為他們總是把她抱起來親了又親,把她的臉弄得又溼又黏。

  星期一,阿姨會來做客。萊娜覺得阿姨的親吻最可怕,她嘴裡總有難聞的味道。

  星期二,叔叔會按時來做客。他總是一進門就抱起萊娜使勁兒親一口。萊娜不喜歡,因為叔叔鬍子茬兒十分扎人。

  星期三,奶奶來做客了。萊娜有點兒怕奶奶的圍巾,當奶奶親萊娜的時候,她的臉會緊緊貼著可怕的圍巾。

  星期四,皮克叔叔會來到萊娜家。萊娜也不喜歡被他親吻,因為他滿身都是雪茄味。

  星期五,準時出現在萊娜家的是爸爸的老闆。媽媽說對他要有禮貌、友好才行,萊娜只好勉強接受他的親吻。

  因為這些可怕的“親吻”,夜裡萊娜常常做噩夢。“不能再這樣下去了,得想個辦法才行。”萊娜對自己說。

  星期六是爸爸的生日,大家都來到家裡。媽媽在樓下喊:“萊——娜——!快下來跟我們的客人打個招呼。”

  萊娜突然有了一個好主意:“大象長得高大威猛,又有巨大的牙,大家恐怕不敢親吻大象吧?”

  這時,萊娜臉上突然長出了長長的鼻子,身體變得圓滾滾的,皮膚也變成了灰色——她變成了一頭大象!

  萊娜慢慢走下樓梯……

  萊娜走到大家面前,說:“大家好!我是萊娜!以後,你們再也不要隨便親我了。要是你們不答應,我就讓你們嚐嚐被大象親吻是什麼滋味!”

  阿姨說:“我們原本不知道你不喜歡被親吻啊!既然你不喜歡,那我們以後再也不會隨便擁抱你、親吻你了!”

  大人們都擺出“V”型手勢,表示贊同阿姨的話。

  現在,萊娜又變成了萊娜,長鼻子消失了,又有了光滑、粉嫩的皮膚。

  從此以後,對那些自己不喜歡的事,萊娜能夠勇敢地說“不”了。當然,她自己最清楚她想要和誰“抱抱”和“親親”,非常清楚。

  環節二:我的身體安全法則

  聰明的萊娜懂得拒絕不喜歡的事,今天呀,萊娜還要教給我們保護身體的安全法則,一起跟著萊娜學一學吧!

  法則一:這裡不許碰!

  小朋友們,我們的身體有一些隱私部位不能讓別人觸控,你們知道是哪裡嗎?用紅色筆標出來吧。

  沒錯,背心和小短褲遮住的地方都是隱私部位,這些地方不能給別人看,也不能給別人摸,我們要守護好自己的小隱私。

  法則二:大聲喊拒絕!

  如果有人試圖觸控你的隱私部位,馬上大聲說不併離開!哪怕是你熟悉的朋友、鄰居、長輩,都要大聲地拒絕。

  法則三:不對家人保守秘密

  如果有人讓你保守一個秘密,一定要把這個秘密告訴爸爸媽媽,他們都是騙子,爸媽可比他們厲害多了!

  環節三:“身體泡泡”小遊戲

  小朋友們,接下來我們來玩個“身體泡泡”的小遊戲吧。老師先來說說遊戲規則:將泡泡貼紙貼在身體的各個部位,當泡泡被別人觸碰時就會破碎。老師來飾演壞人,趁機觸碰你們的泡泡,你們的任務呢就是保護好自己的泡泡不被碰到。

  五、活動小結

  小朋友們,在任何時刻都要保護好自己,當有人想要觸碰你的敏感部位時,請你保護好“身體泡泡”,大聲地拒絕說:“NO!請不要碰我!不要靠近我!”

中班安全教案 篇2

  活動設計背景

  現在越來越多的新聞上報導某某地方又著火了,損失慘重,或有人員傷亡。孩子們來到幼兒園也會相互說著他們在電視上的所見所聞。安全教育無所不在,這不正是一個很好的教育契機嗎?因此,展開了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透過活動,讓幼兒瞭解幾種常見的滅火方法,初步瞭解簡單的消防知識。

  2.教育幼兒不玩火,避免發生火災。

  3.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4.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教育幼兒懂得最基本的安全防火知識,做到在日常生活中不玩火。

  活動準備

  幼兒:蠟燭、打火機、扇子等

  教師:錄影、圖片、水、沙子、溼布等

  人手一份操作圖片(圖上畫的是在著火的時候,幾個小朋友採取的`不同的滅火方法)。

  活動過程

  1.遊戲:滅蠟燭

  教師出示蠟燭,點燃。"請小朋友動腦筋想一想,用什麼辦法能把蠟燭熄滅呢?"

  幼兒想出辦法後,教師提供備有的材料,請幼兒到前面試一下,教師小結。

  2.討論,"出現了火情,該怎麼辦?""現在天氣乾燥,如果出現火情,我們小朋友該怎麼辦呢?"

  引導幼兒說出各種滅火的辦法。

  小結;剛才小朋友想出的辦法都不錯,如果出現了火情,我們可以用水潑滅火、用溼布撲滅火、用沙子滅火、用滅火器滅火……但小朋友要記住,如果出現大火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先撥打119電話。

  3.請幼兒看錄影。

  "前幾天,有個地方著火了,我們來看看他們想出的辦法和我們想出的辦法一樣不一樣?"

  看完錄影,提問:"他們想到了哪些辦法?""哪些辦法是我們沒想到的?"(開窗,捂著嘴、鼻跑出煙火區)。

  小結:火小的情況下,我們可以採取開窗,用水、沙子、溼棉被、滅火器等滅火,火很大的時候,我們撥打119電話,消防叔叔還沒到,我們小朋友一定要把嘴巴、鼻子捂上,以最快的速度跑出煙火區,學會保護自己。

  4.幼兒操作

  "請小朋友看操作圖片,圖上畫的是幾個小朋友在著火的時候採取的不同的辦法,每幅圖的左下方有一個圓圈,你認為辦法好的就在圓圈內打上"?"號。

  討論:用扇子扇,是不是最好的辦法?

  "小朋友想一想,爺爺、奶奶生爐子的時候,用扇子輕輕地扇,火就越扇越旺了。如果火很大,用扇子扇來滅火行不行呢?著火的時候,我們可以想別的辦法。

  5.怎樣避免火災?

  "一旦發生了火災,對我們的危害特別大,房子沒有了,人也受傷了。那我們平時怎樣做才能避免火災呢?"

  幼兒討論回答。

  延伸活動

  戶外遊戲:"勇敢的消防隊員"

  目的:

  訓練幼兒在墊上滾動、爬行和往返跑的能力。

  準備:

  體操墊、紅布

  玩法:

  教師發出指令,排頭幼兒迅速跑到墊子前,從有紅布的地方爬行或滾過去,表示避開煙或滾滅火源,然後爬起來,繞過墊子,跑到隊伍前拍一下第二位幼兒的手。被拍的幼兒迅速起跑,重複前一名幼兒的動作。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以幼兒實際生活中有過多次體驗的事情——著火為主題,對幼兒進行滅火、防火教育,帶有普遍性與典型性。讓幼兒帶著問題“著火了,怎麼辦”,邊思邊做,從而引導幼兒進一步認識到“火災”給人們帶來的危害。從教育活動過程來看,教師的目標意識強,在整個教育過程中,教師的每一個提問都緊扣“著火了怎麼辦”這一中心。一開始,教師在做完“滅蠟燭”遊戲後,馬上轉入引導幼兒討論“出現了火情怎麼辦?”充分激發幼兒想出各種滅火的辦法。當幼兒看完錄影後,發現自己想出的辦法還有不足後,從而為“怎樣避免火災”問題的深入進行埋下了伏筆,使幼兒知道火災給國家、集體造成的損失,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危害,增強了防火、滅火的意識。

中班安全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的勇敢精神,激發其自信心。

  2、提高幼兒在危機時刻的自我保護能力。

  3、引導幼兒瞭解獨自在家時的自我保護方法,能運用較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情景表演所用的道具,排練情景表演。

  活動過程:

  一、匯入

  以請幼兒觀看錶演的口吻,引起幼兒的興趣。

  小朋友,爸爸媽媽不在家,你自己在家時,要注意哪些事情呢?

  今天劉請小朋友觀看小節目,看過後,你就會找到答案。

  二、展開

  1、幼兒觀看情景表演《獨自在家》,老師進行旁白。

  提問:剛才,你看到了什麼事情?""亮亮是不是勇敢的孩子?為什麼?"教師:亮亮到底是不是勇敢的孩子,他的勇敢表現在什麼地方?

  請小朋友再觀看一遍表演。

  2、請幼兒再觀表演老師重點講述能表現亮亮勇敢的地方。

  提問:

  --亮亮一個人在家時,為預防大灰狼,都做了哪些準備?

  --當他聽到"嘀嘀嗒嗒"聲音時,他又是怎麼做的?

  --亮亮到底是不是勇敢的孩子? 為什麼?"小結:亮亮獨自在家,想了許多辦法克服困難,真是一個勇敢聰明的好孩子。

  3、教師與幼兒一起討論"和亮亮比一比,你有沒有獨自在家呆過?獨自在家時感受如何?你認為自己勇敢嗎?"

  4、請幼兒自由結伴互相討論:獨自在家時可以幹什麼?如果陌生人敲門、有電話找爸爸媽媽、突然停電等情況發生,該怎麼辦?

  5、請幼兒共同為獨自在家時出點子,想辦法。

  老師設計幾種情景,請幼兒來表演。

  如:陌生人敲門、來電話了、下雨了等,讓幼兒充分體驗生活是錯綜複雜的,要學會自我保護自己,勇敢的面對困難,做一個真正勇敢的孩子。

  三、結束

  表揚課堂上積極與老師互動的孩子,頒發小獎品,激發幼兒下次參與活動的興趣與信心。

中班安全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中班年齡階段的幼兒,具有活潑好動、好奇、模仿力強等特點,是最容易引發交通事故的群體。雖然他們出去一般都有成人監護,但稍有不慎,就會嚴重影響幼兒的身心健康甚至釀成悲劇,獨自穿越馬路,獨自活動的機會增多了。透過此次活動,讓幼兒瞭解交通訊號燈及安全標誌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係。初步養成自覺遵守交通規則的意識,提高自我安全防護能力。

  活動目標:

  1、認識訊號等標識瞭解基本的交通規則。

  2、認識幾種常見的交通標誌,瞭解交通安全標誌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係。

  3、在遊戲活動中體驗交通規則的重要性,養成自覺遵守交通規則的意識,提高自我安全防護能力。

  4、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5、遵守社會行為規則,不做“禁止”的事。

  活動準備:

  1、兒歌《小小孩學常識》動畫。

  2、交通安全標誌圖片,訊號燈標識卡片,自制方向盤一個。

  3、課件:幼兒交通安全宣傳片《上學路上》。

  4、佈置場地:十字路口、人行橫道、停車場等。

  活動過程:

  一、匯入

  1、觀看畫面,引起幼兒思考。

  師:小朋友我們一起來看看畫面裡發生了什麼事情?(畫面1:幾個小朋友在翻越車行道中間的護欄。畫面2:一個人跨越護欄橫穿馬路被飛馳而來的汽車撞倒。)

  2、師:"小朋友剛才你們看到了什麼?""是什麼原因造成危險事情的發生?"小結:這是多麼危險可怕的事,為了我們自己的生命安全我們一定要遵守交通規則。

  二、認識訊號燈標識和幾種常見交通標誌。

  1、認識訊號燈,說說訊號燈的作用。

  師:今天老師請一位小客人來教給我們一些最基本的交通規則,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播放動畫《小小孩學常識》)師:動畫裡面的小客人告訴我們訊號燈有幾種顏色?(三種,紅、黃、綠)紅燈停,綠燈行,黃燈亮了等一等。

  2、模擬遊戲,體驗訊號燈在交通中的作用。

  師:我們來做一個小遊戲,"遵守規則的小朋友"。請小朋友們看訊號燈過馬路。

  小結:小朋友們真遵守交通規則,相信平安一定會伴隨你們。

  3、認識幾種常見的交通標誌。

  師:在車輛穿梭的大馬路上,除了訊號等這個交通標誌外,還有很多交通標誌,今天老師就帶來了幾種,你們想看嗎?

  播放標誌圖片,問:這是什麼標誌?是什麼意思?我們應該怎麼做?

  4、請小朋友指認標誌,答對的獎一顆智慧星。

  三、觀看交通安全宣傳片《上學路上》

  師:小朋友們認識了這麼多交通安全標誌,老師獎勵你們看一段動畫片《上學路上》,動畫片裡的小朋友有的做得對,有的做得不對,我們可要看仔細喲!(觀看交通安全宣傳片《上學路上》)四、模擬遊戲動畫片看完了,我們來做個遊戲,《安全小衛士》男孩扮演小司機,女孩扮演小朋友,一起去上學,路途中要注意交通訊號和標誌,遵守交通規則。(提醒小朋友不要犯動畫片裡出現的錯誤)交換角色再次遊戲。

  小結:今天我們小朋友學到了很多交通安全知識,大家表現得很出色。

  下次課我們邀請交警阿姨和我們一起來做遊戲好不好?"好"五、活動延伸觀看交警指揮手勢,學做幾個常見的指揮手勢(直行手勢、停止手勢、左轉彎手勢、右轉彎手勢),學做小交警指揮交通。

  活動簡評:

  活動中充分利用現有資源,使用多媒體課件展示,直觀形象,孩子們易於接受。遊戲的參與,孩子們有了親身體會,真正瞭解了一些基本的交通規則,在快樂體驗中,學到了交通安全知識。

中班安全教案 篇5

  一、活動目標

  1、學習用耳朵辨別不同的聲音,並能用語言表達出來,知道耳朵的作用。

  2、知道耳朵是很重要的,初步瞭解保護耳朵的方法。

  二、活動準備

  1、網上下載幾種不同的聲音、能發出聲響的材料(水、紙)

  2、有關保護耳朵的圖片

  3、優美的音樂聲、錄好小朋友喧鬧的聲音

  三、活動過程

  一、猜聲音

  1、 聽一聽電腦中錄好的聲音,猜猜這是什麼聲音。

  2、 提問:在日常生活中,你還聽到過什麼聲音。

  總結:耳朵不僅可以幫助我們辨別聲音和事物,還能幫助我們和別人交流,學習本領。

  二、觀看耳朵的結構解剖圖,簡單介紹耳朵的結構,知道耳朵裡有鼓膜,鼓膜破了就聽不見聲音了。

  三、結合日常生活經驗,討論保護耳朵的方法並播放相應的保護耳朵的幻燈圖片。

  四、傾聽兩段錄好的聲音:

  1、優美的音樂

  2、小朋友喧鬧的聲音

  你們喜歡聽哪一段聲音,為什麼?

  說明噪音對人的危害,教育幼兒在日常生活中輕聲說話,輕輕走路,輕拿放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