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魯迅> 讀《回憶魯迅先生》有感作文

讀《回憶魯迅先生》有感作文

讀《回憶魯迅先生》有感作文

  回憶魯迅先生一:

  放學以後,讀完了蕭紅寫的《回憶魯迅先生》。

  校園裡靜靜的,辦公室只剩我一人,工作的餘味還未散盡,開始走進久違的讀書生活。蕭紅用白描的手法,給我們展示了魯迅的日常生活以及他生命垂危的最後時光。讓我們走近魯迅,瞭解了魯迅作為偉人的平常生活畫卷。

  魯迅生命不息,工作不止。每天要接待一批又一批來訪的客人,每晚到十一、二點才開始寫作,一直工作到第二天凌晨。別人醒來時,他睡覺。他們的家總是安靜的,為了不打攪魯迅休息,每個人走路都是輕輕悄悄的。許廣平若吩咐孃姨做些什麼,也絕不會在樓上高聲使喚,而是緩步走下樓來輕聲吩咐。魯迅除了寫作之外,還要忙著校對稿件,忙著給青年朋友寫回信。在沒有鍵盤的那個年代,回一封封的信需要花費多少時間,是無法估算的。我想這其中一定有不少是陌生人的來信,在時間很少精力有限時完全可以不回的,但魯迅沒有那樣做,他理解青年們的心,欣賞他們上進的願望,他不忍辜負了讀者對他的期待。這讓我想起初中讀過的阿雷寫的《一面》,當時他買書缺錢,魯迅看到了思書若渴的阿雷,給他墊付了缺少的錢,並送他另一本書。我當時並不能真正魯迅為什麼要這樣做,後來讀了許多文章才明白了他的良苦用心。他以自己的微薄力量引導這個災難中的民族走向光明。他知道自己大去之日不遠,馬不停蹄地工作,他要給後人留下最寶貴的財富。今天,當我們讀著他的文章,依然感到一個勇士站在黎明前的黑暗裡吶喊的剪影,讀著他的文章,想著他的為人,會覺得我們這個民族的脊樑是鋼鐵澆鑄的,是堅毅的。

  文章還讓我進一步認識了許廣平魯迅的愛人。其中有兩處的細節描寫,讓我震顫。一處是寫魯迅生病期間她對魯迅無微不至的.照顧,她給魯迅挑選最嫩的菜,把魚肉最軟的一塊夾給魯迅。現在有多少妻子能做到這一點?社會在變,人的價值觀在變,我們已經習慣於享受、習慣於索取。但讀到這樣的文字,甜柔、善良、體貼、質樸的人性在喚醒我們靈魂深處的母性。再偉大的愛情,也離不開日常生活的瑣碎,細節處最能咀嚼出生活的滋味,愛需要付出,需要的是細膩的付出。另一處是寫魯迅病重在床,許廣平不但要料理家務,還要幫他收閱來稿,擔當了那個時代許多賢妻良母所不能承受的重任。魯迅的病日久不見好轉,她剛哭泣過,為了不使魯迅難受,她總是背對著他忙裡忙外,她不想讓魯迅看到她哭泣的模樣,獨自承擔著巨大的精神壓力。愛,讓她柔軟的肩膀越發堅強。

  蕭紅,我在《回憶魯迅先生》文字的背後看她,她在看魯迅,應了卞之琳的《斷章》。上次聽講座,某個專家說,蕭紅一生真愛的男人只有兩個,一個是祖父,另一個是魯迅。對祖父的愛是親情之愛,對魯迅的愛則是一師一友的愛。她敬重魯迅,也敬重許廣平,她是他們倆的朋友。蕭紅在自己的詩裡寫過理想的白馬騎不得,夢中的愛人愛不得。不知道這理想的白馬是否是魯迅或者是魯迅一類的人,但這騎不得與愛不得之間,又有著許多的無奈。蕭紅是愛情的悲劇主角,無動於衷讓她不傷害生活中任何一個為她所愛的人,蕭紅悲,悲得明智。

  回憶魯迅先生讀後感二:

  當我開啟這本書,翻閱這篇文章時,就有一股文學的香氣襲上心頭。細看,是魯迅先生的事蹟。

  這位偉大的革命家,一生中全部精神都投入在文學,他無時不刻都在捍衛國家。他沒有真槍實彈,但是,筆是他最好的武器。

  花開花敗,人物是非,他總是拼命工作。

  正如文中所述:雞鳴的時候,魯迅先生還是坐著寫文章,街上的車嘟嘟叫起來了,魯迅先生仍舊坐著

  他讓我感受到那種博大的精神,孜孜不倦,全神貫注,那種投入的精神是不滅的,像盞燈,照亮了人的私心,人的懶惰,人所擁有信念上的不堅定,這所有,一切的一切

  魯迅先生的無私讓開拓了創新的路。

  魯迅先生知道自己的健康不成了,工作時間沒有幾年了,死了不要緊的,只要留給人類更多

  而我明白,死不是可怕的,可怕的是虛度光陰,花,可以幾個輪迴的生、死、盛、萎。而人呢?只有這70、80年光陰罷了。而我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人民服務中!

  我為這位偉在惋惜,他畢生都在工作,可曾有幾次真正休息,他失去的太多了

  一九三六年十月十九日

  魯迅先生病逝

  讀到這,我思緒混亂,鼻子酸了,為魯迅先生的逝世感到哀傷,他的事蹟讓我懂了許多,許多。從一個孩童長大

  天底下哪裡有天才,只不過別人喝咖啡的時間我在工作罷了

  魯迅

  回憶魯迅先生讀後感三:

  魯迅被XX稱為革命家、文學家、思想家。可以說是聞名中外的人物之一。

  前幾天,我們便學了一篇關於魯迅先生的文章《回憶魯迅先生》。這篇文章主要寫了魯迅先生生活中的一些瑣碎小事。其中一件事使我現在記憶猶新魯迅先生不遊公園,住在上海十年,兆豐公園沒進過,虹口公園這麼近也沒有進過。。當我讀完這段時,我想:公園離魯迅先生家那麼近,他為什麼不遊公園呢?

  我在書本中找來找去,終於找到了,原來他把節約的時間都用在了寫作上,那麼這句話不正說明魯迅先生熱愛時間,珍惜時間嗎?

  沒錯,魯迅就是這樣的一個熱愛時間人,他的這種熱愛時間,珍惜時間精神值得我們學習。魯迅先生愛時間可以說是如同愛自己的生命。這時,我突然想到美國著名的作家富蘭克林曾說過的一句話:你熱愛生命嗎?那麼請別浪費時間,因為時間是組成生命的材料。的確,只有熱愛時間才能使自己的生命更充實,更有意義。這難道不是嗎?現在社會中浪費時間的人這麼多,他們只知道現在享受,浪費時間,而不設想一下自己以後的生活,等到老了才後悔,那時已經晚了。正所謂百川東到海,何是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所以現在要好好學習,長大之後,為父母爭光,為祖國爭光。

  這篇文章使我收益非淺,當我反覆讀時,我對時間的理解越深了。我覺得時間就像一把弓箭,只要你用足勁拉起弓,這隻箭就會射出,只須一眨眼的工夫,箭就會在你眼前消失得無影無蹤。作為一名學生,應該以優異的成績來報答自己的父母。但要得到這優異的成績,就必須珍惜時間,珍惜這分分、秒秒。

  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有許多傑出人物像魯迅先生一樣珍惜時間,我國傑出的學者李大釗便是之一。他從小就懂得珍惜時間,所以才有所成就。有一次,李大釗的爺爺不在家,只剩李大釗一個人在家。本來可以乘爺爺不在家玩一會兒,可李大釗卻抓緊時間,在書房認真做作業。窗戶是開著的,這時,一隻彩蝶飛來,在李大釗的作業本上停了一下,又飛走了。又過了一會兒,幾隻討厭的麻雀飛來,在窗前的大樹上嘰嘰喳喳的亂叫。可李大釗十分認真,連眼皮兒也不眨一下,眼珠直盯著作業本,好像周圍什麼事也沒發生過一樣。就因為李大釗從小就抓緊時間學習,才成為我國著名的革命家、思想家。

  透過學習《回憶魯迅先生》這篇課文後,我在學習上有了很大的變化。以前,上課是我總是東看看西看看,總是不認真,浪費時間。現在,我知道了珍惜時間的重要性,從此上課認真聽講,在也不打小差了。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時間是一去不返,我們要珍惜這大好光陰,努力學習,長大為祖國效力。